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63和TTF-1在肺小细胞癌与低分化鳞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刘翼军;王春福

关键词:P63, TTF-1, 肺小细胞癌, 低分化鳞癌,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P63、TTF-1对肺小细胞癌与低分化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例肺小细胞癌与肺低分化鳞癌手术标本P63、TTF-1蛋白表达及部分神经内分泌标记物Syn、CgA、NSE蛋白表达,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小细胞癌21例P63、TTF-1阳性表达分别为9.5%(2/21)、90.5%(19/21);Syn、CgA、NSE均为阳性表达.肺低分化鳞癌11例P63、TTF-1阳性表达分别为81.8(9/11)、18.2%(2/11);Syn、CgA、NSE部分表达.P63、TTF-1在肺小细胞癌与低分化鳞癌的阳性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P63与TTF-1联合检测,对肺小细胞癌与低分化鳞癌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胸部开放性损伤大出血诊治分析(附心脏损伤6例)

    我院自1986年~2004年,共收治胸部开放性损伤手术病例35例,其中心脏刀刺伤6例,肺及肋间动脉损伤29例.均经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光云;庞其清;阮圣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用于气管内全麻诱导期循环调控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用于抑制气管内插管操作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45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艾司洛尔组(E组)、乌拉地尔组(U组).记录3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插管后1min、2min、3min、5min、10min的MAP和HR值,并作统计分析.结果E组插管后3minHR开始下降,10min时效果明显,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U组与C组相似.结论艾司洛尔能有效缓解气管插管期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降低心肌氧耗,预防心肌缺血和血律失常.

    作者:陈红侠;凌美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碘酊与安舒妥预防褥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褥疮的综合措施.方法将80例晚期肿瘤病人随机分A、B两组.两组均采用预防褥疮的基本措施:(1)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无碎屑及排泄物的刺激.

    作者:章建红;皮柳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欧维婷阴道软膏综合治疗绝经后妇女反复性尿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综合性药物在治疗绝经后妇女反复性尿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绝经后妇女有≥2次尿道感染史106例,应用敏感抗生素加经阴道给雌三醇软膏综合治疗(0.5mg/d,5~7d,继后2次/周,共3月为1疗程).观察其疗效、副反应、抗生素使用时间与尿道感染复发率,并与其以往单用抗生素治疗进行比较.结果综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用抗生素时间分别为(7±2.6)d和(25+8.3)d,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5±3.8)d和(13+5.9)d,治疗后半年复发率分别为0和88%,以综合治疗组低于单药治疗组.且综合治疗用药前后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变化,但阴道表层细胞百分比明显变化(雌激素轻度影响>69%).结论欧维婷阴道软膏配伍抗生素联合治疗绝经后妇女反复性尿道感染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车萍;刘江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碎清除36例分析

    目的总结微创穿刺粉碎术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优缺点.方法采用YL-Ⅰ型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治疗36例.结果36例痊愈,随诊2个月至2年未见复发.结论应用YL-Ⅰ型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微创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成功率高,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朱晓忠;康平;罗继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毒蕈白毒伞中毒救治临床分析(附5例报道)

    目的总结毒蕈白毒伞中毒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家5例毒蕈白毒伞中毒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痊愈,1例患者死亡.结论应早期诊断毒蕈白毒伞中毒,以免延误有效治疗.

    作者:彭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锰酸钾致口腔及咽部急性腐蚀伤1例报道

    口腔及咽部高锰酸钾急性腐蚀伤少见,近来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福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尿毒症血透患者并发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尿毒症血透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情况,探讨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4年7月61例尿毒症血透患者中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尿毒症血透患者发生感染30例,50例次,医院感染率49.18%,例次感染率81.96%.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感染(64.10%),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25.64%),尿路感染及肠道感染(各5.13%).贫血越严重,血白蛋白越低,医院感染率越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较非糖尿病肾病医院感染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且随着年龄增长及住院时间延长,感染率升高.结论尿毒症血透患者并发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原发病、贫血、营养状况有关,同时年龄也是其危险因素.

    作者:董芍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AEA预处理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附文献复习)

    目的评价CAEA(环磷酰胺、阿糖胞苷、足叶乙甙、阿霉素)预处理方案疗效.方法应用CAEA方案预处理自体骨髓移植治疗CR1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结果该方案有清除骨髓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移植后全部患者造血功能均获重建,移植相关死亡率为0.平均生存时间57.8个月,3年无病存活率为83.3%,5年无病存活率为50.0%,7年无病存活率为33.3%.结论CAEA预处理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试用.

    作者:于洪艳;吴永芝;孙英莉;杨玲;刘海军;王莉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伽玛刀治疗胃癌术后后腹膜淋巴结转移35例分析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胃癌术后后腹膜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11月~2004年8月经胃癌术后,CT证实后腹膜淋巴结转移的35例患者,接受伽玛刀治疗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疗程,腹痛症状在2个月内基本缓解,缓解率为94%(33/35),影像学CT上病灶体积缩小31例(88%),其中缩小50%以上27例(77%).PR:77%.结论伽玛刀治疗胃癌术后后腹膜淋巴结转移是一种安全、微创、副反应低、近期疗效好的治疗方法,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作者:沈洁;金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甲氨喋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38例分析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和米非司酮(RU486)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和适应证.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8例采用米非司酮200mg一次顿服,MTX50mg/m2单次肌注;单用MTX的32例设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92.11%,对照组治愈率为71.88%,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血β-HCG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为(16±8.98)d,平均住院日为(12.92±4.24)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疗程短、副作用少,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周芹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痴呆烧伤患者的护理

    烧伤为老年人创伤性致死的第三位原因,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和体力障碍等因素有关[1].老年烧伤一直是烧伤治疗中的难点之一,在治疗上有其特殊性.而患老年痴呆症的烧伤患者则不仅治疗有特殊性,在护理方面也应有相应的措施,现将这方面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方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QT离散度在高血压伴脑出血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在高血压伴脑出血者中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价值.方法测量30例高血压伴脑出血者(组Ⅰ)、34例单纯高血压者(组Ⅱ)及35例健康对照组(组Ⅲ)的QTd及校正后的QT离散度(QTcd),并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组Ⅰ QTd和QTcd较组Ⅱ、组Ⅲ延长(P<0.01),组Ⅱ与组Ⅲ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Ⅰ中QTd和QTcd在死亡者中较存活者延长(P<0.05),出血部位靠近中轴者QT离散度较长(P<0.05).结论高血压伴脑出血者QT离散度延长,并可能与预后有关,且可能受出血部位的影响.

    作者:蔡小婕;陈玉峰;冯海明;江隆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逃避免疫清除的机制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一般定植于人胃上皮的黏膜层,其感染者超过世界总人口的50%,但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可发展为具有临床症状的疾病,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腺癌以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HP的自然感染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强烈的应答,包括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应答,但这种应答无法阻止HP的慢性感染,这主要是由于HP可以通过一系列机制来逃避机体的免疫清除,本文综述了这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俊;周南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改良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

    目的评价改良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包括下桡尺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采用3枚直经2mm的克氏针经皮穿刺固定,其中2枚克氏针穿过尺骨,利用克氏针将桡骨远端上、下骨折端和尺骨有距离的连接固定,使自身尺骨起到了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支撑支架固定作用.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本组病例均获临床愈合,Aro评价优7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无1例骨折再移位.结论改良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避孕药折固定可靠,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满意,费用少.

    作者:蔡有根;冯皓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38例腹部外科危重病的诊治分析及预后探讨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腹部外科危重病抢救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9年10月~2002年10月,收住在ICU的38例腹部外科危重病人的治疗资料.结果38例腹部外科危重病治愈20例(52.6%),好转8例(21%),死亡8例(21%),未愈自动出院2例(5.2%).结论腹部外科危重病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休克患者易发展为SIRS,甚至MODS及MOF.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应根法;费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复发的因素及再治疗的的必要性.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局部复发的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灶位于内象限(含中央象限)者胸壁复发高于外象限;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2项均阴性者复发率高于均阳者;复发后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5年存活率.结论对初治的乳腺癌治疗一定要规范;同时早期发现局部复发并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敖帆;蒋春灵;廖瑜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对58例老龄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痴呆评估研究

    脑中风后出现痴呆是常见的临床表现,我们采用长谷川和痴呆量表对58例首次出血脑中风后遗症期的老龄患者进行痴呆评估,结果痴呆发生率1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昭马;易飞;童道明;曾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内镜超声微探头对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内镜微超声探头检查对胃内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电子胃镜拟诊117例胃病变,采用FujinonSP-701型超声内镜进行检查.全部病例经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部分较大胃外组织压迫病灶,在行TEMP时加用体表超声检查.结果117例中胃平滑肌瘤45例,胃外压迫14例,炎症13例,息肉10例,脂肪瘤9例,胃癌6例,胃溃疡5例,囊肿5例,异位胰腺4例,淋巴瘤2例,静脉曲张2例,平滑肌肉瘤1例,贲门失弛缓症1例.结论TEMP对胃壁隆起性病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利民;朱丽民;翁冬兰;池孔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60例小儿厌食症治疗分析

    厌食又称食欲不振,多为后天喂养不当或某些疾病引起.本院于近年诊治60例因后天喂养所致的厌食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斌;王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