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临床观察

龙生平;徐吉燕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 难治性或复发性, 甲氨蝶呤
摘要:目的 探求难治或复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ITP)高效、低毒、经济实用的治疗手段.方法 同顾性分析治疗28例难治性或复发性ITP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显效,6例良效,2例进步,2例无效.随访3~38个月,均无活性出血发生.结论 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ITP疗效满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有下腹部手术史行输卵管结扎术后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下腹部手术后对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影响.方法 对196例有下腹部手术史、行输卵管结扎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6例下腹部手术史者中有135例有不同层次的粘连,结扎失败15例,膀胱损伤1例,粘连严重不能顺利圆满完成手术18例.结论 有下腹部手术史对行输卵管结扎术有较大影响.

    作者:宋红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平疣擦剂治疗扁平疣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平疣擦剂治疗扁平疣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外用平疣擦剂,对照组外用1%维A酸霜.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0%,对照组治愈率5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平疣擦剂治疗扁平疣安全有效.

    作者:李玄芳;胡飞;胡庆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敏CRP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评价的作用

    目的 探讨超敏CRP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评价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09年4月85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资料.结果 入院时轻度与中度中毒患者超敏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与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莺度远大于轻中度患者(P<0.01),超敏CRP值越大,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结论 超敏CRP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预后评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检测超敏CRP可指导临床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汪金宇;潘春记;吴卫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65例,在基本疗法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65例,在基本疗法的基础上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经过为期20d(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3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纳洛酮可减少β-内啡肽分泌,有助于阻止急性脑梗死继发性神经元损伤,改善临床症状,与基本疗法合用,可有效纠正脑缺氧、改善血液流变学、恢复脑组织再灌注的作用.

    作者:李国华;闵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上饶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调查

    目的 调查上饶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病毒、梅毒和乙肝感染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2006~2008年对本市信州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2658例血清进行了艾滋病病毒、梅毒和乙肝检测.结果 共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例,艾滋病病毒感染率0.02%;梅毒感染者29例,梅毒感染率0.23%,乙肝感染者962例,乙肝感染率7.6%.结论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是艾滋病和梅毒等疾病的易感高发人群,对其进行实验室常规的血清学乙肝检测外,还应进行艾滋病、梅毒检测,需加强监测力度,决不能掉以轻心.

    作者:朱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治疗白内障的中药研究概况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混浊即称为白内障.白内障是一种重要的致盲性眼病.目前手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因此世界各国的医药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有效的药物治疗白内障以期替代手术治疗.已知引起晶状体混浊的原因有许多,如晶状体的老化.晶状体蛋白质代谢紊乱,长期照射红外线、紫外线等;遗传,中毒,免疫功能低下等.白内障也是老年人和糖尿病人为常见的眼病.按其引起白内障的原因不同,白内障可分为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中毒性、代谢障碍性等数种.

    作者:李希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46例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护理体会

    近年,随着世界范围内结核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骨关节结核这一常见继发性肺外结核发病明显增加.其中脊柱结核占骨关节结核的50%,约99%为椎体结核[1].临床上又以中晚期胸腰椎结核为多见.通过手术清除硬化壁、空洞、死腔、死骨、脓液、结核肉芽组织及正常松质骨与病变骨之间的亚正常骨质,破坏结核菌赖以生存繁殖的封闭环境,这既利于抗结核药物有效地进入病变处,也利于植骨融合[2],从而达到缩短病程的目的.我院于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对4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了病灶清除术,经护理人员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袁艳珍;胡欣春;韩斌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硅烷偶联剂对陶瓷托槽与瓷面粘接性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硅烷偶联剂(CP)对陶瓷托槽与瓷面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 120个烤瓷试件按不同瓷面处理随机分为3组:A组氧化铝喷砂处理;B组金刚砂车针打磨;C组9.6%氢氟酸酸蚀2min.再根据是否使用CP各分2小组,粘接剂为Transbond XT(3M).托槽粘接后在37℃水浴条件下24h后冷热循环500次(5℃和55℃),使用材料实验机检测粘接剪切强度,并统计粘接剂残留指数(ARI).结果 喷砂组和打磨组使用CP后平均抗剪切强度与未使用CP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HF酸蚀+CP+3MUniteTM釉质粘接剂组的粘接剪切强度高,与其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金刚砂车针打磨或喷砂处理瓷面后,使用CP来粘接陶瓷托槽,黏接强度不确切;氢氟酸酸蚀瓷面后.再使用CP,同时结合LED光照下用光固化粘接剂,可获得陶瓷托槽与瓷面间满意的粘接强度,但瓷面破损的几率增加.

    作者:王生;张大风;罗兴华;王文莲;丁毅;董子引;朱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非营养性吸吮对危重新生儿疼痛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疼痛干预效果.方法 选用PIPP量表对60例危莺新生儿进行疼痛评分,随机分对照组和非营养吸吮组(NNS).每组30例,分别于股静脉穿刺取血后1min、5min进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在疼痛刺激后1min、5min对照组和NNS组疼痛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疼痛刺激后1min不同程度疼痛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5min不同程度疼痛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对急性、短暂性疼痛敏感,非营养性吸吮对缓解1min疼痛效果显著,临床应重视对新生儿疼痛的管理.

    作者:周新玲;黄敏;彭伏梅;彭庆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32例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 以中药消银汤进行治疗.结果 132例患者中进展期银屑病治疗有效率达89.0%,静止期银屑病治疗有效率达89.8%.结论 中药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较好.

    作者:曾美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山楂叶总黄酮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山楂叶总黄酮(FMC L)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迷走神经作为小鼠脑缺血的模型,观察小鼠的存活时间,测定小鼠脑组织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乳酸(L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FMCL 180 mg/kg和60 mg/kg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P<0.01),其脑组织匀浆中LD、MDA含量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受试药各剂量LDH含量均有降低(P<0.05).结论 山楂叶总黄酮可减轻脑缺血损伤,对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自由基、清除酶活性和防止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张晓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癌症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不论在医疗机构还是社区,疼痛没有得到充分治疗依然是老年人群中的重要健康问题.疼痛影响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社交及生活质量等,也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50%~80%的癌症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疼痛,晚期患者更高达60%~90%,约有30%的患者临终前严重的疼痛得不到缓解[1].疼痛不但限制活动、减少食欲、影响睡眠,在心理上也会击倒患者,当疼痛加剧时,患者会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自杀.老年癌症患者的止痛问题越来越引起医务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现将老年人癌痛的评估及护理作一综述.

    作者:高礼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难治性腹水的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体会.方法 对22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置管组),应用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留置导管数日,间断放腹水,观察疗效及副作用.而对照组20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则采用传统的腹穿术放腹水.结果 置管组22例患者每日间断放腹水约2000ml,留置导管8~12d后,腹水压迫症状明显减轻,腹围明显缩小,尿量增加,无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20例患者则治疗效果不理想.结论 对于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间断放腹水,可明显减轻呼吸困难,腹胀等压迫症状,尿量亦有所增加,无明显不良反应,且避免了传统腹穿术需反复穿刺、易感染、术后易渗液等不良反应,是个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段美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血浆置换在重症、危重型重症肌无力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在危重型症肌无力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8例血浆置换,4例术前、4例术后,纯血浆4例,白蛋白替代液3例,纯血浆并白蛋白1例.结果 8例围术期均未发生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无气管切开.结论 术前进行血浆置换无论对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及时清除、病人的心理均更为有利,危重型重症肌无力应手术前进行血浆置换.

    作者:柳阳春;徐全;涂寒剑;章晔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多西他赛每周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周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005年7月~2007年3月我们共收治47例65岁以上晚期NSCLC患者均采用单药多西他赛35mg/m.,静脉滴注lh,第1、8、15d,28d为1个周期.结果 所有患者共化疗157个周期,有效率为29.8%(14/47),疾病控制率(CR+PR+NC)为68.1%(32/4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4.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3个月.结论 多西他赛周疗法一线治疗老年NSCLC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余锋;熊建萍;冯苗;孙哲;詹正宇;张凌;汪小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55例报告

    目的 观察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总结55例采用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疗效满意,术后随访3~24个月仅9例复发.结论 气化电切术治疗浅表膀胱癌是一种对病人打击小、术后恢复快、无肿瘤腹壁种植的手术方法.

    作者:肖维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在神经外科疾病应用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78例中度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每天2次,共用14d,总剂量840mg.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后3个月的GOS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3个月时的GOS评分差异,两组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中度颅损伤患者有一定疗效.

    作者:胡静君;张景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内镜注射联合奥曲肽序贯治疗Dieulafoy病活动性出血的应用

    目的 观察内镜下黏膜内注射硬化剂治疗Dieulafoy病活动性出血和应用奥曲肽序贯治疗的效果.方法 经胃镜检查确诊的病人30例,在内镜下用注射针经内镜活检孔至出血部位,在出血部位周围1~2mm处注射3~5点,每点为5%鱼肝油酸钠或1%乙氧硬化醇0.5~1.0ml,其中用5%鱼肝油酸钠19例,1%乙氧硬化醇11例;再连续用奥曲肽7d(0.1mg,皮下注射,1次/6~8h).未用奥曲肽者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的再出血率和转手术率分别为13_3%(2/15)、6.7%(1/1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3_3%(8/15),40%(6/15)P<0.05.结论 内镜下注射止血和应用奥曲肽的序贯疗法,可明显减低Dieulafoy病变的再出血率和转手术率,可作为Dieulafoy病活动性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谢萍;范惠珍;莫春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CT诊断(附11例报告)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CT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均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块和关节积液,9例显示囊状骨质破坏伴硬化边.结论 CT对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程卫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的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优缺点、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4月~2006年4月我院行CAG和(或)PCI患者246例,按穿刺途径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手术成功率:桡动脉组95.5%,股动脉组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桡动脉组2.8%,股动脉组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操作时间:CAG操作时间:桡动脉组(20±5)min,股动脉组(18±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操作时间:桡动脉组(56±10)min,股动脉组(52±1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桡动脉组(2.0±1.5)d,股动脉组(3.5±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和(或)PCI并发症相对少,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医疗费用降低,患者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颜晓明;周小平;彭朝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