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尖锐湿疣患者血清lCAM-1的检测及其意义

潘凌云;许文斌;袁巧玲

关键词:尖锐湿疣, 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液,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尖锐湿疣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15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结果15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中,I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者,病变范围大者,其增高更为显著.结论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与ICAM-1增高有关,检测ICAM-1血清水平有助于尖锐湿疣预后的判断.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与心血管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细胞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等,其结构和功能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心血管的功能状态.近年来发现,心血管细胞凋亡是高血压发生与发展的重要细胞学基础.平滑肌细胞凋亡与增生的失衡使血管失去正常的结构,引起血管重构,加重高血压的病理状态;内皮细胞凋亡增加血液的致凝性,启动或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心肌细胞的凋亡,可导致心室肌细胞数目减少,促进高血压心脏心衰的发生.因此,研究高血压时细胞的凋亡,对阐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下面就心血管细胞凋亡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赖珩莉;罗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及带锁钢板固定治疗颈椎结核

    目的探究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在颈椎结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颈椎结核并不全瘫痪患者在效抗结核治疗下,行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5个月,所有病例的神经症状均完全改善.病变椎板及植骨在融合,无复发表现.结论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应用于颈椎结核手术患者,增加植骨块及融合节段的稳定性,提高病灶及植骨块的融合率等.利于病灶恢复,证实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廖琦;陈伟;高廖翔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离体皮片原位回植即时修复缺损创面1 5例体会

    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00年6月共收治创伤致皮肤缺损病人15例,2小时内将其离体组织削成中厚皮片原位回植,修复新鲜缺损创面,生长良好,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9~46岁,平均年龄31岁.致伤原因及部位:鼻翼切割1例,大腿野猪咬伤1例,指腹切割伤9例,趾腹缺损1例,发辫卷入转轴2例,高压钢片冲击致全层头皮巨大缺损1例.1.2 方法:本组病人入院后常规镇痛,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清创后以湿敷料保护创面,及时找回离体组织,洗净后浸于庆大霉素盐水液中3min,取出铺平将其削成中厚皮片0.5~0.75mm,修剪边缘回植于新鲜创面.皮片戳孔,或置皮片引流,打包或加压包扎,术后加强抗炎,改善微循环及康复理疗.

    作者:王光耀;祝纯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nm23-H1与胃癌的分化、浸润转移的关系

    目的分析nm23-H1(简称nm23-H1)在胃癌分化、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研究46例原发性胃癌组织及其转移淋巴结nm23-H1的表达.结果 45.6%(21/46)的胃癌nm23-H1表达下降.nm23-H1的阳性表达与Borrmann分型、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胃癌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另外54.5%的分化型胃癌nm23-H1表达高于其淋巴结转移癌,而在低分化型胃癌中有53.8%.结论 nm23-H1可能对胃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有抑制作用.

    作者:刘晖;范跃祖;胡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同种异体肾上腺包膜移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理想的肾上腺移植法.方法将同种异体肾上腺包膜种植于转移至腹部皮下的大网膜上,不用免疫抑制剂,观察种植物的组织学变化和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移植后血浆皮质醇未能恢复至术前水平;组织学检验发现移植物未能成活.结论将已种植肾上腺包膜的大网膜转移至腹部皮下,便于观察移植的肾上腺生长情况;在不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可能是由于免疫排斥,致使移植物不能成活.

    作者:夏维木;徐玉生;姜秀芳;童涕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一氧化氮缺乏诱导的高血压及心血管重构

    目的建立一氧化氮(NO)缺乏所致的高血压、心血管重构的动物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经饮水给予NO合酶抑制剂.对照组(C组):仅给予饮水;NO合酶抑制剂组(L组):L-NAME50mg/kg.d.每2周监测血压一次(尾袖法),8周后,颈动脉插管测定颈动脉压,摘取心脏,测定心脏湿重及室壁厚室,用病理结合体视学方法测定心肌细胞大小、血管中膜厚度、血管周围纤维化程度、管壁厚度/腔径比、管壁面积/腔径等心血管重构指标.结果 L组大鼠血压明显升高、心血管系统出现明显重构改变.结论本研究证实,抑制NO合成可建立高血压和心血管重构的动物模型.

    作者:鄢定红;程晓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风心病左房血栓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诊断风心病左房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与MTEE观察22例风心二尖瓣狭窄(MS)患者左房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TTE及MTEE的血栓检出率分别为14%及55%(P<0.01),MTEE能检出左房自发性超声显影(SEC)现象,而TTE则无法显示.结论 MTEE对左房血栓检出率极高,其应用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预防栓塞并发症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燕娜;李泉水;李沿江;蔡建华;吴清华;程晓曙;吴延庆;李菊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心脏起搏器治疗已挽救了成千上百万人的生命,并已成为临床熟练的治疗技术,但起搏器植入后并发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更好地防治并发症的发生,现分析其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机理、经验教训以及处理办法.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1975年~2000年6月间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资料,共500例,男327例,女173例,年龄17~90岁.其中首次植入者472例(944%),更换28例(5.6%),病因诊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167例,二度AVB57例,三束支传导阻滞2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SS)248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植入起搏器类型:VVI345例,AAI98例,AAIR2例,VDD7例,DDD42例,DDDR1例,双房起搏3例,三腔起搏2例.以1990年为界统计,前15a植入136例,后10a植入364例.

    作者:吴清华;程晓曙;吴延庆;程应樟;程开诚;徐金汤;罗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高血压左室不同构型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

    目的探究高血压左室不同构型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方法,将91例高血压分成正常构型组、向心性肥厚组和离心性肥厚组;采用经颅多普勒技术检测各组脑血流动力学的参数.结果 (1)正常构型组脑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舒张末期流速(Vd)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0.001);脉动指数(PI)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0.001),与正常对照组接近(P>0.05).(2)向心性肥厚组的脑动脉血流速度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接近(P>0.05),但P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0.01).(3)离心性肥厚组的脑动脉血流速度各参数显著低于其它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0.001),而PI显著高于其它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2~0.001).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不同构型的演变过程中,伴随有明显的脑血流速度变化.

    作者:丁卫江;周玉珍;徐丽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WT1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Wilms′瘤基因(Wilms′Tumor gene,WT1)是早发现的与Wilms′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其复等位基因功能的缺失可导致Wilms′瘤的发生.WT1基因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抑制生长因子(如血小板衍生因子A链、集落刺激因子Ⅰ和胰岛素生长因子Ⅱ)和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如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受体)及其它基因(如维甲酸受体α、c-myc和bcl-2).现在认为WT1基因具有转录调控的功能,依细胞结构、靶基因启动子和WT1异构体的不同而呈现激活或抑制转录的功能,为双相调节因子.近来发现WT1基因和造血细胞生长增殖也有关,和白血病特别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关系更是密切.WT1基因在白血病细胞中高度表达并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对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检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荷花;肖承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透明质酸钠在鼓膜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医用透明质酸钠(Hyalurona)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眼科、整形外科、骨科、胸外科和妇产科等的手术中.我们自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在25例鼓膜修补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并与常规对照组25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50例(耳)是江西医学院二附院确诊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鼓膜修补术患者,咽鼓管功能正常.排除标准:患耳耳蜗功能极差或完全丧失者,糖尿病患者,耳绿脓杆菌感染及耳源性颅内并发症者.50例(耳)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1岁.病程1~22a.术前电耳镜检查示鼓膜紧张部中央型大穿孔者32耳,鼓膜紧张部边缘型穿孔者18耳.术前电测听检查示气导平均值(频率为250~3000Hz)听力损失30~45db者38耳,听力损失46~55db者12耳,术前骨导平均值为15db,术前行患耳鼓膜贴补试验均提高10~20db.

    作者:徐红;叶彩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回盲部蕈状管造瘘肠腔内给药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手术中的应用

    术前肠道准备是确保结肠手术吻合愈合的主要措施之一,然而由于左半结肠急性梗阻性病变,无法行术前肠道准备,因此是否行一期切除吻合意见不一.文献报道所采取的方法基本是结肠灌洗,为急性左半结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找到了一种方法,但仍有吻合口漏发生.术者在上述方法基础上,同时行回盲部蕈状管造瘘、肠腔内给药,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1996~1999年共收治左半结肠急性梗阻病例7人,其中左半结肠癌致急性梗阻5例,乙状结肠扭转伴肠坏死2例.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58岁(54~74)岁,起病2~5d入院.入院后经X线腹部平片和钡剂灌肠,提示大肠梗阻.全部病历均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同时回盲部蕈状管造瘘,肠腔内给药,结果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吻合口漏.

    作者:李学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ipathy 简称CSM)主要是颈椎退行性变造成的脊髓前方受压引起的临床疾患.而颈椎前路的减压植骨融合为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所公认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自1995年元月至2000年6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乃夫;赖光松;朱荣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微创技术--METRx椎间盘镜手术系统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介绍METRx椎间盘镜手术系统的临床应用,探讨微创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前景.方法在C臂机定位下,确认椎间盘突出间隙,于脊柱中线旁开1.5cm处取一1.6cm切口,逐级扩张后置入工作通道管及内窥镜,于椎板下缘咬除部分骨质及黄韧带,显露神经根、硬膜囊及突出的椎间盘,行髓核摘除或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或切除增生小关节.结果 32例均随访6个月,按Nakai标准疗效评定,优27例,良5例,优良率100%.结论 METRx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将传统的椎间盘开放手术内窥镜化、微创化.该项技术创伤小、安全可靠,病人痛苦小,恢复快,是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必然发展趋势.

    作者:许永武;黄科第;邱晓洪;郑雪丽;李春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成人先天性胸腹裂孔疝1 0例的诊治分析

    先天性胸腹裂孔疝又称Bochdalek孔疝,是先天性膈疝的一种.病人多在婴幼儿期即有症状,有少数病人至成年后始出现症状而来诊治.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成人先天性胸腹裂孔疝10例,均经手术证实,现结合有关文献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病人男6例,女4例,年龄17~25岁,平均20.6岁.病变在右侧2例,在左侧8例.疝内容物右侧的为肝脏,左侧的为脾、肾及部分结肠者5例,为部分胃、脾、部分结肠及空肠者3例.伴有左肺发育不全者5例,伴有肺外型隔离肺者1例,伴有腹腔脏器转位不全者1例.1.2 临床表现:上腹部不适5例,胸闷2例,气紧1例,上腹疼痛伴呕吐2例.主要的阳性体征为上腹不适、胸闷、气紧等.

    作者:钟丰文;吉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双子宫、右侧子宫妊娠扭转切除术后左侧子宫妊娠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5岁,G1P0,停经19周,下腹突然剧痛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30min于1998年5月2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1997年12月20日,停经3个月时,B超检查提示双子宫右侧子宫妊娠.入院查体:T36.5℃BP8/6kPa,急性痛苦面容,腹部隆起,宫底平脐,有明显压痛,未闻及胎心音,血Hb103g/L.拟诊:妊娠子宫扭转,破裂?决定剖腹探查,探查发现腹腔内少量积血,双子宫、双阴道,各有单一的输卵管及卵巢,妊娠子宫为右侧子宫,表面青紫、质软、无破裂口,颈管细长,顺时针方向扭转360°,右侧卵巢充血,左侧子宫约3×4×5cm大小,输卵管正常,行妊娠子宫次全切除术.术毕剖开宫体,见一死女婴和完整胎盘,宫腔无破裂口,术后7d拆线出院.术后随访,5个月来经,月经正常,于1999年8月8日出现停经,后确定为妊娠,妊娠期间无不适,于2000年5月9日因臀先露珍贵儿剖宫产一活女婴,重3500g,Apgar评分10分,术后情况良好,第9d痊愈出院.

    作者:任银珠;黄欣;曾令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兔烧伤休克延期复苏微循环研究

    目的研究兔烧伤休克延期复苏的时间界限及复苏补液和用药的较好方法.方法实验一:6组大白兔,每组6只,全麻后致伤40%Ⅲ度.分别以致伤后0.5h,1h,1.5h,2h,2.5h,3h开始复苏.实验二:4组大白兔,每组7只.均以致伤后2.5h开始输液.液体性质分别为A组:生理盐水;B组:生理盐水+全血;C组:生理盐水+山莨菪碱;D组:生理盐水+全血+山莨菪碱.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用显微电视录像技术测定毛细血管口径(CVD)、血流速度(BFV)及血流量(BFR).结果 (1)前三组动物之间各项观测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后三组之间各项观测指标也无明显差异(P>0.05);但二大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2)A组各项指标同实验一;C组MAP、HR值同A组比差别无显著性.B、D二组在补液后5h已同正常值无差别(P>0.05).BFV、BFR指标中,C组有一过性短暂上升,B、D组二组于6h后上升致与A、C二组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兔烧伤休克大致2h为延期复苏.在抗休克治疗中,胶体的补充是必须的,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在此效果不明显.

    作者:范锟铻;李国辉;杨鸿明;郭光华;李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7例临床分析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为一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来源于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属结外型非何杰金淋巴瘤,包括低恶性B细胞淋巴瘤、伴或不伴低恶性成分的高恶性B细胞淋巴瘤[1].国内近年关于MALT的报告日益增多.我院自1992年以来经手术或内窥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证实MALT共7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健;吕农华;王崇文;曾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卵巢黄体破裂46例临床分析

    卵巢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有时因病史不清、症状不典型而被误为其他疾病.本病发病急骤、发展快,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内出血,如不及时正确诊治,容易导致内出血增多,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我院1997年1月至2000年10月的46例卵巢黄体破裂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处理方法及预防. 1 临床资料1.1 发病率:1997年1月至2000年10月我院共收治46例卵巢黄体破裂病人,同期妇科经腹手术病人958例.卵巢黄体破裂手术病人占妇科手术病人的4.8%.

    作者:沈丽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侵及颅底的头颈肿瘤的手术治疗

    由于颅底位置深在,周围的解剖结构复杂,重要的血管神经较多,致使许多眼眶、鼻腔、鼻咽、鼻窦和翼腭窝及颞下窝的肿瘤累及到颅底时,手术治疗颇为困难.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CT和MRI检查及许多新设计的手术入路相继应用于临床,对累及到颅底的头颈部各种肿瘤,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已成为可能.从1989年至1997年,我科采用几种不同的手术径路切除了侵及颅底的头颈部各种肿瘤和囊肿8例,经随访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