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吉诺通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刘华容

关键词:吉诺通, 儿童, 支气管肺炎/急性,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吉诺通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 167例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89例,服用吉诺通胶囊),B为对照组(78例,服用羧甲司坦片).两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 A组缓解咳喘症状的显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平均病程缩短(P<0.01).结论 吉诺通对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有较好的疗效.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间质性肺炎2例

    急性问质性肺炎(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AIP)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的一个亚型.是一种原因未明、急性病程、预后极为不良的间质性肺炎,临床及病理表现与ARDS几乎一致.AIP患者多以1~2个月死亡.发病至死亡平均生存期小于6个月,病死率达50~100%.现将我科2007年收治的2例临床诊断AIP的病倒报告如下.

    作者:刘云;罗红;郄丽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高频刺激右心耳引起家兔慢性心房颤动

    目的 探讨以高频率起搏刺激右心耳建立家兔慢性心房颤动模型的方法.方法 2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植入起搏电极但不起搏;实验组10只家兔予开胸植入双极电极并予以(800次/min)刺激右心耳30d,4h/d,术后定期监测起搏、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同时测定起搏前及房颤发生后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均完成了实验,术后第7d,7只(70%),兔发生了房颤,2周时共有8只(80%)发生了房颤并能稳定维持(与对照组比较,P<0.01),30 d时仍示房颤,其余2只兔至30d时仍呈起搏心律;对照组则未发生任何心律失常情况.AERP缩短,AERP频率适应不良,与基础状态相比有显著意义.结论 长期高频率起搏刺激家兔右心耳是建立慢性房颤模型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仁华;刘元庆;彭景添;肖成伟;欧阳长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72例老年患者的急性阑尾炎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的急性阑尾炎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72例老年患者的急性阑尾炎临床资料.结果 72例老年患者的急性阑尾炎中16例有典型的阑尾炎特点(占22%),23例阑尾为坏疽穿孔型病理改变(占32%).72例病人均治愈.结论 老年患者的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不相符,病情发展变化较快.明确诊断后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赵俊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非脱垂子宫经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6年10月~2007年7月62例因子宫良性病变且为非脱垂子宫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手术.治疗组采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观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65.00±38.2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0.00±60.12ml,下床活动时间33.2±10.21h,肛门排气时间 32.18±10.73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50±1.50d;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90.33±28.4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0.33±58.36ml,肛门排气时间49.13±12.66h.下床活动时间58.86±11.10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6±2.80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对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者实施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腹部无瘢痕,住院天数少,治疗费用低.

    作者:吕向荣;曾敏红;林晓燕;刘燕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00份护理文件书写缺陷调查与分析

    护士传统工作多以医嘱为中心工作,对病情观察后的记录不及时,有漏填、错填及记录与医疗不符等现象,直接影响医疗与护理质量,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导致社会不稳定.

    作者:王红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γ-GCS基因的RNA干扰逆转胰腺癌抗化疗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γ-GCS基因的RNA干扰对胰腺癌抗化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γ-GCS高表达的胰腺癌细胞株扩大培养,分为:实验组:转染γ-GCS dsRNA的胰腺癌细胞;对照组:转染γ-GCS基因反义RNA的胰腺癌细胞;空白组:未转染的胰腺癌细胞.利用RT-PCR、Westem Blot的方法,检测各组癌细胞的γ-GCS、mRNA的表达和谷胱甘肽的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实验组γ-GCS和谷胱甘肽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下降,细胞明显凋亡.结论 转染γ-GCS dsRNA的细胞可产生基因沉默效应.使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增强.

    作者:陈建勇;沈学文;刘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糖尿病自我管理技能培训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需要终身控制的全身性疾病,它的治疗与护理是一个长期过程,这个过程,很多都需要患者自己去做,这就是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作者:俞瑞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其变化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有室性早搏的冠心病患者53例,根据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资料分组,A组(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组:伴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多源性室早或频发室早)21例,B组(良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偶发室早)32例,Hoher记录心率变异性(HRV)的时域指标,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间的差别.结果 A组TO值高B组(0.80%±3.94%VB-1.45%±4.37%;P<0.05),而TS值低于B组(11.03±11.01ms/RR问期vs19.78±19.00ms/RR间期,P<0.05).A组HRV各时域指标均明显小于B组.结论 冠心病患者伴有不良室性心律失常时,HRT现象变钝,说明HRT对预测有不良性室性心率失常的患者的危险性具有临床价值.HRV各时域指标降低,表明HRV下降与不良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HRT可弥补HRV对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作者:刘艳阳;陈军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BPH所致急性尿潴留逼尿肌功能改变动态观察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评估BPH所致急性尿潴留引起的逼尿肌功能改变及对I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价值.方法 对52例BPH患者发生AUR后分别在24h内、第3d、第7d、第10d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别采用警惕性等待、药物治疗前列腺手术和膀胱造瘘以后,观察相应治疗效果.结果 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经3年随访,治疗效果与逼尿肌功能分组具有较好的相关一致性.结论 尿动力学检查能有效地指导BPH所致急性尿潴留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李新长;林伟;黄海鹏;孟栋良;何洁卿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流行性腮腺炎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200例流行性腮腺炎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近年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增加临床表现多样饼发症多,以饼发胰腺炎、脑炎为多,预后良好.结论 加强预防保健.疫苗接种.避免交叉感染.

    作者:邹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江西省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济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省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济运行状况.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随机抽出10个样本县(市),对样本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经济状况通过填表、查资料、座谈进行调查.结果 全省农村各级疾控机构财政拨款较少.防病专项业务经费严重不足.结论 江西省农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何国平;邹秋平;张建华;严雨富;李秋娟;段永坤;胡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冻结期肩周炎手法松解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用于冻结期肩周炎手法松解治疗中的麻醉效果、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拟行手法松解治疗的冻结期肩周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Ⅰ组:肌间沟臂丛麻醉组.于前中斜角肌肌间沟处注射1%利多卡因10ml/.Ⅱ组: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先后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和丙泊酚1.5-2.5mg/kg.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对两组患者术后1h、2h、4h、6h四个时点静息状态下肩周局部疼痛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比较疗效.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和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用于冻结期肩周炎手法松解治疗的麻醉效果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并能较好地缓解松解术后肩关节周围局部疼痛.

    作者:姜山鸢;李海华;陈翔;马阑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及股疝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股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2月~2006年8月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外疝12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可复性腹股沟斜疝59例,难复性疝47例,嵌顿性疝16例.结果 本组无死亡.切口无感染,一期愈合,术后3~7 d出院.合并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肥大者占53%,术后恢复顺利.随访6~60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病人痛苦少,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是当今较理想的疝修补术式之一.

    作者:鲁润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喉罩通气导管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喉罩通气导管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全身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喉罩通气组(L组,30例)和气管插管组(T组,30例).分别记录L组和T组异丙酚用药总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两组在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1min(T2)、5min(T3)、拔管前(T4)、拔管后1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呼末二氧化碳(PETCO2)的改变,观察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术后呛咳,咽痛,恶心呕吐、声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异丙酚总用药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L组T1、T2时点MAP、HR明显低于T0(P<0.05).T组在T1时点MAP、HR低于T0(P<0.05)、T2及T3、T4时点MAP、HR明显高于T0(P<0.05),其余时点与T0比较无差异(P>0.05).组间比较:T2、T3、T4、MAP、HR有显著性意义,T组高于L组(P<0.05),其余时点比较无差异(P>0.05),置人喉罩通气导管后各时点PETCO2均高于T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各时点SPO2均正常.两组间一次性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拔管或罩期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咽痛、声嘶、呛咳发生率L组明显低于T组.恶心呕吐发生率L组高于T组(P<0.05).结论 喉罩通气导管应激反应较气管插管小,术后副作用少.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全身麻醉安全可靠.

    作者:周志东;胡衍辉;卢忆梅;薛广燕;徐国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尸体护理现状调查与护理对策

    为维护人的尊严,提高善终服务质量,我院成立了尸体护理质控小组,对我院死亡病人尸体护理质量进行调查与分析.

    作者:李三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吉诺通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吉诺通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 167例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89例,服用吉诺通胶囊),B为对照组(78例,服用羧甲司坦片).两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 A组缓解咳喘症状的显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平均病程缩短(P<0.01).结论 吉诺通对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华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CT在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良性、恶性胸腔积液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恶性胸积液和56例良性胸腔积液的CT征象.结果 良性胸腔积液中,双侧41.1%,胸膜增厚19.6%,弥漫均匀增厚19.6,纵隔胸膜受累10.7%,胸膜外脂肪层明确显示71.4%厚度>3mm.41.1%平均厚度5.7mm;恶性胸积液中双侧15.8%,胸膜增厚57.9%,主要弥漫不规则增厚或局部增厚,纵隔胸膜增厚占36.8%:胸膜外脂肪层明确显示占60.5%,其中厚度>3mnm占26.3%,平均2.9mm.结论 单侧、大量积液且张力高,胸膜不规则增厚.纵隔胸膜受累对恶性诊断有特异性;而胸膜无或轻度弥漫规则增厚,胸膜外脂肪层增厚多提示良性.

    作者:黄余忠;谭永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利多卡因宫腔+宫颈管内注射在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利多卡因宫腔+宫颈管内注射在人流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150例人流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为利多卡因宫腔+宫颈管内注射镇痛法,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对两组受术者疼痛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利多卡因宫腔+宫颈管内注射镇痛总有效率为88%,镇痛率高,效果显著.结论 利多卡宫腔+宫颈管内注射在人流术中有应用价值.

    作者:彭莲红;谭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长春西汀与葛根素联合用药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的观察

    目的 探讨长春西汀与葛根素联合用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长春西汀20mg和葛根素400mg联合用药,分别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5d为1疗程:对照组单纯用葛根素4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5d为1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77.5%(P<0.01).结论 长春西汀与葛根素联合用药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单用葛根素更为显著.

    作者:林建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康莱特联合国产长春瑞滨+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2004年~2007年6月符合本研究的64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接受NP方案化疗,进行2周期化疗,观察治疗两组近期疗效.进行生活质量(KSP)评分.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CR+PR)虽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在化疗后消化道副反应及血液学毒性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康莱特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

    作者:刘晖群;刘敏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