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Ⅲ度碱烧伤创面切削痂与植皮时机的选择

余群洪;王霞

关键词:碱烧伤, 延迟植皮, 创面修复
摘要:目的 探讨Ⅲ度碱烧伤手术切削痂范围与植皮时机.方法 对Ⅲ度碱烧伤患者40处创面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40处Ⅲ创面其中15处传统切削痂植皮,术后20~25d愈合,另25处Ⅲ创面行早期切削痂后辐照猪皮覆盖,延迟48h植皮,术后10~15d愈合,平均愈合时间提前7~9d,(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Ⅲ度碱烧伤创面应采取切削痂延迟植皮方法,虽然为两次手术,但每次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植皮成活率高,创面恢复效果好.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364例烧伤早期修复与康复一体化治疗报告

    目的 用整形外科手术方法早期修复功能及特殊部位深度烧伤,使早期修复与后期康复一次完成.方法 包括大面积烧伤早期切削痂自体异种皮混合移植防止瘢痕增生挛缩,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早期修复,大张中厚、全厚自体皮功能部位移值以及各种皮瓣肌皮瓣移植术.结果 364例严重烧伤,尤其是功能及特殊部位烧伤早期切削痂整形外科手术修复均获得理想效果.结论 严重烧伤、功能及特殊部位烧伤,早期修复方式方法与后期康复效果影响密切.

    作者:杨晋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儿科患者由于理解能力有限,成人式的心理护理模式对解决患儿的心理问题收效甚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具有很强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燕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Ⅲ度碱烧伤创面切削痂与植皮时机的选择

    目的 探讨Ⅲ度碱烧伤手术切削痂范围与植皮时机.方法 对Ⅲ度碱烧伤患者40处创面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40处Ⅲ创面其中15处传统切削痂植皮,术后20~25d愈合,另25处Ⅲ创面行早期切削痂后辐照猪皮覆盖,延迟48h植皮,术后10~15d愈合,平均愈合时间提前7~9d,(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Ⅲ度碱烧伤创面应采取切削痂延迟植皮方法,虽然为两次手术,但每次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植皮成活率高,创面恢复效果好.

    作者:余群洪;王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金属导管引导双导丝法置双J管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金属导管引导双导丝法置双J管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均顺利放置双J管,成功完成手术.结论 金属导管引导双导丝法置双J管方便,省时,损伤小.

    作者:王小勇;刘涛;吴石萍;赖炳旺;叶正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22台CT机性能质量检测与分析

    目的 评价我省CT机的工作性能.方法 采用Victoreen公司生产的检测设备进行CT影像设备检测.结果 水的CT值超过<规范>要求的占20%,均匀性达到或接近<规范>要求的为25%.结论 .要使CT机工作状态良好,各级医院应重视CT的质控工作,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作者:晏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合并胆总管结石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评估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术前超声诊断结果,并与手术及病理诊断作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可较清晰显示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合并胆总管结石梗阻部位及病变特性,其定位诊断正确率为100%(19/19),但定性诊断正确率为63%(12/19).结论 超声为一种价格低廉且无创伤检查,对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合并胆总管结石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诊断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王永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妇幼保健院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妇幼保健院的服务对象是妇女和儿童,是医疗风险高发机构.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在接受疾病诊治的同时,维权意识和对护理服务的要求都随之增强,因而护患纠纷逐渐增多,护患关系面临严峻挑战.

    作者:过琮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非小细胞肺癌RRM1蛋白表达与吉西他滨体外药敏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蛋白表达水平与吉西他滨体外药敏的关系.方法 用ATP生物荧光法(ATP-TCA)对4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进行吉西他滨体外药敏检测,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RRM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分析RRM1表达与吉西他滨耐药的相关性.结果 RRM1高表达20例(45.5%),低表达24例(54.5%);结合吉西他滨体外药敏结果得出,RRM1蛋白低表达组吉西他滨有效为17例(70.8%);RRM1蛋白高表达组有效6例(30.0%),即RRM1蛋白低表达组对吉西他滨的体外疗效明显优于高表达组,(P<0.05).结论 RRM1蛋白表达水平可用于以吉西他滨为化疗基础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预测指标.

    作者:李张云;邓觐云;黄传生;陈悦;周伟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15例分析

    目的 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认识.方法 对2004年2月~200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例AI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胸闷;典型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侧肺野毛玻璃样,网格样间质性改变.结论 对于有主要的临床表现及典型的胸部影像学改变,应常规行血清抗艾滋病病毒抗体(HIV)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

    作者:余晶晶;张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疏血通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黏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成药疏血通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 将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均治疗14d,治疗前后均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采取配对计量资料t检验.结果 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各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可降低血液黏度,有利于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作者:杨发春;张为民;何伟平;孙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58例糖尿病烧伤创面的修复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和胰岛素(RI)局部应用治疗糖尿病烧伤创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法,选择同体、同深度、相近或对称部位烧伤创面,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局部应用rhEGF、RI和1%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组)或生理盐水和1%磺胺嘧啶银霜(对照组),以创面愈合为指标,判断创面愈合时间,并观察创面动态愈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及动态愈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rhEGF和RI能够有效地促进浅Ⅱ度、深Ⅱ度、Ⅲ度创面的愈合,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潘拥军;宗艳霞;柏士平;张守忠;杨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谱及药敏谱流行病学的调查

    目的 熟悉我省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谱及药敏谱,为临床治疗CAP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方法 细菌培养采用常规法,细菌鉴定大多数采用仪器法,小部分采用传统手工法,细菌药敏均采用琼脂稀释法.非典型病原体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均采用日本和美国进口试剂盒进行血清学检测、尿抗原采用酶免疫测定法(EIA)测定.结果 入选病例121份,51~70岁患者是本项目的主要对象,占总数的78.5%;病例中(咳)痰标本占97%,其它方法采集的占3%,检出病原菌52例(42.9%),其中肺炎链球菌13株(10.7%),占细菌的第一位;药敏中阳性球菌、大多数阴性杆菌分别测14种抗生素,嗜血杆菌和莫拉菌测9种抗菌药物.非典型病原体共检测121例,阳性28例,检出率23.1%,其中肺炎支原体19例,肺炎衣原体6例,嗜肺军团菌3例.结论 CAP是常见的社区感染,其病原谱和药敏谱的组成各地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变迁,尤其是社会人口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的增加、病原体变化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将面临许多新问题.

    作者:廖晚珍;彭卫华;胡雪飞;孙爱娣;余阳;温桂兰;陈国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电子喉镜下声带良性疾病132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电子喉镜下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应用日本PENTAX电子喉镜,在表麻下行声带良性病变摘除手术,共132例,其中声带息肉103例,声带小结18例,乳头状瘤2例,声带囊肿5例,声带淀粉样变1例,声带血管瘤3例.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 治愈119例(90.1%)好转13例(9.9%),效果良好.随访发现,复发者予以门诊二次手术3例,占总数2.2%.结论 电子喉镜下治疗声带良性疾病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视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的优点.

    作者:吕宏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药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与护理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约30%~60%,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此病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及厌氧球菌感染,西医抗炎治疗效果不佳且易复发.

    作者:沈秀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NF-κB p65、Caspase-3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中NF-κB p65、Caspase-3表达意义.方法 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SAP组(n=18)、假手术组(n=18).采用改良的Aho's法制作SAP模型,并经病理及血清学检查证实成功的SAP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观察2组大鼠肝组织中NF-κB p65、Caspase-3的表达,同时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 病理观察显示,SAP组大鼠肝组织可见肝细胞明显肿胀、肝窦充血,肝细胞界限不清.肝索扭曲,至12h可见局灶性坏死,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以小叶区明显.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在SAP组肝组织中3h、6h、12h NF-κB p65表达分别为(2.83±1.84)、(5.50±1.98)、(8.00±1.55),Caspase-3表达分别为(2.50±0.84)、(5.34±1.16)、(6.17±1.61),其12h与3h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呈弱阳性表达,并随时间延长阳性表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肝脏组织镜下评分、肝组织NF-κB P65及Caspase-3表达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三者成正相关性(P<0.05).结论 NF-κB、Caspase-3升高为SAP肝损伤早期表现,其过度表达在SAP肝脏损伤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邹自万;郭贵海;徐萍;陈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合并卵巢蒂扭转1例

    卵巢肿瘤蒂扭转是临床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约占卵巢肿瘤的10%,扭转发生在孕期较非孕期增加5~8倍[1].它以急性下腹部疼痛为突出的临床症状,如不及时处理,扭转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是决定治疗及预后的关键.

    作者:何锦霞;赵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药膳饮食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SIgA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严重烫伤大鼠伤后肠道SIgA含量的变化,研究药膳饮食对严重烫伤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成烧伤药膳喂养组(药膳组)、烧伤肉汤喂养组(肉汤组)、烧伤常规喂养组(常规组)和正常对照组(对照组).药膳组、肉汤组、常规组于伤后第3、7、14d各取10只,无菌条件下取材送检,观察肠道sIgA含量的变化.结果 药膳组、肉汤组、常规组伤后第3、7、14d sIgA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相(P<0.05);药膳组各时相点均明显高于肉汤组、常规组(P<0.05或P<0.01).结论 药膳饮食可以促进大鼠肠道黏膜sIgA的分泌,能明显维持肠黏膜细胞分泌SIgA的功能,从而增强烧伤后肠道免疫功能.

    作者:朱童;詹剑华;罗锦花;游浩元;严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雷公藤多甙和维生素E联合潘生丁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片和维生素E胶丸联合潘生丁片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肾炎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潘生丁75mg/d口服及对症等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雷公藤多甙60mg/d和维生素E0.3g/d口服.结果 2组均治疗12周后,治疗组尿蛋白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高度显著(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85.71%,对照组57.14%,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公藤多甙和维生素E联合潘生丁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黎伟;唐爱国;李爱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研究

    个性是指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

    作者:张智霖;李洁;王琨;周玉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江西省儿童非致死性伤害严重程度分析

    目的 了解江西省儿童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状况及严莺程度,为政府部门评估儿童伤害的疾病负担和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3阶段、分层、整群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溉率抽样方法.结果 0~17岁儿童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率为5.66%;不同严重程度的儿童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牢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伤害残疾发生率农村高于城市.结论 伤害正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和安全,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吉路;朱丽萍;李艾;金锦扬;李秋娟;赵军;张伟;余平;颜玮;陈轶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