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股动脉破裂晚期处理成功率

叶祥燕;何红平;陈荣剑;林洪武;徐玉生;林荣凯

关键词:股动脉破裂, 再处理, 外伤性破裂, 报告
摘要:我院1997年、1999年分别收治股动脉外伤性破裂再处理2例,报告如下: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利多卡因3种不同剂量星状神经节阻滞结果临床对比观察

    1%利多卡因作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临床常用的浓度之一,其使用剂量一般于5.0~15ml.但剂量大小与阻滞效果、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如何,有关此类临床研究报道尚不多.笔者对60例头面部疾患的病人,随机采用3种不同的剂量作SGB,旨在探讨其阻滞效果、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华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对开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TS)是一种新的滤过性手术[1]因术中不切穿前房,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一年来,我们对21例23眼开角型青光眼施行了NPTS,获得了满意的降压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程阳;李定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甘油三脂血症与冠心病

    高胆固醇血症早已确认系冠心病(CHD)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浆甘油三脂(TG)浓度升高与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之间关系却一直是近年来的争论焦点.

    作者:汪玉如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钙变化及临床意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较困难,病死率及伤残率较高,为探讨HIE患儿血钙变化规律,本文自1998年9月~1999年12月测定了72例HIE血钙值,并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晓敏;冯国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4种材料用于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比较

    楔状缺损是一种较常见的牙体硬组织疾病,传统用于充填的材料有银汞合金、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体粘固剂等,但由于这些材料本身存在的一些缺点,充填修复效果并不很好,而Dyract复合体材料综合了玻璃离子体粘固粉与复合树脂的性能优点,临床使用并追踪2年,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伟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40例MRI表现与临床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ACMPDE)是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恢复,经过一段间歇期或假愈期(常为1~3周)又出现以急性痴呆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其发生率为9%左右.本文对自1996年至2000年底,确诊为急性一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40例病列进行分析,对其临床症状及MRI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及影像特点.

    作者:李桂平;许士明;董桂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物理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康复理疗科的常见病之一,我们应用物理因子综合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徐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提高股动脉破裂晚期处理成功率

    我院1997年、1999年分别收治股动脉外伤性破裂再处理2例,报告如下:

    作者:叶祥燕;何红平;陈荣剑;林洪武;徐玉生;林荣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本文回顾性地总结了我院自1998年开展结核抗体(抗PPD-IgG)检测以来临床应用结果,发现该检测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具有一定辅助意义.

    作者:漆文;徐忠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胶原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临床研究

    笔者用含羟基磷灰石的胶原膜进行牙周病的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与widman's翻瓣术进行对比研究,治疗病人87人,随访25人,失访62人,随访时间1年.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邓丽;邓蔚;李凤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尤脱欣与多功能电离子机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择门诊具有典型体征并用3%醋酸白试验协助确诊CA患者.妊娠,哺乳期以及有免疫功能低下不入选.共选6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0例,年龄18~55岁,病期1~8个月.疗前未经任何药物治疗,分别随机分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从性别、年龄、病期、疣体大小、数量、生长部位均具有可比性.

    作者:蒋明林;刘义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胃反位的胃镜检查特点及与胃扭转的鉴别

    我院1990年2月至2000年2月十年间行胃镜检查9248例次,其中发现胃反位7例.现将胃反位的胃镜检查特点小结如下:

    作者:金万新;杨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纤维蛋白原在慢肾衰患者血透前后的影响

    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肾衰功能衰竭替代疗法.慢肾衰患者在HD前已有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1],本文对24例慢肾衰患者在血透前后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功能及纤溶的改变进行测定,并探讨HD对此的影响.

    作者:石惠敏;周立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儿巨大胃恶性畸胎瘤1例

    患儿,男性,2.5岁.进行性腹胀2年入院.出生后4个月即出现腹胀,当时未予重视.随年龄增长腹胀逐渐加重,无腹痛、呕吐、腹泻和发热、盗汗等症状,大小便正常.

    作者:扬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甲状腺郎格罕斯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报告

    患者,女,35岁,因颈前区无痛性肿块2年余,于1999年12月11日入院.患者缘于2年前无明显原因发现颈前区一包块,无疼痛、畏寒、发热及不适现象.

    作者:温文;刘繁荣;况春景;涂小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附50例报告)

    心肌保护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关键,心脏不停跳正是出于这种理念,其机理是心脏不停跳直视手术不阻断升主动脉,不使用心脏停搏液,使心脏得到持续的氧合血灌注的一种手术广泛,保持着较接近生理状态的有氧代谢,酸硷平衡和电解质代谢,故能避免由于阻断升主动脉,灌注高钾停跳液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产生,能有效的防止术后低心排和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本组2例瓣膜置换病人EF 33~38%,心功能Ⅳ级,由于不停跳病变心肌没有遭到高K+,低温,停搏,定额等非生理性,避免了再灌注损伤,有效的防止已病变的心肌进一步损害,故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王勤;万于华;饶华庚;黄立;刘升;吴起才;李志平;陈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葡萄膜炎细胞和分子基础的研究进展

    葡萄膜炎是严重的致盲眼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一直受到眼科界的重视.近几十年来,随着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常用视网膜S抗原、视网膜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视紫红质等诱导敏感系动物产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EAU).

    作者:周水莲;易敬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手术配合化疗治愈恶性黑色素瘤1例

    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上少见,恶性程度极高预后很差,临床治愈非常困难,而且早期易被疏忽、误诊.本人遇到1例:手术切除后经病理证实,随访十多年仍健在,实属罕见,此将本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罗米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产时徒手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探讨

    在头位分娩的过程中,胎头随着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小径线通过产道以枕前位而分娩.

    作者:黎秀琼;黄维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树突状细胞及其在白血病中的免疫治疗

    1973年Steinman和Cohn首次分离出一类与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态功能不同的白细胞,因其成熟时伸出许多树突样伪足样突起而得名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它能够直接刺激初始T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产生,能够上调MHC分子及其刺激分子的表达[1].因此,它在DC介导的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以下就DC的生物学特征及在白血病的免疫治疗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肖希斌;袁利亚;陈国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