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肢气单胞菌感染致脓毒症的3例抢救护理体会

张连连;周国花;刘敏晓;金小慧;卢中秋;程俊彦

关键词:下肢, 气单胞菌属感染, 菌感染, 脓毒症患者, 抢救, 感染性休克, 蜂窝组织炎, 革兰氏阴性杆菌, 败血症, 医护人员, 机会感染, 护理体会, 功能低下, 肝病患者, 脑膜炎, 免疫力, 骨髓炎, 感染后, 肝脓肿, 成功率
摘要:气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人的感染主要表现为腹泻和蜂窝组织炎,很少引起败血症[1].免疫力功能低下的肝病患者感染后可出现严重的机会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骨髓炎、肝脓肿等[2],诊治不及时可因感染性休克在24h内死亡,但有关下肢气单胞菌感染引起脓毒症、感染性休克、MODS病例,国内外少见报道.现将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7月收住的3例气单胞菌属感染引起的以下肢蜂窝组织炎为主要表现的脓毒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可提高医护人员对于本病的认识和救治的成功率.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1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和研究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佳治疗术式.方法 (1)经腹和肛门齿状线切除直肠下段癌,行乙状结肠和肛管齿状线吻合13例;(2)超低位双吻合器吻合6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渗漏,经局部引流治愈.术后12~15周对排气和排便控制良好,无一例发生大便失禁.随访6个月~6年,平均随访时间3年3个月,第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7%(17/19)、66.67%(12/18)、42.86%(6/14).无一例局部复发.结论 根据直肠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生物学行为选择手术适应证;超低位双吻合术和经腹、肛门齿状线切除直肠下段癌,行乙状结肠与肛管齿状线吻合均不失为良好的保肛术式.

    作者:罗满生;雍铁山;严太平;彭艺;肖维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直刺采血法临床效果的观察

    目的 比较两种静脉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门诊200例采血病人用随机法,按单日、双日分成两组,单日行直刺采血法进行采血,双日行传统法进行采血.结果 直刺采血法全程采血时间短于传统采血法,采血成功率无明显差异,直刺采血法疼痛率明显低于传统采血法.结论 直刺采血法优于传统采血法.

    作者:杨丽芬;何建群;梅映台;陈志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80例分析

    我院妇科于2005年1月~2006年1月,对非脱垂子宫经阴切除术改进80例,与传统经腹子宫全切术式相比,减少了手术操作步骤,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且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发病率低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月新;江秋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骨肿瘤致颈肩腰腿痛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骨肿瘤导致颈肩腰腿痛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选择18例以颈肩腰腿痛为主诉,后经检查确诊为骨肿瘤或骨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例中骨转移瘤13例,原发瘤5例;12例血沉加快,6例碱性磷酸酶增高,经X线摄片、CT、MRI检查诊断为骨转移瘤或原发瘤.结论 中老年人持续颈肩腰腿痛,夜间痛甚,应仔细检查,常规摄X线片,必要时做CT、MRI、同位素骨扫描检查,以免漏诊或误诊.

    作者:汤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螺旋CT在直肠癌术后的应用

    目的 评价螺旋CT对判断直肠癌术后有无复发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 38例中,17例复发,CT表现为直肠窝内肿块12例,吻合口处肠壁不均匀环形或不规则增厚5例;1例表现为手术区直肠壁稍增厚,且欠规则,经1年6次复查未见变化,考虑术后及放疗后改变;20例未见明显异常征象.结论 螺旋CT检查能够较准确地显示直肠癌术后复发与否等情况.

    作者:周长青;姚金龙;翟荣存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后纵隔淋巴瘤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4岁.因胸背痛半月余收住入院.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痛,持续钝痛,以夜间为主,卧位明显.时感胸闷、气促,活动后明显.无明显咳嗽咳痰,无发热,无皮疹,无盗汗,无关节肿痛.入院查体:T36.8℃,P77次/min,R20次/min,BP129/77mmHg.神志清,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下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罗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NS(-).

    作者:郑宏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用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46例用复方丹参治疗,均治疗10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率78.3%,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 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王瑜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学导式教学在内科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 寻找一种更有效的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方法 选择在温岭市中医院内科实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为两组(各30名).观察组采取学导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实习2个月后进行统一考试.结果 学导式教学方法明显优于传统式教学法,经Ridit分析,P<0.05.结论 学导式教学明显优于单一枯燥的传统教学,它培养了护生的自学能力和评判性思维,增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护理措施得到了落实,提升了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元国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指导父母使用非药物方法减轻短小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目的 总结父母配合护理在减轻小儿短小手术后的疼痛方向的经验.方法 选择2004年6月~2006年6月我科收治的包茎、隐睾、血管瘤等患儿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由专职护士对实验组患儿及父母进行详细的术前指导,并进行个性化床旁护理.结果 60例患儿分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指导父母使用非药物方法可以减轻患儿短小手术后的疼痛和焦虑程度缓解,提高患者的休息睡眠质量.

    作者:熊淑娇;陈冬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盖诺后期局部反应的观察护理

    盖诺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抗肿瘤药,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配合放疗.其对局部血管组织刺激大,严防渗漏是静脉注射的关键.我院对89例患者使用盖诺在用药后的3~7d有10例出现局部静脉炎表现,临床较为少见,现总结报告如下.5参考文献[1]邹艳辉.盖诺所致静脉炎的分析与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5):577[2]岳春华.盖诺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1):1296[3]许笑,丁荣双,谭秀云.异长春花碱不良反应预防和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345[4]曲云炎,王运平,邱世翠,等.MWBO抗感染机理试验研究.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6,8(1):19

    作者:李新平;罗淑兰;章小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部分脾栓塞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

    目的 探讨经脾动脉介入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06年2月治疗门脉高压症共1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或左)股动脉后明胶海绵剪成2×2cm大小的碎块和7#丝线剪成2×2cm长的线段少量,与造影剂混合后缓慢注入,并观察栓塞范围和患者反应,栓塞范围宜控制在1/2~2/3;术后分别于1周、1个月和2个月复查.对照组为脾切除断流或脾切除加门-体静脉分流术.结果 治疗组治愈10例,无效1例,治愈率90.9%;对照组治愈3例,无效2例,治愈率60.0%,两组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1).结论 部分脾栓塞术可作为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龙圣根;肖玉兰;郭路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胃印戒细胞癌临床、胃镜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

    胃印戒细胞癌在原发性胃癌中占有一定比例,是一类分化差,侵袭力强、易在胃壁内弥漫浸润性生长、进展速度快、转移性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不易早期诊断和预后较差的一类高度恶性肿瘤,因而,其特殊的临床特点、胃镜表现、生物学特征与行为倍受关注.现就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龚锦文;周丽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植物对Hela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宫颈癌占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位,发病率有逐年升高和发病年轻化的趋势.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和化疗,化疗是子宫颈癌的常规治疗方案.大多数的化疗药物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杀死肿瘤细胞[1].细胞凋亡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现象,是在体内复杂信号的调节下,由细胞内特定的基因操纵和调控的细胞自杀性行为.很多植物可通过调控Hela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激活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王海燕;刘法彬;余海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与心律失常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和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 对52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44例冠心病(CHD)患者和56例EH并发CHD患者与34例健康老年人的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EH组和CHD组与对照组HRV时域法所有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EH并发CHD组与对照组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但不同疾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个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EH组、CHD组及EH+CHD组间,除外CHD组与EH+CHD组房性早搏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和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以房性早搏常见,其次为室性早搏);当高血压病患者并发冠心病时这种受损更加明显,其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增高是导致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和心律失常的可能因素.

    作者:陈军喜;刘艳阳;葛郁芝;黄北南;刘秋玲;吴志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1年5月~2004年10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78例(其中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41例,单纯口服迪巧钙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以QCT测定L2~4的BMD及临床症状观察进行评估.结果 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总有效率90.3%,单纯口服迪巧钙总有效率43.2%.结论 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可作为骨痛严重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选方法.

    作者:肖强;李小飞;刘静莉;刘亚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骨样骨瘤的X线诊断

    目的 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表现.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5例,其中男4例,女1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的表现及其对瘤巢周围改变的显示能力.结果 5例X线平片4例显示瘤巢,2例有软组织肿胀,1例误诊为骨巨细胞瘤.结论 瘤巢是确诊骨样骨瘤的关键,X线平片是诊断骨样骨瘤的重要的检查方法,但不典型的病灶可能造成误诊.

    作者:胡金平;曾生根;付水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青年卒中68例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卒中的病因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22例,有效38例.结果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作者:王文华;杨江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维生素B1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维生素B1针足三里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维生素B1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1~2次.结果 维生素B1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较好.结论 治疗婴幼儿腹泻使用维生素B1针双侧足三里注射有肯定疗效.

    作者:邓爱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脑利钠肽前体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前体(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9例老年COPD患者血浆pro-BNP水平,并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老年COPD患者pro-BNP水平与LVEF水平及PaO2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 pro-BNP测定有助于老年COPD患者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可以作为指导抗心力衰竭治疗的指标.

    作者:丁弘;包纪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早期脑梗死20例报告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早期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治疗时间窗对疗效与出血性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以20例发病12h以内的脑梗死为静脉溶栓治疗组,并与具有可比性的2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作对照研究.治疗组第1d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注;低分子量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每12h一次,持续10d,其余治疗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结果 溶栓治疗组治愈率65%(13/20),总有效率90%(18/2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时间(11±4)d,对照组(21±5)(P<0.05);治疗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25%(5/20),对照组10%.治疗组6h以内治疗的病人的治愈率明显高于6h~12h内治疗者,而出血发生率则相反.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与尿激酸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宜在发病后6h以内.

    作者:曾小华;蒋奇平;程爱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