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对照研究

王海燕;马旭升;涂林修

关键词:阿奇霉素, 红霉素, 肺炎支原体, 儿童
摘要: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02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息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药3~5 d,停4 d,再次给药3 d;对照组给予红霉素30 mg/(kg.d),分两次静脉滴注,疗程10~14 d.结果 阿奇霉素组痊愈率明显高于红霉素组(χ2=10.489,P<0.01),且在平均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红霉素组,仅在平均退热时间疗效稍差.同时阿奇霉素出现胃肠道反应,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红霉素组.结论 阿奇霉素可作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规用药,且有疗效好,疗程短,不良反应少,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移植中供心切取配合及保护方法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中供心切取护理配合及供心心肌保护方法,以缩短供心的采取时间,尤其是热缺血时间,使供心得到有效的保护,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总结了1997年6月~2005年10月我院14例心脏移植中的供心手术配合及保护方法.结果 14例患者开放循环后,13例心脏自动复跳,1例电击复跳,长生存时间近9年.结论 此方法可获得有效的心肌保护.

    作者:过湘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骨髓坏死2例报告

    临床上可见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可累及骨髓引起骨髓坏死,预后凶险.我院曾遇到2例骨髓坏死,1例为急粒,1例为恶组伴发骨髓坏死,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例1,男,42岁,农民,住院号191437.患者于2003年9月3日晚突感双侧腰腿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且双下肢麻木站立不稳,行走困难,活动时疼痛加剧.

    作者:伍柏青;陈世林;张水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23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肝胆外科自1997年1月~2002年12月诊治的23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例的临床诊疗资料.结果 (1)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可使ALT在术后有明显下降.(2)B超检出率78.26%.(3)均实行手术治疗,以囊肿切除和胆道重建术为主.结论 (1)B型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2)完整切除胆管囊肿行胆管或肝管空肠R-Y吻合作为根治该病的佳术式.

    作者:张祥东;杨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危重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危重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血糖水平>11.1 mmol/L危重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29)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对照组(n=29)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10.0~11.1 MMo/l,通过实验观察两组患者使用胰岛素天数、使用抗生素天数、入住ICU天数、使用呼吸机天数、死亡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等反映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使用胰岛素天数、使用抗生素天数、入住ICU天数、使用呼吸机天数、死亡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危重病患者即使无糖尿病史,当出现血糖水平持续升高时,强化胰岛素治疗可改善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及预后,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樊宇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浆膜腔积液1例报告

    随着临床医疗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并发症有了更新的认识.现就我科收治的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浆膜腔积液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浆膜腔积液在重症胰腺炎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

    作者:张保环;干超士;徐惠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以长春瑞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食管癌病人6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长春瑞滨25 mg/m2,静滴,第1、8 d;顺铂30 mg/m2,静滴,第2~4 d;亚叶酸钙0.2及氟尿嘧啶0.5 g/m2,静滴,第1~5 d.对照组除无长春瑞滨外,皆相同.每3周重复1次,连用3周期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2.5%和43.8%,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3个月和8.7个月;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 以长春瑞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疗效好,毒性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印强;吴清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20例创伤患者血糖及预后评估

    目的 研究创伤患者血糖情况与创伤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120例创伤患者,于伤后来诊时即刻取样检测血糖水平,并给创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根据血糖情况分为正常组(3.6~6.1 mmol/L)、中间组(6.2~11.1 mmol/L)、高血糖组(11.2~18 mmol/L)、超高血糖组(>18 mmol/L),统计组内严重创伤患者(ISS评分≥20)以及死亡情况.结果 高血糖组和超高血糖组的创伤患者较正常组与中间组ISS评分及死亡率均明显增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创伤后体内血糖水平明显增高,血糖的高低与创伤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预后呈负相关关系.

    作者:刘晓洪;王晓勇;石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36例胰头实质性占位病变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胰头实质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36例胰头占位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均不能明确诊断.术中探查结合术中穿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诊断为胰头癌22例,慢性胰腺炎9例;行Whipple手术15例,PPPD术3例,Beger术3例,胰腺部分挖除+胰管空肠侧侧吻合2例,姑息性手术13例.术后误诊2例,发生胰漏2例.结论 术中的定性诊断,是制定治疗胰头占位病变的关键.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忠铭;雷自强;林志铭;罗满生;彭放根;吴红;谭红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1221例痰培养菌谱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小儿肺炎的致病菌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1221例小儿肺炎患儿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结果 1221例标本检出致病菌516株,总阳性率为42.3%.其中革兰阴性菌378株(73.3%),革兰阳性菌77株(14.9%),真菌61株(11.8%),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76株,大肠埃希菌81株,鲍曼不动杆菌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6株,白色假丝酵母菌55株,铜绿假单胞菌26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百分率分别为39.2%和58.0%.耐药率高的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为氨苄西林(96.6%),大肠埃希菌为氨苄西林(79.0%),鲍曼不动杆菌为呋喃妥因(98.4%),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青霉素G(94.6%)、氨苄西林(94.6%),铜绿假单胞菌为头孢唑啉(100%).结论 小儿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及时掌握小儿肺炎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的动态,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陈海哨;李凤仙;陈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使用通心络胶囊,观察动态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改善,血脂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具有降低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循环,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黄成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酒精性肝纤维化诊治的研究进展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es,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起初为肝细胞脂肪变性,进而发展为肝炎、肝纤维化,终导致肝硬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好转,ALD明显增多,逐渐成为慢性肝病中值得重视的课题.

    作者:毛忠懿;胡坚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危重烧伤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

    目的 旨在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危重烧伤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炎症反应综合诊断确立的危重烧伤患者36例,随机分为HVHF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烧伤治疗,HVHF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高容量血液滤过.HV肿组于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取外周血检测3种细胞因子.两组均作APACHEⅡ评分.结果 HVHF组外周组血TNF-a、IL-6、IL-8浓度均于治疗4 h后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1);HVHF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HVHF能够清除烧伤患者体内炎症介质,改善预后.

    作者:张守忠;潘拥军;柏士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迟发性脾破裂延迟出血15例

    脾外伤在腹内脏器外伤中占首位,而迟发性脾破裂占脾外伤10~15%.我院近8年收治迟发性脾破裂15例,占同期脾外伤10%,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患者,男13例,女2例,年龄17~59岁,平均42岁,其中11例患者因左上腹部突发剧痛,数小时至1 d不等,伴心慌、虚汗、头晕、腹胀.查体:部分患者血压下降,均呈贫血外观,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以左上腹为甚.有2例触及左上腹压痛性包块,诊断性腹穿抽得不凝血性液,B超或CT检查显示脾破裂,行脾切除术.

    作者:陈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对难治性胸腔积液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VATS方法在难治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我院应用VATS手术治疗13例难治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慢性脓胸9例,结核性脓胸3例,转移性腺癌1例.除恶性肿瘤外,其余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VATS方法对于治疗难治性胸腔积液价值极大.

    作者:方政;陈胜家;闵科;夏少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小儿心脏术后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心胸外科监护室患儿机械通气非计划性拔管(UEX)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2003~2005年在我科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03例患儿,记录发生UEX的次数,当时可能发生的原因和机械通气的方式,发生UEX后对患儿的影响及处理方法.结果 有8例(7.77%)患儿发生UEX,6例(75%)属于自行拔管,1例(12.5%)因不全性喉痉挛而紧急拔管,1例(12.5%)因使用镇静药不充分,患儿烦躁,气道分泌物多致气管插管意外滑脱(气管插管下口在咽喉部)后,严重缺氧致昏迷并死亡.6例患儿需重新置管,2例患儿可以提前脱机,1例死亡,其余7例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UEX的发生使再插管率明显提高,不必要地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相应地增加了治疗费用,若处置不当,还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只有充分认识UEX发生的原因及危害性,并采取经鼻插管方式,正确固定气管插管,适当的肢体约束,合理使用镇静剂,规范护理操作程序,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等有效的护理对策,这样才能使UEX发生率降到低限度,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美芳;钟迎梅;李丽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快捷的诊断方法.方法 利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颈部、锁骨上窝及腋下浅表肿大淋巴结,观察其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共检测门诊及住院患者44例,62个淋巴结,诊断准确37例,漏诊6例,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84%.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夏润生;易永忠;李运萍;林晓清;欧珏;胡汝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杏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MWH)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UAP病人139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46例给予基本抗心绞痛治疗;LMWH组45例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LMWH5000 u皮下注射,每12 h1次,连用7 d;LMWH加杏丁48例在LMWH基础上联用杏丁注射液(贵州益佰股份有限公司5 ml/支)20~50 ml每日1次,静脉输注,每日1次,共用14 d.治疗后分别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杏丁治疗UA病人后心绞痛症状缓解率及心电图改善率达95.8%,同时病人心肌耗氧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 低分肝素联合杏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王俊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超声检查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科2002年10月~2005年10月间,手术前超声检查、手术后病理证实的8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显示率为63.8%,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显示率较高.急性阑尾炎总显示率为77.6%.结论 超声可以为诊断阑尾炎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文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静滴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7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7例,观察组I27例,观察组Ⅱ24例,观察组Ⅰ、Ⅱ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静滴IVIG400 mg/kg.d,qd1 d;400 mg/kg.d,qd×3 d,观察各组患儿喘憋缓解、肺部罗音消失及住院病程情况.结果 观察组Ⅰ、Ⅱ与对照组相比,喘憋缓解、肺部罗音消失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Ⅰ与观察组Ⅱ相比喘憋缓解差异不显著(P<0.05),但肺部罗音消失及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 IVIG是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刘书杰;荆俊华;侯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晚期出现的特发性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其发病率高达7%~10%,其病因尚无定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可能为内皮细胞的损伤或功能紊乱,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人们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遗传因素也有重要的关系.近年来有研究显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可能导致血高同型半胱氨酸,从而引起内皮细胞损伤或内皮功能的紊乱,由此推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关.本文章就近年来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樊李平;付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