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癌下颈前分割野脊髓挡块的设置

叶新芊;李金高;蒋春灵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下颈前分割野, 挡块设置
摘要: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下颈前分割野脊髓挡块的合理设置方法.方法 收集2006年1~2月于我科住院,确诊鼻咽癌患者50例,放疗前常规行仰卧位鼻咽+全颈增强CT横断扫描.在CT横断图像上,以通过椎孔中央并垂直于床面的直线为基准线,在相当于第6颈椎椎体中央水平,分别测量左、右侧颈总动脉内缘距基准线的垂直距离(L、R).结果 L范围14~27 mm,中位值19 mm,50例患者中L≤15 mm者有6例;R范围10~28 mm,中位值17 mm,50例患者中R≤15 mm者有15例;L+R范围25~49 mm,中位值37 mm,50例患者中L+R≤30 mm者有7例(14%);全组50例患者中达到L≤15 mm或R≤15 mm任一项者共有18例(36%).结论 鼻咽癌放射治疗中下颈前分割野脊髓挡块简单设置为30 mm宽的方法可能导致1/3左右患者至少1侧Ⅳ区淋巴引流区内侧部分漏照或剂量不足,下颈前分割野脊髓挡块好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个体化设置.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内窥镜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进展

    内镜神经外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0午,泌尿外科医生Lespinsse[1]应用内镜电凝脉络丛治疗了2例儿童脑积水的患者.

    作者:邱修辉;罗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四肢广泛皮肤撕脱伤并骨折30例的治疗

    目的 探讨四肢广泛皮肤撕脱伤并骨折的治疗.方法 Ⅰ期手术行内固定及皮肤的处理.结果 治疗30年,随访1年,1例肱骨不愈合,其余均愈合.无骨髓炎及内固定物外露.骨折Ⅰ期愈合率97%.结论 四肢广泛皮肤撕脱伤并骨折Ⅰ期引清创及内固定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刘建庭;郭井根;刘家开;曾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激素的应用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的激素应用经验.方法 将6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病人随机分成2组,一组在20%甘露醇250 ml内加入地塞米松5~10 mg,另一组不搭配激素的使用,观察2组病人在减轻结膜充血和缓解头痛时间上的差异.结果 搭配使用激素组与不搭配使用激素组两者在时间上有显著差异,搭配使用激素后有快速减轻结膜充血和缓解头痛的作用.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病人,使用激素方便而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在20%甘露醇内加入地塞米松5~10 mg.

    作者:余小红;周志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CT Pinpoint导航系统在介入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估Pinpoint导航系统在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报告18例在Pinpoint系统导引下穿刺活检以及微波治疗,其中10例穿刺活检,8例微波治疗.利用Pinpoint系统的机械手、监视器和三维立体重建技术定位,激光导引,穿刺活检和微波治疗.病灶大小范围从1.2~5.6 cm.结果 病灶刺中率为100%;微波治疗8个病例中,7个为单病灶,1个为2个病灶,2个月后复查,总有效率75%.结论 在CT Pinpoint系统导引下穿刺活检和微波治疗成功率高,创伤小、安全,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索宁;徐仁根;吴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母胎转运与HBV宫内感染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是形成众多的HBsAg慢性携带者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母亲的细胞和血清中游离DNA可少量通过胎盘屏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介导HBV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本文旨在对母胎转运、PBMC在HBV宫内感染的机制作以简要综述.

    作者:邹璐;石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江西省儿童医院336例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横断面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05年7月27日所有住院患儿进行抗菌药物使用词查.结果 336住院患儿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9.76%,联合用药占39.56%;其中一联使用者占60.45%,二联使用者占37.31%,三联使用者占2.24%,四联及以上为0.内科、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80.80%和75.00%;预防用药仅限于外科.病原学送检率为58.58%.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明显高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提出抗菌药物使用率力争控制在50%以下的目标,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作者:杨慧珍;罗晓黎;徐淑娟;陈遂;张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心肌缺血预处理抗血小板活化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处理(myocardi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MIP)对缺血-再灌注(Ischmia/Reperfusion,I/R)期血小板活化、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4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和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组(n=20),分别在基础状态、缺血前、缺血40 min、再灌注60 min和再灌注120min测定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血栓烷B2(TXB2)的浓度(n=12).另一方案则通过颈总动脉-颈外静脉旁路法观测基础状态和再灌注60 min时的血栓湿重(n=8).结果 再灌注期,两组实验动物sP-selectin、TXB2浓度和血栓湿重与基础状态时相比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IPC组上述参数均低于对照组,再灌注60 min和120 min时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心肌缺血预处理可以有效抑止再灌注期血小板活化、限制血管内血栓形成.

    作者:肖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胰岛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研究主要是围绕三种学说,即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和损伤反应学说.近年来Ross指出AS是炎症性疾病,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1].

    作者:聂志华;黄绍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西米替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西米替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分别采用综合治疗,加用普米克令舒或普米克令舒联合西米替丁.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B组与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喘憋消失、气促缓解、哮鸣音消失、湿啰音消失及平均住院时间治疗B组与A组和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普米克令舒联合西米替丁治疗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增强疗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安全、有效、简便.

    作者:杨康治;吴少华;陈正珊;吴珊霞;冯思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保留肾单位肾癌切除术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肾癌的手术疗效.方法 18例行保留肾单位肾癌切除术的患者,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50岁.肿瘤直径1.5~4.0 cm,平均3.6 cm.先天性孤立左肾肾下极肿瘤1例,双肾肿瘤1例.透明细胞癌16例,肾细胞癌1例,颗粒细胞癌1例.T1 15例,T2 3例.结果 18例手术均成功.术后平均随访36个月,1例先天性孤立左肾肾下极肿瘤术后30个月肺转移外,余17例均无瘤生存至今.结论 保留肾单位肾癌切除术安全有效,适合于肿瘤直径≤4.0 cm早期肾癌.

    作者:涂新华;胡勇;吴高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氨甲环酸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氨甲环酸可抑制纤溶酶原激活,使纤维蛋白不被纤溶酶溶解,产生止血作用,临床常用于急慢性、局部或全身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及术后止血.

    作者:王金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21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其原因多为车祸、高空坠落、重物击打等.颅脑外伤可导致脑血管功能紊乱、缺血、脑组织变性坏死,产生脑水肿及局灶性神经系统病变征象,若不及时抢救,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生命危险.

    作者:李秋萍;李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目的 总结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3年4月~2006年10月,38例患者共39个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中34例栓塞成功,其中25例100%栓塞,6例90%~99%栓塞,3例部分栓塞.4例栓塞未成功病例,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微导管到位失败.34例栓塞成功病例,术中血栓形成2例,经紧急溶栓后复通;栓塞术后孔小时内死亡1例,1个月时死亡1例.32例栓塞成功存活患者,出院时MHSS评分0~5分28例,5~10分4例.随访至今,仅2例生活不能自理,其余病人均恢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 对动脉瘤进行介入治疗要严格掌握适应症,要有娴熟的介入技术,术前周密考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栓塞成功的病人大部分预后良好.

    作者:曾文锋;吴凌峰;屈新辉;张昆南;吴晓牧;高幼奇;谢旭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应用螺钉内固定治疗Bennet骨折12例

    目的 评估螺钉内固定治疗Bennet骨折的疗效.方法 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Bennet骨折12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中骨折均解剖复位,术后早期功能康复.12~16周后取出内固定,骨折一期愈合,功能良好.结论 螺钉内固定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治疗Bennet骨折有确实的疗效.

    作者:刘文剑;杨立文;刘思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经皮肾穿刺一期处理肾结石合并UPJ狭窄(附5例报告)

    目的 观察微创经皮肾穿刺一期处理肾结石合并UPJ狭窄的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5例肾结石合并UPJ狭窄行一期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及腔内成形术.结果 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结石彻底清除,UPJ通畅.结论 微创经皮肾穿刺一期处理肾结石合并UPJ狭窄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张建文;杨友清;魏爱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应用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15例报告

    目的 观察简易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普通氧源、氧管末端插入水封瓶,使管道内形成一定压力,通过调节氧流量和氧管入水深度调节CPAP压力,观察患儿呼吸、面色、神志、心率等情况.结果 15例患儿抢救存活10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2例,治愈率达66.7%.结论 简易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良好,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舒智源;杨红;夏凡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PACS在放射科的应用

    随着医学影像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应运而生,它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对医学影像(图像和文字)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使医学影像资源达到充分共享,代表着当今医院影像学科的发展趋势.

    作者:吴艳红;陶学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鼻咽癌下颈前分割野脊髓挡块的设置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下颈前分割野脊髓挡块的合理设置方法.方法 收集2006年1~2月于我科住院,确诊鼻咽癌患者50例,放疗前常规行仰卧位鼻咽+全颈增强CT横断扫描.在CT横断图像上,以通过椎孔中央并垂直于床面的直线为基准线,在相当于第6颈椎椎体中央水平,分别测量左、右侧颈总动脉内缘距基准线的垂直距离(L、R).结果 L范围14~27 mm,中位值19 mm,50例患者中L≤15 mm者有6例;R范围10~28 mm,中位值17 mm,50例患者中R≤15 mm者有15例;L+R范围25~49 mm,中位值37 mm,50例患者中L+R≤30 mm者有7例(14%);全组50例患者中达到L≤15 mm或R≤15 mm任一项者共有18例(36%).结论 鼻咽癌放射治疗中下颈前分割野脊髓挡块简单设置为30 mm宽的方法可能导致1/3左右患者至少1侧Ⅳ区淋巴引流区内侧部分漏照或剂量不足,下颈前分割野脊髓挡块好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个体化设置.

    作者:叶新芊;李金高;蒋春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15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体会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技术检查的1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5例,诊断14例,漏诊1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简便、快捷、无创和有效的检查方法,尤其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危重患者可床边检查,应作为本病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江涛;罗慧军;何小萍;胡春梅;张惠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26例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326例颌面部血管瘤采用平阳霉素治疗,随访观察6个月~5年.结果 治愈302例(92.91%),好转24例(7.09%),有效率为100%.其中23例复发,经过2~3次再注射病愈.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疗程短,经济安全,副作用小,是治疗颌面部血管病理想方法.

    作者:夏刚;卢新华;叶明华;刘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