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雪存;吕茹玲;王卫真;顾萍;赖全图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化疗作为全身性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扩散和转移,对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尤其是对于无法手术切除以及术后肿瘤复发等晚期患者的治疗中,化疗具有其他治疗方法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一些化疗高度敏感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甚至可以达到治愈疗效.
作者:周红英;尹泽群;李汉萍;李隆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经鼻内窥镜腺样体切除术与传统的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的优缺点.方法 分析95例接受腺样体肥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术后夜眠打鼾、鼻塞、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2.2个月,术后耳部病状、鼻塞改善有效率经鼻内窥镜切除术高于传统术式(P<0.05),而术后夜眠打鼾改善有效率两种术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鼻内窥镜腺样体切除术优于传统术式.
作者:钱国红;陈英武;何云生;郑建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天保宁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方法 58例高血压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天保宁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服药前及服药后1个月检测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 天保宁治疗组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普通治疗组.结论 天保宁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
作者:王永光;匡永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沐舒坦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 124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沐舒坦+万托林雾化吸入;对照组予a-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镇雾化吸入.结果 治疗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讨论 沐舒坦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杨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防治经验,方法 分析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3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动脉出血5例,使用电凝、钛夹止血成功.结论 胆腔镜胆囊切除创伤小、恢复快,术中出血一般可止住,必要时可中转开腹止血.
作者:朱跃光;孟伟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动脉导管末闭(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占先心病的10~15%,男女比例约1:3.病情视分流量大小而不同,分流量大者易引起肺动脉高压及心衰.介入治疗为动脉导管末闭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现报道1例动脉导管末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介入治疗情况.
作者:吴友平;王梦洪;彭景添;张智亮;迟海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MED治疗的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61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2个月~27个月,平均12.2个月.按Nakai等[1]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3.4%.结论 采用MED治疗损伤小、恢复快,是椎间盘手术微创化趋势.
作者:章柏平;巢少辉;邹澍;潘小峰;王灿斌;陈立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作为炎症性肠病病情活动监测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观察了15例IBD活动组患者[(其中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10例,活动期克罗恩病(CD)5例],15例IBD非活动组患者病人(其中缓解期UC10例,缓解期CD5例),12例对照组患者结肠粘膜病理变化,按Oshitani评分标准和D'haens评分标准进行UC和CD组织学评分,测定结肠黏膜MPO活性.结果 IBD活动组、IBD非活动组病理组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IBD活动组病理组织评分亦较IBD非活动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BD活动组、IBD非活动组肠粘膜MPO活性均较对照组高,IBD活动组MPO活性较IBD非活动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O活性与IBD病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IBD病情活动的监测指标.
作者:徐萍;徐东升;陈江;吕农华;王崇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31岁.因心悸、乏力、胸闷,活动后气促1个月余就诊.颈静脉轻度怒张,无发绀,心介向左下扩大,心率36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心尖部闻及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作者:徐海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近年来兴起的以超声波为治疗源的一种无创性治疗新技术,是利用超声波的可聚焦性和组织的可穿透性等物理特性,将体外大范围较低能量超声聚焦在体内产生60℃以上的瞬间高温、空化效应、机械效应等作用致使靶区组织完全毁损又不损伤周围组织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史建伟;邓林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制订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结果 30例患者通过心理护理、患肢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康复锻炼指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通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耐心讲解教育,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调动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可促进痊愈,减少并发症.
作者:梁轶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逆行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78例肱骨干骨折逆行髓内钉固定治疗效果进行随访,时间4~36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 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12个月,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结论 逆行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方法简便,固定可靠,病人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选择适当病例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张晓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2年3月~2005年12月我院861例60岁以上老年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术后肺部感染,2例术后急性左心衰,LC成功824例,中转开腹37例,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 老年人因免疫力低下,各种组织器官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对手术的耐受力下降.虽然LC对病人打击小、恢复快,但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正确的术后处理仍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者:成时保;罗伟昌;熊利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联合使用局部亚低温及尼莫地平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30min即应用尼莫同注射液微量泵持续静脉输入,10~13μg/kg.h,24h持续,连续用药10~14d.同时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使脑温控制在33~35℃,治疗时间为5~7d,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2周后监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进行评估及统计.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格拉斯哥评分,预后分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局部亚低温状态下尼莫同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谭立宇;沈建忠;王继斌;肖瑾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5例术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符合率100%.4例扭转时间短或扭转不完全者经手术复位后保留了睾丸,7例(64%)坏死睾丸予以切除.结论 CDFI是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确诊后应积极行手术探查,扭转<360°,且<24h者经手术复位有机会保留睾丸;扭转>360°>24h者应切除患侧睾丸.
作者:付强;钟志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IgE及NO水平相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30例哮喘儿童血中IgE及NO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哮喘儿童血浆总IgE水平、血浆NO水平与对照儿童血浆总IgE、血浆NO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哮喘儿童的NO水平较同龄儿童明显升高,说明其参与了哮喘的发病机理,哮喘儿童的NO水平与IgE水平相关.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8例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溃疡占5.26%,十二指肠溃疡占92.11%,复合溃疡占2.63%,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占65.79%.结论 儿童消化性溃疡致病因素呈多样性,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
作者:吴俭;金国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非梗阻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的概念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非梗阻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13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均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急性非梗阻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3~5d,再行胆囊切除为较合适的选择.
作者:廖传文;刘伟中;胡淑琴;张天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CT导引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方法 对CT导引下穿刺治疗肾囊肿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复查发现治愈率为66.3%,总有效率为95.9%,未发现有出血、感染、剧痛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可作为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邓平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对10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孕周不同分为3组,即A组(孕周<28周)、B组(28周≤孕周<32周)、C组(32周≤孕周<34周),比较分析各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情况以及胎死宫内与新生儿死亡率.结果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时间越早,孕产妇的并发症越多,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保守治疗时间和终止妊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胎死宫内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发病时间越早,胎死宫内率和新生儿死亡率越高.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在保守治疗过程中,严密母儿监护,确保母体安全,适当延长孕周,以期达到胎儿成熟,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作者:杨雪芳;阮秀兰;钟永兴;何国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