曾南萍
目的 了解2008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一般规律.方法 对我院2008年全年收集并上报的10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104例ADR中,皮肤及附件器官损害居多,其次是消化系统,从药品方向看,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居多,其次为中药制剂.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报告以及建立ADR反馈机制,进一步提高ADR病例报告的质量,从而促进合理用药,避免ADR重复发生.
作者:余俭;赵俊;陆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塞的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 对18例颅脑外伤术后脑梗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患者死亡,余15例患者采用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判断预后:Ⅰ级8例,Ⅱ级3例,Ⅲ级2例,Ⅳ级2例.结论 颅脑外伤术后脑梗塞发生因素复杂,正确认识其发生原因,及时采取对策,可有效地减少、减轻术后脑梗塞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熊飞龙;沈斌;李春生;李强;熊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瘤(RO)的CT表现,以提高对嗜酸细胞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肾嗜酸细胞瘤的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T平扫4例病灶均为单发,并位于肾皮质;增强扫描肾皮质期病灶明显强化,强化程度略低于肾皮质:肾髓质期病灶强化程度下降并低于肾脏髓质的密度,2例病症内可见星芒样瘢痕.结论 肾嗜酸细胞瘤非常少见,其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作者:李春莉;刘刚;胡俊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提高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效果.方法 对50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及体征、X线胸片不典型者较多,有基础疾病者多,易发生并发症,影响临床治疗.50例中45例治愈(90%),1例死亡(2%),2例转院(4%).结论 对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要掌握其规律,做到早期诊断,联合用药,对症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子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脂肪溶解液在乳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例术前扪及腋淋巴结肿大的乳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腋窝注射脂肪溶解液及脂肪抽吸后进行淋巴结清扫术,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胸长神经及胸背神经.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20min(采用门-门方法计算),术中出血少,平均每例取出淋巴结17.2个,全部病人病理检查均有淋巴结转移,平均转移4.5个.所有病人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患者均无腋窝肿瘤复发、肩关节活动障碍、上肢水肿及麻痹等情况.结论 采用脂肪溶解液及脂肪抽口发方法的腋淋巴结清扫术,具有操作简单、省时,淋巴结清扫较彻底、神经血管损伤少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严太平;罗满生;雍铁山;张和林;邓天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吗啡与新斯的明用于关节镜手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术毕后关节腔内注射吗啡或新斯的明.结果 术毕关节腔内注射吗啡VAS评分明显低于其它两种给药方法.结论 并节腔内注射吗啡镇痛效果优于新斯的明.
作者:周力克;肖兰芳;曾友良;熊晓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产后出血足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之首.因此产后出血的颅防与护理是产科工作者的重要课题.现就产后出血的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诸丰英;习斌蓉;王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由于糖尿病和老年血透患者日益增多,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失败,无法保证透析效果.随着科学的发展,颈内静脉捕管是近几年的新趋势,深静脉永久性导管材料的优化,生物相容性好,已被大家所接受.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12月对20例患者采用颈内静脉永久性置管,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冬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件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伞性.方法 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注意用抗凝及脱水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针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2周后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2.5%,对照组有效率53.75%,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作者:聂武琼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寻求一种有效、简易、快捷的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方法.方法 将60例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者随机分甲、乙两组各30例.甲组官颈注射利多卡因,乙组口服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取环所花时间及出血量.结果 经处理后甲乙两组经常规取器操作成功,取器成功率100%.甲组取环所花时间平均为12min,出血量约5ml;乙组取环所花时间平均为6min,出血量约2.2ml.两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者口服米索前列醇可明显缩短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钟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气管切开术是重型颅脑损伤常州的急救措施,术中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者虽不多见,但其来势闪险,往往令人措手不及,造成严重后果.我科于2005年~2008年行气管切开术172例,其中3例术中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军;王欢;杨柏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冰冻红细胞在临床应用的疗效,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52例输注冰冻红细胞的患者进行输注前后Hb(血红蛋白)及Hct(红细胞压积)的检测,与20例合并输注冰冻红细胞、红细胞悬液的患者及相关报道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患者[1,2]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输注过程中观察有无溶血、发热、过敏等输血相炎副作用.结果 输注冰冻红细胞、合并输注冰冻红细胞与红细胞悬液、输注红细胞悬液的3组患者在输注后Hb及Hct均有明显升高,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输注后Hb及Hct增长率相互比较,其增长率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过程中无输血相关副作用.结论 冰冻红细胞在临床应用时安全有效,可以解决长期保存稀有血型及自身输血的要求.
作者:李国良;彭继红;肖莉;马宏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和病原菌类型,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的25846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3.40%,外三科脑外科病房感染率高为5.6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51.09%、真菌发生率逐渐增加占31.79%、革兰阳性菌占17.12%.结论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减少侵入性操作、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美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健儿消食口服液治疗脾运失健型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4例脾运失健型厌食症患儿给予健儿消食口服液2周,中医量化评价厌食症改善情况.结果 厌食症痊愈率为31%,总有效率为89.3%,安全性高,患儿依从性好.结论 健儿消食口服液具有运脾助消化的功效,能较好改善小儿厌食症状.
作者:王文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的死亡原因,以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1999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8例EHF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死亡患者高热居多,休克、少尿持续时间长,肾功能严重受损,心肌、肝脏、凝血机制损害多见,往往合并多种并发症;主要死因为出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衰肺水肿、感染、难治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结论 患者病情重,尽快度过休克期、缩短少尿期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强并发症救治、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何颖;邹立津;杨丽霞;程娜;张伦理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胸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中等量以上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人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联合足量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组行胸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每天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10万u,连续3d,对照组行胸腔穿刺抽液.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显著缩短.胸液排出量明显增加,胸膜增厚及胸膜粘连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但气胸发生率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安全,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银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单一操作孔法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68例患者行单一操作孔法腹腔镜下腹腔内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 68例病人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单一操作孔法腹腔镜下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可靠,相对于双侧腹股沟开放于术具有明显的微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辛明辉;钟文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同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8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施行经椎弓根钉棒内周定+植骨融合术,观察术后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经10~22个月的随访,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所有植骨均达骨性融合.结论 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有利于上颈椎稳定性重建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范少勇;邹鸿星;杨淮河;邵银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胆囊、阑尾同时切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月,对24例结石性胆囊炎合并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结果 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h(1~1.5h),术后平均住院3d,无中转开腹,24例病人均治愈,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降低切口感染率,降低腹腔脓肿和肠粘连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海鸣;李学明;李勇;刘强;武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估阿立哌唑口崩片(博思清)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选用阿立哌唑(博思清)与利培酮进行8删治疗,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CGI四级疗效标准评定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经8周的治疗,阿立哌唑(博思清)与利掊酮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 阿立哌唑(博思清)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其疗效与利培酮相当.
作者:涂国和;胡有平;周学儿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