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明
1病例报告患者,57岁,以气促3d,加重2h于1999年12月31 日收入院.患者人院前3d始出现呼吸困难,轻微活动即出现气促,入院前2d加重,口唇、肢端出现紫绀,反应迟钝,未咯泡沫痰,无胸痛,发热,由家人送院.入院时体查:神志模糊,全身大汗淋漓,颜面及肢端紫绀,潮式呼吸,呼吸10次/min,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mm,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20次/min,四肢肌力,肌张力检查不合作.病人有多发性硬化病史2a.入院后即使用呼吸兴奋剂,面罩吸氧等抢救,病人神志进入浅昏迷,血气分析pH7.11,PaCO210.55kPa,PaO213.94kPa,HCO3-24.4mmol/L,BE 7.6mmol/L,呈Ⅱ型呼吸衰竭,且自主呼吸一直比较微弱,渐呈叹息样呼吸,即予支纤镜引导下经鼻插管接呼吸机机械辅助通气.
作者:郑东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α1-MG是否反映DDP联合化疗后肾毒性的灵敏又特异的指标;了解不同剂量DDP联合化疗后肾毒性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尿α1-MG/尿Cr的比值在不同剂量DDP为主化疗后肾毒性的临床意义,同时测定血肌酐、尿素氮.结果健康人与肿瘤病人尿α1-MG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剂量DDP组化疗后尿α1-MG/尿Cr比值增多高于化疗前,化疗后第3d高,剂量越大比值越高,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越长,大剂量组约7~10d恢复至化疗前水平.血 BUN、肌酐化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尿α1-MG是测定DDP联合化疗后肾毒性大剂量约7~10d恢复正常.
作者:郑鸿;陈声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观察组80例产妇在产程中行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对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的影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对母婴无影响,可加速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进展.
作者:袁巧玲;潘凌云;易佩勋;陈文玲;温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诊断心肌梗塞后室壁瘤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对患者进行多切面探查.结果20例中,心尖部室壁瘤18例,后下壁室壁瘤2例,伴有假性室壁瘤形成1例,室间隔穿孔2例,左室血栓1例,心包积液4例,二尖瓣关闭不全6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能显示室壁瘤部位、大小,并及时发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对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沿江;李泉水;苏海;皮小兰;章春泉;张蒂荣;熊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抗感染药物在临床用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医院应用为广泛的药物之一.为了提高使用抗感染药物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对我院药品管理,本文利用管理体系统软件,对我院1998年~2000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江红;于永州;黄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CA125是一种血清抗原,是目前诊断和监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妇科盆腔包块种类繁多,如何在术前区分良、恶性肿瘤十分困难,治疗过程中肿瘤是否转移,复发也不易发现,我科从1997年9月~1999年12月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盆腔包块病人的血清CA125值,目的探索血清CA125值对妇科良恶性肿瘤术前鉴别及预后的意义.
作者:徐春晓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surgery,VATS)是90年代初兴起的一门微创外科新技术,由于它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以及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临床应用发展很快,并已显示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1].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0年8月共行胸腔镜手术11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所有病例均获得了明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
作者:付洪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年来国内已有许多医院开展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但大多应用于脑肿瘤,体部肿瘤应用较少.我院1997年6月至1999年3月对肺内癌灶施行SRT共计23例,现报告如下,重点分析肺内癌灶治疗后的形态、密度、大小及周围组织的CT表现.
作者:徐仁根;周雪春;张新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对泌尿生殖系肿瘤治疗的疗效.方法应用高强度体外聚焦超声热疔机治疗泌尿生殖系肿瘤患者20例(年龄44~79岁,平均67.8岁),一个月随防,观察其生活质量,相关症状,B超、CT肿瘤大小变化和并发症.结果70%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症状明显减轻,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泌尿生殖系肿瘤安全有效,产生副作用少.然而,控制好声强,照射时间和靶点定位是技术关键.
作者:应学明;王共先;熊礼生;邓顺中;汪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及生育机能的保留.方法对1986年6月至1996年6月在我院收治21例卵巢无性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手术切除标本均由病理检查证实.结果21例中,13例存活,生存5a以上者8例,未满5a者5例.5例死亡,均为Ⅲ期以上混合型无性细胞瘤患者,死于术后半年或2a以内,3例失访.结论无性细胞瘤的治疗需根据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征,患者年龄及生育要求等综合考虑.
作者:马莹;刘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甲状腺机能亢进证(甲亢)系常见病,除典型代谢症群体外,心血管是其主要的靶目标,表现复杂,易误诊.本文回顾分析1993~1999年所收治的甲亢病人具有以心血管症状表现为突出者78例,占同期甲亢病人19.5%,现结合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万橱根;张立民;何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女,42岁.因用燃气热水器洗澡半小时后突然出现神志不清,昏迷人院.查体:昏迷状态,两瞳孔等大等圆径约3mm,光反射存在,心肺(-),肝脾未触及,四肢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血生化检查均正常.
作者:熊震伟;冯青青;柯传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临床上较为常见,但有时不易观察到阳性体征.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本文将对BAEP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脑晕诊断的价值作进一步评估.
作者:杨君;杜国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宽裂隙完全性腭裂是指裂隙宽度超过腭部宽度1/3.人们通过对先天性腭裂解剖学认识的不断深入及术后语音测试技术的不断进展,笔者对宽裂隙完全性腭裂进行一次性修复32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小华;雷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来在欧美等国家广泛开展的疝手术,被称为疝手术的里程碑[1].我院自1999年3月开展此手术至今已40例,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凯;曾庆黎;罗文峰;罗时敏;厉鼎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凝血,血栓在肾小球肾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肝素具有抗凝,抗炎,调节细胞增殖等多种作用,所以,肝素已广泛用于肾小球疾病中[1],但肝素容易引起出血并发症,临床上应用时,需要进行复杂的凝血,纤溶及血小板功能检查,给治疗上带来很多不便,从而限制了肝素的应用,为此寻求一种简单、安全的指标来指导肝素的应用很有必要.近年来,我们采用血浆的蛋白值来作为指导肝素应用的指标,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德明;邓经德;周盛传;李舒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自1996年~1999年应用高聚金葡素、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21例,近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运胜;张爱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固骼生(Osteoglas)修复四肢骨折骨不连及骨缺损临床观察,探讨生物活性材料在骨科中替代骨移植作用机理,从而为生物活性玻璃中骨科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4例骨缺损,18例骨不连、骨连断端咬除瘢痕组织及硬化骨,并钻孔到髓腔后,将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充填,或与内固定,外固定结合,术后第4、8、12周、6个月、12个月进行X线摄片追踪观察.结果18例骨不连¨例开放性骨折,术后3个月诱导成骨率79.3%,术后6个月诱导成骨率100%,出现连续性骨痂19例,临床愈合率为65.5%,1年以上达临床愈合标准29例,临床愈合率为100%,13个例骨缺损(骨肿瘤、骨囊肿)术后6个月缺损区完全愈合.结论:应用生物活性玻璃修复四肢骨缺损,成骨速度快,在很短时间能迅速与骨组织和软组织成紧密连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在很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新生骨,骨与生物材料之间的界面稳定性强,是一种理想的替代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高生物活性材料.
作者:许永武;夏剑;刘海萍;黄科第;徐仁平;万青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科对46例羟基磷灰石眼座(HA)植入术后出院的患者HA暴露,结膜息肉等并发症,采用处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基贤;谢晖;王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年来,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成为抢救失血性休克,我院1993年5月以来开展.经进一步临床研究,于1996年2月~2000年5月,进行颈静脉穿刺并留置65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万晓玲;胡兰新;毛求宁;吴云燕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