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0例临床观察

李根凤

关键词: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孕激素桔抗剂
摘要: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100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0mg/d,3个月.结果 用药1个月后均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致绝经.因用药后肌瘤缩小,界限清楚,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术前用药,减少水中出血.子宫灰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9.078%及56.52%.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效果,副作用小,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无子女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无子女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方法 分析我科42例无子女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干预效果.结果 42例中否认患者在1d内接受患病事实,孤独患者3d内孤独感减轻,焦虑患者2d内焦虑症状减轻.结论 对无子女异位妊娠患者在给予正确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林虹;黄菊英;胡慧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护理对策与体会

    由于新型广谱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以及角膜外伤机会的增多,真菌性角膜溃疡发病率明显增高[1].而对抗真菌药物不敏感,在一定程度上给角膜溃疡治疗带来比较大的困难,而且此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故是临床常见致肓疾病之一.自2002年以来,我科收治真菌性角膜溃疡75例,经医护人员积极救治和精心有效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金玲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老年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性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CRF患者54例,并与同期收治的40岁以下青年CRF患者70例进行比较.结果 (1)老年性CRF患者原有基础疾病较多,临床表现多样化和不典型;(2)老年人CRF原发疾病主要以糖尿病及高血压常见:(3)老年人CRF患者并发疾病明显增多,高脂血症、胸腔积液较为常见,分别占57.4%和24.1%.其中,总胆固醇(TC)增高占51.8%,甘油三酯(TG)增高占38.9%,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占29.6%,均明显高于青年组fP<0.01).结论 老年患者应注意肾功能的检查,重视糖尿病、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的早期治疗.

    作者:陈爱春;余筱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升高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升高危险因素.方法 以2005年1月~6月入住本院的精神病患者中86例血清CPK高于正常范围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期77例血清CPK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肌肉注射、兴奋躁动、传统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剂量是精神病患者血清CPK活性升高的危险因素,镇静催眠药是保护因素.结论 精神病患者血清CPK升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尚不能据此作为诊断或疗效的指标,临床医生要注意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吴向平;李再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肺结核咯血102例观察

    目的 观察在传统治疗肺结核咯血基础上加用凝血酶雾化吸入临床的效果.方法 选择102例肺结核咯血患者,在正规抗结核、抗感染及垂体后叶素基础上加用凝血酶500u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每日2次,观察止血效果和时间.结果 止血有效率94.1%,平均止血时间(4.03±0.35)d.结论 凝血酶化雾化吸入止血效果确切,患者无痛苦、安全、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黄顺强;宋备战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氯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为利培酮组40例,年龄(28±6)岁,疗程(5.7±1.61年,氯氮平组40例,年龄(28±7)岁,疗程(5.1±1.6)年,利培酮组服利培酮剂量,初始1~2mg/d,2周内加至6~8m/d,氯氮平组服氯氮平剂量,初始50~100m/d,2周内加至300~400mg/d,8周为1个治疗疗程.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均为90%(P>0.05),2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组治疗后TESS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少.

    作者:万志强;刘志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临床应用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人体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物质,依照第一个双键距离甲基端碳原子数不同分为ω-3系、ω-6系、ω-7系和ω-9系: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PUFAs主要有两类:一类是ω-3PUFAs,属亚麻酸类,主要包括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另一类是ω-6PUFAs,属亚油酸类,主要包括亚油酸、γ-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是植物油中主要的PUFAS.近年来,发现ω-3 PUFAs对许多疾病具有防治作用.

    作者:徐建国;徐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心理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心理卫生水平.方法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10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状况、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他因子分差异不显著(P>0.05).长期照料者SCL-90总分高于非长期照料者,差异显著,主要表现躯体状况、人际关系、抑郁三个方面;长期照料者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非长期照料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患者照料者心理卫生水平低于普通人群,长期照料者心理卫生水平低于非长期照料者.

    作者:颜晓章;郭惠芳;张薇芳;王洁萍;刘艳萍;裴金玉;黄岚;刘小梅;曹波;刘翔;陈海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子与心血管疾病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signalling,SOCS)蛋白和CISS(cytokine-inducible SRChomology 2(SH2)-domain-containing proteins)包括了一组细胞内蛋白家族.已证明能调节细胞对细胞因子的反应[1-4].

    作者:丁浩;李菊香;罗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FLT3突变的研究进展

    FLT3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它在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方面起重要作用.在1/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中,出现FLT3突变.其突变类型是内部串联重复突变和激酶区的点突变.这两种类型的突变使FLT3活性增强.许多研究表明,具有FLT3/ITD突变的AML患者,易复发且预后差.对为了解白血病的发展.为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对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光丽;曲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金沉积烤瓷冠修复上切牙牙周状况的研究

    目的 研究金沉积烤瓷冠修复上切牙后牙周状况的改变.方法 临床上选取需要烤瓷冠修复单侧上切牙的患者38例,分别行金沉积烤瓷冠(17例)及金合金烤瓷冠(21例)修复.于修复前、修复后1年和修复后2年检测龈沟液总量(gingival crevicularfluid,GCF)、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CA)的含量后统计分析.结果 金合金烤瓷冠组在修复后1年检测GCF、ALP、CR值与修复前及对侧同名牙比较,均无显著件差异(P>0.05);但在修复2年后检测GCF、ALP、CR值与修复前及对侧同名牙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金沉积烤瓷冠组在修复后1年和2年检测GCF、ALP、CA值与修复前及对侧同名牙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上切牙修复中金沉积烤瓷冠比金合金烤瓷冠具有更好的牙周生物学相容性.

    作者:潘杏兰;高海;周少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不同血糖指数膳食对糖耐量受损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膳食对TGT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择糖耐量受损(impairedglucose toleration,IGT)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低GI组与高GI组进行膳食控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糖脂代谢指标,并进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VGTT),比较分析0、2、4、6、8min血清胰岛素含量变化.结果 进行膳食控制后,所有病例血清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餐后2h血糖(P2hPG)较前明显下降(P<0.05~0.01),VGTT2min时胰岛素高于饮食控制前(P<0.05).组间比较,BMI、P2hPG、VGTT 2min时胰岛素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控制总能量基础上,采用低GI膳食控制策略有助于改善IGT患者糖脂代谢和体重控制,并可部分修正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陷,对延缓IGT向2型糖尿病进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开成;任益江;丁莉丽;俞红丽;孔妹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DR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如何提高DR摄影的影像质量,并加以控制与管理,充分发挥DR摄影在临床应用上的优势.方法 随机抽取在DR摄影中的成人的腰椎、跟骨轴位、颧弓轴位、膝关节、KUB平片各100例图像,进行影像质量的评价与分析.结果 在DR的摄影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影像的质量产生影响,甚至对影像的诊断产生影响.结论 正确掌握DR的原理,严格按照X线摄影技术的要求进行DR的摄影.才能获得优质的DR摄影片.

    作者:丁惠扬;罗来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医对农药急性中毒病人的预检分诊探讨

    农药急性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急性中毒.大都病势凶险,发展迅猛,如不及时抢救,往往危及生命.分诊护士作为病人到急诊科的第一接触者,为患者提供正确的分诊以及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能为病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机.我院急诊科于2002年1月~2006年3月期间共接诊农药急性中毒病人112例,现将预检分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邱雯慧;金小慧;邱俏檬;洪广亮;卢中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FD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42例FD伴抑郁症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不同分型给予H2受体阻滞剂和促动力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0.5mg bid,疗程3周至6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症状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3周末、6周末SD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3周末、6周末SD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而对照组3周末、6周末SDS评分降低不明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FD伴抑郁患者有明显的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肖平烈;陶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氯洛昔康复合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复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120例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A组:氯诺昔康8mg静注,后予异丙酚2.0~2.5mg/kg.B组:直接予异丙酚2.0~2.5mg/kg.C组:芬太尼0.05mg静注后予异丙酚2.0~2.5mg/kg.观察指标:(1)注药前、起效时、术中吸引及术毕时的BP、HR、SPO2;(2)注药完毕至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T1)、手术时间(T2)、末次注药至清醒的时间(T3);(3)术中体动情况及异丙酚总用量;(4)清醒时、术后0.5及术后2h的宫缩痛、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 3组BP、HR、SPO2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SPO2A组降幅小,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体动较多,异丙酚用量较A、C组有明显增加(P<0.05).清醒时A组VAS评分≤3分的例数明显多与B组和C组(均P<0.01);3组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阴道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3组均能为人工流产术提供有效的镇痛,但以A组为优.氯诺昔康复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苏醒快、下腹痛发生率低、呼吸抑制少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术镇痛方法.

    作者:肖幸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非淋菌性尿道炎746例的疫情分析

    目的 为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近几年来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我们对1999~2006年间发现的746例非淋菌性尿道炎病例进行疫情分析.结果 非淋流行已南原来的驾驶员、供销人员、饮服人员、高危人群渐渐转向农民、个体户普遍人群.结论 为我县今后应针对方危人群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

    作者:张青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多病灶肝癌姑息切除联合术中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手术切除目前仍是治疗肝癌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肝癌发病隐匿进展迅猛,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根治手术切除的机会.针对个体病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是肝癌治疗的重要策略.

    作者:李艳艳;赵秀芬;陈笑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肾移植病人的营养护理

    肾移植是当前终末期肾病佳的肾替代疗法,进行肾移植前详细评估病人的身体营状况非常重要.

    作者:吴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抑制素与卵巢肿瘤

    尽管在19世纪30年代早期,Mccullagh等已经认识了非类同醇类来源的抑制物质这种概念,然而直到50年代后激素的鉴定才完成,1985年Robert-son等才从牛的卵巢卵泡液中分离出INHA.

    作者:王小英;于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