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胰腺炎75例心电图分析

孙丽卿;朱启槐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心电图, 电解质紊乱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异常心电图表现,及其和电解质、胰酶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75例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及电解质、胰酶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4例(59%)病人心电图发生异常改变,其中非特异性复极改变发生率高(21.3%),次为窦性心动过速(1313%).有82%患者有一项或更多项血清电解质紊乱,其中低血钾(55%)、低血钠(44%),低血钙(35%),低血磷(20%),与正常心电图相比较,窦性心动过速病人磷和钙、钾血清水平均偏低,非特异性复极改变的病人则血磷的水平偏低.心电图异常和胰酶水平无明显相关.结论 急性胰腺炎的心电图异常可能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相关.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右上颌第二磨牙缺失伴组合性牙瘤1例报告

    牙瘤是成牙组织的发育和异常,不是真性肿瘤;可以区分为混合性和组合性两种[1].现将我科接诊1例报道如下:

    作者:饶坚;查春红;李从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精神病院申请综合医院会诊179例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病院申请综合医院会诊的特点,进一步了解精神病患者所患躯体疾病有无自身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问申请综合医院会诊的179例患者的申请科室分布及诊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精神病患者申请骨科会诊多,大部分因骨折而会诊,其次是呼吸内科,多为呼吸道感染;非老年精神病患者申请皮肤科会诊多,多为梅毒,其次是肝病和内分泌科,多为药源性肝损及糖尿病.结论 精神科医生要重视对精神病人躯体疾病的诊治,尤其要注意对性病的筛查,要继续加强对糖尿病、药源性肝功能损害的监测.要注意提高对老年患者的基础护理水平,减少老年病人骨折和并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作者:陶长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龄孕产妇出生儿体格生长及神经心理发育研究

    目的 探讨高龄孕产妇出生儿体格生长和神经心理发育的特点,以提高生育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生育风险.方法 选择本市3级医院2所,2级医院3所高龄孕产妇出生儿152例,分别在0d、42d、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监测其体格生长和神经心理发育(DST).同法抽取生活背景相当的150例适龄孕产妇出生儿作对照.结果 高龄组出生体重、身长均落后于适龄组(P<0.05),以后两组体重逐渐接近,至12个月龄时两组体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身长至12个月龄差异仍有显著意义.神经心理发育在6个月龄、12个月龄均落后于适龄组(P<0.05).结论 高龄组体重12个月龄后与适龄组差异已无显著性意义,12个月龄身长及神经心理发育两组仍存在明显差异(P<0.05).

    作者:周玉润;叶傲霜;周景敏;汪若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联合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应用内科常规治疗(抑酸药和/或促胃动力药),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治疗,治疗时间均为8周.以自制FD症状评定量表(FDSR)、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8周,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4%(40)高于及对照组64.5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足一个理想的FD治疗方案.

    作者:梅瑞平;王荣;夏小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焦虑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和防御方式的研究

    目的 探讨焦虑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和防御方式.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防御方式问卷,对89例焦虑症患者和8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测试,并作对照研究.结果 焦虑症组的E分低于对照组,N、L分高于对照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焦虑症患者的人格具有内倾性、不稳定性和掩饰性,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

    作者:张君青;杨灵初;周斌斌;谷宏伟;王洪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普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住院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普伐他汀10mg qd,连用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浆hs-CRP和D-二聚体的变化,并通过彩超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血浆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斑块大小、厚度和中层内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斑块大小、厚度和IMT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伐他汀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抗炎和抗血栓作用,可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脉斑块大小和厚度,可阻断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作者:郏淑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氟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脉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氨氯地平5mg/d)、氟伐他汀组(40例,氨氯地平5mg/d加氟伐他汀40mg/d),连续治疗3个月.在用药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及血压水平,计算脉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I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IPWT),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治疗3个月后,氟伐他汀组患者血清TC、TG、LDL-C均显著降低,而HDL-C明显增高(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LVMI也明显降低,且氟伐他汀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缩小脉压,使降压更平稳.且能逆转左心室肥厚.

    作者:付熠;王云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75例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异常心电图表现,及其和电解质、胰酶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75例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及电解质、胰酶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4例(59%)病人心电图发生异常改变,其中非特异性复极改变发生率高(21.3%),次为窦性心动过速(1313%).有82%患者有一项或更多项血清电解质紊乱,其中低血钾(55%)、低血钠(44%),低血钙(35%),低血磷(20%),与正常心电图相比较,窦性心动过速病人磷和钙、钾血清水平均偏低,非特异性复极改变的病人则血磷的水平偏低.心电图异常和胰酶水平无明显相关.结论 急性胰腺炎的心电图异常可能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相关.

    作者:孙丽卿;朱启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05~2007年深圳市宝安区0~14岁独生子女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全面了解我区儿童体重、身高及主要疾病的发病情况,为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抽查0~14岁独生子女共20789例测定身高、体重、视力(6岁以上儿童)、牙齿、血色素、血微量元素、肝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区内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缺乏,其中钙、锌缺乏情况为严重,发生率分别为64.3%、46.9%;近视率高达9.24%;小儿肥胖症发生率29.87%;龋齿发生率10.26%.结论 本区0~14岁独生子女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幼儿及学龄前期为生长发育快时间,易缺乏钙、锌元素,偏食、营养过剩造成小儿肥胖.

    作者:曹以志;邓英华;宋秀玲;李海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特发性左室室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1年1月~2007年5月诊断为特发性左室室速的26例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26例特发性左室室速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24例,成功率为92.31%,复发1例,复发率4.17%,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左室室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罗骏;张丰富;葛郁芝;贾海波;陈绍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衰2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防治.方法 对2001年1月~2007年6月入住我院的29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心衰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心衰病例中未做产前检查或偶做产前检查28例(96.55%);产前心衰22例(75.86%),产后心衰7例(24.14%);多胎(双胎6例,3胎1例)7例(24.14%);合并贫血8例(27.59%),低蛋白血症15例(51.72%),呼吸道感染5例(17.24%),产后出血3例(10.34%),围产儿死亡2例(5.41%),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心衰发病急、病情重可危及母儿生命,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加强孕期监测以便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薛海燕;冯泽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108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9岁.结果 随访99例,平均1.5年.采用Kudema疗效评定:优44例,良46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90.91%.结论 DHS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方建顺;林成尧;林炳剑;倪维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内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5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病例58例(94.8%),CT诊断阳性率为94.8%.不典型病例3例(5.2%),SAH内科治疗死亡11例,总死亡率18.9%,再出血发生率13.8%,再出血后病死率87.5%.结论 CT在诊断方法快速、安全、阳性率较高,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对表现不典型的SAH应及早行头颅CT及脑脊液检查诊断.

    作者:谢朝艳;杨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磷化铝中毒急救与护理

    磷化铝水解释放出磷化氢,是保存粮食常用的熏蒸剂,属于高效杀虫剂,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后,储存于肝脏、骨组织,以磷酸盐形式自尿、粪、汗液排出.磷化物进人人体后广泛损害全身各系统,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肝、肾的出血、变性、坏死,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王敏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婴幼儿啼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婴幼儿时期的语言发育尚未成熟,婴幼儿往往不能或不能完全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叙述自己的感受和不适,多用哭声来表示.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应掌握区别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以便系统地护理患儿,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笔者通过对805例婴儿啼哭原因观察,判断他们的需求,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廖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U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以肠道病毒71型(F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常见)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内婴幼儿发病率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作者:吴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47例肺心病患者的死亡时间分析及护理对策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基层医院入院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疾病病程长,合并症多,夜间病情复杂多变[1].本文回顾分析2001年9月~2006年8月我科47例肺心病患者死亡时间及原因分析,其夜间死亡率明显高于白天,为降低病死率,减少医疗纠纷,提出夜间护理对策.

    作者:童闻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吞咽温水置胃管法的临床应用

    插胃管法是将胃管自鼻腔、咽部、食管插入胃内,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大部分护士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发现患者空吞动作做起来不自然,大大影响了一次置管成功率,亘患者所产生的反应也比较大.

    作者:涂春媛;胡玉莲;陈斌花;邓艳;胡丽娟;周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ERCPEST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护理

    我院自2004年以来对老年(年龄≥60岁)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EST治疗,通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叶盈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行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0例要求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F组(Fentanyl组):常规肠镜检查前准备,注射芬太尼0.05mg加利多卡因20mg后注丙泊酚1.8mg/kg,术中麻醉用丙泊酚5~8mg//kg.h微泵维持(P组同);P组(propofol组):常规肠镜检查前准备后注射利多卡因20rag及丙泊酚1.8mg/kg.记录两组丙泊酚用量、需要用麻黄碱或阿托品例数,SPO<,2>降至90以下例数.结果 丙泊酚用量和加用麻黄碱例数F组少于P组,两组术中SPO<,2>、清醒时间、离院时间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行无痛肠镜检查安全、有效,临床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丙泊酚.

    作者:伍伟明;任建军;张永春;王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