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荣明
以往临床上一直使用注射器静脉采血法,现在推广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法,发现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法标本溶血发生率及血污染例数均低于注射器静脉采血法.
作者:万雪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下腰椎不稳症的骨科治疗.方法 50例下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腰椎峡部裂致脊椎真性滑脱患者15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35例.3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包括:有限复位,内同定,植骨融合,后路椎管减压.12例患者行保守治疗.结果 45例患者获随访,时间5~24个月,手术患者优良率82.5%.结论 下腰椎不稳症手术治疗主要为短节段融合术,合并腰突症及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者应同时治疗,下腰椎滑脱症者还须行复位术及内同定术,内固定是手段,融合是目的.
作者:王卫国;张智东;桂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睡眠质量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睡眠障碍常导致躯体和精神不适、体力不支、免疫功能下降.研究标明.8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的发展和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睡眠障碍[1].
作者:廖朝晖;洪金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迟发性脱落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6月对3例房房间隔缺损经内科介入治疗后出现封堵器迟发性脱落的的病人,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内科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后出现的迟发性封堵器脱落,均应尽早手术,外科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凌翔;吴起才;刘季春;万于华;喻本桐;雷琼琼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应用改良外踝上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上述方法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共28例.结果 27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皮肤1~2cm皮肤坏死,皮瓣大面积16×9cm,小6×4cm,随访6m~2y年,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此种皮瓣手术简便,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是修复足踝、足背部软组织缺损理想方法.
作者:李军;万海武;余建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微创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应用YL-I型颅内血肿粉碎针对32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行穿刺引流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 应用YL-I型微创穿刺治疗硬脑膜下血肿值得I临床推广.
作者:吴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阑尾切除术中残端处理的经验.方法 2004~2006年我院行阑尾切除术156例,其中采用阑尾根部单纯结扎法118例(75.6%),根部结扎后埋入盲肠法24例(15.4%),根部单纯埋人盲肠法10例(6.4%),阑尾全切除法4例(2.6%).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期治愈148例(94.9%),8例出现并发症(5.1%),其中应用阑尾根部单纯结扎法术后出现粪瘘1例:阑尾根部单纯埋入法术后出现粪瘘2例,残端出血2例;阑尾根部结扎后埋人盲肠法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1例,右下腹疼痛1例,粪瘘1例.以上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阑尾根部单纯结扎法能较有效地防止阑尾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卫春;熊谟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为了解江西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现状,评价实施乙肝疫莆免疫14年来的效果.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全省5个县1~59岁人群共2219例.进行了乙肝血清流行病学凋查.结果 江西省调查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分别为8.88%、61.15%、38.53%,与1992年乙肝调查结果相比.调查人群HBsAg阳性率下降了 41.19%,HBsAh阳性率增加了27.74%,HBcAb阳性率下降了42.98%;尤其是1~4岁儿童与1992年比较,HBsAg阳性率下降了75.67%,HBsAb阳性率增加了74.10%,HBcAb阳性率下降了78.02%.结论 接种乙肝疫苗足控制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有效措施,能明显提高HBsAb阳性率.降低HBsAg和HbcAb阳性率,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保护能力.
作者:成慧;王东海;郭世成;谭楚生;张洪荣;涂秋凤;吴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快速的谷氨酸诺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合.方法 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谷氨酸诺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考察确立谷氨酸诺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内毒素检查法.结果 将谷氨酸诺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0.8mg/ml可消除干扰作用.结论 利用细菌内毒索检查法检查谷氨酸诺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的内毒素可行.
作者:孙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10月,1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65.8岁;回肠新膀胱术9例,Bricker术1例.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5h(5.5~11h),术中平均出血量210ml(150~400ml).术后3~4d恢复肠蠕动.1例出现术后尿漏,引流6d后停止.未出现感染、肠粘连和出血等并发症.平均随访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术后排尿基本正常.结论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傅斌;王共先;曹润福;陈卫民;孙庭;陈庆科;崔苏萍;冯亮;孙翔;习海波;刘通;匡仁锐;钟柯兆;谢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头颈肩网膜在固定上胸部野放疗中的价值,并比较常规用真空袋固定方式的优劣性.方法 将我院放疗科的20例上胸部野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使用真空袋固定组和使用头颈肩网膜同定组.摄取10×10cm大小前野和侧野定位参照图像和定位验证图像,测量相同解剖参考点到野边界之间的距离.结果 与常规使用真空袋固定组比较,使用头颈肩网膜固定组町明显减少上胸部野放疗中前后方向、头脚方向和三维摆位误差及≥5mm三维移位丛集率(P<0.05),但未减少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P>0.05).结论 头颈肩网膜固定上胸部患者放疗的摆位效果比常规使用的真空袋固定法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推荐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应惟良;曹舜翔;丁生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付麻风病基本消灭前后两阶段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查阅我院麻防科统计资料和麻凤病患者病历.结果 麻风病基本淌火后发病年龄升高,多菌型病例比例升高,新病例呈散在分布,确诊时病期缩短,畸残率未下降.结论 在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不能放松警惕,要加强麻防人员的培训,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作者:曾剑荣;黎琼;徐赛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翼状胬肉患者62例74眼,随机分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A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组B,术后随访5~36个月.结果 A组37眼中2眼复发,复发率为5.41%,其中复发件胬肉6眼中有1眼复发,复发率为16.67%;B组37眼中12眼复发,复发率为32.43%,其中复发性胬肉4眼中有3眼复发,复发率为75%.A组与B组比较,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简单易行,复发率低,疗效确切,是治疗原发性和复发性胬肉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向荣;廖洪斐;黎钢;刘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84例经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明确有LVH的老年人高血雎患者(观察组)及102例无LVH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分析并比较两组间各类心律失常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房早(PAC)、房扑(AFL)、房颤(AF)、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房室传导阻滞(AVB)、室性心律失常(VA)、复杂性窒性心律失常(CVA)发生例数分别为:79(94.05%)、29(34.52%)、41(48.81%)、22(26.19%)、15(20.60%)、75(89.29%)、40(47.62%),对照组则分别为:65(63.73%)、11(10.78%)、19(18.63%)、6(5.88%)、5(4.90%)40(39.22%)、18(17.65%),观察组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问差别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老年人高血压LVH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老年高血压伴LVH患者应给予积极降压及抗心律失常治疗,并积极逆转左心室肥厚,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减少猝死的可能性.
作者:陈聪;官亮;魏江涛;余国珍;万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抗炎或抗病毒基础上,辅以超声雾化治疗婴儿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我院3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组进行不同治疗,不同时期疗效方面的观察.其中120例为常规治疗,即对照组,其6、10、14d治愈例数为52、44、24;180例为常规内科治疗辅助以雾化吸人疗法,其6、10、14d治愈例数为56、60、64.结果 常规内科治疗根据其住院天数的不同,治愈率分别为43%、37%、20%;常规治疗辅以雾化吸入疗法,其治愈率分别为31%、30%、36%.应用卡方检验,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雾化吸入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常规内科治疗辅以超声雾化吸入有利于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痊愈,缩短病程,经济实用,深受家长的好评.
作者:康瑞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螺内酯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休息、限盐、强心、利尿(氢氯噻嗪)及扩血管治疗,治疔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螺内酯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8周后判断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总有效率67.8%,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螺内酯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樊考林;王和平;陈文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经验.方法 将88例患者分为两组,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为研究组,单服米非司酮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血B-HCG降为正常范围内的时间,明显缩短包块消失所需时间.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安全简便,经济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红秀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全麻开胸病人术后因肺功能受损、呼吸道黏液分泌紊乱和清除障碍(多数研究观察到麻醉期间以及手术后气管纤毛运动速率下降.纤毛清除率降低)[1],有明显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黏稠,加之病人术后疼痛、麻醉镇痛泵的使用造成咳嗽无力,因而容易并发肺不张和肺炎[2,3].
作者:袁小兰;叶英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术组织缺损的充填方法.方法 应用去表皮菱形乳腺组织瓣与局部血清及纤维蛋白渗出充填治疗乳腺癌保乳术时切除肿瘤后造成的组织缺损.运用保护组织瓣的解剖血运特点,将组织瓣转移、缝合,作为支撑组织,结合纤维蛋白渗出机化,保证乳腺癌保乳术后乳腺外形.结果 21例患者随访2年,形态良好,患者满意.结论 该术式是矫正乳腺癌保乳术术后畸形的较好方法之一,效果确切.
作者:郭翔取;张利群;徐胜昔;石颖芳;万慧琴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治疗伴有结构性病变的颞叶癫痫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总结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伴有结构性病变颡叶癫痫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术后未再发癫痫,随访2例单纯病灶切除术后3个月发作1次.1例外伤性癫痫术后6月发作1次,药物控制.结论 显微病灶+癫痫灶切除是治疗颞叶癫痫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春辉;马建荣;杨治权;陈达;王辉;黎凤生;胡珊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