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危病人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

刘雪玲;张东亚

关键词:老年, 冠脉搭桥术, 麻醉
摘要:目的 总结老年高危病人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选择43例老年高危病人行冠脉搭桥术.所有病人术前30min肌肉注射吗啡、东莨菪碱、及咪唑安定.根据术前病人使用的心血管药物、治疗情况、心率、血压的情况及心绞痛类型,给予β受体阻滞药(阿替络尔或美托络尔)和(或)钙通道阻滞药(地尔硫卓)及硝簸脂类.病人人手术室后面罩吸氧,监测ECG、SPO<,2>、IBP、CVP.PAP、PCWP、CO、CI、S<,vj>O<,2>:及鼻咽温和直肠温.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哌库溴铵诱导插管.术中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哌库溴胺,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持续静注硝酸甘油0.3~1.0μg/kg·min.CPB转流降温至鼻咽温26~28℃,灌注流量2.4~2.6L/m<'2>·min.阻断心肌血运后灌注冷血停跳液保护心肌,CPB中维护血压50~80mmHg.结果 病人均在CPB下手术.2例因停机困难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IABP时间平均为63h.术后7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2例,1例为严重肺部感染,1例为心力衰竭.术后病人LVEF≥45%,心功能明显改善,其余41例病人康复出院.结论 老年高危病人冠脉搭桥术的麻醉,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术前应用血管扩张药、钙通道阻滞药和/(或)β受体阻滞药等,有效控制心率、血压和维持心功能.术中麻醉管理的重点是维持心肌的氧供氧耗平衡,维护心脏的泵血功能.术中完善的监测及维持水盐电解质和内环境稳定,术后的管理同样很重要.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吞咽温水置胃管法的临床应用

    插胃管法是将胃管自鼻腔、咽部、食管插入胃内,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大部分护士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发现患者空吞动作做起来不自然,大大影响了一次置管成功率,亘患者所产生的反应也比较大.

    作者:涂春媛;胡玉莲;陈斌花;邓艳;胡丽娟;周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气道狭窄行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附3例报告)

    目的 观察DSA透视下气道狭窄行支架置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3例气管支气管狭窄在DSA透视下气管支气管狭窄行支架置入术.结果 3例患者均为一次性放置成功,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窒息感即刻消失,血氧饱和度由原来的65~86%上升至96~99%.结论 经DSA透视下气道狭窄行支架置入安全、有效.

    作者:熊雪峰;匡晓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武宁县白内障防盲复明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在我县防盲治盲中的应用效果与前景.方法 本院对我县2003~2006年度扶贫复明批量手术中的667例673眼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术后第1d,视力≥0.5者370眼(54.97%),术后第3d视力≥0.5者415眼(61.66%).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有效的白内障防盲复明手术,步骤安全简化,术后效果好.

    作者:方玉华;袁小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C2,3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Hangman骨折

    目的 探讨经C2,3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共收治Hangman骨折6例,所有患者人院后均给予颅骨牵引,后行后路C2,3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 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神经症状无变化;3~6个月时复查X线片骨折均达骨性融合愈合,无椎动脉损伤及其他斤发症.结论 后路C2,3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Hangman骨折安全有效.可以大程度上保留上颈椎的生理功能.

    作者:过慧敏;廖琦;陈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副伤寒A沙门菌耐药谱的连续监测

    目的 了解本地区近7年副伤寒A沙门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ATB Expression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药敏专家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就本院2001年~2007年患者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2162株副伤寒A沙门菌.对20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作动态分析.结果 副伤寒A沙门菌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复方制剂耐药率逐年上升(均P<0.01),并且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西丁均呈持续高度耐药.对第二代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达3.9%~73.1%,复方磺胺甲恶唑、氨基苷类以及三代、四代头孢菌素近1~3年出现部分耐药菌株,对环丙沙星、复合广谱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结论 副伤寒A沙门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较敏感,但耐药谱在不断增宽,临床需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董虹;杨善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国产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国产雷贝拉唑治疗和奥美拉唑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在2006年11月~2007年10月反流性食管炎52例,分2组分别用国产雷贝拉唑治疗和奥美拉唑在治疗.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症及疗效都无显性差异.结论 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国产雷贝拉唑比奥美拉唑具有价格优势.

    作者:楼春福;丁小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代谢综合征定义与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已逐渐成为一种临床和公共卫生共同面临的危机,其发病率已达到流行病的规模.其主要临床后果是增加心血管事件(CVD)与糖尿病(DM)的发生,由其引发的全球DM及CVD的流行,已引起学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高志立;郑景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高危病人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

    目的 总结老年高危病人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选择43例老年高危病人行冠脉搭桥术.所有病人术前30min肌肉注射吗啡、东莨菪碱、及咪唑安定.根据术前病人使用的心血管药物、治疗情况、心率、血压的情况及心绞痛类型,给予β受体阻滞药(阿替络尔或美托络尔)和(或)钙通道阻滞药(地尔硫卓)及硝簸脂类.病人人手术室后面罩吸氧,监测ECG、SPO<,2>、IBP、CVP.PAP、PCWP、CO、CI、S<,vj>O<,2>:及鼻咽温和直肠温.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哌库溴铵诱导插管.术中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哌库溴胺,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持续静注硝酸甘油0.3~1.0μg/kg·min.CPB转流降温至鼻咽温26~28℃,灌注流量2.4~2.6L/m<'2>·min.阻断心肌血运后灌注冷血停跳液保护心肌,CPB中维护血压50~80mmHg.结果 病人均在CPB下手术.2例因停机困难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IABP时间平均为63h.术后7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2例,1例为严重肺部感染,1例为心力衰竭.术后病人LVEF≥45%,心功能明显改善,其余41例病人康复出院.结论 老年高危病人冠脉搭桥术的麻醉,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术前应用血管扩张药、钙通道阻滞药和/(或)β受体阻滞药等,有效控制心率、血压和维持心功能.术中麻醉管理的重点是维持心肌的氧供氧耗平衡,维护心脏的泵血功能.术中完善的监测及维持水盐电解质和内环境稳定,术后的管理同样很重要.

    作者:刘雪玲;张东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PPH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32例报告

    目的 观察PPH加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的效果.方法 分析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总有效率90.6%.结论 该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作者:刘任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05~2007年深圳市宝安区0~14岁独生子女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全面了解我区儿童体重、身高及主要疾病的发病情况,为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抽查0~14岁独生子女共20789例测定身高、体重、视力(6岁以上儿童)、牙齿、血色素、血微量元素、肝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区内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缺乏,其中钙、锌缺乏情况为严重,发生率分别为64.3%、46.9%;近视率高达9.24%;小儿肥胖症发生率29.87%;龋齿发生率10.26%.结论 本区0~14岁独生子女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幼儿及学龄前期为生长发育快时间,易缺乏钙、锌元素,偏食、营养过剩造成小儿肥胖.

    作者:曹以志;邓英华;宋秀玲;李海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斑块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每晚顿服辛伐他汀片20mg.测定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患者血脂和hs-CRP的变化.通过彩超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大小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结果 治疗4、8周后患者TC、TG、LDL-C和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颈动脉斑块大小和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结论 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具有降脂和抗炎作用,可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脉斑块大小,可阻断和逆转颈动脉粥样斑块作用,临床应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文;陈善;杨东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植入物在青光眼术中的应用

    目前青光眼的滤过性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方法,但手术后2年的失败率仍达15~30%.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沉积.瘢痕形成而使滤过泡功能减退.为此国内外许多专家采用很多方法以减少滤过道瘢痕形成,如使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5一氟尿嘧啶等.这些药物虽可延缓瘢痕形成,但易引起较多的并发症.而使用植入物,如生物膜、羊膜等,可机械隔离巩膜瓣和巩膜床,避免或减少纤维粘连.保持滤过道通畅.现将这些植入物的性质及临床应用等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周艳;装重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在无肌松药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目的 评价无肌松药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效果.方法 将50例择期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无肌松药组(Ⅰ组),给肌松药组(Ⅱ组).记录两组患儿的SBP、DBP和HR的诱导前值(即基础值)、诱导低值、插管后即刻值、手术开始后1min值及拔管后5min值,以及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留观时间.记录术后24h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留观时间均明显少于Ⅱ组;气管导管拔除后Ⅱ组中约32%的患儿发生剧烈呛咳,而Ⅰ组的呛咳发生率仅为8%.Ⅱ组中3例(12%)患儿发生躁动,而Ⅰ组无一例发生.两组术后恶心呕吐(PC)NV)发生率分别为Ⅰ组8%,Ⅱ组12%.结论 无肌松药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应用,围手术期循环平稳.苏醒迅速,自主呼吸恢复早,清醒完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沈跃;高特生;杨亦斌;朱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5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及56例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手术操作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于有经验的产科医生,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的,可行的.

    作者:田祖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讨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97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保肝、止血等一般治疗后,采用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PPI制剂、介入治疗等进行分别治疗.结果 97例中出血停止78例.出血减少或虽经治疗出血量没有减少自动出院13例.死亡6例,其中包括行介入治疗后仍无效者2例.结论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时常规内镜检查对明确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是有重要意义.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应用生长抑素效果良好.PPI制剂对肝源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所致出血者效果良好.介入治疗对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外科治疗风险很高或不能进行手术,麻醉困难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有其自身优势.

    作者:陈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介入栓塞术在急性大咯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应用明胶海绵及聚乙烯醇(PolyvinvI AicohoI,以下简称PvA颗粒)颗粒栓塞供血动脉治疗危重大咯血.方法 针对28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其中肺结核3例,支气管扩张4例,肺癌14例,矽肺7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利用数宁减影血管造影,探查病灶供血动脉,针对供血动脉,分别用明胶海绵及PVA颗粒栓塞.结果 28例介入栓塞后,咯血症状改善,有效率96.4%(27/28),其中4例复发,复发率为14.3%(4/28),无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结论 利用数字减影设备,介人栓塞治疗大咯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作者:尚岩;徐雪明;潘建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奥沙利铂+5-FU+CF方案对胃癌细胞凋亡率变化的研究

    目的 根据奥沙利铂+5-FU+CF新辅助化疗方案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变化,判断每个胃癌患者对该方案的敏感程度,评估不同分化程度胃癌患者对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并指导术后的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胃癌患者40例,分为低分化(含未分化)、中分化、高分化3组,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同一患者化疗前、后自身肿瘤细胞凋亡率(AI)的变化.结果 低分化组、中分化组、高分化组在新辅助化疗前的AI分别为5.24%、12.5%、15.6%,而化疗后AI分别为31.3%、27.9%、26.5%,各组化疗后AI与化疗前AI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全部病例化疗前的AI为12.6%,化疗后为27.2%,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肿瘤细胞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胃癌的分化程度与对化疗的敏感性成反比;奥沙利铂+5-FU+CF这一化疗方案对低、中、高分化胃癌的疗效是确切的.我们可以用患者化疗前后凋亡率的变化程度判断患者对该方案的敏感,从而指导下一步化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孙杨安;牛佳木;朱惠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索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24例患者在心肺复苏后12h、24h、48h、72h进行NSE检测,并对其进行归类、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NSE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早期动态检测血清NSE水平可以判断心肺复苏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曲巍;邵朝朝;苏菲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全面个体化治疗对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效果

    目的 探讨影响高血压控制率的相关因素及其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的172例高血压控制不良患者进行问卷式及询问式了解血压控制不良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和实施全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果 用药依从性差、经济条件不允可、家庭不支持、健康知识缺乏和缺乏监管等是造成高血压控制率低下的主要因素,全面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49.6%).结论 全面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尚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特发性左室室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1年1月~2007年5月诊断为特发性左室室速的26例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26例特发性左室室速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24例,成功率为92.31%,复发1例,复发率4.17%,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左室室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罗骏;张丰富;葛郁芝;贾海波;陈绍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