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存;余威德;林呈飞;王铜亮;张磊
目的 观察PPH加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的效果.方法 分析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总有效率90.6%.结论 该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作者:刘任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住院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普伐他汀10mg qd,连用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浆hs-CRP和D-二聚体的变化,并通过彩超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血浆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斑块大小、厚度和中层内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斑块大小、厚度和IMT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抗炎和抗血栓作用,可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脉斑块大小和厚度,可阻断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作者:郏淑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牙瘤是成牙组织的发育和异常,不是真性肿瘤;可以区分为混合性和组合性两种[1].现将我科接诊1例报道如下:
作者:饶坚;查春红;李从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联合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应用内科常规治疗(抑酸药和/或促胃动力药),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治疗,治疗时间均为8周.以自制FD症状评定量表(FDSR)、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8周,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4%(40)高于及对照组64.5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足一个理想的FD治疗方案.
作者:梅瑞平;王荣;夏小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插胃管法是将胃管自鼻腔、咽部、食管插入胃内,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大部分护士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发现患者空吞动作做起来不自然,大大影响了一次置管成功率,亘患者所产生的反应也比较大.
作者:涂春媛;胡玉莲;陈斌花;邓艳;胡丽娟;周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近7年副伤寒A沙门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ATB Expression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药敏专家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就本院2001年~2007年患者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2162株副伤寒A沙门菌.对20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作动态分析.结果 副伤寒A沙门菌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复方制剂耐药率逐年上升(均P<0.01),并且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西丁均呈持续高度耐药.对第二代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达3.9%~73.1%,复方磺胺甲恶唑、氨基苷类以及三代、四代头孢菌素近1~3年出现部分耐药菌株,对环丙沙星、复合广谱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结论 副伤寒A沙门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较敏感,但耐药谱在不断增宽,临床需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董虹;杨善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聚乳酸凝胶预防腹腔粘连的疗效.方法 将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全麻下于兔回盲部结肠人工形成创面并切除对应的壁层腹膜建立肠粘连动物模型,实验组创面均匀涂布聚乳酸凝胶,对照组创面不予处理,.分别于术后2周和12个月行大体、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术后2周实验组粘连分级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12个月实验组粘连分级比对照组明显低(P<0.01).结论 聚乳酸凝胶可有效地减少大白兔术后腹腔粘连的发生.
作者:李幼林;潘江华;童晓春;胡逸人;孙跃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无肌松药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效果.方法 将50例择期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无肌松药组(Ⅰ组),给肌松药组(Ⅱ组).记录两组患儿的SBP、DBP和HR的诱导前值(即基础值)、诱导低值、插管后即刻值、手术开始后1min值及拔管后5min值,以及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留观时间.记录术后24h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留观时间均明显少于Ⅱ组;气管导管拔除后Ⅱ组中约32%的患儿发生剧烈呛咳,而Ⅰ组的呛咳发生率仅为8%.Ⅱ组中3例(12%)患儿发生躁动,而Ⅰ组无一例发生.两组术后恶心呕吐(PC)NV)发生率分别为Ⅰ组8%,Ⅱ组12%.结论 无肌松药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应用,围手术期循环平稳.苏醒迅速,自主呼吸恢复早,清醒完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沈跃;高特生;杨亦斌;朱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磷化铝水解释放出磷化氢,是保存粮食常用的熏蒸剂,属于高效杀虫剂,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后,储存于肝脏、骨组织,以磷酸盐形式自尿、粪、汗液排出.磷化物进人人体后广泛损害全身各系统,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肝、肾的出血、变性、坏死,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王敏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异常心电图表现,及其和电解质、胰酶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75例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及电解质、胰酶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4例(59%)病人心电图发生异常改变,其中非特异性复极改变发生率高(21.3%),次为窦性心动过速(1313%).有82%患者有一项或更多项血清电解质紊乱,其中低血钾(55%)、低血钠(44%),低血钙(35%),低血磷(20%),与正常心电图相比较,窦性心动过速病人磷和钙、钾血清水平均偏低,非特异性复极改变的病人则血磷的水平偏低.心电图异常和胰酶水平无明显相关.结论 急性胰腺炎的心电图异常可能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相关.
作者:孙丽卿;朱启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防治.方法 对2001年1月~2007年6月入住我院的29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心衰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心衰病例中未做产前检查或偶做产前检查28例(96.55%);产前心衰22例(75.86%),产后心衰7例(24.14%);多胎(双胎6例,3胎1例)7例(24.14%);合并贫血8例(27.59%),低蛋白血症15例(51.72%),呼吸道感染5例(17.24%),产后出血3例(10.34%),围产儿死亡2例(5.41%),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心衰发病急、病情重可危及母儿生命,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加强孕期监测以便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薛海燕;冯泽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麻醉前预先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后血压的影响.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成4组:A组于麻醉前30 min内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液8 ml/kg.麻醉后以3~5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B组于麻醉前30 min内静脉输入羟乙基淀粉8ml/kg,麻醉后以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3~5ml(ke/h);C组麻醉前30 min内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液4ml/kg和羟乙基淀粉4ml/kg,麻醉后以3~5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D组(对照组)于静脉穿刺和麻醉后以3~5ml(kg/h)输入乳酸林格液.观察4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情况.结果 B组和C组血压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D组(P<0.05),A组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低于D组,但是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预先前输入一定量的液体可预防麻醉后血压下降,而输入羟乙基淀粉胶体液或等量1:1(品体:胶体)对于预防麻醉后血压下降要比输乳酸林格液效果更好.
作者:吴捷;王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无肠坏死型嵌顿疝患者细菌移位情况及术后抗肠道细菌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将资料分为2组,研究组(无肠坏死型嵌顿疝组)27例,对照组(择期腹股沟疝手术组)30例,术前均取血培养、测外周血内毒素水平,术中取研究组患者疝囊内积液作细菌培养.结果 无肠坏死型嵌顿疝外周血和疝囊内积液细菌培养均呈阴性,外周血内毒素水平无显著升高.结论 无肠坏死型嵌顿疝围手术期抗肠道细菌治疗缺乏充分的依据,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峰海;孙广正;张海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讨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97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保肝、止血等一般治疗后,采用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PPI制剂、介入治疗等进行分别治疗.结果 97例中出血停止78例.出血减少或虽经治疗出血量没有减少自动出院13例.死亡6例,其中包括行介入治疗后仍无效者2例.结论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时常规内镜检查对明确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是有重要意义.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应用生长抑素效果良好.PPI制剂对肝源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所致出血者效果良好.介入治疗对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外科治疗风险很高或不能进行手术,麻醉困难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有其自身优势.
作者:陈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根据奥沙利铂+5-FU+CF新辅助化疗方案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变化,判断每个胃癌患者对该方案的敏感程度,评估不同分化程度胃癌患者对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并指导术后的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胃癌患者40例,分为低分化(含未分化)、中分化、高分化3组,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同一患者化疗前、后自身肿瘤细胞凋亡率(AI)的变化.结果 低分化组、中分化组、高分化组在新辅助化疗前的AI分别为5.24%、12.5%、15.6%,而化疗后AI分别为31.3%、27.9%、26.5%,各组化疗后AI与化疗前AI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全部病例化疗前的AI为12.6%,化疗后为27.2%,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肿瘤细胞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胃癌的分化程度与对化疗的敏感性成反比;奥沙利铂+5-FU+CF这一化疗方案对低、中、高分化胃癌的疗效是确切的.我们可以用患者化疗前后凋亡率的变化程度判断患者对该方案的敏感,从而指导下一步化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孙杨安;牛佳木;朱惠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全面了解我区儿童体重、身高及主要疾病的发病情况,为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抽查0~14岁独生子女共20789例测定身高、体重、视力(6岁以上儿童)、牙齿、血色素、血微量元素、肝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区内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缺乏,其中钙、锌缺乏情况为严重,发生率分别为64.3%、46.9%;近视率高达9.24%;小儿肥胖症发生率29.87%;龋齿发生率10.26%.结论 本区0~14岁独生子女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幼儿及学龄前期为生长发育快时间,易缺乏钙、锌元素,偏食、营养过剩造成小儿肥胖.
作者:曹以志;邓英华;宋秀玲;李海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laparoseopic ovarian drilling,LOD)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的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对难治性的PCOS不孕症患者30例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盆腔粘连分解术.手术前后分别监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雄激素(T)、雌二醇(E<,2>)水平及术后月经、排卵情况、妊娠率、流产率.结果 术后LH、LH/FSH、T、PRL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排卵率为83.3%(25/30),妊娠率50.0%(15/30),流产率13-3%(2/1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LOD)对难治性PCOS不孕患者具有高排卵率和妊娠率及低流产率的疗效,是治疗难治性PCOS不孕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晓燕;黄章骞;叶杏红;张海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U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以肠道病毒71型(F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常见)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内婴幼儿发病率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作者:吴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自2004年以来对老年(年龄≥60岁)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EST治疗,通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叶盈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高血压是连续性血液透析(HD)患者常见并发症,是影响HD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风险因素[1],因此了解HD患者高血压发病率、临床表现及监测方法及时进行监测以及阐明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积极有效控制血压至关重要.
作者:李洁;曹娅丽;王世相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