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荣;吴晓牧;饶燕飞;杨志刚;柳喆;张水生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es,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起初为肝细胞脂肪变性,进而发展为肝炎、肝纤维化,终导致肝硬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好转,ALD明显增多,逐渐成为慢性肝病中值得重视的课题.
作者:毛忠懿;胡坚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VATS方法在难治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我院应用VATS手术治疗13例难治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慢性脓胸9例,结核性脓胸3例,转移性腺癌1例.除恶性肿瘤外,其余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VATS方法对于治疗难治性胸腔积液价值极大.
作者:方政;陈胜家;闵科;夏少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破裂的术前诊断、手术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自1991年~2005年13例闭合性十二指肠破裂,依据术前诊断,相应行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本组病例经治疗,11例治愈,2例死亡,1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十二指肠瘘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十二指肠破裂术前诊断较困难,一旦确诊后要根据十二指肠破裂的部位和程度而确定手术方式,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病人的预后较好.
作者:程明;张健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成人肠套叠的CT表现.结果 15例成人肠套叠的原因分别为:恶性病变包括结肠癌3例,淋巴瘤2例,转移瘤1例,共6例(6/15);良性病变包括血管瘤2例,粘膜下脂肪瘤4例,平滑肌瘤2例,结肠息肉1例,共9例(9/15).表现为小肠-结肠套叠5例,小肠型肠套叠3例,结肠-结肠型肠套叠7例.CT直接征象:靶征12例,彗星尾征7例,肾形征4例,其间肠系膜脂肪套入形成半月形或环形征象9例,如套入部与鞘部肠壁间的气体则形成偏心或外周气泡6例;间接征象:肠壁增厚7例,近侧肠腔不同程度的扩张9例,肠梗阻6例,邻近肠系膜或筋膜浸润1例.CT发现原发病8例(8/15).结论 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并为术前病因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陈祖华;余日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6例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及有可评价病灶.采用奥沙利铂130 mg/m2,亚叶酸钙(LV)200 mg/m2及5-氟脲嘧啶(5-Fu)500 mg/m2~5方案化疗.3周为1周期,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36例患者均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全组CR患者3例(8.3%),PR11例(30.6%),SD12例(33.3%),PD10例(27.8%).有效率为38.9%.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毒性、粘膜炎与感觉神经毒性.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5-氟脲嘧啶、亚叶酸钙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有一定的客观缓解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景钊;龚玲;邹长林;张薛榜;谢聪颖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急诊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5例急诊心脏手术(心功能Ⅳ级3例,心功能Ⅲ级2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CPB)下完成.麻醉选择对循环系统干扰小的药物,麻醉诱导前、心脏复跳后给予多巴胺或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等血管活性药维持循环系统功能稳定.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讨论 急诊心脏手术需各科医护人员平时训练有素,配合密切.选择适当的血管活性药、麻醉药尽量维持循环系统功能稳定.
作者:钟文胜;张明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并积极探索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静脉输注治疗重症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和新途径.方法 在74例重症型颅脑损伤(GCS评分6~10分)急性期患者的治疗当中运用依达拉奉静脉输注,疗程2周,随访6~24周,通过颅脑CT影像检查比较脑肿胀、脑水肿等病变变化情况.结果 66例患者脑挫裂伤及其周围水肿灶明显缩小,平均GCS在5周后均达12分以上,GOS评分提高,随访24周ADL分级均达Ⅰ~Ⅱ级:另8例患者脑水肿在5周的住院期间消除较前缓慢,但反映其伤情预后的ADL分级也有所提高.结论 静脉输注依达拉奉的方法在重症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救治中作用明显,能够改善其治疗预后,且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唐尤佳;罗林;淦作松;梅珍;陈希兰;胡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静滴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7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7例,观察组I27例,观察组Ⅱ24例,观察组Ⅰ、Ⅱ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静滴IVIG400 mg/kg.d,qd1 d;400 mg/kg.d,qd×3 d,观察各组患儿喘憋缓解、肺部罗音消失及住院病程情况.结果 观察组Ⅰ、Ⅱ与对照组相比,喘憋缓解、肺部罗音消失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Ⅰ与观察组Ⅱ相比喘憋缓解差异不显著(P<0.05),但肺部罗音消失及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 IVIG是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刘书杰;荆俊华;侯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使用通心络胶囊,观察动态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改善,血脂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具有降低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循环,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黄成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小儿肺炎的致病菌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1221例小儿肺炎患儿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结果 1221例标本检出致病菌516株,总阳性率为42.3%.其中革兰阴性菌378株(73.3%),革兰阳性菌77株(14.9%),真菌61株(11.8%),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76株,大肠埃希菌81株,鲍曼不动杆菌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6株,白色假丝酵母菌55株,铜绿假单胞菌26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百分率分别为39.2%和58.0%.耐药率高的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为氨苄西林(96.6%),大肠埃希菌为氨苄西林(79.0%),鲍曼不动杆菌为呋喃妥因(98.4%),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青霉素G(94.6%)、氨苄西林(94.6%),铜绿假单胞菌为头孢唑啉(100%).结论 小儿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及时掌握小儿肺炎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的动态,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陈海哨;李凤仙;陈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1652例急诊创伤患者的早期辅助检查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方法 对创伤病例进行现况调查,所得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分析,并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 本组平均每例作了1.88次辅助检查,其中55.75%的患者做了X线检查,阳性率36.81%;37.71%的患者做了CT检查,阳性率为21.51%;27.54%的患者做了B超检查,阳性率为23.52%;13.14%的患者检查了血常规,阳性率25.35%.结论 应严格掌握辅助检查的指征,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免增加医疗费用.
作者:王顼;顾基伟;徐罗刚;范文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危重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血糖水平>11.1 mmol/L危重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29)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对照组(n=29)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10.0~11.1 MMo/l,通过实验观察两组患者使用胰岛素天数、使用抗生素天数、入住ICU天数、使用呼吸机天数、死亡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等反映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使用胰岛素天数、使用抗生素天数、入住ICU天数、使用呼吸机天数、死亡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危重病患者即使无糖尿病史,当出现血糖水平持续升高时,强化胰岛素治疗可改善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及预后,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樊宇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中供心切取护理配合及供心心肌保护方法,以缩短供心的采取时间,尤其是热缺血时间,使供心得到有效的保护,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总结了1997年6月~2005年10月我院14例心脏移植中的供心手术配合及保护方法.结果 14例患者开放循环后,13例心脏自动复跳,1例电击复跳,长生存时间近9年.结论 此方法可获得有效的心肌保护.
作者:过湘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价值.方法 分析了287例甲状腺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结果,并与病理及实验室对照.结果 甲状腺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4.6%(11/13),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5.6%(262/274).结论 应用二维声像图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血流参数测值,可以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作者:杨文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临床上可见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可累及骨髓引起骨髓坏死,预后凶险.我院曾遇到2例骨髓坏死,1例为急粒,1例为恶组伴发骨髓坏死,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例1,男,42岁,农民,住院号191437.患者于2003年9月3日晚突感双侧腰腿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且双下肢麻木站立不稳,行走困难,活动时疼痛加剧.
作者:伍柏青;陈世林;张水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胰头实质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36例胰头占位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均不能明确诊断.术中探查结合术中穿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诊断为胰头癌22例,慢性胰腺炎9例;行Whipple手术15例,PPPD术3例,Beger术3例,胰腺部分挖除+胰管空肠侧侧吻合2例,姑息性手术13例.术后误诊2例,发生胰漏2例.结论 术中的定性诊断,是制定治疗胰头占位病变的关键.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忠铭;雷自强;林志铭;罗满生;彭放根;吴红;谭红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 2003年7月~2005年8月对良性疾病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26例,行经宫颈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经宫颈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和经宫颈宫内残留异物去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并发症及疗效情况.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约35.6 min;术中平均出血约52.5 ml;术中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经术后随访,42例子宫肌瘤,41例子宫内膜息肉及12例宫内残留异物清除的治愈率均达到100%,31例功血的治愈率亦达到93.77%.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良性疾病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安全有效,是有生育要求或留子宫患者的佳选择,而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严格术中监测是提高术后疗效和手术安全的保障.
作者:陈迪文;吴小妹;金海燕;闫贵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临床医疗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并发症有了更新的认识.现就我科收治的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浆膜腔积液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浆膜腔积液在重症胰腺炎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
作者:张保环;干超士;徐惠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伴高顺应性膀胱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1年4月~2006年3月收治12例患者回顾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入院后均留置导尿,1例因留置导尿失败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并给神经营养药物治疗.8例患者在6个月内逼尿肌功能有恢复,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双极电切术;4例逼尿肌功能无恢复患者中,2例行膀胱腹直肌间置术,2例永久性膀胱造瘘.结论 高顺应性膀胱是逼尿肌损害严重的表现,早期留置导尿或膀胱造瘘解除梗阻、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定时持续的给冷生理盐水人为刺激膀胱收缩等方法有利于逼尿肌功能的恢复;逼尿肌功能恢复患者,可行前列腺切除手术,对逼尿肌功能不能恢复者,则应永久性膀胱造瘘或行膀胱腹直肌间置术.
作者:杨凌峰;蒋悦;张宝金;陈挺;楼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全自动血沉分析仪与魏氏法测定血沉差异的情况,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对两种结果的应用.方法 使用DRAGONMED 2010全自动血沉分析仪和魏氏测定对30例门诊病人血沉进行测定,并作两种方法血沉值差异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549,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的双侧显著性检验为0.002,无相关关系.统计量t值=0.488,双侧配对t检验的结果P=0.629,95%置信区间为:(0.8511,1.3845),99%置信区间为:(-1.2398,1.7731).结论 两种方法测定血沉结果在仪器线性范围内无差异,因此对严重贫血病人为了准确得到血沉的数值应改魏氏法.
作者:刘晓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