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华;袁小清
目的 评价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108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9岁.结果 随访99例,平均1.5年.采用Kudema疗效评定:优44例,良46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90.91%.结论 DHS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方建顺;林成尧;林炳剑;倪维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精神病院申请综合医院会诊的特点,进一步了解精神病患者所患躯体疾病有无自身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问申请综合医院会诊的179例患者的申请科室分布及诊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精神病患者申请骨科会诊多,大部分因骨折而会诊,其次是呼吸内科,多为呼吸道感染;非老年精神病患者申请皮肤科会诊多,多为梅毒,其次是肝病和内分泌科,多为药源性肝损及糖尿病.结论 精神科医生要重视对精神病人躯体疾病的诊治,尤其要注意对性病的筛查,要继续加强对糖尿病、药源性肝功能损害的监测.要注意提高对老年患者的基础护理水平,减少老年病人骨折和并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作者:陶长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PPH加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的效果.方法 分析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总有效率90.6%.结论 该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作者:刘任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婴幼儿时期的语言发育尚未成熟,婴幼儿往往不能或不能完全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叙述自己的感受和不适,多用哭声来表示.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应掌握区别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以便系统地护理患儿,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笔者通过对805例婴儿啼哭原因观察,判断他们的需求,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廖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磷化铝水解释放出磷化氢,是保存粮食常用的熏蒸剂,属于高效杀虫剂,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后,储存于肝脏、骨组织,以磷酸盐形式自尿、粪、汗液排出.磷化物进人人体后广泛损害全身各系统,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肝、肾的出血、变性、坏死,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王敏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插胃管法是将胃管自鼻腔、咽部、食管插入胃内,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大部分护士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发现患者空吞动作做起来不自然,大大影响了一次置管成功率,亘患者所产生的反应也比较大.
作者:涂春媛;胡玉莲;陈斌花;邓艳;胡丽娟;周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近7年副伤寒A沙门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ATB Expression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药敏专家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就本院2001年~2007年患者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2162株副伤寒A沙门菌.对20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作动态分析.结果 副伤寒A沙门菌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复方制剂耐药率逐年上升(均P<0.01),并且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西丁均呈持续高度耐药.对第二代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达3.9%~73.1%,复方磺胺甲恶唑、氨基苷类以及三代、四代头孢菌素近1~3年出现部分耐药菌株,对环丙沙星、复合广谱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结论 副伤寒A沙门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较敏感,但耐药谱在不断增宽,临床需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董虹;杨善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微创外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我院手术室配合普外科开展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10例,疗效满意.
作者:李荷花;潘葵芬;方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根据奥沙利铂+5-FU+CF新辅助化疗方案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变化,判断每个胃癌患者对该方案的敏感程度,评估不同分化程度胃癌患者对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并指导术后的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胃癌患者40例,分为低分化(含未分化)、中分化、高分化3组,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同一患者化疗前、后自身肿瘤细胞凋亡率(AI)的变化.结果 低分化组、中分化组、高分化组在新辅助化疗前的AI分别为5.24%、12.5%、15.6%,而化疗后AI分别为31.3%、27.9%、26.5%,各组化疗后AI与化疗前AI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全部病例化疗前的AI为12.6%,化疗后为27.2%,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肿瘤细胞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胃癌的分化程度与对化疗的敏感性成反比;奥沙利铂+5-FU+CF这一化疗方案对低、中、高分化胃癌的疗效是确切的.我们可以用患者化疗前后凋亡率的变化程度判断患者对该方案的敏感,从而指导下一步化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孙杨安;牛佳木;朱惠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牙瘤是成牙组织的发育和异常,不是真性肿瘤;可以区分为混合性和组合性两种[1].现将我科接诊1例报道如下:
作者:饶坚;查春红;李从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国产雷贝拉唑治疗和奥美拉唑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在2006年11月~2007年10月反流性食管炎52例,分2组分别用国产雷贝拉唑治疗和奥美拉唑在治疗.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症及疗效都无显性差异.结论 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国产雷贝拉唑比奥美拉唑具有价格优势.
作者:楼春福;丁小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焦虑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和防御方式.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防御方式问卷,对89例焦虑症患者和8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测试,并作对照研究.结果 焦虑症组的E分低于对照组,N、L分高于对照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焦虑症患者的人格具有内倾性、不稳定性和掩饰性,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
作者:张君青;杨灵初;周斌斌;谷宏伟;王洪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脂康对大鼠在体心脏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Fas/Fas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双蒸水灌胃1周;模型对照组,双蒸水2ml灌胃1周;甲羟戊酸组,甲羟戊酸150mg/kg·d溶于2ml双蒸水灌胃1周;血脂康组,血脂康原粉2.8g/kg·d溶于2ml双蒸水配成悬液灌胃1周;血脂康+甲羟戊酸组,血脂康原粉2.8/kg·d联合甲羟戊酸150mg/kg·d溶于2ml双蒸水灌胃1周.1周后应用0000无创丝线结扎左冠脉前降支,结扎30min后松开恢复冠脉血流复制在体心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穿线而不结扎前降支,其他手术步骤相同.再灌注120min后用RT-PCR检测各组心肌Fas和FasL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大鼠心肌Fas/FasL mRNA表达相比较.其他4组大鼠心肌Fas/FasL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血脂康组大鼠心肌Fas/FasL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1),血脂康+甲羟戊酸组和甲羟戊酸组大鼠心肌Fas/FasL mRNA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血脂康能减少大鼠心脏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Fas/FasLmRNA的表达.
作者:左汉恒;黄剑锋;刘诗英;黄绍烈;魏云峰;赵宇;邱宇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熊果酸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熊果酸10mg(kg/d)、20mg(kg/d)、40mg(kg/d)作用于二甲基亚硝胺(DMN)所致肝纤维化大鼠,在药物治疗4周后观察熊果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的影响;观察熊果酸对氧化指标SOD、MDA的影响;病理学方法观察熊果酸治疗后组织形态学的变化;RT-PCR方法检测熊果酸对MMP-1mRNA、TIMP-1mRNA表达变化.结果 熊果酸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并呈剂量依赖性;不同剂量熊果酸作用4周后能显著增加SOD表达,降低MDA表达;在病理学形态方面,熊果酸治疗组使肝组织结构不同程度改善;不同剂量熊果酸作用4周后RT-PCR方法检测治疗组MMP-1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TIMP-1mRNA表达较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 熊果酸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并呈剂量依赖性;熊果酸能显著增加SOD表达,降低MDA表达;熊果酸可上调MMP-1 mRNA的表达.下调TIMP-1mRNA的表达;熊果酸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氧化应激过程,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加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减少ECM的沉积等机制有关.
作者:戴颖;朱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自2004年以来对老年(年龄≥60岁)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EST治疗,通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叶盈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每晚顿服辛伐他汀片20mg.测定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患者血脂和hs-CRP的变化.通过彩超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大小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结果 治疗4、8周后患者TC、TG、LDL-C和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颈动脉斑块大小和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结论 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具有降脂和抗炎作用,可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脉斑块大小,可阻断和逆转颈动脉粥样斑块作用,临床应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文;陈善;杨东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老年高危病人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选择43例老年高危病人行冠脉搭桥术.所有病人术前30min肌肉注射吗啡、东莨菪碱、及咪唑安定.根据术前病人使用的心血管药物、治疗情况、心率、血压的情况及心绞痛类型,给予β受体阻滞药(阿替络尔或美托络尔)和(或)钙通道阻滞药(地尔硫卓)及硝簸脂类.病人人手术室后面罩吸氧,监测ECG、SPO<,2>、IBP、CVP.PAP、PCWP、CO、CI、S<,vj>O<,2>:及鼻咽温和直肠温.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哌库溴铵诱导插管.术中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哌库溴胺,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持续静注硝酸甘油0.3~1.0μg/kg·min.CPB转流降温至鼻咽温26~28℃,灌注流量2.4~2.6L/m<'2>·min.阻断心肌血运后灌注冷血停跳液保护心肌,CPB中维护血压50~80mmHg.结果 病人均在CPB下手术.2例因停机困难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IABP时间平均为63h.术后7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2例,1例为严重肺部感染,1例为心力衰竭.术后病人LVEF≥45%,心功能明显改善,其余41例病人康复出院.结论 老年高危病人冠脉搭桥术的麻醉,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术前应用血管扩张药、钙通道阻滞药和/(或)β受体阻滞药等,有效控制心率、血压和维持心功能.术中麻醉管理的重点是维持心肌的氧供氧耗平衡,维护心脏的泵血功能.术中完善的监测及维持水盐电解质和内环境稳定,术后的管理同样很重要.
作者:刘雪玲;张东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高血压是连续性血液透析(HD)患者常见并发症,是影响HD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风险因素[1],因此了解HD患者高血压发病率、临床表现及监测方法及时进行监测以及阐明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积极有效控制血压至关重要.
作者:李洁;曹娅丽;王世相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及56例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手术操作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于有经验的产科医生,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的,可行的.
作者:田祖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中集液管和Schlemm管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以探讨影响房水外流的阻力因素.方法 选取经临床确诊的POAG病人20例(30眼)和经筛选的正常尸眼30只,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房角组织进行超微结构形态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30眼中有27眼的集液管在Schlemm管外壁开口处存在电子致密物沉积,呈指纹状.电子致密物的数目与杯盘比(C/D)有正的直线相关关系(r=0.66,P<0.001);与年龄、术前眼压及视野缺损程度均无直线相关关系(r=0.03,P>0.50;r=-0.24,0.20
作者:易敬林;傅甜;谢程阳;钟文贤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