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汉;宗建平;季蕴辛;虞松平
目的 探讨合理安全的无痛人流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人工流产患者1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分别为曲马多-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组(C组),单纯丙泊酚组(D组);观察4组麻醉前、麻醉后的MAP、HR、SpO2、术中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及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四组MAP、HR、SpO2麻醉后较麻醉前明显下降;A、B、C组的丙泊酚用量显著小于D组(P<0.01),D组麻醉效果与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低于A、B、C组(P<0.05),B、C组的丙泊酚用量显著小于A组(P<0.05);A、B组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明显长于C、D组(P<0.01),且头昏、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C、D组(P<0.05);4组恶心、呕吐无明显差异.结论 雷米芬太尼预先镇痛配伍丙泊酚是合理、安全的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方法.
作者:周建敏;李和;罗小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甲亢的麻醉效果.方法 Ⅰ组患者用罗哌卡因行双侧颈丛组滞:Ⅱ组用咪唑安定等诱导插管,术中以芬太尼等间断静注,异丙酚持续泵入和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Ⅲ组先按Ⅰ组行颈丛组滞,再按Ⅱ组方法复合气管内全身麻醉.结果 Ⅲ组术中平稳,无需追加药,全麻药用量少.结论 颈丛阻滞复合气管内全身麻醉效果好.
作者:黄自生;李平安;黄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临床医疗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并发症有了更新的认识.现就我科收治的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浆膜腔积液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浆膜腔积液在重症胰腺炎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
作者:张保环;干超士;徐惠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经验.方法 将前列地尔200 μg,阿魏酸钠0.2 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其它治疗方法与常规组相同,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并与常规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常规组.结论 前列地尔加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毛兆矩;毛晓华;王樟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全自动血沉分析仪与魏氏法测定血沉差异的情况,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对两种结果的应用.方法 使用DRAGONMED 2010全自动血沉分析仪和魏氏测定对30例门诊病人血沉进行测定,并作两种方法血沉值差异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549,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的双侧显著性检验为0.002,无相关关系.统计量t值=0.488,双侧配对t检验的结果P=0.629,95%置信区间为:(0.8511,1.3845),99%置信区间为:(-1.2398,1.7731).结论 两种方法测定血沉结果在仪器线性范围内无差异,因此对严重贫血病人为了准确得到血沉的数值应改魏氏法.
作者:刘晓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对GISTs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2例GITs病例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胃6例,小肠3例,食管、升结肠、肠系膜各1例;良性2例,交界性2例,恶性8例;12例中9例向腔外生长,8例肿块直径>5 cm,肿块内常见出血、坏死、囊变;肿块实质部分强化明显,囊变、坏死部分不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显著.肿块内伴发含气液平2例,肝脏转移2例,区域淋巴结未见明显增大,所有病例均未见肠梗阻征象.结论 CT对CISTs诊断有一定价值,有时与平滑肌瘤、神经源性肿瘤鉴别困难,确诊需要结合免疫组化检查.
作者:周胜法;方必东;许崇永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孕27~28周胎膜早破期待治疗的可行性,探讨提高孕27~28周胎膜早破分勉时机选择.方法 对我院2001~2005年收治的孕27~28周胎膜早破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期待治疗组和终止妊娠组潜伏期及新生儿预后.结果 期待治疗组平均延长孕周9 d4 h,长1例延长6周;期待妊娠可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及死亡率,且并没有明显增加孕妇及新生儿感染.结论 孕27~28周胎膜早破如延长孕周至30周以上能降低新生儿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曾晓明;郑九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枪式硅胶印模材料在根管印模中的应用.方法 取实验教学牙模型30副分3组(每组10副)分别用自凝印模塑料、琼脂-藻酸盐印模材料、枪式硅胶印模材料根管印模后制取桩核,就位后采用拉力计来测量3种方法印模制作桩核的固位力.结果 在这三种根管印模方法中以枪式硅胶印模法制作桩核的模型清晰、固位力大(P<0.05),自凝印模塑料制作的桩核就位较困难,固位力差,琼脂-藻酸盐印模法制作的桩核固位力较差.结论 枪式硅胶印模材料在根管印模的操作中方法简便,制作的桩核固位力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海;蒋李懿;梁美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脾外伤在腹内脏器外伤中占首位,而迟发性脾破裂占脾外伤10~15%.我院近8年收治迟发性脾破裂15例,占同期脾外伤10%,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患者,男13例,女2例,年龄17~59岁,平均42岁,其中11例患者因左上腹部突发剧痛,数小时至1 d不等,伴心慌、虚汗、头晕、腹胀.查体:部分患者血压下降,均呈贫血外观,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以左上腹为甚.有2例触及左上腹压痛性包块,诊断性腹穿抽得不凝血性液,B超或CT检查显示脾破裂,行脾切除术.
作者:陈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晚期出现的特发性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其发病率高达7%~10%,其病因尚无定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可能为内皮细胞的损伤或功能紊乱,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人们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遗传因素也有重要的关系.近年来有研究显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可能导致血高同型半胱氨酸,从而引起内皮细胞损伤或内皮功能的紊乱,由此推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关.本文章就近年来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樊李平;付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02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息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药3~5 d,停4 d,再次给药3 d;对照组给予红霉素30 mg/(kg.d),分两次静脉滴注,疗程10~14 d.结果 阿奇霉素组痊愈率明显高于红霉素组(χ2=10.489,P<0.01),且在平均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红霉素组,仅在平均退热时间疗效稍差.同时阿奇霉素出现胃肠道反应,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红霉素组.结论 阿奇霉素可作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规用药,且有疗效好,疗程短,不良反应少,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燕;马旭升;涂林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症中毒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重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测定不同时期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好转组恢复期与入院时进行比较.结果 好转组和死亡组入院时的TT3、FT3均低于对照组,好转组恢复期的TT3、FT3高于入院时,死亡组终末期的TT4、FT4低于对照组,不同时期的TSH无明显变化.结论 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动态变化对判断重症中毒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先汉;宗建平;季蕴辛;虞松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术前光量子血氧疗法(UBIO)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作用.方法 6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UBIO治疗.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UBIO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改善;脾脏厚度、门静脉宽度及门静脉血流量减少,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快.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前UBIO能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肝功能,改善门静脉高压和高动力循环状态.
作者:焦磊明;邓建军;胡俊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价值.方法 分析了287例甲状腺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结果,并与病理及实验室对照.结果 甲状腺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4.6%(11/13),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5.6%(262/274).结论 应用二维声像图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血流参数测值,可以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作者:杨文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使用通心络胶囊,观察动态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改善,血脂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具有降低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循环,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黄成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慢性肺心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符合条件的慢性肺心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硝酸甘油,3d后观察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3.3%,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率为46.7%,总有效率为67.2%,治疗后二组疗效对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雾化吸入硝酸甘油10 min、60 mim、1 d、2 d和3 d右室射血前期(RPEP)/加速时间(AT)、肺动脉平均压(PAMP)均较吸入前基础值明显下降(P<.05).而HR、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峰值血流速度(PA)及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后与吸入前基础值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可以降低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循环的血流动力学,而对体循环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赞华;曾柳芽;杨桔英;黄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创伤患者血糖情况与创伤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120例创伤患者,于伤后来诊时即刻取样检测血糖水平,并给创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根据血糖情况分为正常组(3.6~6.1 mmol/L)、中间组(6.2~11.1 mmol/L)、高血糖组(11.2~18 mmol/L)、超高血糖组(>18 mmol/L),统计组内严重创伤患者(ISS评分≥20)以及死亡情况.结果 高血糖组和超高血糖组的创伤患者较正常组与中间组ISS评分及死亡率均明显增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创伤后体内血糖水平明显增高,血糖的高低与创伤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预后呈负相关关系.
作者:刘晓洪;王晓勇;石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肝胆外科自1997年1月~2002年12月诊治的23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例的临床诊疗资料.结果 (1)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可使ALT在术后有明显下降.(2)B超检出率78.26%.(3)均实行手术治疗,以囊肿切除和胆道重建术为主.结论 (1)B型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2)完整切除胆管囊肿行胆管或肝管空肠R-Y吻合作为根治该病的佳术式.
作者:张祥东;杨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6例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及有可评价病灶.采用奥沙利铂130 mg/m2,亚叶酸钙(LV)200 mg/m2及5-氟脲嘧啶(5-Fu)500 mg/m2~5方案化疗.3周为1周期,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36例患者均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全组CR患者3例(8.3%),PR11例(30.6%),SD12例(33.3%),PD10例(27.8%).有效率为38.9%.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毒性、粘膜炎与感觉神经毒性.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5-氟脲嘧啶、亚叶酸钙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有一定的客观缓解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景钊;龚玲;邹长林;张薛榜;谢聪颖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破裂的术前诊断、手术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自1991年~2005年13例闭合性十二指肠破裂,依据术前诊断,相应行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本组病例经治疗,11例治愈,2例死亡,1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十二指肠瘘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十二指肠破裂术前诊断较困难,一旦确诊后要根据十二指肠破裂的部位和程度而确定手术方式,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病人的预后较好.
作者:程明;张健全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