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青;姚金龙;翟荣存
目的 探讨维生素B1针足三里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维生素B1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1~2次.结果 维生素B1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较好.结论 治疗婴幼儿腹泻使用维生素B1针双侧足三里注射有肯定疗效.
作者:邓爱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两种静脉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门诊200例采血病人用随机法,按单日、双日分成两组,单日行直刺采血法进行采血,双日行传统法进行采血.结果 直刺采血法全程采血时间短于传统采血法,采血成功率无明显差异,直刺采血法疼痛率明显低于传统采血法.结论 直刺采血法优于传统采血法.
作者:杨丽芬;何建群;梅映台;陈志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撤离(简称撤机)过程中胃黏膜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对撤机的预测作用.方法 利用胃张力测定仪监测86例患者在撤机过程中胃黏膜pH值(pHi)、胃黏膜内二氧化碳分压(PgCO2)、胃黏膜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等指标的变化.根据结果分为成功组、失败组、死亡组.各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 3组患者各阶段的胃黏膜代谢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黏膜代谢指标在预测撤机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蕾;林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对儿童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学和病原学进行探讨,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收治的42例儿童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病史、病因学、病原学检查和治疗策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感染性眼内炎由眼外伤导致者多,占38例(90.5%).病原体培养阳性标本24例(57.1%),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5.8%)尤其是葡萄球菌属(41.7%)是主要的病原体,其次为革兰阴性菌中的假单胞菌属(20.8%);真菌感染占12.5%.致病细菌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者多,分别为92.3%和84.6%.治疗上,73.8%的患者接受了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88.1%的患者出院时临床效果良好.结论 眼外伤是儿童感染性眼内炎主要的致病因素,玻璃体标本涂片和培养有利于明确眼内炎的性质,多种敏感抗生素的玻璃体联合注药和玻璃体切割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蕊;王守建;董晓光;闫妍;郑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烧伤术中注射肾上腺素后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平抑作用的效果.方法 将22例大面积烧伤切削痂植皮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注射含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前1min基础值(T0)、2min(T1)、5min(T2)、10min(T3)、开始取皮即刻(T4)和停止泵注艾司洛尔后5min即首次注射后42min(T5)不同时点的HR和MBP,统计总出血量,并计算每1%手术面积的出血量.结果 对照组在T2、T3和T4的HR和MBP均比基础值T0明显增加,而观察组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每1%手术面积的出血量为11.2±2.9ml明显多于观察组的7.9±2.4ml.结论 艾司洛尔对烧伤术中注射肾上腺素后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具有良好的平抑作用.
作者:高特生;朱波;沈跃;张树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螺旋CT对判断直肠癌术后有无复发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 38例中,17例复发,CT表现为直肠窝内肿块12例,吻合口处肠壁不均匀环形或不规则增厚5例;1例表现为手术区直肠壁稍增厚,且欠规则,经1年6次复查未见变化,考虑术后及放疗后改变;20例未见明显异常征象.结论 螺旋CT检查能够较准确地显示直肠癌术后复发与否等情况.
作者:周长青;姚金龙;翟荣存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M)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光盘,对12篇文献中12例及我院经治1例共13例SM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9.2%有阵发性潮红、瘙痒皮肤症状;61.6%有阵发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61.6%有阵发性心悸、胸闷、气促、心动过速、血压降低等循环系统症状;92.3%有肝、脾肿大;92.3%初诊时既有血象异常;84.6%有骨髓肥大细胞增生.化疗效果差,5例于短期内死亡.结论 SM主要临床表现为类似过敏的临床症状,肥大细胞浸润的体征;骨髓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手段,治疗无特殊方法,化疗效果差,预后不良.
作者:谢炳寿;王文权;胡理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粘膜病变过程中COX-2和TFF1的变化规律和所起的作用.方法 以88例经胃镜和病理确诊的不同胃粘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胃粘膜病变组织中COX-2、TFF1的表达,用快速尿素酶法结合Giesma染色法检测HP感染情况,并探讨HP感染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 COX-2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异型增生→胃癌中的表达逐渐增强,而TFF1的表达逐渐减弱,COX-2与TFF1经相关性分析呈成负相关(r=-0.397,P<0.01).HP阳性的各组胃粘膜病变组织中COX-2、TFF1的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组.结论 胃粘膜病变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变化过程中,COX-2、TFF1表达的异常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HP感染诱导COX-2和TFF1的表达,促进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莫耘松;张桂珍;徐利军;杨巧仙;吕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气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人的感染主要表现为腹泻和蜂窝组织炎,很少引起败血症[1].免疫力功能低下的肝病患者感染后可出现严重的机会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骨髓炎、肝脓肿等[2],诊治不及时可因感染性休克在24h内死亡,但有关下肢气单胞菌感染引起脓毒症、感染性休克、MODS病例,国内外少见报道.现将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7月收住的3例气单胞菌属感染引起的以下肢蜂窝组织炎为主要表现的脓毒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可提高医护人员对于本病的认识和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张连连;周国花;刘敏晓;金小慧;卢中秋;程俊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脑胶质瘤病(GC)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GC的CT、MRI影像学特征.结果 相邻多个脑叶广泛受累,占位效应相对较轻,无钙化、囊变和肿块形成为GC的共有特点.额、颞、顶叶受累14例(93.3%),胼胝体受累12例(80%),基底节和丘脑侵犯7例,脑干侵犯3例,小脑和脊髓各1例.CT表现为脑实质弥漫性低或等密度区;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液体衰减翻转回复序列为均匀高信号;边界均不清晰.CT显示的病变范围明显小于MRI.增强扫描11例(73.3%)无强化,2例(13.3%)轻微强化.结论 GC的病变范围及病理特征可在影像检查中得到较好反映,MRI优于CT.
作者:许士明;赵立冬;马子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慈溪市中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患病特点.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慈溪市2村6个社区40岁以上当地居民共868人,直接采用OGTT进行筛查.结果 慈溪市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和空腹糖异常的患病率分别是12.79%、9.22%、3.92%.城市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农村,农村居民的空腹糖异常患病率高于城市,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结论 慈溪市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甚至稍高于国内部分大中城市,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作者:冀黎明;张春槐;柴军土;干超士;裘玲霞;吴建国;苗志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脾动脉介入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06年2月治疗门脉高压症共1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或左)股动脉后明胶海绵剪成2×2cm大小的碎块和7#丝线剪成2×2cm长的线段少量,与造影剂混合后缓慢注入,并观察栓塞范围和患者反应,栓塞范围宜控制在1/2~2/3;术后分别于1周、1个月和2个月复查.对照组为脾切除断流或脾切除加门-体静脉分流术.结果 治疗组治愈10例,无效1例,治愈率90.9%;对照组治愈3例,无效2例,治愈率60.0%,两组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1).结论 部分脾栓塞术可作为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龙圣根;肖玉兰;郭路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胃印戒细胞癌在原发性胃癌中占有一定比例,是一类分化差,侵袭力强、易在胃壁内弥漫浸润性生长、进展速度快、转移性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不易早期诊断和预后较差的一类高度恶性肿瘤,因而,其特殊的临床特点、胃镜表现、生物学特征与行为倍受关注.现就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龚锦文;周丽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手术适应症及YL-1型针在治疗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8例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7例经治疗血肿基本消失,相对开颅手术创伤少,手术时间短,生理干扰小,经费少;相对保守治疗,住院时间短,症状消失快,后遗症减少.结论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应尽可能予以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利用YL-1型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梁庆新;江野峰;郭斯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在烧伤病人中确属罕见,如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往往被烧伤,特别是严重烧伤这种急性创伤的一系列症状掩盖,容易被忽视和漏诊,所以观察病情必须认真仔细,考虑问题必须全面周到,尽可能地减少漏诊和误诊.现将我们遇及1例报告如下
作者:汪同祖;罗刚;唐迎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早期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治疗时间窗对疗效与出血性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以20例发病12h以内的脑梗死为静脉溶栓治疗组,并与具有可比性的2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作对照研究.治疗组第1d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注;低分子量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每12h一次,持续10d,其余治疗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结果 溶栓治疗组治愈率65%(13/20),总有效率90%(18/2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时间(11±4)d,对照组(21±5)(P<0.05);治疗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25%(5/20),对照组10%.治疗组6h以内治疗的病人的治愈率明显高于6h~12h内治疗者,而出血发生率则相反.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与尿激酸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宜在发病后6h以内.
作者:曾小华;蒋奇平;程爱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前体(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9例老年COPD患者血浆pro-BNP水平,并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老年COPD患者pro-BNP水平与LVEF水平及PaO2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 pro-BNP测定有助于老年COPD患者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可以作为指导抗心力衰竭治疗的指标.
作者:丁弘;包纪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表现.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5例,其中男4例,女1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的表现及其对瘤巢周围改变的显示能力.结果 5例X线平片4例显示瘤巢,2例有软组织肿胀,1例误诊为骨巨细胞瘤.结论 瘤巢是确诊骨样骨瘤的关键,X线平片是诊断骨样骨瘤的重要的检查方法,但不典型的病灶可能造成误诊.
作者:胡金平;曾生根;付水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盖诺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抗肿瘤药,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配合放疗.其对局部血管组织刺激大,严防渗漏是静脉注射的关键.我院对89例患者使用盖诺在用药后的3~7d有10例出现局部静脉炎表现,临床较为少见,现总结报告如下.5参考文献[1]邹艳辉.盖诺所致静脉炎的分析与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5):577[2]岳春华.盖诺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1):1296[3]许笑,丁荣双,谭秀云.异长春花碱不良反应预防和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345[4]曲云炎,王运平,邱世翠,等.MWBO抗感染机理试验研究.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6,8(1):19
作者:李新平;罗淑兰;章小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数字纱布在预防拔牙术后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拔牙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经过常规拔牙后,实验组组采用牙槽窝内填充数字纱布,对照组行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于拔牙后30min观察拔牙创口渗血情况,进行疗效评估和对比研究.结果 实验组34颗患牙拔除后明显渗血1例,少量渗血14例,无渗血19例;对照组34颗患牙拔除后明显渗血4例,少量渗血21例,无渗血9例.实验组拔牙术后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数字纱布预防拔牙术后出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韩翔;柳杨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