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楂叶总黄酮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研究

张晓丹

关键词:山楂叶总黄酮, 脑缺血, 小鼠
摘要:目的 探讨山楂叶总黄酮(FMC L)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迷走神经作为小鼠脑缺血的模型,观察小鼠的存活时间,测定小鼠脑组织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乳酸(L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FMCL 180 mg/kg和60 mg/kg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P<0.01),其脑组织匀浆中LD、MDA含量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受试药各剂量LDH含量均有降低(P<0.05).结论 山楂叶总黄酮可减轻脑缺血损伤,对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自由基、清除酶活性和防止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氟米松软膏和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皮炎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加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对照组34例,仅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4.7%(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皮炎湿疹疗效优于单用复方氟米松乳膏.

    作者:川志刚;姜美英;曾敏帆;梁斌慧;刘藕根;任诗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化疗致卵巢癌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9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化疗对卵巢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机制及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8年12月期间,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治疗卵巢癌合并HBV携带出现HBV再激活9例,并进行有关文献复习.结果 9例携带HBV的卵巢癌患者化疗后均出现肝功能损害,符合HBV再激活诊断标准.诊断为HBV再激活,发生的时间为化疗2~4个疗程.9例HBV再激活后均接受了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2例化疗延期,5例终止化疗,2例死亡,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结论 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化疗可导致携带HBV的卵巢癌患者HBV再激活,其原因可能与该方案中紫杉醇和铂类均为细胞毒性药物,同时还与在使用紫杉醇过程中为预防过敏反应使用大剂量激素预处理有关.

    作者:韩凤香;卢彦达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硫酸镁与西比灵治疗偏头痛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硫酸镁与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 对门诊60例偏头痛病人应用硫酸镁与西比灵治疗,观察疗效,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治疗组经用硫酸镁与西比灵治疗后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头痛效果、伴随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1);(2)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显著优于对照组46.6%(P<0.05).结论 硫酸镁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可产生协同作用,起到良好疗效.

    作者:韩莉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内镜注射联合奥曲肽序贯治疗Dieulafoy病活动性出血的应用

    目的 观察内镜下黏膜内注射硬化剂治疗Dieulafoy病活动性出血和应用奥曲肽序贯治疗的效果.方法 经胃镜检查确诊的病人30例,在内镜下用注射针经内镜活检孔至出血部位,在出血部位周围1~2mm处注射3~5点,每点为5%鱼肝油酸钠或1%乙氧硬化醇0.5~1.0ml,其中用5%鱼肝油酸钠19例,1%乙氧硬化醇11例;再连续用奥曲肽7d(0.1mg,皮下注射,1次/6~8h).未用奥曲肽者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的再出血率和转手术率分别为13_3%(2/15)、6.7%(1/1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3_3%(8/15),40%(6/15)P<0.05.结论 内镜下注射止血和应用奥曲肽的序贯疗法,可明显减低Dieulafoy病变的再出血率和转手术率,可作为Dieulafoy病活动性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谢萍;范惠珍;莫春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Ⅰ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 探讨前路病灶清除、Ⅰ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39例.观察术后畸形纠正情况、植骨融合效果和治愈率.结果 平均随访1年,内同定无松动、断裂,植骨融合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能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矫正脊柱畸形,有利于结核病灶的修复,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景山;柯文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目前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肥胖比例的增多而快速上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的发生与糖尿病的病程、血糖、血压、血液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减轻黄斑水肿和血管渗漏、防止视网膜脱离等手段达到改善或保存视力是治疗DR的主要目标.虽然DR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治愈目标仍是目前世界难题,但近年来的研究取得许多的成果.本文就此方面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文华;周琼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1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及血清IgE抗体检测

    目的 寻找慢性荨麻疹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欧蒙印迹法体外半定量检测166例患者血清中吸入组和食物组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结果 166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有93例血清过敏原IgE呈阳性,占为56.02%,其中吸入组中尘螨36.75%阳性率高,其次为蟑螂18.67%:食物组中鱼虾蟹7.23%阳性率高,其次为腰果花生黄豆6.02%,1种过敏原阳性反应24.70%,同时对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反应31.32%.结论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吸入性和(或)食入性过敏原常是大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小丽;周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我院159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08年发生的159例ADR报告,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在159例ADR中,以抗菌药物引发的ADR多,占总例数的59.12%(94例);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总例数的84.91%(135例);在临床表现方面以皮肤及附件反应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3.40%(69例).结论 加强ADR监测与宣传,合理使用抗菌药,慎用静脉注射剂,可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宋琳;胡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爱宝疗联合双料喉风散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爱宝疗联合双料喉风散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爱宝疗治疗:治疗组45例,用爱宝疗和双料喉风散交替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宫颈糜烂治疗18d后有效,观察组30例,对照组18例,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宫颈糜烂用爱宝疗和双料喉风散联合治疗后可加速愈合.

    作者:江美琼;刘菊花;琚丽君;毛茶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用于两种不同径路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硬膜外术后镇痛在经腹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拟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组(VH组)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组(AH组),均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下完成手术.PCEA药液配制:布托啡诺6mg+罗哌卡因12.5 mg配制成100ml,在手术结束前15min经硬膜外导管给负荷量5ml,手术结束接上镇痛泵.参数设置:背景输注量为2.0 ml/h,指令剂量1.5ml,锁定时间10min.若VAS<1则背景输注量为1.0ml/h.观察并记录术1h、4h、8h、12h、24h疼痛评分,镇静评分、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果 VH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H组(P<0.01);AH组患者VAS>3的次数较多:AH组的布托啡诺需求量明显大于VH组(P<0.01);VH组的呕吐率明显高于AH组(P<0.01);镇静评分VH组高于AH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硬膜外术后镇痛对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能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用量小,但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发生率较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作者:谢长春;罗禄萍;黄建辉;付建强;孙超君;钟启钊;谭树帮;陈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微型外支架治疗掌指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手部掌指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 58例(83指)病人均采用微型外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结果 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9.6月),术后无骨折再移位,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为:65.1%.结论 手部掌指开放性粉碎性的治疗上运用微型外支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方冰;徐萍;王奇;李红;刘建;周光宇;刘胜才;韩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55例报告

    目的 观察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总结55例采用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疗效满意,术后随访3~24个月仅9例复发.结论 气化电切术治疗浅表膀胱癌是一种对病人打击小、术后恢复快、无肿瘤腹壁种植的手术方法.

    作者:肖维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求难治或复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ITP)高效、低毒、经济实用的治疗手段.方法 同顾性分析治疗28例难治性或复发性ITP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显效,6例良效,2例进步,2例无效.随访3~38个月,均无活性出血发生.结论 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ITP疗效满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龙生平;徐吉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山楂叶总黄酮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山楂叶总黄酮(FMC L)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迷走神经作为小鼠脑缺血的模型,观察小鼠的存活时间,测定小鼠脑组织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乳酸(L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FMCL 180 mg/kg和60 mg/kg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P<0.01),其脑组织匀浆中LD、MDA含量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受试药各剂量LDH含量均有降低(P<0.05).结论 山楂叶总黄酮可减轻脑缺血损伤,对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自由基、清除酶活性和防止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张晓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二烯丙基二硫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是大蒜主要有效成分烯丙基硫化物中的一类低分子量脂溶性化合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起到抗肿瘤作用.近年来,DADS的抗癌作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并且其抗癌机制的研究已经进入细胞、分子水平.现就DADS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罗秋莲;双跃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鼻中隔黏膜囊肿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8岁.因右侧鼻腔通气不畅,嗅觉减退,头痛,偶伴涕中带血1年余,于2008年1月16日入院.患者于2007年12月因鼻塞、头痛在当地医院诊治,诊断为鼻息肉,经药物治疗半个月无效,而转入我院.我院门诊拟鼻腔肿物(性质待查)收入住院.入院后行前鼻镜及鼻咽喉镜检查,发现肿物位于鼻中隔与中鼻甲中后段,后鼻孔及鼻咽部未见异常.肿物呈淡红色、表面光滑、质地柔软、触之无压痛、无出血.副鼻窦冠状位CT检查见:在右侧鼻腔有能见一椭圆形,边界清晰的囊性影,鼻腔骨质未见破坏,各鼻窦未见异常,拟诊鼻腔内囊肿(右).

    作者:袁祖均;彭洁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的麻醉药用量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50例ASA 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手术病人,按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全麻组.B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结果 B组较A组全麻用药量少,血液动力学更稳定,苏醒速度更快.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是目前腹腔镜胆囊手术较江西医药 2009年9月第44卷第9期是Jiangxi Medical Journal,Sep 2009,Vol.44,No.9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益民;刘志龙;杨友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小儿烧伤发生特点及治疗

    目的 探讨小儿烧伤的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8年来收治的223例小儿烧伤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小儿烧伤占我院同期烧伤患者的53.5%;夏秋两季发病为81.2%;农村患儿占92.8%;致伤因素主要以热液烫伤为主,占61%:病死率为3.1%.结论 小儿烧伤是今后烧伤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胡浔科;余亚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的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优缺点、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4月~2006年4月我院行CAG和(或)PCI患者246例,按穿刺途径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手术成功率:桡动脉组95.5%,股动脉组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桡动脉组2.8%,股动脉组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操作时间:CAG操作时间:桡动脉组(20±5)min,股动脉组(18±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操作时间:桡动脉组(56±10)min,股动脉组(52±1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桡动脉组(2.0±1.5)d,股动脉组(3.5±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和(或)PCI并发症相对少,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医疗费用降低,患者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颜晓明;周小平;彭朝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腔镜技术治疗尿道狭窄46例

    目的 探讨腔镜治疗尿道狭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联合采用输尿管镜、冷刀、电切、钬激光技术行尿道内切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尿道狭窄患者腔镜手术成功43例(93.5%),拔尿管后均排尿通畅,其中3例术后1~2个月再狭窄,二次腔内手术治疗.结论 腔镜直视下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疗效确切,尤其钬激光应用效果更理想,但要掌握好手术适应症.

    作者:秦允清;曹用立;张沛永;朱继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