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周凯;曾庆黎;罗文峰;罗时敏;厉鼎琦

关键词:疝环充填式, 无张力疝修补术, 临床, 手术, 欧美, 国家, 报告
摘要: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来在欧美等国家广泛开展的疝手术,被称为疝手术的里程碑[1].我院自1999年3月开展此手术至今已40例,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见抗结核药物的肝损害及其处理

    抗结核药的广泛应用,对控制结核病流行起了划时代的作用.但每种抗结核药对肝脏都有影响.文献报告接受抗结核治疗者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升高的比例为15~30%[1,2,3].虽然其中大多不必中止治疗,但少数病例应及时停药,否则危及生命.因此,对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认识和处理是结核病化疗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雷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加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

    超声引导下的水压灌肠复位是小儿肠套叠非手术治疗的一项新的内[1,2].我院自1997年11月起采用该项技术早期诊断和复位治疗婴幼儿急性肠套叠,至2000年8月已行5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健;李海根;陈国斌;王启宏;江涛;姚克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膀胱黄色肉芽肿1例报告

    患者,男,24岁,因尿频、尿急、脓尿半年拟诊为膀胱肿瘤收治.体查:消瘦体型,贫血外观,未触及下腹包块.B超示膀胱顶部强回声光团.CT检查示膀胱顶部肿块,大小约6.5× 8.0cm,CT值40~48Hu,局部膀胱壁增厚.膀胱镜示肿块向腔内明显隆起,表面粘膜充血,中央浅表性糜烂,活检示炎性组织.尿常规示WBC++,脓球++,RBC+/Hp.经下腹正中切口探查膀胱,肿块位于右侧膀胱顶部,与膀胱前间隙、腹膜粘连,打开腹腔见肿块向腹内突出,外被大网膜包囊,阑尾末端附着在肿块上,阑尾无充血、水肿,打开膀胱见肿块表面多处糜烂,遂行肿块及粘连组织切除,包括部分膀胱壁、网膜.术后10d出院,随访2a未见复发.

    作者:涂仁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解剖第三肝门切除肝癌2例报告

    1病历简介例1,男,38岁,因右上腹突发性剧痛1h于1998年10月9日入院,经急诊CT检查等诊断为肝右后叶癌胀破裂.患者曾于1996年12月作CT检查时发现肝癌并作肝动脉化疗栓塞1次.1998年1月再作肝动脉化疗栓塞1次.即于当日行急诊手术.术中见腹内积血2000m1以上,肿块位于第v1段为主,8×7cm大小,脏面有一突起结节4×4cm大小,破裂有活动性出血、有质地稍硬,暂时缝扎肝癌破裂处,游离肝脏,分离结扎肝短静脉5支,暂时阻断第一肝门,切除肿块,断端对合横褥式缝合.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术后拒作介入治疗.1999年11月死于肝癌复发.

    作者:孙明生;李大林;眭大权;周立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由于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术后视力恢复好等优点,已在全国各级医院展开.我院于1996年9月至1999年12月共行此类手术346例(408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白蕾;钟丘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与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EIA)方法对¨1例经病理确诊的肺癌和62例非癌对照组血清CYFRA21-1进行测定,阈值为3.3μg/L.结果肺癌组CYFRA21-1浓度为6.1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μg/L(P<0.001),肺癌组和对照组CYERA21-1阳性率分别为80.2%和6.5%,诊断特异性93.5%.NSCLC组CYERA21-1阳性率86.4%,显著高于SCLC组(P

    作者:邹学森;匡裕康;吕霞;熊建萍;黎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激动素(Kinetin)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防治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激动素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以大白鼠为实验对象,采用40%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按0.3%ml/100g体重,每周2次,共12周,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激动素预防组和治疗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开始时和造模6周后,按0.5mg/100g体重背部皮下注射激动素,1次/d,实验结束后分别测肝功能,肝羟脯氨酸,取肝组织作病理检查.结果激动素预防组谷丙转氨酶(GPT),肝羟脯氨酸(HYP)与肝纤维化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激动素治疗组上述指标虽高于正常组,但明显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P>0.01),且肝纤维化程度有明显减轻.结论激动素对实验性肝维化有防治作用.

    作者:肖艳群;徐利平;胡桂珍;赵林;谢大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11例报告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surgery,VATS)是90年代初兴起的一门微创外科新技术,由于它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以及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临床应用发展很快,并已显示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1].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0年8月共行胸腔镜手术11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所有病例均获得了明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

    作者:付洪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车祸致颅脑外伤354例急诊观察疗效分析

    急性颅脑外伤是急诊科常见急症之一,病人往往是突发性外伤所致,病情危重,复杂多变,生命体征不稳定,目前以车祸致伤为主且有上升之势,笔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车祸所致颅脑外伤354例,并分析如下.

    作者:黄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21例卵巢无性细胞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及生育机能的保留.方法对1986年6月至1996年6月在我院收治21例卵巢无性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手术切除标本均由病理检查证实.结果21例中,13例存活,生存5a以上者8例,未满5a者5例.5例死亡,均为Ⅲ期以上混合型无性细胞瘤患者,死于术后半年或2a以内,3例失访.结论无性细胞瘤的治疗需根据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征,患者年龄及生育要求等综合考虑.

    作者:马莹;刘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清CA125测定与妇科盆腔包块关系的探讨

    CA125是一种血清抗原,是目前诊断和监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妇科盆腔包块种类繁多,如何在术前区分良、恶性肿瘤十分困难,治疗过程中肿瘤是否转移,复发也不易发现,我科从1997年9月~1999年12月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盆腔包块病人的血清CA125值,目的探索血清CA125值对妇科良恶性肿瘤术前鉴别及预后的意义.

    作者:徐春晓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莫雷西嗪治疗室性早搏40例临床观察

    盐酸莫雷西嗪(Moricizine,HCL)又称乙吗噻嗪,为吩噻嗪类衍生物,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我院从1996年8月至1998年6月,用莫雷西嗪治疗40例室性早搏,总有效率为90%,显效率为55%,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冰川;林华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江西省卫生厅2000年科技研究成果公告

    2000年由江西省卫生厅和江西省卫生厅上报江西省科学技术厅组织鉴定的卫生科技成果共25项,现公告如下:1带血管蒂掌骨瓣翻转治疗舟、月骨坏死(江西医学院二附院廖道生,等)

    作者:卫生厅科教处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小儿孤立性骨囊肿的治疗方法选择

    孤立性骨囊肿(solitary bone cyst)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很多,效果不一.我科自1990年以来,采用刮除+烧灼+植骨术治疗孤立性骨囊肿病人29例,复发4例,占13.8%.全部病例病理证实临床论断.

    作者:吴欣乐;任德胜;王保利;熊斌;邹勇;易申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超声判断胃癌浸润深度探讨

    胃癌浸润胃壁深度的判断,对于分期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估计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36例胃癌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于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体表超声在判断胃癌浸润深度上的应用价值.

    作者:汤正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机械性肠梗阻12例治疗体会

    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简称Miles手术)后机械性肠梗阻是一种较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作者自1980年11月至1998年4月共收治此类病人12例,现就其诊治的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袁绍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显微外科治疗周围神经损伤56例

    我院自1998年3月至1999年6月手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56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况冬柏;王华;刘榆;朱伏生;贺逸华;刘金明;李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高聚金葡素加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21例报告

    我院自1996年~1999年应用高聚金葡素、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21例,近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运胜;张爱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颈椎椎间盘突出是慢性压迫颈髓常见的原因.自1997年以来,我科对多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我科手术的26例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肖学裘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颈外静脉置管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近年来,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成为抢救失血性休克,我院1993年5月以来开展.经进一步临床研究,于1996年2月~2000年5月,进行颈静脉穿刺并留置65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万晓玲;胡兰新;毛求宁;吴云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