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丛神经阻滞和全麻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血压的影响比较

施小平

关键词:颈丛神经阻滞, 甲状腺肿瘤, 手术患者, 血压, 肿瘤患者, 波动
摘要:甲状腺肿瘤患者术中血压往往波动较大,本文观察了颈丛神经阻滞和全麻对甲状腺肿瘤患者血压的影响进行比较.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颈丛神经阻滞和全麻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血压的影响比较

    甲状腺肿瘤患者术中血压往往波动较大,本文观察了颈丛神经阻滞和全麻对甲状腺肿瘤患者血压的影响进行比较.

    作者:施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半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体会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关键在于熟练的盲探插管技巧,充分的气道粘膜麻醉,病人的高度合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彭云生;盛瑜珍;张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髋臼骨折CT扫描价值探讨(附9例报告)

    髋臼骨折是一种暴力机制复杂,移位方式多样,常伴股骨头脱位,治疗困难的严重关节内骨折.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为探讨CT扫描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我们总结了髋臼骨折9例,提示CT在髋臼骨折诊断中具有很多优点.报告如下:

    作者:龙建新;徐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91例肺不张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

    肺不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征象,根据体检和X线表现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其病因却是多种多样,治疗方法也随之而异,因此及时明确病因诊断,对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而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的应用为其提供了方便途径.现将我科191例肺不张患者的纤支镜检查结果作一分析.

    作者:熊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产后子宫内膜回声厚度超声测值与临床意义

    产后子宫内膜回声(Endometriun echo简称EME)在超声图像中显示十分清晰,厚度测量简单易行,本文对208例产后子宫内膜回声厚度进行测量,并对临床意义作一分析.

    作者:周秀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目的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APAAP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于生后第1d(24h内)、7d检测了49例HIE患儿及20例正常新生儿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HIE患儿与正常新生儿比较,生后第ld CD3分别为(59.35+9.51)对(63.10±6.30)%(P<0.5),CD4分别为(34.75+6.38)对(46.75+6.54)%(P<0.01),CDs分别为(24.90+3.63)对(23.20±4.42)%(P<0.5),CD4/CDs比值分别为1.37±0.38对2.32±0.40(P<0.01),IL-2分别为(13.60+2.87)对(57.20+4.37)ng/L(P<0.01),IL-6分别为(57.44+3.75)对(76.01±17.71)ng/L(P<0.01),TNF-ct分别为(1.45+0.21)对(1.03±0.12)μg/L(P<0.01),而且病情越重改变越明显.至生后1周,CD3、CD4、CDs及各上述各细胞因子水平均逐渐恢复,但仍未达正常对照水平.结论提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及细胞因子变化与HIE的发病及脑损害过程有关.本研究为HIE的免疫学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王启新;何玲;江英;陈遂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21例手指末节损伤手术治疗分析

    我院自1998年12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手指末节损伤21例,经行手术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新胜;廖忠林;刘庆志;邹鸿星;杨淮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3例临床疗效观察

    应用苦参素和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分别有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的报道.为验证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本文收集了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2年1月应用苦参素注射液加胸腺肽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3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粟庆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经尿道电汽化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围手术期护理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因而前列腺增生病例数增多.近年来由于腔镜外科的发展,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ⅣP)已在许多医院开展,它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由于该项手术是一种全新的手术方法,为了防止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院于1999年6月至2000年6月采用TVP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高礼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乳腺膀胱肺三重癌伴膀胱憩室结石1例

    患者,女,44岁,农民,未孕,无肿瘤家族史,因偶然发现左乳小肿块4个月,于1975年8月20日入院,体查:一般情况良好,血、尿、粪常规正常,胸片正常.行左乳腺癌根治术.病理诊断:乳腺单纯癌,肌肉、脂肪、结缔组织、淋巴结未见癌细胞浸润,术后化疗.

    作者:庄淑萍;邢跃萍;于新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尿白蛋白排泄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的常见慢性并发症,其病理基础均为微血管病变,二者有密切的关系.我们选择2型DM患者86例进行24h尿白蛋白测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检眼镜等检查,观察尿白蛋白排泄(UAE)与DR的关系,为早期诊断、治疗DM慢性并发症提供参考.

    作者:梅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胸片无明显异常的咯血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

    在呼吸内科门诊中,平均10~15%[1]的患者是因咯血而就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期重度吸烟者,经治疗不愈,应高度怀疑肺癌.现回顾分析我院1985年1月至2001年6月间,胸片正常或双侧肺纹理增多的440例咯血患者纤支镜的检查结果,并就年龄,吸烟、咯血性状,咯血时间等与肺癌检出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咯血胸片大致正常者纤支镜检查的适应症作一探讨.

    作者:肖祖克;胡云华;吴西雅;陈卫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干休所糖尿病人状况的调查分析

    为了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我们对九江3个干休所的离退休老干部进行访巡,现重点将其糖尿病人的状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海珍;郭娟;刘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干扰素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干扰素联合苦参碱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我们观察了20例重组干扰素-α2a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丙肝)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如坤;张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三种鼻咽部活检方法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南方地区尤为多见.我院近年来诊治新出现的和复发的鼻咽癌病人100余例,其预后与早期诊治有直接关系.但由于鼻咽部位隐蔽,它的早期症状大多没有特异性而易被患者和缺乏经验的医生所忽视而造成漏诊.临床上确诊鼻咽癌的方法主要靠鼻咽部的病检.目前常用的鼻咽部活检方法有(1)间接鼻咽镜下活检法,(2)纤维鼻咽镜下活检法,(3)鼻内窥镜下活检法.此三法各有优缺点,现结合我们的资料,比较如下:

    作者:王宇;彭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近距离后装放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后装放疗是一种近距离的放射治疗方法,近年来,由于新一代后装机在国内的进展,使其发展非常快.治疗以宫颈、鼻咽、食道、直肠等这些国内多见肿瘤为突出.我院自1996-1998年以来对近80例患者进行了后装治疗.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李新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分析

    恶性浆膜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有效控制恶性胸腹水,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方法主要是局部用药[1],我们自1998年至2000年用顺铂腔内注射合并常规全身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25例,与单用全身常规化疗2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燕翔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雷尼替丁预防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观察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老年急性脑血管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近5年来,我院应用雷尼替丁预防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幸军;冯青青;余小骊;李春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镜面右位心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

    患者,女,12岁.发现心脏杂音11年,活动后心悸、胸闷1年收入住院.体检:血压100/50mmHg,心尖搏动在右锁骨中线内0.5cm处.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杂音,亦可扪及震颤.心电图:右位心.胸片:两肺充血、心影增大、主动脉结偏小、肺动脉段平直、心尖向右下延伸,胃泡右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肝脏位于左肋缘下.心脏右位,左心室内径增大(54.8cm).房、室间隔延续正常.降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可见动脉导管未闭,直径9mm.诊断:先天性心脏病、镜面右位心、动脉导管未闭、全内脏反位.

    作者:龚南平;方功德;徐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食道梭形间叶细胞肿瘤11例报道

    食道梭形间叶细胞肿瘤主为平滑肌源性间质瘤[1]自1985年提出作为消化道独立的一类间叶肿瘤,已有不少研究报道,但大部分研究为胃和肠道内的间质瘤的研究,食道梭形细胞间叶肿瘤(包括食道间质瘤)研究不多.本文对11例食道梭形细胞间叶肿瘤(含1例间质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运用免疫组化以探讨其免疫病理特性及与临床行为之间的关系.

    作者:温文;刘俊;况春景;陈任生;刘繁荣;熊小亮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