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肌电活动的研究

康文全;赵成忠;付剑云;刘伟茹;蔡娟

关键词:胃肌电活动, 胃电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分型, 胃肠动力
摘要: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胃肌电活动并探讨其在不同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的差异.方法健康对照组15例,FD64例,按罗马Ⅱ分型标准,溃疡样FD30例,运动障碍样FD34例.应用体表胃电图(EGG)记录胃肌电活动,餐前和标准餐后各30分钟,应用频谱分析法分析并比较正常受试者与FD及其不同亚型的EGG参数.以餐前或餐后正常胃慢波百分比<70%为异常EGG.结果溃疡样FD和运动障碍样FD异常EGG分别为73.33%和67.64%,显著高于正常组的6.67%(P<0.005).溃疡样FD和运动障碍样FD功率比<1者分别为46.67%和47.06%,显著大于正常组(0%,P<0.005).二型FD正常胃慢波明显小于正常组,但胃动过缓显著大于正常组(P<0.05).除餐前DPIC运动障碍样FD(78.91%)明显大于溃疡样FD外(46.27%,P<0.05),其余各EGG参数二型FD之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大多数FD病人的EGG异常;EGG可作为FD的筛选检查;溃疡样FD和运动障碍样FD胃电活动无明显差异.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江西省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报告

    目前认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变异的冠状病毒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nme,SARS).

    作者:张伟;蓝允重;陈美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妇产科术后输尿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7例报告)

    目的探讨妇产科术后输尿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总结7例妇产科术后输尿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结合病史及临床症状,7例均经B超、IVU、膀胱镜检查而明确诊断.其中3例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3例行输尿管梗阻松解术,1例置输尿管导管引流并留置导尿后治愈.结论早期诊断并早期手术修复妇产科术后损伤的输尿管,能获得满意的疗效,有利于对肾功能的保护.

    作者:蒋叔凯;彭作峰;刘洪生;宋乐明;石贞平;杨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肌肌钙蛋白TNT检测放疗所致心肌损伤的研究

    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和先进放疗设备的应用,癌症病人的生存期限明显延长,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但我们发现,在经放疗后长期生存的癌症病人中,有一部分病人死于放射性心脏病.

    作者:王洪云;陈兴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一氧化氮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肾、肠组织损害中的意义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肾、肠组织中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大鼠胆总管结扎后,分别于第1周内和第3周内应用Aminoguanidine(AG)抑制NO合成,同时应用生理盐水(NS)作对照,检测不同时段抑制NO合成后大鼠肝、肾、肠组织中NO和丙二醛(MDA)含量、肌酐清除率(Ccr)、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BT)率的变化.结果胆总管结扎后,大鼠肝、肾、肠组织中NO含量明显升高,在胆总管结扎第1周抑制NO合成后,肝、肾、肠组织中NO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血ALT明显升高、Ccr明显下降、肠系膜淋巴结BT率明显升高;而在胆总管结扎第三周抑制NO合成后,肝、肾、肠组织中NO和MDA含量明显下降,血ALT明显下降、Ccr明显升高、肠系膜淋巴结BT率明显下降.结论NO在胆道梗阻引起的肝、肾、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损害作用.梗阻早期表现为对组织的保护作用,后期表现为对组织的损害作用.

    作者:罗志强;黄明文;杨成义;蒋筱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诊治我省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体会

    2003年5月3日,我省首例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吉安县人民医院临床诊断.经过省、市、县专家组同志精心治疗,患者于5月30日痊愈出院,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未出现医务人员感染及疫情的扩散,笔者就几方面的工作谈谈体会.

    作者:刘小青;彭德禄;游润德;刘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12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及CT、MRI分析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HSE)CT和MRI诊断率较低,易误诊为脑瘤等其它疾病.本文总结我院经临床证实的HSE12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张国梁;王少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输血袋刺破后的补救方法

    输血作为临床上的一种治疗手段,常用于急救及疾病的治疗.在输血的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心情紧张或违反操作常规,致使输血插针时刺破血袋.我院在工作中采用以下两种补救方法,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世界有8421例病人,死亡784例,痊愈6280例;中国大陆有5328人患病,死亡340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0亿美元.

    作者:李玉华;朱月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脏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635例

    目的总结635例心脏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经验及围术期处理原则.方法1981年12月至2002年6月共完成63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男性382例、女性253例,年龄11~63岁(32.4±10.70)岁.68.7%的患者术前心功能分级为NYHAⅢ~Ⅳ级,风湿性心脏病是首位病因.479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72例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84例患者行多瓣膜置换,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合并其它手术15例.共植入人工机械瓣膜719例.结果总死亡率9.10%(1997年前为14.5%,1997年后为4.1%).主要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结论尽可能完善的围术期处理以及良好的术中心肌保护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徐建军;陈朋;李志民;胡大仁;何雄;唐燕华;王一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血液净化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预防的监控与管理

    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液循环通路,是保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首要条件.近年来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感染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主要及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血液净化治疗的一个主要并发症[1].如何降低感染发生率,是摆在血液净化中心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中心自1998年以来,中心静脉留置导管323例,在感染预防的监控与管理中,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蒋蕴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113例多发性骨髓瘤校正血钙的意义

    目的分析正血钙在多发性骨髓瘤(MM)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13例MM患者的血钙水平以同时抽血所没得血清白蛋白浓度进行校正后,进行正前后血钙水平及高钙血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多发性骨髓瘤Ⅰ期患者血钙水平校正前后分别为(2.41±0.087)mmol/L和(2.376±0.149)mmol/L,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Ⅱ期患者的血钙水平在校前后分别为(2.264±0.372)mmol/L和(2.376±0.092)mmol/L,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期患者血钙在校正前后分别为(2.377±0.360)mmol/L和(2.539±0.399)mmol/L,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校正后高钙血症发生率(31.0%)比校正前(17.7%)显著升高(P<0.05).结论常规检测血钙值低估了MM患者血钙的真实水平,校正血钙比血钙在MM的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方面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健;侯健;高巍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论门诊护理工作的管理理念

    门诊是接待病人的第一站,第一印象的好坏,将影响病人整个就医过程.如何在服务中取得病人的信赖,以程序为宗旨,按需优质服务为内涵,以人为本一病人及护理人员.我们进行了观念及制度措施的改革.

    作者:谭玉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288例治疗分析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严重的继发病变之一,病情复杂严重,若延误治疗或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或残废.本文对经CT和手术证实的288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作者:付辉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a-细辛脑佐治小儿喘息性疾病56例观察

    小儿喘息性疾病是儿科常见及易发疾病之一,其中包括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肺炎.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a-细辛脑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水;殷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甲状腺癌82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疾病的4%[1],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其中大多数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由于其自然病程长,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殊性,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指标,术前误诊率较高.

    作者:钮雁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晚期食管贲门癌置金属支架术的配合护理

    我院自1999年4月至2001年10月,用国产镍钛记忆合金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狭窄10例,效果满意.现将配合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黄小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微泵连续输注阿曲库铵在老年人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和人口健康状况的良性发展,手术患者的年龄有逐渐高龄化的趋势.由于肝肾等生理功能的下降,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在肌肉松弛剂的应用上应慎重选择.我院近期采用微泵持续输注阿曲库铵应用于70岁以上老年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汪卫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机械吻合治疗食管贲门癌

    自1991年3月至2002年6月,应用机械吻合治疗食管贲门癌12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九发;曾来铎;匡裕康;王兆阁;林群;阴兵林;王东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不同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肌电活动的研究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胃肌电活动并探讨其在不同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的差异.方法健康对照组15例,FD64例,按罗马Ⅱ分型标准,溃疡样FD30例,运动障碍样FD34例.应用体表胃电图(EGG)记录胃肌电活动,餐前和标准餐后各30分钟,应用频谱分析法分析并比较正常受试者与FD及其不同亚型的EGG参数.以餐前或餐后正常胃慢波百分比<70%为异常EGG.结果溃疡样FD和运动障碍样FD异常EGG分别为73.33%和67.64%,显著高于正常组的6.67%(P<0.005).溃疡样FD和运动障碍样FD功率比<1者分别为46.67%和47.06%,显著大于正常组(0%,P<0.005).二型FD正常胃慢波明显小于正常组,但胃动过缓显著大于正常组(P<0.05).除餐前DPIC运动障碍样FD(78.91%)明显大于溃疡样FD外(46.27%,P<0.05),其余各EGG参数二型FD之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大多数FD病人的EGG异常;EGG可作为FD的筛选检查;溃疡样FD和运动障碍样FD胃电活动无明显差异.

    作者:康文全;赵成忠;付剑云;刘伟茹;蔡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江西地区汉族人群D13S317、D5S818和D19S400基因多态性分布

    遗传学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DNA某些部位含有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of repeats,STR),STR的高度多态性可为人类基因组DNA的识别提供重要标记,适用于民族演变、法医学个体指认与亲子鉴定以及骨髓移植等研究领域.

    作者:李国良;肖莉;孙瑜;唐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全人类联手对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从2002年11月始,已波及32个国家和地区,至2003年6月9日WHO公布:全世界有8421例病人,死亡784例,痊愈6280例;中国大陆有5328人患病,死亡340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0亿元美元.

    作者:余健民;吴西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