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腔镜辅助下大隐静脉隔绝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任慧;张剑飞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 腹腔镜
摘要: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为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创伤较大,恢复慢,且影响美观.近年来对传统手术已有很多改进.我科于2004年10月~2007年11月对18例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实施了腔镜辅助下大隐静脉隔绝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膜异位症MRI诊断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2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行MRI扫描.结果 病灶呈出血性囊肿表现,呈圆形或类圆形,多发,双侧,多个病灶常相互聚拢,T1加权像呈脂肪样高信号,T2加权像呈液性高信号,囊壁环形征,周围粘连征是其常见典型表现.结论 综合分析MRI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大部分能作出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是理想的影像检查工具.

    作者:姚建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产褥期电话回访资料分析

    长期以来产科护理常重视在院护理而忽视出院后的护理及产妇需求,致使许多产妇面对产褥期出现的母婴问题而不知所措,严重影响母乳喂养成功、产妇康复以及婴儿的生长发育.本科于2006年6月~2006年12月对1085例产褥期产妇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出院后产褥期母婴保健存在的问题及需求.

    作者:王安荣;杨小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肾结核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药物治疗的9例患者均治愈.26例行手术治疗(患肾造瘘术2例,患肾切除术24例,其中12例加患侧输尿管切除术).术后病理均确诊为肾结核,合并输尿管结核20例,术后发生输尿管残端综合征1例.于术后6个月行输尿管残端切除后痊愈.1例膀胱挛缩患者于术后1年行回肠膀胱扩大术,痊愈出院.结论 近期不典型肾结核病例显著增加.尿PCR-TB和IVU检查仍然是术前诊断肾结核的主要手段.同时应重视CT和MRU在肾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无功能结核肾行患肾切除术时除应尽量将肾周脂肪组织一起切除外,同时应尽可能切除患侧全部输尿管.

    作者:卢思保;汪官富;韩子华;陈安屏;王仙友;王天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氨磷汀在淋巴瘤患者化疗中的保护作用

    目的 评价细胞保护剂氨磷汀在淋巴瘤患者化疗中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原则,选择25例淋巴瘤患者,化疗60例次,分两组,观察组化疗前应用氨磷汀,对照组不用,比较两组间化疗后血细胞及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化疗后血液毒性和肝损明显减轻,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氨磷汀对淋巴瘤化疗患者的机体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对骨髓造血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潘胜美;薛宏怡;王信娟;郭勇;邱雷;杨序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鼻出血85例疗效观察及体会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5例鼻出血患者应用微波微创治疗进行止血.结果 疗效满意,有效率达100%.结论 微波治疗鼻出血,微创,安全,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无痛苦,止血迅速,效果好.

    作者:邹卫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并存病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龄结、直肠癌病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间,收治124例70岁以上有并存病的结、直肠癌病人的外科治疗.结果 并存心脏病78例;高血压33例;糖尿病25例;呼吸系统疾病25例:肾功能异常32例;肝功能异常14例;贫血52例;低蛋白血症82例.术后并发症有肠瘘4例;伤口裂开4例;伤口感染16例:肺部感染6例;心功能不全2例.围手术期死亡4例.结论 虽然并存病增加了手术风险.但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加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朱耘;颜福根;陈会林;何信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矫治高度近视术的护理

    近视度数过高的超高度近视,因易引起角膜膨隆、圆锥角膜,及屈光矫正效果、预测性及稳定性差,故一般不适合应用角膜屈光手术矫正[1].透明晶状体摘除术,其术后有视网膜脱离、后囊膜混浊、年轻患者调节的丢失等并发症.

    作者:胡勇花;许燕娇;易全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与药敏

    败血症无特异的临床表现,轻者具有一般感染症状,重者可发生心、肺、肝、肾等脏器损害及感染性休克等,临床上病死率高,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血培养目前仍然是感染确诊的重要依据,但其阳性率的高低及药敏试验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有很大影响.

    作者:陈慧君;陈贤君;张颖;郭玲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脂肪瘤61例分析

    目的 探讨浅表脂肪瘤的高频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经病理确诊的浅表脂肪瘤的超声特征.结果 61例脂肪瘤超声诊断53例,误诊6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86.9%.边界清晰的声像图表现为均匀回声型、细光带间隔型、不均匀回声型;边界不清的声像图表现为类似脂肪回声.结论 浅表脂肪瘤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高频超声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钱红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60例硝酸甘油组(B组,n=30),观察两组麻醉前及控制性降压期间血压、心率及术野质量.结果 两组控制性降压期间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低于麻醉前(P<0.01).B组控制性降压期间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心率值均低于A组(P<0.05),趋势图显示B组血压、心率均较A组平稳.B组术野质量明显好于A组 (P<0.01).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应用于鼻内镜手术可达到较理想的降压效果,且术野质量高,优于单纯应用硝酸甘油.

    作者:徐燕;陈小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猝死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男,31岁.因发热伴头痛4d入院.患者于3年前发现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1年前并发脉管炎,双下肢有大面积的溃疡面.于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高体温达41℃,伴头痛,头顶部胀痛不适,热退后可缓解.

    作者:邱德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46例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 对46例(46眼)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根据病情分期行角膜修补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第一种术式10眼,采用一期修补角膜,二期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第二种术式24眼一期采用角膜修补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二期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第三种术式12眼一期行角膜修补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手术.结果 术后随访3~6个月,视力>1.0者4例,占8.69%,0.5~0.9者24例占52.17%,0.1~0.4者13例占28.2%,<0.1以下者5例,占10.87%.结论 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非常重要.

    作者:王家祥;梁纳;朱月莹;袁钊华;胡贵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5例严重肝损伤应用弹性绷带填塞法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弹性绷带填塞止血救治严重肝损伤腔内大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25例严重肝损伤手术中止血困难的患者,应用弹性绷带进行填塞止血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止血成功.结论 对于术中止血困难的严重肝损伤患者行弹性绷带填塞止血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救治方法.

    作者:王朝荣;项爱青;朱柳娇;胡培阳;王轶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利凡诺尔引产中应用初探

    目的 评价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利凡诺尔引产前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9例中期妊娠前置胎盘状态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同时应用利凡诺尔终止妊娠,引产后24h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促进子宫侧支循环建立.结果 8例孕妇于利凡诺尔引产后3.5~49h(中位时间27h)娩出胎儿及附属物,1例引产失败.7例引产平均出血100ml.1例引产后大出血.引产后平均41d恢复月经.7例经量减少,1例于术后5个月妊娠,孕19周时自然流产.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预防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引产出血疗效可靠.

    作者:王依满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影响纤维桩修复双尖牙抗折性的因素

    根管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过去认为难以利用的残根、残冠得以保留并且通过桩、冠的修复继续行使功能.但根管治疗后的牙因湿性成分减少,物理性能发生了改变,其强度和硬度下降,尤其是在口腔功能状态下,强大的??力传向根尖产生扭力或水平力,比活髓牙更容易发生折裂.

    作者:余秋萍;曾利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伴多次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5岁.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心功能一级,平卧位1个月.于2007年3月19日到我院接受康复治疗,10月13日出院.

    作者:李艳芳;徐全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MR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附36例分析)

    目的 探讨MR增强扫描,尤其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已经明确诊断的36例垂体微腺瘤MR资料.结果 常规增强组16例,平扫时显示病灶11例(68.8%),增强后显示病灶13例(81.3%).动态增强组20例,平扫时显示病灶13例(65%).增强后显示病灶19例(95%).结论 MRI对诊断垂体微腺瘤有较高的敏感性,增强扫描,尤其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应作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陈海波;罗雷龙;林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体外循环中使用沐舒坦行肺保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在体外循环手术中使用沐舒坦对肺保护的.方法 取体外循环阻断时间超过40min的30例患者的血清标本,随机分为沐舒坦组(n=15)和空白对照组(n=15).沐舒坦组在预充液中加入沐舒坦,对照组中仅加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心内畸形矫治.抽取两组病人在麻醉前,主动脉开放时(0h),开放后6h,12h以及24h时2ml动脉血,分别测得白介素8(IL-8)和丙二醛(MDA)的值.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各时间的呼吸指数以及氧合指数,记录气道峰压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差别和关系.结果 各种炎性细胞因子在术后均明显增高,MDA、IL-8术后0h,6h,12h和24h时沐舒坦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RI、QI在术后0h,6h,12h和24h时沐舒坦组要好于对照组;沐舒坦组术后0、6、12h时,气道压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体外循环中使用沐舒坦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作者:王荣胜;章晔;刘志芳;胡建明;林庆;陈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视神经剪断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21例疗效总结

    目的 探讨视神经剪断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绝对期青光眼伴眼球剧烈疼痛,且反复发作.眼压在40mmHg以上,视力为无光感者,行视神经剪断术.结果 21例术后1周内眼球疼痛等症状消失,眼压下降到20mmHg以下.出院后进行追踪观察复查,所有病例均疼痛消失,眼压压正常.结论 视神经剪断术术式简易,疗效确定,并发症少,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因保留了眼球,患者心理上也易于接受,因此是治疗绝对期青光眼剧烈疼痛的较好方法.

    作者:徐盈;程志娟;汪月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脓毒症患者穴位组织氧监测的临床观察

    目的 监测脓毒症患者足三里穴位组织氧变化,评估其局部组织氧合状态,探讨穴位组织氧测定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6例有创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分为脓毒症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利用国产二通道组织氧测定仪,测定吸氧浓度(FiO2)40%时右下肢足三里穴位组织氧分压(PtO2),同时检测动脉血气、体温、心率、血压、血红蛋白,计算PtO2指数(PtO2/PaO2比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APACHE Ⅱ、体温、心率显著增高,PaO2显著降低;同时,脓毒症组PtO2指数、PtO2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在全身氧输送障碍的情况下,穴位局部组织的氧需求显著增加;穴位组织可能通过显著提高PtO2指数,来满足自身异常增高的氧需求.用穴位组织氧测定法监测脓毒症患者局部组织氧合状况,有十分显著的意义.

    作者:杨海波;邓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