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半臀大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22例报告

鄢秋元;涂建国;胡建平;熊志斌

关键词:肌皮瓣修复, 骶尾部, 褥疮, 臀大肌, 胸腰段脊椎骨折, 外伤性, 双侧髂内动脉, 颅内血肿术后, 严重复合伤, 产后大出血, 子宫切除, 应用解剖, 血液供给, 血管伴行, 效果满意, 臀下神经, 平均年龄, 临床资料, 肋骨骨折, 结扎术后
摘要:我院自1986年以来,采用下半臀大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2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22例中,男20例,女2例,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9岁.外伤性胸腰段脊椎骨折并截瘫17例(全瘫10例,不全瘫7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2例.严重复合伤(多根肋骨骨折并血气胸,脾破裂,上下肢多处骨折)2例.产后大出血并DIC子宫切除加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后1例.褥疮面积大10cm×10cm,小5cm×4cm.褥疮发生时间3~20d,半均12d.1.2 臀大肌的应用解剖:臀大肌是臀部大的菱形肌,位置表浅,臀大肌的血液供给主要来自臀上、下动脉.臀上、下动脉的分支均有相应的静脉伴行.臀下神经与臀下血管伴行,支配臀大肌运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胃手术致脾脏损伤1 2例临床分析

    胃手术导致脾脏损伤是一种医源性损伤.我院自1989年2月至1999年3月共遇到医源性脾损伤12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28~76岁.其中行胃大部切除术5例,胃癌根治术6例,全胃切除1例.1.2. 损伤情况:脾包膜撕裂伤6例,脾浅表实质裂伤2例,脾下极边缘型破裂1例,脾门周围撕裂2例,脾门处静脉破裂1例.1.3 手术方式:单纯用胶粘合、电凝止血2例,脾修补术6例,脾修补加脾动脉结扎1例,部分脾切除1例,脾修补失败再行脾切除1例,脾切除1例.2 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无再出血.1例并发膈下感染、左胸腔积液,治疗23d痊愈出院.

    作者:陈军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成人先天性胸腹裂孔疝1 0例的诊治分析

    先天性胸腹裂孔疝又称Bochdalek孔疝,是先天性膈疝的一种.病人多在婴幼儿期即有症状,有少数病人至成年后始出现症状而来诊治.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成人先天性胸腹裂孔疝10例,均经手术证实,现结合有关文献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病人男6例,女4例,年龄17~25岁,平均20.6岁.病变在右侧2例,在左侧8例.疝内容物右侧的为肝脏,左侧的为脾、肾及部分结肠者5例,为部分胃、脾、部分结肠及空肠者3例.伴有左肺发育不全者5例,伴有肺外型隔离肺者1例,伴有腹腔脏器转位不全者1例.1.2 临床表现:上腹部不适5例,胸闷2例,气紧1例,上腹疼痛伴呕吐2例.主要的阳性体征为上腹不适、胸闷、气紧等.

    作者:钟丰文;吉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7例临床分析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为一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来源于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属结外型非何杰金淋巴瘤,包括低恶性B细胞淋巴瘤、伴或不伴低恶性成分的高恶性B细胞淋巴瘤[1].国内近年关于MALT的报告日益增多.我院自1992年以来经手术或内窥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证实MALT共7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健;吕农华;王崇文;曾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同种异体肾上腺包膜移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理想的肾上腺移植法.方法将同种异体肾上腺包膜种植于转移至腹部皮下的大网膜上,不用免疫抑制剂,观察种植物的组织学变化和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移植后血浆皮质醇未能恢复至术前水平;组织学检验发现移植物未能成活.结论将已种植肾上腺包膜的大网膜转移至腹部皮下,便于观察移植的肾上腺生长情况;在不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可能是由于免疫排斥,致使移植物不能成活.

    作者:夏维木;徐玉生;姜秀芳;童涕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双胎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1 2例临床分析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ntrahepatic Cholo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并发症,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双胎本属高危妊娠,双胎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对母婴危害更大.现将我院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12例双胎合并肝内胆汁瘀积症观察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的12790次分娩中,其中双胎妊娠128例列为非ICP组.双胎合并肝内胆汁瘀积症12例列为ICP组.ICP组和非ICP组孕妇平均年龄分别为25.2岁和27.3岁,平均新生儿体重分别为2.66kg和2.3kgg.ICP组初产妇10例,经产妇2例,非ICP组初产妇87例,经产妇41例.

    作者:江如;刘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心脏术后搏循环骤停15例救治经验

    心搏循环骤停是心脏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否进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术(CPR)决定患者的生命和预后.我们将15例心搏循环骤停的救治经验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1993年11月至2000年6月我院共施行各类心脏手术1200例,术后发生心搏循环骤停15例21人次(有2例各发生2次,另2例各发生3次),占1.25%.其中男性5例,女性10例,1例为4岁小儿,其余均为18岁以上成人.手术类型:瓣膜替换术1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发生时间:术后48h以内14人次,48h以外7人次.诱因:1例小儿为静推头孢霉素过敏,1例机械瓣故障,2例缺氧,6例心律失常,5例诱因不详.

    作者:汪朝阳;邵国丰;沈韦羽;张志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髋臼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髋臼骨折主要由于压砸、撞挤、轧辗或高处坠落等损伤所致,多系闭合伤.由于这种损伤较少见,故以往治疗髋臼骨折多采用保守的闭合牵引治疗方法,外科手术只是针对保守治疗失败或陈旧性骨折才使用.然而,保守治疗的某些结果如复位不完全,出现股骨头坏死或骨关节炎等很难令病人满意.因此,这种深部关节骨折要达到解剖复位,非手术是无法达到这种要求的,外科手术治疗髋臼骨折也就成为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1997年1月~2000年1月,我院对24例髋臼骨折采用Letournel分类法[1]进行分类,其中16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边子虎;罗志平;黄大江;杨立文;曾剑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兔烧伤休克延期复苏微循环研究

    目的研究兔烧伤休克延期复苏的时间界限及复苏补液和用药的较好方法.方法实验一:6组大白兔,每组6只,全麻后致伤40%Ⅲ度.分别以致伤后0.5h,1h,1.5h,2h,2.5h,3h开始复苏.实验二:4组大白兔,每组7只.均以致伤后2.5h开始输液.液体性质分别为A组:生理盐水;B组:生理盐水+全血;C组:生理盐水+山莨菪碱;D组:生理盐水+全血+山莨菪碱.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用显微电视录像技术测定毛细血管口径(CVD)、血流速度(BFV)及血流量(BFR).结果 (1)前三组动物之间各项观测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后三组之间各项观测指标也无明显差异(P>0.05);但二大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2)A组各项指标同实验一;C组MAP、HR值同A组比差别无显著性.B、D二组在补液后5h已同正常值无差别(P>0.05).BFV、BFR指标中,C组有一过性短暂上升,B、D组二组于6h后上升致与A、C二组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兔烧伤休克大致2h为延期复苏.在抗休克治疗中,胶体的补充是必须的,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在此效果不明显.

    作者:范锟铻;李国辉;杨鸿明;郭光华;李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微创技术--METRx椎间盘镜手术系统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介绍METRx椎间盘镜手术系统的临床应用,探讨微创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前景.方法在C臂机定位下,确认椎间盘突出间隙,于脊柱中线旁开1.5cm处取一1.6cm切口,逐级扩张后置入工作通道管及内窥镜,于椎板下缘咬除部分骨质及黄韧带,显露神经根、硬膜囊及突出的椎间盘,行髓核摘除或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或切除增生小关节.结果 32例均随访6个月,按Nakai标准疗效评定,优27例,良5例,优良率100%.结论 METRx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将传统的椎间盘开放手术内窥镜化、微创化.该项技术创伤小、安全可靠,病人痛苦小,恢复快,是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必然发展趋势.

    作者:许永武;黄科第;邱晓洪;郑雪丽;李春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泰胃美、思密达与纳洛酮联合用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

    因饮酒引起的急性酒精中毒在临床上很常见,常导致急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重者可引起呼吸中枢抑制、脑水肿、循环衰竭,如不及时抢救,易导致死亡.我院急诊科对收治的13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用泰胃美、思密达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将132例急诊来我院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按照急性酒精中毒诊断和临床分期标准,分为轻度中毒(兴奋、共济失调期)88例,重度中毒(昏睡昏迷期)44例.其中男93例,女39例,年龄小的15岁,大的50岁,平均年龄为29岁.并发有上消化道出血3例,呼吸表浅且极度困难2例.

    作者:华鸿;凌华;谢建军;余永琴;王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高血压左室不同构型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

    目的探究高血压左室不同构型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方法,将91例高血压分成正常构型组、向心性肥厚组和离心性肥厚组;采用经颅多普勒技术检测各组脑血流动力学的参数.结果 (1)正常构型组脑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舒张末期流速(Vd)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0.001);脉动指数(PI)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0.001),与正常对照组接近(P>0.05).(2)向心性肥厚组的脑动脉血流速度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接近(P>0.05),但P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0.01).(3)离心性肥厚组的脑动脉血流速度各参数显著低于其它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0.001),而PI显著高于其它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2~0.001).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不同构型的演变过程中,伴随有明显的脑血流速度变化.

    作者:丁卫江;周玉珍;徐丽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WT1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Wilms′瘤基因(Wilms′Tumor gene,WT1)是早发现的与Wilms′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其复等位基因功能的缺失可导致Wilms′瘤的发生.WT1基因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抑制生长因子(如血小板衍生因子A链、集落刺激因子Ⅰ和胰岛素生长因子Ⅱ)和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如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受体)及其它基因(如维甲酸受体α、c-myc和bcl-2).现在认为WT1基因具有转录调控的功能,依细胞结构、靶基因启动子和WT1异构体的不同而呈现激活或抑制转录的功能,为双相调节因子.近来发现WT1基因和造血细胞生长增殖也有关,和白血病特别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关系更是密切.WT1基因在白血病细胞中高度表达并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对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检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荷花;肖承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整形、美容就诊者心理特征分类及应对

    整形、美容就诊者心态不同,就诊目的和要求也会各异[1,2],因此,不仅要重视其本身疾病或缺陷,而且应认真分析,评估其就诊时的心理状态.这样可以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症或禁忌症,同时也可以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改善与融洽医患关系,达成共识或趋向统一.有鉴于此,现就一些常见的整形、美容就诊者心理特征进行分析.1 明确型(就诊者心理健康水平正常,就诊目的清晰、正确,自我认识明确)此类就诊者占大多数.他们的特点是均有明确、具体的疾患(畸形)或美容要求.与医师的交谈中皆可提出合情合理的治疗要求.在医师告知手术可能出现风险时能谨慎、合理地对待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自我认识能力正常,就诊心理状态正常.此类就诊者易于和医师达到统一的认识.所以医师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的技术、能力、条件、治疗手段为其提供服务.

    作者:曾瑞;章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离体皮片原位回植即时修复缺损创面1 5例体会

    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00年6月共收治创伤致皮肤缺损病人15例,2小时内将其离体组织削成中厚皮片原位回植,修复新鲜缺损创面,生长良好,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9~46岁,平均年龄31岁.致伤原因及部位:鼻翼切割1例,大腿野猪咬伤1例,指腹切割伤9例,趾腹缺损1例,发辫卷入转轴2例,高压钢片冲击致全层头皮巨大缺损1例.1.2 方法:本组病人入院后常规镇痛,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清创后以湿敷料保护创面,及时找回离体组织,洗净后浸于庆大霉素盐水液中3min,取出铺平将其削成中厚皮片0.5~0.75mm,修剪边缘回植于新鲜创面.皮片戳孔,或置皮片引流,打包或加压包扎,术后加强抗炎,改善微循环及康复理疗.

    作者:王光耀;祝纯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一氧化氮缺乏诱导的高血压及心血管重构

    目的建立一氧化氮(NO)缺乏所致的高血压、心血管重构的动物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经饮水给予NO合酶抑制剂.对照组(C组):仅给予饮水;NO合酶抑制剂组(L组):L-NAME50mg/kg.d.每2周监测血压一次(尾袖法),8周后,颈动脉插管测定颈动脉压,摘取心脏,测定心脏湿重及室壁厚室,用病理结合体视学方法测定心肌细胞大小、血管中膜厚度、血管周围纤维化程度、管壁厚度/腔径比、管壁面积/腔径等心血管重构指标.结果 L组大鼠血压明显升高、心血管系统出现明显重构改变.结论本研究证实,抑制NO合成可建立高血压和心血管重构的动物模型.

    作者:鄢定红;程晓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前列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图像分析及应用

    目的采用图像分析仪探究前列腺癌(PCa)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PCa40例及对照组前列腺增生(BPH)12例进行较为系统的细胞与体视、DNA、AgNORs以及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的定量组化分析等研究.结果各功能模块对PCa的良恶性鉴别、病理诊断分级、临床分期及浸润转移等预后判断均具有应用价值.结论PCa生物学特性的图像分析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病理实践开发专项模块的更具前景.

    作者:陈捷;熊礼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利用胃肠机开展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体会

    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业已成为成熟的心脏介入性治疗技术.我院于2000年6月至8月利用胃肠机透视条件初步应用RFCA治疗7例SVT患者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接受RFCA治疗SVT患者7例.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54.9岁).SVT病史9~50a(平均23.5a).全部患者均行心电图、X线胸片、心脏彩超等检查未见异常.发作时心电图示:SVT,心率188~214次/min.临床诊断:SVT.1例伴有高血压病Ⅰ级.1.2 方法 1.2.1 设备与器材:500mA日本岛津胃肠X光机,北京杰日欧公司产GEP-16型多导生理记录仪及WSI-Ⅱ型500KHz射频消融治疗仪.心内膜标测电极导管及标测消融导管分别产自美国DIAG公司及CORDIS公司.此外尚须备好除颤仪等急救器材.

    作者:徐江祥;李起栋;王健;曹原;周海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透明质酸钠在鼓膜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医用透明质酸钠(Hyalurona)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眼科、整形外科、骨科、胸外科和妇产科等的手术中.我们自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在25例鼓膜修补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并与常规对照组25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50例(耳)是江西医学院二附院确诊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鼓膜修补术患者,咽鼓管功能正常.排除标准:患耳耳蜗功能极差或完全丧失者,糖尿病患者,耳绿脓杆菌感染及耳源性颅内并发症者.50例(耳)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1岁.病程1~22a.术前电耳镜检查示鼓膜紧张部中央型大穿孔者32耳,鼓膜紧张部边缘型穿孔者18耳.术前电测听检查示气导平均值(频率为250~3000Hz)听力损失30~45db者38耳,听力损失46~55db者12耳,术前骨导平均值为15db,术前行患耳鼓膜贴补试验均提高10~20db.

    作者:徐红;叶彩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双重免疫标记与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瘤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是结外淋巴瘤中少见的一种,其中以胃肠道MA¨型淋巴瘤较常见,由于瘤组织中细胞成份纷杂、反应性滤泡点缀于组织中,该瘤的诊断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粘膜小组织活检.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已有可能在同一切片上标记出不同的细胞成份,为同时观察几种细胞的分布特点、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手段[1].本文采用双重免疫组化标记,以显示胃肠道MALT的肿瘤细胞的分布及与粘膜腺体、隐窝上皮的相互关系,为胃肠道MALT淋巴瘤诊断提供一种辅助方法.

    作者:温文;况春景;陈任生;谢洪辉;熊秋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60岁以上的发病者,以往国内外报道发病率仅占2.5~13.5%[1],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长寿人越来越多,社会正在走向老龄化,此类疾病相应增多.尽管手术治疗多能解决此类问题,但往往结果并不十分满意,不恰当的手术方法选择和手术技术会影响手术远期疗[2].我院1992年以来共收治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32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症及影像结果,结合老年人多合并有退行性脊椎病变和其他慢性疾病的特点,分别采用了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及小切口开窗椎间盘摘除术,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宋勇;廖小平;徐祖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