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文;杨友清
目的 探讨气腹针单次穿刺法在卵巢癌腹腔化疗中的方法 及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卵巢癌患者腹腔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化疗是治疗卵巢癌的重要方法 ,气腹针单次穿刺法行腹腔化疗因其针头顶端特有保护套管,使组织,血管,腹腔脏器免受针头损伤,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结论 气腹针单次穿刺法安全,并发症少,使卵巢癌患者得以长期坚持化疗,疗效满意.
作者:单莺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膀胱癌术后再发上尿路肿瘤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发生上尿路癌的临床资料,原膀胱癌单发5例,多发6例,分级G1~G29例,G2~ G32例;分期T1N0M0~ T2N0M010例,T3N0M01例.结果 行根治性患侧上尿路全切术10例,输尿管部分切除膀胱部分切除输尿管再植术1例.3例膀胱癌再发,其中1例行TURBt,2例因膀胱癌再发行膀胱全切及输尿管皮肤造瘘.11例随访6个月~10年,1例术后2年因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膀胱癌多源性可能为再发上尿路肿瘤的危险因素,再发与肿瘤分级、分期无关.B超、CT检查应作为诊断首选方法.根治性上尿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俞斌;郑旭东;蒋志云;蔡雅富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对国产1%氯普鲁卡因行高位硬膜外阻滞在乳癌根治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60例择期行乳癌根治手术的患者,ASA Ⅰ-Ⅱ级,年龄23~71岁,体重40~71kg,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T1-2或2-3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4~6cm,观察组注入1%氯普鲁卡因+1:20万肾上腺素5ml,对照组注入1%利多卡因+1:20万肾上腺素5ml,5min后,两组分别给予同类药18ml.观察项目:(1)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痛觉恢复时间.(2)给药15min后麻醉阻滞范围.(3)呼吸循环改变:患者入室时、麻醉后10min、20min、30min、60min时HR、BP、RR、SPO2.(4)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头昏、倦怠、感觉异常、肌肉震颤、呼吸抑制.结果 两组病人的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4.8±0.9min和5.4±1.1min(P>0.05),痛觉消失时间分别为12.2±2.3min和13.3±3.1min(P>0.05),痛觉恢复时间分别为49.2±1.45min和50.1+13.8min(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及给药后HR、BP、RR、SPO2各组数据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昏、肌肉震颤、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1例(3.3%)和6例(20.0%)(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1%氯普鲁卡因行高位硬膜外阻滞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其麻醉效果与1%利多卡因相同,但头昏、肌肉震颤、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
作者:王永生;熊振凯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儿科常见的一种难治性疾病,以肺血管床的进行性狭窄为主要特征,分原发性(IPAH)和继发性PAH.无论是IPAH还是继发性PAH,它们的共同病理生理特点是致病因素造成直接肺血管床的损伤.肺血管收缩和重塑、原位血栓形成和血管内皮损伤是可能的病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导致血管收缩和舒张障碍,上皮细胞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GI2)的合成下降及内皮素(ET)表达的增加引起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强和血管结构重塑,是形成PAH的关键因素.
作者:范江花;朱友荣;吴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TPN处方中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促进TNA质量的提高.方法 调查我院2006年1月~12月间共288张TPN处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的TPN处方设计存在较多问题.结论 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疾病、各项生化指标等方面做出的准确评定,是设计合理的TPN处方的重要前提.
作者:赵世峰;杨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几种治疗方法 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11月~2005年9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2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优185例,良47例,差17例.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宜选择950髁钢板或动力髋内固定效果较好.
作者:徐国旺;刘理平;阳关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下微波热凝和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 以2005~2006年我科收治的支气管结核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在正规抗痨的基础上,对病变部位采用支气管镜下微波热凝和局部注射卡那霉素0.5 g,雷米封0.2 g,完成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40例病人在治疗后显效31例,有效38例,总有效率95%.结论 支气管镜下微波热凝和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戴希友;易彩琼;林富生;魏尤良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角膜缘干细胞(limbal stem cells,LSCs)是角膜上皮再生和修复的源泉,在眼表重建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对LSCs的研究已深入至分子水平,在其发育生物学特性和特异性分子标记物寻找上有了新的进展.为促进LSCs基础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本文就其分子标记物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傅甜;易敬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开放式管理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3年3月~2006年3月住院的150例精神病患者(研究组)实施开放式管理,即允许患者自由出入病区所有区域,白天允许患者自由进人病区与医院大门,允许陪护.每天责任护士按护理程序护理患者.与同期住院实行封闭式管理的11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即由护士引导患者出入病室及进行相关医疗活动,不设陪护,按常规护理.采用精神患者观察量表(NO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进行减分率分析,比较两组舒适度评分.结果 通过8周的观察,临床总体印象评定显示,研究组病情改善大于对照组.研究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实施开放式管理可提高患者住院生活质量,在有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下,开放式管理是可行的.
作者:施媛媛;陈静;徐芬兰;许雅松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缺血性心脏病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存在,全球约有数亿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冠状动脉循环发生病理改变,引起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失衡,致使心肌血流灌注不足,从而引发心肌的缺血缺氧,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作者:万小亮;唐燕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经输尿管肾镜钬激光腔内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6年11月收治的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1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56例中154例均1次手术碎石成功,单次结石粉碎率达98.7%(154/156).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在钬激光碎石过程中移位于肾盏,术后再行ESWL治疗,无输尿管损伤,撕脱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张建文;杨友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瘫痪患者输液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经验.方法 将2005年6月~2007年4月在江西省中医院住院的瘫痪患者245例、非瘫痪患者286例分为3个观察组,分别观察各组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瘫痪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瘫痪患者,患肢明显高于健肢,下肢明显高于上肢.结论 不要在瘫痪患者患侧肢体上进行静脉输液,且尽可能选择上肢静脉输液.
作者:袁小兰;邓科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双钢板治疗成人复杂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方法 和疗效.方法 20例复杂成人肱骨髁间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判断肘关节功能.结果 平均随访(22,2±7.7)个月,17例效果满意,优12例,良5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5%.结论 良好的骨折复位,足够稳定的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对成人复杂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建庭;钟俊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24岁,未婚.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乳一包块伴疼痛,为阵发性隐痛,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因包块渐增大而入院.查体:双乳对称,外观发育正常,无乳头溢液.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3×3×2cm包块,质中,表面欠光滑,有轻压痛,界限欠清,与皮肤无粘连,可移动,腋下淋巴结不肿大.B超提示:右乳外上象限低回声.
作者:谢晓明;兰龙中 刊期: 2007年第09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39岁.因咳嗽、咽痛、声音嘶哑、吞咽疼痛,发热1周,加重2d,于2005年11月10日就诊.患者于9d前受寒后出现咽部发痒和灼热感,咳嗽时疼痛伴发热,体温37.8~38.4℃.入院后查体:体温38.6℃,脉搏8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咽部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未见明显肿大,表面未见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和有触痛,颈软,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作者:黄友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ic phosphorus pesticides poisoning,AOPP)是我国目前中毒发生率高的化学毒物种类之一,病死率高达10%以上,准确、快速诊断,对中毒程度判断在实际临床中都有非常大的意义.现就近年国内外的一些实验室观察指标综述如下:
作者:王建峰;赖登攀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以腹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对1998~2006年收治的30例以腹型紫癜为首发症状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未出现典型皮肤紫癜前往往被误诊,误诊率为63.3%.结论 如果遇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部症状与体征不符合,无皮疹出现时,应想到该病可能,可行胃镜检查协助诊断.
作者:王美卿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前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后存活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都伴有脑功能损害,据估计只有5%经院外复苏成功后的患者无明显的脑功能损害表现[1],并成为心肺脑复苏失败的关键问题.在美国每年有将近100000~200000例病人因心搏骤停后脑损害而被送入ICU治疗[2].Myerburg等[3]发现心肺复苏后存活的病人有70%将在后续治疗中死亡,其中致死的主要原因就是复苏后脑病,占38%.
作者:占钻;黄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大鼠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动物模型,为心血管外科CPB术后重要器官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的研究提供简单可靠、经济实用的实验平台.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20只,经右颈静脉插管引流,股动脉插管灌注建立CPB.CPB1h,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电解质的变化.结果 在CPB动物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气结果 满意,完全符合满意CPB标准.停机后心血管和呼吸功能顺利恢复.结论 利用特制动物实验膜肺,建立经右颈静脉、股静脉插管引流,股动脉插管灌注的大鼠体外循环模型,具有安全、稳定、简单、实用的特点,是进行与体外循环有关脏器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的研究提供简单可靠、经济实用的实验平台.
作者:董啸;何雄;徐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和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效果.方法 采用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单发腺瘤16例,腺叶全切除术治疗多发腺瘤6例.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和手足抽搐等并发症.切口均呈甲级愈合,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对于多发腺瘤者行应行腺叶全切除术,对于单发腺瘤者应行腺叶次全切除术.
作者:李国文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