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文建忠;杨小敏
目的 探讨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诊治的认识.方法 收集经电子结肠镜证实的缺血性肠病患者15例,对其临床特征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存在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基础疾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腹痛13例.误诊率高,15例患者中5例误诊为消化道出血,4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结论 缺血性肠病误诊率高,进展快,后果严重,对具有冠心病、高血压等患者出现腹痛等症状时需考虑本病可能.
作者:喻枝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25例老年性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局部窦道形成;25例获随访2~3年,植骨全部融合,结核无复发,6例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恢复明显.结论 老年性脊柱结核早期不易发现,要仔细查体及X线检查,必要时行CT、MRI检查以明确.对非典型脊柱结核需注意与恶性肿瘤的鉴别.重视围手术期处理,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合理的抗结核治疗等,可获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肖强;陈宗和;喻惜华;熊龙;刘亚云;刘静莉;龚飞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CT及MRI影像表现.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PC的5例患者进行分析,5例行MRI平扫和MRI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CT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 5例血管外皮细胞瘤均位于颅内脑外,其中位于额叶镰旁2例,顶叶镰旁1例,中颅凹底1例,左侧小脑半球1例.肿瘤呈类圆形2例,分叶状3例.CT平扫表现:5例呈低、等混杂密度影,密度不均匀,1例内见稍高密度影,病灶内无钙化影.MRI平扫:5例肿瘤T1W呈低、等混杂信号,T2W呈等高信号,信号不均,肿瘤周围可见不同程度水肿,3例邻近颅骨骨质破坏.MRI增强表现:病灶实质部分显著强化,囊变或坏死部分无强化,3例显示脑膜尾征.结论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CT及MRI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作者:王晨;徐友妹;江新华;张华;石小玲;贺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与血清CEA、CA15-3联合检测对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动态观察5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2~4次骨显像及同期血清乳腺癌肿瘤标志物CEA、CA15-3检测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4例乳腺癌骨显像中,40例诊断骨转移(74.1%),病情进展19例(67.8%).血清CEA或CA15-3升高29例(53.7%).乳腺癌骨转移组血清CEA/CA15-3明显升高(P<0.005),骨转移病情进展组同期血清CEA/CA15-3亦明显升高(P<0.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尤其是骨转移可疑者)定期复查骨显像并作动态观察,同时行血清CEA、CA15-3联合检测,对骨转移的预测、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王雪芹;吴建国;陈志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任何原因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低下都会使机体防御功能减弱,大量的实验及临床资料表明,体外循环后机体的免疫系统无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作者:徐化静;刘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例20~35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及20例正常育龄妇女卵巢进行形态学、彩色血流显像特征观察并测量卵巢面积、髓质面积及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PCOS组卵巢总面积(A),髓质面积(S)均不同程度增大,尤其是S/A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巢动脉血流为低阻型,RI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显提高PCOS的诊断水平.
作者:周欣;章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23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3例,经CDFI确诊22例,1例误诊.13例6h内就诊睾丸正常,给予复位固定;9例因就诊时间长,术中见睾丸坏死行睾丸切除,1例扭转时间达10h,经温盐水热敷近30min,睾丸颜色转至正常,予睾丸固定术.结论 对阴囊急诊常规行CDn是必须的,但不能过分依赖于CDFI,对阴囊急诊均需行手术探查.
作者:傅荣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治疗剂量高乌甲素加入颈丛神经阻滞局麻液中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一针法C4双侧颈浅和病侧颈深丛阻滞.3组颈丛阻滞药液均为1%利多卡因加0.25%罗派卡因混合液,总量30ml.L组(高乌甲素组)在颈丛阻滞液中加入高乌甲素8mg;F(芬太尼组)组在颈丛阻滞液中加入芬太尼0.1mg;C组(对照组)颈丛阻滞液中不加其它药物.观察患者入室时、阻滞后5、10、15 min、肿瘤摘除即刻和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 L组:HR在颈丛阻滞后5min和SBP、DBP、HR在颈丛阻滞后10、15 min及DBP、HR在肿瘤摘除时较阻滞前有明显升高(P<0.05和P<0.01).F组:SBP、DBP、HR在颈丛阻滞后5、10、15 min和HR在肿瘤摘除时较阻滞前有明显升高(P<0.05和P<0.01).C组:SBP、DBP、HR在阻滞后各时间点均较阻滞前有明显升高(P<0.05和P<0.01).组间比较:L组SBP在肿瘤摘除即刻、手术结束时和DBP、HR在手术结束时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P<0.05);F组SBP、DBP、HR在手术结束时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 治疗剂量高乌甲素加入颈丛阻滞液中能一定程度的降低心血管副作用,与芬太尼效果相同,值得推广.
作者:王琦;文建忠;杨小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院于2006年8~9月先后收治2例人附红细胞体病患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2岁.以发热、咳嗽1周为主诉于2006年8月21日入我院.
作者:曾俊权;戴贞照;方木水;刘旭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绞股蓝对RCIA的影响.方法 采用红细胞C36受体试验,测定红细胞免疫吸附力(RCIA).结果 恶性肿瘤病人的RCI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不同(P<0.01),但是,经绞股蓝处理后,病人的RCIA显著升高(P<0.01).结论 绞股蓝具有增强红细胞免疫粘附能力.
作者:杨斌;孙坚;王农荣;杨慧;何士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多枚骨圆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我院于2005年9月~2007年3月用多枚骨圆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4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移位.结果 本组42例随访半年至1年,优良率88.1%.结论 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手术损伤小,时间短,术后无需长期外固定,且取针简单方便,对老年患者应成为首选.
作者:李俊宁;徐文华;曹盛生;李刚;傅云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嗜食腌制食品与鼻咽部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现场询问和入户调查的方式调查220例鼻咽癌患者及220例鼻咽部良性疾病患者食用腌制食品情况,对调查结果与鼻咽癌的发病情况及不同类型鼻咽癌的关系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1)鼻咽癌患者每周食用腌制食品频率高于鼻咽部良性疾病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角化性鼻咽癌每周食用腌制食品频率高于非角化性鼻咽癌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频率食用腌制食品5~7 d/周在鼻咽癌患者中更为常见,腌制食品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病有关,高频率食用腌制食品5~7 d/周在非角化性癌中更为常见,腌制食品可能与非角化性鼻咽癌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林克荣;赖晓敏;雷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局麻下手法整复中绷带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3~2005年对36例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在局麻下进行手法整复、中绷带外固定治疗,对其临床效果、并发症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随访3个月至2年,骨折全部骨性愈合,肘关节活动好,合并3例肘内翻.结论 局麻下手法整复中绷带外固定是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丁积勇;胡关彪;李雪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无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与肾细胞癌(RCC)的CT差异.方法 对12例无脂肪AML和43例RCC进行CT扫描,记录肿瘤平扫的密度、强化表现等情况.结果 9例AML显示均匀强化和延迟强化.根据均匀强化和延迟强化鉴别AML与RC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和86.0%.结论 CT在鉴别无脂肪AML与RCC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谭恺;陈再智;凌爱香;吴玉林;胡明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雾化吸入布地萘德悬液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方法 5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给予布地萘德悬液氧驱雾化吸入治疗5d,对照组不给予,两组均根据临床表现给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和剂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5d后FEV1%增加了37%,与治疗前相比肺功能改善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缩短了3.7d,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使用激素(地塞米松的等效剂量)减少27.7mg,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二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OPD急性加重患者同时给予雾化吸入布地萘德悬液能减少全身使用激素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作者:严瑾;金晓燕;陈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进行低温等离子下鼻甲消融治疗,术前及术后观察下鼻甲大小及主观感受.结果 随访1.5~14个月,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治愈55例,有效5例,无无效病例.结论 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很好的近期疗效,且简单、安全、恢复快,可作为下鼻甲微创手术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国武;王蓉;张学军;何政;彭莉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内外侧联合切口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距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1998年3月至2007年1月,经我院采取内外侧联合切口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距骨骨折11例的临床分析,按Hawkin评分标准:Ⅱ型6例,Ⅲ型4例,Ⅳ型1例.结果 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96个月,平均46.8个月.按照Hawkin评分标准:优7例,良3例,可1例.无1例出现骨不连、畸形愈合、骨髓炎、皮瓣坏死等,无1例因复位不良而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出现距骨坏死3例,其中2例在延长负重时间后自行恢复,1例距骨坏死后出现轻度塌陷,伴轻度创伤性关节炎,经保守治疗患者生活自理能从事轻微活动.所有病例患者关节功能良好,无1例行关节融合术.结论 内外侧联合切口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距骨骨折由于距骨的内外侧均得到良好的暴露,有利于骨折获得解剖复位,空心钉固定牢靠,且可产生骨折断端之间的加压,加速了骨折的愈合,降低了骨不连、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坏死发生率,总体疗效满意.
作者:苏如洪;齐文光;徐万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重度骨盆损伤早期救治的经验.方法 采用快速综合性抗休克措施挽救伤员生命,急诊及早期手术治疗重度骨盆损伤及各种合并伤共计19例.结果 19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19例骨盆骨折愈合满意;2例因尿道狭窄需定期扩张;1例骶丛、股神经损伤遗留轻度跛行,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快速有效抗休克,尽早施行骨盆内外固定;妥善处理各种合并伤是提高重度骨盆损伤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斌;陈华龙;邓捷;过慧敏;吴庆;冯琼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我院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良好效果,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张远平;肖承年;谢建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间舌样切除吻合术治疗胆总管下端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1999年7月~2006年12月应用胆总管十二指肠纵行切开、舌样切除吻合治疗的75例以胆管结石等引起的胆总管下端梗阻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8~27 d,有T管引流内容的增加,无出血及胆漏并发症出现,随访1~7年,2例胆管下端癌患者1年后死于癌症并发症,其余全部患者无胆总管结石复发及胆道吻合口狭窄发生,8例术后肝内胆管残留结石,其中1例发生反流性胆管炎,利胆排石后症状消失,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胆总管十二指肠间舌样切除吻合治疗胆总管下端梗阻保护了胆总管医学解剖和生理学状态,大限度地避免了胆肠吻合口狭窄、胆总管结石复发及反流性胆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魏锋;何勇;杨建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