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盈
目前青光眼的滤过性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方法,但手术后2年的失败率仍达15~30%.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沉积.瘢痕形成而使滤过泡功能减退.为此国内外许多专家采用很多方法以减少滤过道瘢痕形成,如使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5一氟尿嘧啶等.这些药物虽可延缓瘢痕形成,但易引起较多的并发症.而使用植入物,如生物膜、羊膜等,可机械隔离巩膜瓣和巩膜床,避免或减少纤维粘连.保持滤过道通畅.现将这些植入物的性质及临床应用等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周艳;装重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麻醉前预先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后血压的影响.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成4组:A组于麻醉前30 min内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液8 ml/kg.麻醉后以3~5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B组于麻醉前30 min内静脉输入羟乙基淀粉8ml/kg,麻醉后以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3~5ml(ke/h);C组麻醉前30 min内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液4ml/kg和羟乙基淀粉4ml/kg,麻醉后以3~5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D组(对照组)于静脉穿刺和麻醉后以3~5ml(kg/h)输入乳酸林格液.观察4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情况.结果 B组和C组血压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D组(P<0.05),A组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低于D组,但是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预先前输入一定量的液体可预防麻醉后血压下降,而输入羟乙基淀粉胶体液或等量1:1(品体:胶体)对于预防麻醉后血压下降要比输乳酸林格液效果更好.
作者:吴捷;王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住院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普伐他汀10mg qd,连用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浆hs-CRP和D-二聚体的变化,并通过彩超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血浆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斑块大小、厚度和中层内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斑块大小、厚度和IMT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抗炎和抗血栓作用,可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脉斑块大小和厚度,可阻断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作者:郏淑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基层医院入院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疾病病程长,合并症多,夜间病情复杂多变[1].本文回顾分析2001年9月~2006年8月我科47例肺心病患者死亡时间及原因分析,其夜间死亡率明显高于白天,为降低病死率,减少医疗纠纷,提出夜间护理对策.
作者:童闻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中集液管和Schlemm管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以探讨影响房水外流的阻力因素.方法 选取经临床确诊的POAG病人20例(30眼)和经筛选的正常尸眼30只,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房角组织进行超微结构形态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30眼中有27眼的集液管在Schlemm管外壁开口处存在电子致密物沉积,呈指纹状.电子致密物的数目与杯盘比(C/D)有正的直线相关关系(r=0.66,P<0.001);与年龄、术前眼压及视野缺损程度均无直线相关关系(r=0.03,P>0.50;r=-0.24,0.20
作者:易敬林;傅甜;谢程阳;钟文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牙瘤是成牙组织的发育和异常,不是真性肿瘤;可以区分为混合性和组合性两种[1].现将我科接诊1例报道如下:
作者:饶坚;查春红;李从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无肌松药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效果.方法 将50例择期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无肌松药组(Ⅰ组),给肌松药组(Ⅱ组).记录两组患儿的SBP、DBP和HR的诱导前值(即基础值)、诱导低值、插管后即刻值、手术开始后1min值及拔管后5min值,以及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留观时间.记录术后24h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留观时间均明显少于Ⅱ组;气管导管拔除后Ⅱ组中约32%的患儿发生剧烈呛咳,而Ⅰ组的呛咳发生率仅为8%.Ⅱ组中3例(12%)患儿发生躁动,而Ⅰ组无一例发生.两组术后恶心呕吐(PC)NV)发生率分别为Ⅰ组8%,Ⅱ组12%.结论 无肌松药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应用,围手术期循环平稳.苏醒迅速,自主呼吸恢复早,清醒完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沈跃;高特生;杨亦斌;朱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自2004年以来对老年(年龄≥60岁)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EST治疗,通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叶盈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对于其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迄今鲜有文献报道.1996~2007年我院共行永久起博器植入术256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例,永久起博器植入术后并发下肢DVT形成不是其主要的并发症,因而易被患者和医务人员忽视.
作者:雷雪真;冯国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24例患者在心肺复苏后12h、24h、48h、72h进行NSE检测,并对其进行归类、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NSE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早期动态检测血清NSE水平可以判断心肺复苏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曲巍;邵朝朝;苏菲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老年高危病人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选择43例老年高危病人行冠脉搭桥术.所有病人术前30min肌肉注射吗啡、东莨菪碱、及咪唑安定.根据术前病人使用的心血管药物、治疗情况、心率、血压的情况及心绞痛类型,给予β受体阻滞药(阿替络尔或美托络尔)和(或)钙通道阻滞药(地尔硫卓)及硝簸脂类.病人人手术室后面罩吸氧,监测ECG、SPO<,2>、IBP、CVP.PAP、PCWP、CO、CI、S<,vj>O<,2>:及鼻咽温和直肠温.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哌库溴铵诱导插管.术中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哌库溴胺,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持续静注硝酸甘油0.3~1.0μg/kg·min.CPB转流降温至鼻咽温26~28℃,灌注流量2.4~2.6L/m<'2>·min.阻断心肌血运后灌注冷血停跳液保护心肌,CPB中维护血压50~80mmHg.结果 病人均在CPB下手术.2例因停机困难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IABP时间平均为63h.术后7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2例,1例为严重肺部感染,1例为心力衰竭.术后病人LVEF≥45%,心功能明显改善,其余41例病人康复出院.结论 老年高危病人冠脉搭桥术的麻醉,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术前应用血管扩张药、钙通道阻滞药和/(或)β受体阻滞药等,有效控制心率、血压和维持心功能.术中麻醉管理的重点是维持心肌的氧供氧耗平衡,维护心脏的泵血功能.术中完善的监测及维持水盐电解质和内环境稳定,术后的管理同样很重要.
作者:刘雪玲;张东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高血压控制率的相关因素及其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的172例高血压控制不良患者进行问卷式及询问式了解血压控制不良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和实施全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果 用药依从性差、经济条件不允可、家庭不支持、健康知识缺乏和缺乏监管等是造成高血压控制率低下的主要因素,全面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49.6%).结论 全面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尚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1年1月~2007年5月诊断为特发性左室室速的26例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26例特发性左室室速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24例,成功率为92.31%,复发1例,复发率4.17%,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左室室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罗骏;张丰富;葛郁芝;贾海波;陈绍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精神病院申请综合医院会诊的特点,进一步了解精神病患者所患躯体疾病有无自身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问申请综合医院会诊的179例患者的申请科室分布及诊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精神病患者申请骨科会诊多,大部分因骨折而会诊,其次是呼吸内科,多为呼吸道感染;非老年精神病患者申请皮肤科会诊多,多为梅毒,其次是肝病和内分泌科,多为药源性肝损及糖尿病.结论 精神科医生要重视对精神病人躯体疾病的诊治,尤其要注意对性病的筛查,要继续加强对糖尿病、药源性肝功能损害的监测.要注意提高对老年患者的基础护理水平,减少老年病人骨折和并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作者:陶长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微创外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我院手术室配合普外科开展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10例,疗效满意.
作者:李荷花;潘葵芬;方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laparoseopic ovarian drilling,LOD)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的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对难治性的PCOS不孕症患者30例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盆腔粘连分解术.手术前后分别监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雄激素(T)、雌二醇(E<,2>)水平及术后月经、排卵情况、妊娠率、流产率.结果 术后LH、LH/FSH、T、PRL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排卵率为83.3%(25/30),妊娠率50.0%(15/30),流产率13-3%(2/1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LOD)对难治性PCOS不孕患者具有高排卵率和妊娠率及低流产率的疗效,是治疗难治性PCOS不孕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晓燕;黄章骞;叶杏红;张海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焦虑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和防御方式.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防御方式问卷,对89例焦虑症患者和8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测试,并作对照研究.结果 焦虑症组的E分低于对照组,N、L分高于对照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焦虑症患者的人格具有内倾性、不稳定性和掩饰性,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
作者:张君青;杨灵初;周斌斌;谷宏伟;王洪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全面了解我区儿童体重、身高及主要疾病的发病情况,为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抽查0~14岁独生子女共20789例测定身高、体重、视力(6岁以上儿童)、牙齿、血色素、血微量元素、肝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区内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缺乏,其中钙、锌缺乏情况为严重,发生率分别为64.3%、46.9%;近视率高达9.24%;小儿肥胖症发生率29.87%;龋齿发生率10.26%.结论 本区0~14岁独生子女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幼儿及学龄前期为生长发育快时间,易缺乏钙、锌元素,偏食、营养过剩造成小儿肥胖.
作者:曹以志;邓英华;宋秀玲;李海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单肺通气(OLV)期间通气侧肺实施不同大小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45例ASA 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肺叶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为不采用PEEP的OLV对照组;B组为OLV+PEEP(5cmH<,2>O)组;C组为OLV+PEEP(8cmH<,2>O)组.各组病例于OLV前、OLV后30min、OVL结束、恢复双肺通气后30min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根据公式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OVL 30min及OVL结束时,B、C两组的PaO<,2>较A组高,QS/QT较A组低(P<0.05);B、C两组各时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VL期间通气侧肺实施5cmH<,2>O及8cmH<,2>O的PEEP可明显提高PaO<,2>,减少肺内分流;5emH<,2>O的PEEP有利于手术操作,临床实用价值更高.
作者:应永干;刘礼霞;郭建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月~2007年2月采用肝切除治疗137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123例行左肝外侧叶切除术,5例行左肝外侧叶部分切除术,6例行左半肝切除术,肝方叶、肝VⅥ段部分、右半肝+肝左叶部分切除术各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6%(12/137),其中切口感染3例(2.19%),腹腔脓肿3例(2.19%),胆道出血2例(1.46%),膈下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各1例(0.73%),肝功能衰竭2例(1.46%).随访至2007年2月,共2例复发结石,复发率1.60%(2/125),无再次手术病例;2例死亡;失访12例.结论 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残石率低,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勇;刘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