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哨;李凤仙;陈东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科2002年10月~2005年10月间,手术前超声检查、手术后病理证实的8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显示率为63.8%,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显示率较高.急性阑尾炎总显示率为77.6%.结论 超声可以为诊断阑尾炎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文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脾外伤在腹内脏器外伤中占首位,而迟发性脾破裂占脾外伤10~15%.我院近8年收治迟发性脾破裂15例,占同期脾外伤10%,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患者,男13例,女2例,年龄17~59岁,平均42岁,其中11例患者因左上腹部突发剧痛,数小时至1 d不等,伴心慌、虚汗、头晕、腹胀.查体:部分患者血压下降,均呈贫血外观,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以左上腹为甚.有2例触及左上腹压痛性包块,诊断性腹穿抽得不凝血性液,B超或CT检查显示脾破裂,行脾切除术.
作者:陈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应用于脑复苏时机和疗程.方法 分析2004年以来作者应用长疗程高压氧治疗促使脑复苏成功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均获得复苏成功.讨论 长疗程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脑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熊建生;陈自立;王良馥;黄强;毛洪涛;李修江;张念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分析心胸外科监护室患儿机械通气非计划性拔管(UEX)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2003~2005年在我科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03例患儿,记录发生UEX的次数,当时可能发生的原因和机械通气的方式,发生UEX后对患儿的影响及处理方法.结果 有8例(7.77%)患儿发生UEX,6例(75%)属于自行拔管,1例(12.5%)因不全性喉痉挛而紧急拔管,1例(12.5%)因使用镇静药不充分,患儿烦躁,气道分泌物多致气管插管意外滑脱(气管插管下口在咽喉部)后,严重缺氧致昏迷并死亡.6例患儿需重新置管,2例患儿可以提前脱机,1例死亡,其余7例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UEX的发生使再插管率明显提高,不必要地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相应地增加了治疗费用,若处置不当,还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只有充分认识UEX发生的原因及危害性,并采取经鼻插管方式,正确固定气管插管,适当的肢体约束,合理使用镇静剂,规范护理操作程序,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等有效的护理对策,这样才能使UEX发生率降到低限度,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美芳;钟迎梅;李丽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枪式硅胶印模材料在根管印模中的应用.方法 取实验教学牙模型30副分3组(每组10副)分别用自凝印模塑料、琼脂-藻酸盐印模材料、枪式硅胶印模材料根管印模后制取桩核,就位后采用拉力计来测量3种方法印模制作桩核的固位力.结果 在这三种根管印模方法中以枪式硅胶印模法制作桩核的模型清晰、固位力大(P<0.05),自凝印模塑料制作的桩核就位较困难,固位力差,琼脂-藻酸盐印模法制作的桩核固位力较差.结论 枪式硅胶印模材料在根管印模的操作中方法简便,制作的桩核固位力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海;蒋李懿;梁美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急诊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5例急诊心脏手术(心功能Ⅳ级3例,心功能Ⅲ级2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CPB)下完成.麻醉选择对循环系统干扰小的药物,麻醉诱导前、心脏复跳后给予多巴胺或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等血管活性药维持循环系统功能稳定.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讨论 急诊心脏手术需各科医护人员平时训练有素,配合密切.选择适当的血管活性药、麻醉药尽量维持循环系统功能稳定.
作者:钟文胜;张明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快捷的诊断方法.方法 利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颈部、锁骨上窝及腋下浅表肿大淋巴结,观察其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共检测门诊及住院患者44例,62个淋巴结,诊断准确37例,漏诊6例,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84%.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夏润生;易永忠;李运萍;林晓清;欧珏;胡汝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并积极探索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静脉输注治疗重症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和新途径.方法 在74例重症型颅脑损伤(GCS评分6~10分)急性期患者的治疗当中运用依达拉奉静脉输注,疗程2周,随访6~24周,通过颅脑CT影像检查比较脑肿胀、脑水肿等病变变化情况.结果 66例患者脑挫裂伤及其周围水肿灶明显缩小,平均GCS在5周后均达12分以上,GOS评分提高,随访24周ADL分级均达Ⅰ~Ⅱ级:另8例患者脑水肿在5周的住院期间消除较前缓慢,但反映其伤情预后的ADL分级也有所提高.结论 静脉输注依达拉奉的方法在重症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救治中作用明显,能够改善其治疗预后,且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唐尤佳;罗林;淦作松;梅珍;陈希兰;胡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合理安全的无痛人流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人工流产患者1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分别为曲马多-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组(C组),单纯丙泊酚组(D组);观察4组麻醉前、麻醉后的MAP、HR、SpO2、术中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及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四组MAP、HR、SpO2麻醉后较麻醉前明显下降;A、B、C组的丙泊酚用量显著小于D组(P<0.01),D组麻醉效果与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低于A、B、C组(P<0.05),B、C组的丙泊酚用量显著小于A组(P<0.05);A、B组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明显长于C、D组(P<0.01),且头昏、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C、D组(P<0.05);4组恶心、呕吐无明显差异.结论 雷米芬太尼预先镇痛配伍丙泊酚是合理、安全的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方法.
作者:周建敏;李和;罗小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调控下的细胞自杀活动,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编码程序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细胞凋亡是机体对外界刺激进行主动应答的过程,可见于胚胎发育,正常组织代谢和某些病理情况.稽留流产(missed abortion),又称过期流产,指宫内胚胎或胎儿死亡后未及时排出者[1].
作者:陈莉萍;谭布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VATS方法在难治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我院应用VATS手术治疗13例难治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慢性脓胸9例,结核性脓胸3例,转移性腺癌1例.除恶性肿瘤外,其余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VATS方法对于治疗难治性胸腔积液价值极大.
作者:方政;陈胜家;闵科;夏少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使用通心络胶囊,观察动态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改善,血脂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具有降低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循环,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黄成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症中毒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重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测定不同时期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好转组恢复期与入院时进行比较.结果 好转组和死亡组入院时的TT3、FT3均低于对照组,好转组恢复期的TT3、FT3高于入院时,死亡组终末期的TT4、FT4低于对照组,不同时期的TSH无明显变化.结论 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动态变化对判断重症中毒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先汉;宗建平;季蕴辛;虞松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胰头实质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36例胰头占位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均不能明确诊断.术中探查结合术中穿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诊断为胰头癌22例,慢性胰腺炎9例;行Whipple手术15例,PPPD术3例,Beger术3例,胰腺部分挖除+胰管空肠侧侧吻合2例,姑息性手术13例.术后误诊2例,发生胰漏2例.结论 术中的定性诊断,是制定治疗胰头占位病变的关键.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忠铭;雷自强;林志铭;罗满生;彭放根;吴红;谭红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3岁.胆囊结石经腹胆囊切除术后3年,因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恶心、呕吐、厌油、加重1年来院就诊.超声所见:在胆囊窝内可见-2.3×1.3 cm类似胆囊声像,内可见0.4×0.3 cm小光团,伴声影.超声诊断:胆囊管残株扩张伴结石.ERCP证实为胆囊管过长,胆囊管残株结石形成.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先行胆囊管切开取石,取石后将残株切除.术中见胆囊管长2.4 cm,胆囊管直径1.4 cm,结石大小为0.4×0.3 cm,性质为混合性结石.
作者:陈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无创监测血氧饱和度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将监护仪探头指套固定在病人指端甲床来监测SPO2,并根据SPO2的变化调整给氧浓度、吸氧时间等.结果 此法均能准确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结论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监测,为及早发现低氧血症、确保有效给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赵菊红;祝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6例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及有可评价病灶.采用奥沙利铂130 mg/m2,亚叶酸钙(LV)200 mg/m2及5-氟脲嘧啶(5-Fu)500 mg/m2~5方案化疗.3周为1周期,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36例患者均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全组CR患者3例(8.3%),PR11例(30.6%),SD12例(33.3%),PD10例(27.8%).有效率为38.9%.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毒性、粘膜炎与感觉神经毒性.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5-氟脲嘧啶、亚叶酸钙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有一定的客观缓解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景钊;龚玲;邹长林;张薛榜;谢聪颖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小儿肺炎的致病菌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1221例小儿肺炎患儿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结果 1221例标本检出致病菌516株,总阳性率为42.3%.其中革兰阴性菌378株(73.3%),革兰阳性菌77株(14.9%),真菌61株(11.8%),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76株,大肠埃希菌81株,鲍曼不动杆菌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6株,白色假丝酵母菌55株,铜绿假单胞菌26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百分率分别为39.2%和58.0%.耐药率高的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为氨苄西林(96.6%),大肠埃希菌为氨苄西林(79.0%),鲍曼不动杆菌为呋喃妥因(98.4%),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青霉素G(94.6%)、氨苄西林(94.6%),铜绿假单胞菌为头孢唑啉(100%).结论 小儿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及时掌握小儿肺炎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的动态,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陈海哨;李凤仙;陈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与全骨髓培养法之间的差异,以期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基于临床移植需要的MSCs分离方法.方法 分别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分离MSCs,比较用两种方法的细胞形态、MSCs细胞得率及以及细胞表面标志的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培养出骨髓MSCs,且获得的第二代MSCs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细胞形态均一,为长梭形或三角形.5 ml骨髓细胞分离培养后,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MSCs细胞总数显著小于全骨髓培养法(t=.639,P<0.01).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与全骨髓培养法获得的第二代MSC8 CD29、CD105、CD105、CD34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809、0.659、0.277、0.191,P均>0.05),但前者的HLA-D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47,P<0.05).结论 与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相比较,全骨髓培养法分离MSCs具有培养时间较短,细胞得率较多的优点,虽纯度相对较低,但仍是一种较好的MSCs分离方法.
作者:丁伟荣;吴晓牧;饶燕飞;杨志刚;柳喆;张水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伴高顺应性膀胱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1年4月~2006年3月收治12例患者回顾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入院后均留置导尿,1例因留置导尿失败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并给神经营养药物治疗.8例患者在6个月内逼尿肌功能有恢复,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双极电切术;4例逼尿肌功能无恢复患者中,2例行膀胱腹直肌间置术,2例永久性膀胱造瘘.结论 高顺应性膀胱是逼尿肌损害严重的表现,早期留置导尿或膀胱造瘘解除梗阻、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定时持续的给冷生理盐水人为刺激膀胱收缩等方法有利于逼尿肌功能的恢复;逼尿肌功能恢复患者,可行前列腺切除手术,对逼尿肌功能不能恢复者,则应永久性膀胱造瘘或行膀胱腹直肌间置术.
作者:杨凌峰;蒋悦;张宝金;陈挺;楼坚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