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发性左室室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罗骏;张丰富;葛郁芝;贾海波;陈绍良

关键词:心动过速, 室性, 导管消融术, 心电描记术
摘要: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1年1月~2007年5月诊断为特发性左室室速的26例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26例特发性左室室速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24例,成功率为92.31%,复发1例,复发率4.17%,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左室室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蓝光治疗寻常性痤疮35例

    目的 观察蓝光在治疗寻常性痤疮中的疗效.方法 用415nm蓝色LED光源治疗寻常性痤疮35例,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4、8周皮损的数目变化,进行评估并统计结果.结果 使用415nm蓝色LED光源可以明显减少寻常性痤疮的皮损数目,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415nm蓝色LED光源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良好方法.

    作者:傅珊虹;叶发舜;徐标;薛玮;王小兵;郭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laparoseopic ovarian drilling,LOD)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的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对难治性的PCOS不孕症患者30例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盆腔粘连分解术.手术前后分别监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雄激素(T)、雌二醇(E<,2>)水平及术后月经、排卵情况、妊娠率、流产率.结果 术后LH、LH/FSH、T、PRL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排卵率为83.3%(25/30),妊娠率50.0%(15/30),流产率13-3%(2/1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LOD)对难治性PCOS不孕患者具有高排卵率和妊娠率及低流产率的疗效,是治疗难治性PCOS不孕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晓燕;黄章骞;叶杏红;张海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奥沙利铂+5-FU+CF方案对胃癌细胞凋亡率变化的研究

    目的 根据奥沙利铂+5-FU+CF新辅助化疗方案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变化,判断每个胃癌患者对该方案的敏感程度,评估不同分化程度胃癌患者对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并指导术后的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胃癌患者40例,分为低分化(含未分化)、中分化、高分化3组,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同一患者化疗前、后自身肿瘤细胞凋亡率(AI)的变化.结果 低分化组、中分化组、高分化组在新辅助化疗前的AI分别为5.24%、12.5%、15.6%,而化疗后AI分别为31.3%、27.9%、26.5%,各组化疗后AI与化疗前AI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全部病例化疗前的AI为12.6%,化疗后为27.2%,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肿瘤细胞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胃癌的分化程度与对化疗的敏感性成反比;奥沙利铂+5-FU+CF这一化疗方案对低、中、高分化胃癌的疗效是确切的.我们可以用患者化疗前后凋亡率的变化程度判断患者对该方案的敏感,从而指导下一步化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孙杨安;牛佳木;朱惠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同压力呼气末正压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单肺通气(OLV)期间通气侧肺实施不同大小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45例ASA 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肺叶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为不采用PEEP的OLV对照组;B组为OLV+PEEP(5cmH<,2>O)组;C组为OLV+PEEP(8cmH<,2>O)组.各组病例于OLV前、OLV后30min、OVL结束、恢复双肺通气后30min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根据公式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OVL 30min及OVL结束时,B、C两组的PaO<,2>较A组高,QS/QT较A组低(P<0.05);B、C两组各时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VL期间通气侧肺实施5cmH<,2>O及8cmH<,2>O的PEEP可明显提高PaO<,2>,减少肺内分流;5emH<,2>O的PEEP有利于手术操作,临床实用价值更高.

    作者:应永干;刘礼霞;郭建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右上颌第二磨牙缺失伴组合性牙瘤1例报告

    牙瘤是成牙组织的发育和异常,不是真性肿瘤;可以区分为混合性和组合性两种[1].现将我科接诊1例报道如下:

    作者:饶坚;查春红;李从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108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9岁.结果 随访99例,平均1.5年.采用Kudema疗效评定:优44例,良46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90.91%.结论 DHS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方建顺;林成尧;林炳剑;倪维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预先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后血压的影响

    目的 观察麻醉前预先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后血压的影响.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成4组:A组于麻醉前30 min内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液8 ml/kg.麻醉后以3~5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B组于麻醉前30 min内静脉输入羟乙基淀粉8ml/kg,麻醉后以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3~5ml(ke/h);C组麻醉前30 min内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液4ml/kg和羟乙基淀粉4ml/kg,麻醉后以3~5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D组(对照组)于静脉穿刺和麻醉后以3~5ml(kg/h)输入乳酸林格液.观察4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情况.结果 B组和C组血压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D组(P<0.05),A组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低于D组,但是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预先前输入一定量的液体可预防麻醉后血压下降,而输入羟乙基淀粉胶体液或等量1:1(品体:胶体)对于预防麻醉后血压下降要比输乳酸林格液效果更好.

    作者:吴捷;王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植入物在青光眼术中的应用

    目前青光眼的滤过性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方法,但手术后2年的失败率仍达15~30%.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沉积.瘢痕形成而使滤过泡功能减退.为此国内外许多专家采用很多方法以减少滤过道瘢痕形成,如使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5一氟尿嘧啶等.这些药物虽可延缓瘢痕形成,但易引起较多的并发症.而使用植入物,如生物膜、羊膜等,可机械隔离巩膜瓣和巩膜床,避免或减少纤维粘连.保持滤过道通畅.现将这些植入物的性质及临床应用等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周艳;装重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衰2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防治.方法 对2001年1月~2007年6月入住我院的29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心衰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心衰病例中未做产前检查或偶做产前检查28例(96.55%);产前心衰22例(75.86%),产后心衰7例(24.14%);多胎(双胎6例,3胎1例)7例(24.14%);合并贫血8例(27.59%),低蛋白血症15例(51.72%),呼吸道感染5例(17.24%),产后出血3例(10.34%),围产儿死亡2例(5.41%),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心衰发病急、病情重可危及母儿生命,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加强孕期监测以便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薛海燕;冯泽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联合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应用内科常规治疗(抑酸药和/或促胃动力药),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治疗,治疗时间均为8周.以自制FD症状评定量表(FDSR)、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8周,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4%(40)高于及对照组64.5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足一个理想的FD治疗方案.

    作者:梅瑞平;王荣;夏小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索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24例患者在心肺复苏后12h、24h、48h、72h进行NSE检测,并对其进行归类、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NSE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早期动态检测血清NSE水平可以判断心肺复苏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曲巍;邵朝朝;苏菲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斑块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每晚顿服辛伐他汀片20mg.测定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患者血脂和hs-CRP的变化.通过彩超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大小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结果 治疗4、8周后患者TC、TG、LDL-C和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颈动脉斑块大小和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结论 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具有降脂和抗炎作用,可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脉斑块大小,可阻断和逆转颈动脉粥样斑块作用,临床应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文;陈善;杨东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内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5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病例58例(94.8%),CT诊断阳性率为94.8%.不典型病例3例(5.2%),SAH内科治疗死亡11例,总死亡率18.9%,再出血发生率13.8%,再出血后病死率87.5%.结论 CT在诊断方法快速、安全、阳性率较高,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对表现不典型的SAH应及早行头颅CT及脑脊液检查诊断.

    作者:谢朝艳;杨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磷化铝中毒急救与护理

    磷化铝水解释放出磷化氢,是保存粮食常用的熏蒸剂,属于高效杀虫剂,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后,储存于肝脏、骨组织,以磷酸盐形式自尿、粪、汗液排出.磷化物进人人体后广泛损害全身各系统,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肝、肾的出血、变性、坏死,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王敏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龄孕产妇出生儿体格生长及神经心理发育研究

    目的 探讨高龄孕产妇出生儿体格生长和神经心理发育的特点,以提高生育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生育风险.方法 选择本市3级医院2所,2级医院3所高龄孕产妇出生儿152例,分别在0d、42d、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监测其体格生长和神经心理发育(DST).同法抽取生活背景相当的150例适龄孕产妇出生儿作对照.结果 高龄组出生体重、身长均落后于适龄组(P<0.05),以后两组体重逐渐接近,至12个月龄时两组体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身长至12个月龄差异仍有显著意义.神经心理发育在6个月龄、12个月龄均落后于适龄组(P<0.05).结论 高龄组体重12个月龄后与适龄组差异已无显著性意义,12个月龄身长及神经心理发育两组仍存在明显差异(P<0.05).

    作者:周玉润;叶傲霜;周景敏;汪若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在无肌松药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目的 评价无肌松药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效果.方法 将50例择期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无肌松药组(Ⅰ组),给肌松药组(Ⅱ组).记录两组患儿的SBP、DBP和HR的诱导前值(即基础值)、诱导低值、插管后即刻值、手术开始后1min值及拔管后5min值,以及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留观时间.记录术后24h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留观时间均明显少于Ⅱ组;气管导管拔除后Ⅱ组中约32%的患儿发生剧烈呛咳,而Ⅰ组的呛咳发生率仅为8%.Ⅱ组中3例(12%)患儿发生躁动,而Ⅰ组无一例发生.两组术后恶心呕吐(PC)NV)发生率分别为Ⅰ组8%,Ⅱ组12%.结论 无肌松药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应用,围手术期循环平稳.苏醒迅速,自主呼吸恢复早,清醒完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沈跃;高特生;杨亦斌;朱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囊袋不完整术眼RESTOR人工晶体植入术(附10例报告)

    目的 观察囊袋不完整术眼植入RESTOR人工晶体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5例(5眼)老年性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及5例(5眼)外伤性白同障合并后囊破裂的患眼,在进行良好的前段玻切后囊袋及睫状沟内植入RESTOR人工晶体.结果 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远,近视力分别为0.61/0.53,0.75/0.61,0.72/0.65,0.5/0.70,1周时各有1例患者出现光晕和眩光,患者满意度1周、1个月分别为2.88、2.7分,3个月术眼脱镜率(远/近)为71.4%/85.7%.结论 在处理恰当的前提下囊袋不完整患者植入RESTOR人工晶体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视觉功能.

    作者:俞存;余威德;林呈飞;王铜亮;张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氟他胺联合双膦酸盐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氟他胺联合双膦酸盐类药物对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例明确诊断前列腺癌并骨转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施行去势术并抗雄激素治疗,在继续服用抗雄激素药物的同时,辅以双膦酸盐治疗.本组病例在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后第5d开始口服氟他胺,用药期间不再使用抗癌药物及其他内分泌治疗.当患者出现骨转移性疼痛时即开始服用双膦酸盐.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于治疗后骨转移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治疗后6个月转移病灶数减少了65.7%.12个月减少了46.4%;治疗后3个月骨转移病灶疼痛缓解率为78.9%,6个月为83.5%,12个月为65.9%;治疗后血清PSA明显下降.结论 氟他胺联合双膦酸盐类药物是缓解晚期前列腺癌骨痛的有效手段,能减轻肿瘤患者的痛苦,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施华球;刘佛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脂康预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脏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Fas/FasL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脂康对大鼠在体心脏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Fas/Fas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双蒸水灌胃1周;模型对照组,双蒸水2ml灌胃1周;甲羟戊酸组,甲羟戊酸150mg/kg·d溶于2ml双蒸水灌胃1周;血脂康组,血脂康原粉2.8g/kg·d溶于2ml双蒸水配成悬液灌胃1周;血脂康+甲羟戊酸组,血脂康原粉2.8/kg·d联合甲羟戊酸150mg/kg·d溶于2ml双蒸水灌胃1周.1周后应用0000无创丝线结扎左冠脉前降支,结扎30min后松开恢复冠脉血流复制在体心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穿线而不结扎前降支,其他手术步骤相同.再灌注120min后用RT-PCR检测各组心肌Fas和FasL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大鼠心肌Fas/FasL mRNA表达相比较.其他4组大鼠心肌Fas/FasL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血脂康组大鼠心肌Fas/FasL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1),血脂康+甲羟戊酸组和甲羟戊酸组大鼠心肌Fas/FasL mRNA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血脂康能减少大鼠心脏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Fas/FasLmRNA的表达.

    作者:左汉恒;黄剑锋;刘诗英;黄绍烈;魏云峰;赵宇;邱宇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熊果酸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观察熊果酸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熊果酸10mg(kg/d)、20mg(kg/d)、40mg(kg/d)作用于二甲基亚硝胺(DMN)所致肝纤维化大鼠,在药物治疗4周后观察熊果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的影响;观察熊果酸对氧化指标SOD、MDA的影响;病理学方法观察熊果酸治疗后组织形态学的变化;RT-PCR方法检测熊果酸对MMP-1mRNA、TIMP-1mRNA表达变化.结果 熊果酸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并呈剂量依赖性;不同剂量熊果酸作用4周后能显著增加SOD表达,降低MDA表达;在病理学形态方面,熊果酸治疗组使肝组织结构不同程度改善;不同剂量熊果酸作用4周后RT-PCR方法检测治疗组MMP-1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TIMP-1mRNA表达较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 熊果酸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并呈剂量依赖性;熊果酸能显著增加SOD表达,降低MDA表达;熊果酸可上调MMP-1 mRNA的表达.下调TIMP-1mRNA的表达;熊果酸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氧化应激过程,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加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减少ECM的沉积等机制有关.

    作者:戴颖;朱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