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腔微波手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万杰

关键词:鼻腔内, 微波手术治疗仪, 高龄患者, 慢性肥厚性鼻炎, 变态反应性鼻炎, 疗效和安全性, 鼻前庭囊肿, 乳头状瘤, 不良反应, 血管瘤, 多发病, 常见病, 鼻息肉, 鼻出血, 门诊, 临床
摘要:为观察鼻腔微波手术在高龄患者中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科门诊2年来采用微波手术治疗仪为近200例60岁以上患者行手术治疗,病种均为常见病、多发病,如: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出血、变态反应性鼻炎、鼻息肉、鼻腔乳头状瘤、鼻腔内血管瘤、鼻前庭囊肿等,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伊贝沙坦对慢性肾炎的降尿蛋白作用及分析

    近十年来,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降低尿蛋白,保护肾脏功能,其主要机理是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系统).基于这种考虑,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简称ARB)应该能更有效地阻断RAS系统,更能起到降低尿蛋白及保护肾脏的作用.自从2002年3月ARB被批准进入国家基本医保用药目录时起,我们用伊贝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30例,发现该药对患者的降尿蛋白作用明显,能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汤俊达;叶显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8例喉鳞癌并颈淋巴结转移患者NP方案化疗临床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化疗对喉鳞癌的近期疗效,初步探讨喉鳞癌并颈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或放疗前化疗疗效及可行性,现将我院自1998年7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8例患者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8例患者,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临床检查及CT检查提示喉鳞癌并颈淋巴结转,单个或多个,直径大于2cm,而无远处转移.其中男性17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2.5岁;声门上型4例,声门型12例,声门下型2例.

    作者:钟久鸿;邓根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188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瘘道型根尖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我们采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及0.2%甲硝唑注射液反复交替冲洗根管,2%戊二醛根管消毒,复方甲硝唑糊剂牙胶尖根充治疗188例瘘道型根尖周炎,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门诊就诊的瘘道型根尖周炎188例,男102例,女性86例,年龄18~65岁.其中前牙85例,双尖牙52例,磨牙51例.

    作者:苏兰萍;李强;贾剑巍;曾文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室上性心动过速45例治疗分析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临床上经常碰到,SVT可分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NPJT)和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3类.有时发作较难控制,每次发作可持续数秒、数分、数小时及数天,自行或经治疗后而终止,但发作较长者可造成血流动力学异常而危及生命.我院从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45例,经各种方法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静平;方水林;杨智霞;丁红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表现为肺充气不良的小儿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疾病,根据其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以肺充气不良征表现者甚少,往往被临床忽视.本文介绍11例这类肺炎,并对其病因及治疗方法作简要探讨.

    作者:孙显芳;王苗一;董书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麻醉气体吸附器在异氟醚吸入全麻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使用麻气体吸附对异氟醚吸人全麻的病人苏醒和对手术室污染状况的影响.方法30例病人,ASAⅠ-Ⅱ拟行异氟醚吸入麻醉.麻醉气体的吸附器安装在回路中,在苏醒阶段将活瓣打开,同时记录苏醒时间、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各项指标.以上病人例在麻醉进行当中,废气排气口接废气吸收器,同时记录吸附器前后麻醉气体的浓度,计算麻醉气体的吸附率.结果病人在清醒期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与没有用麻醉吸附器相比,麻醉吸附器可以明显降低排入手术室麻醉气体的浓度.使用过程中,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均正常.结论麻醉气体吸附器的使用可以明显提高手术室的空气质量,同时在麻醉恢复期.病人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而且安全可靠.

    作者:王新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的配合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使得传统外科手术的风险增大.随着钬激光技术应用于前列腺切除术,使手术的安全性大大增强.钬激光技术具有良好的气化、切割、凝固止血之功效,组织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极少.我院自2003年3月开展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效果满意,现将术中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浩;韩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和腹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因各种良性妇科疾病而需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采用CISH术18例,LAVH术14例.对照组30例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AH).结果与AH术相比,CISH术和LAVH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镇痛用药少,术后病率少,住院时间短.结论CISH术和LAVH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敏芸;李玉群;吴承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龄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53例体会

    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常用手段.对75岁以上高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直接影响终的手术治疗效果,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1].现对我院1991年1月~2002年12月收住院手术治疗的53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刘国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曲安缩松治疗小面积增生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我科自1997年以来,对216例局部增生性瘢痕给予瘢痕内注射曲安缩松治疗,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接受瘢痕内注射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共216例,男73例,女143例;大年龄为57岁,小为7岁;瘢痕形成时间短为3个月,长16年;部位分布:面部23例,胸部158例,上肢35例.治疗面积均小于5×4cm.

    作者:王智强;刘恬;刘海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42例脊柱结核的诊治分析

    结核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世界卫生组织于1995年提出结核控制战略,是20世纪公共卫生的重大突破.但我国农村由于卫生条件差,生活水平低,很多病人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治,直到不能劳动和生活自理再到医院诊治.我科自1986年元月~2003年8月,收治脊柱结核的病人14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42例中男性86例,女性56例;年龄14~62岁,平均42岁;病程3个月~1年;有腰背部痛史92例,出现下肢跛行10例,双下肢不能行走28例.

    作者:涂建国;鄢秋元;胡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紧急救治高危冠心病心源性休克1例

    1968年,kantrowitz[1]等首次临床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取得了成功,随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器械和装置的不断更新,质量不断改善与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发症显著下降,现已成为抢救心源性休克、心脏直视手术后不能脱离人工心肺机或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危重病人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晓华;余茂生;洪明;罗国庆;胡昌兴;周文英;李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生儿硬肿症61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neonatal cold injure syndrome),主要由受寒引起,会造成低体温、皮肤硬肿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为了进一步探讨近年来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现将我院1999年以来的发病情况及治疗转归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袁芳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胸/腹水端粒酶活性检测及诊断意义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胸/腹水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探讨胸/腹水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在胸/腹水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50例诊断明确的新鲜胸/腹水标本,包括恶性胸水16例(肺癌8例、乳腺癌5例、恶性淋巴瘤3例),恶性腹水24例(原发性肝癌3例、胃癌8例、肠癌9例、恶性淋巴瘤4例),良性胸水4例(结核性胸膜炎),良性腹水6例(肝硬化).胸/腹水离心后,细胞团用作端粒酶活性检测.如是血性胸/腹水,加蒸馏水低渗破坏红细胞.检测端粒酶活性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银染法(PCR-TRAP),同时进行胸/腹水脱落细胞学常规检查.结果恶性胸/腹水40例中35例端粒酶活性检测阳性,阳性率87.5%;良性胸/腹水10例中仅1例端粒酶检测阳性,阳性率10%,恶性胸/腹水端粒酶活性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胸/腹水(P<0.001).端粒酶活性诊断恶性胸/腹水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90%,高于细胞学检查阳性率(55%)(P<0.05).恶性胸/腹水端粒酶活性与肿瘤恶性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低分化肿瘤胸/腹水端粒酶活性检测阳性率96.2%,而中高分化肿瘤71.4%,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TRAP银染法可有效地检测到胸腹水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胸/腹水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恶性胸/腹水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且与肿瘤恶性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胸/腹水端粒酶可作为临床胸/腹水良恶性鉴别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标记物,可弥补传统细胞学检查的不足.

    作者:双跃荣;邹学森;万莉娟;叶大茜;周绪堂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妥泰单药治疗小儿癫痫70例疗效分析

    妥泰(Topamax,托吡酯)是第三代新型抗癫痫药,为广谱高效抗癫痫药,有多重抗癫痫作用机制,目前已在国内开放性应用于临床.我院小儿神经内科于2001年3月到2003年5月,应用妥泰单药治疗70例小儿各型癫痫,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38例,女32例;年龄为3个月~15岁,年龄分布为<1岁18例,1~3岁14例,4~6岁18例,7~9岁13例,10~15岁7例.

    作者:吴晓明;胡列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锥颅和钻颅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比较

    本院自1999年5月至2003年4月共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91例,随机分两组采用钻颅和锥颅置管引流,现报道治疗结果,并对它们的疗效及优缺点作一分析比较.

    作者:董继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对比分析

    作者回顾性将我院2000年6月~2003年4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46例和1996年12月~2000年6月开腹胆囊切除术(OC)243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寇勋;郭锋;刘瑞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32例临床CT分析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是指外伤后首次CT检查没有血肿的部位,经复查后发现血肿.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收集我院1994~2002年间收治的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32例,现对其临床资料及其CT表现进行分析.

    作者:陆映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支气管剔除术治疗肺叶并肺段支气管扩张症

    肺段支气管剔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比较新的术式.作者于1995年5月至2004年2月对20例肺叶合并部分肺段支气管扩张症的病人采用肺叶切除加肺段支气管剔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军;姚克兴;李海根;曾庆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价值探讨

    随着结核病的回升,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已为目前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常见疾病.结脑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结脑诊断治疗愈早,效果预后越好,反之则预后颇差.为此,临床工作者为探索一种快速、有效、简便的诊断早期结脑的方法做了不少的努力,但结果均不尽人如意.

    作者:刘清;夏小明;周彰;范利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