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民;潘明香;黄维新
患者,女,28岁,因孕38周,皮肤黄染3d于2001年10月3日由外院转入.入院前3d眼球黄染,次日黄染迅速扩散至全身,出现恶心呕吐,下腹部疼痛,静脉穿刺部位出血不止,血常规:白细胞11.2×109/L,血红蛋白124g/L,血小板72×109/L.
作者:黄锦雄;黄振宇;覃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穿刺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有适应症的重症脑出血病例,随机选择两种方法之一行血肿穿刺治疗.结果51例中存活52.74%,均有不同程度的神志恢复肢瘫改善.结论血肿穿刺是治疗脑出血的一种微创手术,选择合适有一定疗效,有待于做更周密的基础、临床研究,以寻找更加完善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吴裕臣;谢尊椿;万慧;黄经纬;张玉生;洪道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开放性胫骨骨折是常见骨折,多由高能创伤所致,骨折移位明显,且软组织损伤重,因此复位难度大,内固定困难,愈合时间长,容易发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高.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彻底清创、尽可能减少骨膜剥离保留血运、良好的固定是决定疗效的关键.我院从1995年10月~2002年5月应用双关节单臂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31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兰树华;聂燕;王济纬;张立岩;季卫平;周盛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揭示人胎儿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分布及其数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62例10~38周人胎儿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分布并对其进行计数;结果绝大部分上皮内淋巴细胞分布在上皮细胞基底部,位于上皮细胞核下方,只有少数位于或超过上皮细胞核水平;上皮内淋巴细胞计数随胚胎发育而逐渐增多,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其数量逐渐减少.在35-38周胎龄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每100个绒毛上皮细胞范围内淋巴细胞的平均值分别达10.6、9.3和8.9; 结论绝大多数上皮内淋巴细胞分布在上皮细胞核下方,其数量随胚胎发育而逐渐增多,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其数量逐渐减少.
作者:邓峰;朱清仙;黎静;高摄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重度的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移位,口腔异味,在功能、美观上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常把牙槽骨吸收至根长的2/3,松动度在Ⅱ~Ⅲ度的患牙拔除,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许多患者不愿拔除患牙,我科采用磨槽固定术治疗牙周病牙,尤其是下前牙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洪武;郑希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高频喷射通通气(HFJV)用于临床至今有10余年历史,对这种新的通气方法已有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在治疗小儿呼吸衰竭方面取得了满意成效,现将我院儿科1996年以来应用HFJV治疗72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翔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前许多眼病被认为与遗传物质异常有关,因而应用基因治疗技术以从根本上治疗这些眼病的研究被广泛展开,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简介.
作者:易敬林;钟文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省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山区的防疫工作面临较大困境,乡镇卫生院大部分效益差,个别的甚至面临倒闭,由于防疫人员的报酬与医院效益紧密相连,导致相当一部分防疫人员因报酬低甚或无报酬而没有工作积极性,严重地影响了防疫工作.
作者:王东海;涂秋风;郭世成;万学渊;何伟;邹秋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方法86例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随机分2组,分别服用甲硝唑250mg,3次/d,共7d和克林霉素300mg,2次/d,共7d.结果甲硝唑和克林霉素的治愈率分别为80.2%和59.5%,两者比较甲硝唑组高于克林霉素组P<0.05,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甲硝唑和克林霉素治疗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安全有效,甲硝唑治愈率高于克林霉素.
作者:杨新民;潘明香;黄维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由于病变部位及手术操作的要求,对体外循环方法及心肌保护有其特殊要求,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2002年5月至12月对5例升主动脉夹层动瘤病人施行了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就体外循环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余翠莲;万于华;吴起才;陈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飞机在飞行中,因机械、气候变化等原因,所致飞机从高空急速迫降的意外时有发生.本文对我院救治的30例气压伤患者的临床救治体会,探讨飞机从高空迫降时所发生的气压伤的类型及其救治对策.
作者:王和平;汤旭惠;胡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脐尿管闭锁不全系罕见疾病,我院外科近年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晓明;谢黎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对肺结节病的认识和诊断符合率.方法对1990~2001年诊治的6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误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肺结节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X线及CT常表现为肺门增大,以双侧肺门肿大为主,易误诊为肺结核或肿瘤.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皮肤粘膜、淋巴结活检可确诊.肺结节病多见青中年成人,女性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在诊断上要结合临床表现、胸片以及纤维支气管镜、皮肤粘膜、淋巴结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作者:邓西平;包红;李清华;刘冬明;易清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61岁,上腹部饱胀不适半年,近半月加剧,时有隐痛、呃逆,解棕褐色大便,纳差,乏力.原有胃病史.体格检查: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心肺正常,上腹部可触及-3×7cm包块,压痛不明显.实验室检查:HB7.0g/L,RBC3.6×109/L,大便潜血试验阳性.B超、胸片正常.
作者:陈文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CT作为无创性检查方法,准确性高,是新生儿及婴儿首选检查方法,由于小儿病人易动的特殊性又是CT技术人员经常碰见的难题,为提高婴幼儿CT检查的效率和准确率,我们对301例婴儿头部CT检查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爱华;王奕;刘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细胞凋亡及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引种繁殖的雄性SHR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1)基础组:育至第8周处死;(2)丹参组:从第8周给药,丹参粉针剂1g/kg.d,腹腔注射,第18周处死;(3)对照组:用相同容量蒸馏水腹腔注射,余同丹参组.心肌细胞凋亡的检测采用TdT介导的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检测采用S-p免疫组化法.比较3组间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cl-2蛋白阳性表达指数的差异,分析两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基础组比较,对照组心肌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5),而Bcl-2蛋白阳性表达指数显著降低(P<0.05);丹参组较对照组心肌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Bcl-2蛋白阳性表达指数显著升高(P<0.05),与基础组无差异.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与Bcl-2蛋白阳性表达指数呈明显的负相关性(P<0.01). 结论SHR心肌细胞凋亡具有周龄的依赖性,中药丹参能显著减少SHR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明显上调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作用.
作者:邓杰;熊玮;郑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16岁,因反复解黑便,伴头晕乏力4年入院.患者近4年来反复多次无明显诱因解黑色软便,每日1次或隔日1次,量约100~200g,伴头晕乏力,解黑便呈间歇性,有时可自行缓解,该患者4岁时出现全身皮肤多发性血管瘤,大小不等,并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作者:陈建勇;叶如美;朱水山;罗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药物反应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随着药物新品种的不断增加,药物反应的类型和表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临床症状的复杂多样性,极易被误诊.现就一药物所致全身剥脱性皮炎误诊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梁必峻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以躯体不适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在综合医院就诊,常被误诊为其他疾患,延误了适当的诊断和治疗[1].本文对在综合性医院长期误诊的50例抑郁症患者,确诊后给予抗抑郁治疗,疗效显著,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旷安怡;王小华;段火香;卢小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早期诊断尤为重要.伤后患者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常代表脑疝形成,但同时出现同侧锥体征或偏瘫时,则要考虑是否存在多发性血肿.
作者:杨枫;罗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