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沛湧;张玉庚;杨宝琦
目的: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1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者,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FIB水平变化的直线相关性.结果:(1)350例CHD患者FIB水平明显高于260例冠状动脉正常者[(3.86±0.87)g/L vs(2.76±0.72)g/L,P<0.01];FIB随狭窄支数增加有增高趋势,但亚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2)FIB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间呈轻度直线性相关(r=0.225,P<0.01).(3)FIB水平对CHD的预测价值以FIB≥3.5 g/L为界,其敏感性为53.7%,特异性为80.8%.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未发现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相关.
作者:陈闽荔;陈孟英;吕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比较rtPA静脉溶栓与直接PTCA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AMI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72例,PTCA支架术84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IRA的再通率溶栓组56例(77%),PTCA组84例(100%),P<0.01.PTCA治疗降低了出血并发症、心绞痛发生率及再发心梗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LVEF溶栓组0.51±0.18,PTCA组0.56±0.14(P<0.01).住院病死率溶栓组4例(5.5%),PTCA组2(2.5%)无显著差异.1年期观察PTCA组治疗降低了心绞痛、再发心梗发生率和病死率.两组治疗比较差异有显著性.LVEF PTCA组0.58±0.18,溶栓组0.50±0.09,P<0.01.结论:直接PTCA支架治疗AMI与rtPA静脉溶栓相比具有较高的IRA再通率及良好的近期及1年期预后.
作者:郭绪昆;刘寅;屈大展;李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Traumatic Sudural Hygroma,TSH)是颅脑损伤中的一种较常见的特殊病理类型疾病,随着CT及MR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诊断率已明显提高,近年来本病的成因及诊治已有研究和报道[1,2].笔者对我院自2000年12月-2001年12月经放射学检查确诊的58例TSH患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加以分析.
作者:张昕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颅咽管瘤是神经外科的难点之一,其治疗效果迄今还不理想[1].现代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由于经各种方法治疗后患者10年生存率基本可达到80%~90%[2],因此,保存患者正常生理功能、使其恢复正常生活十分重要,而对视觉的影响是该肿瘤的主要症状之一,其预后尤显重要.但国内的有关研究尚少见报道,笔者对此加以探讨.
作者:江荣才;刘宗惠;李士月;田增民;赵全军;修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耗时较少的小鼠骨质疏松模型.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维甲酸灌胃组,2周后处死小鼠,利用骨组织计量学方法研究维甲酸对于小鼠胫骨的影响.结果:给药组小鼠小梁骨体积明显减少,小梁板厚度减少且空间结构也发生改变.结论:维甲酸可用于建立小鼠骨质疏松模型.
作者:张军生;戴晨琳;张鑫;邱明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Tip-Edge矫正技术是新一代差动直丝弓矫正技术,它将方丝弓、直丝弓矫正技术和Begg矫正技术的优势融为一体,巧妙地将差动力原理和差动转矩机制运用于直丝弓技术上,使矫治效果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1],自80年代问世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2].近两年笔者应用Tip-Edge矫正技术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恒牙(牙合)15例,通过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探讨Tip-Edge矫正技术对咬合、基骨、牙位的变化和应用时注意的问题.
作者:李洪发;李锦标;王悦;郑朝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构建以人抗乙肝表面抗原(HBsAg)单链抗体(ScFv)为导向作用,白细胞介素2(IL 2)为治疗作用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QE 40/ScFv IL-2.方法:应用PCR技术将抗HBsAg单链抗体与白细胞介素2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基因重组,构建中间载体pGEM7Zf(+)/ScFv-IL-2,经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正确后,将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到pQE 40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约4.3×104Da处,可见蛋白表达带.以鼠抗人IL-2单克隆抗体经免疫印迹验证,该表达蛋白为所设计的融合蛋白.结论:融合蛋白ScFv-IL-2的成功构建及表达,为融合蛋白的纯化和研究开发新型的乙肝导向治疗的基因工程药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陈文吟;粟宽源;任向荣;唐永红;郑业华;余宙耀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神经保护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48只眼)绝对期青光眼行改良小梁切除术,同时加服神经保护及血管扩张药(改良组),并与34例(40只眼)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比较.结果:改良组术前平均眼压(35.6±8.8)mmHg,术后平均眼压(17.5±6.8)mmHg;对照组术前平均眼压(34.7±6.7)mmHg,术后平均眼压(20.3±8.1)mmH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改良组术后12只眼,对照组6只眼恢复光感以上视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各随访32只眼,平均(23.5±6.7)个月.改良组平均眼压(21.5±6.5)mmHg,对照组平均眼压(25.7±6.5)mmHg,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良组7只眼,对照组2只眼维持光感以上视力,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保持手术瘘道的通畅,神经保护疗法对视神经纤维早期机能恢复是有益的,失明4个月内的青光眼行手术治疗,有望恢复有用的视力.
作者:刘凤茹;陈志良;贾平凡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是治疗心脏外科围手术期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的重要措施.借助IABP的支持,已使许多患有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能顺利地经受复杂的心内直视手术.我们对1998年1月-2001年8月收治的42例应用Ⅰ-A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卫民;左景珍;于昂;魏东;李庆和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接受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24 h APACHE Ⅱ评分等相关因素对其在ICU停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肝原位移植患者术前、术后APACHE Ⅱ评分以及年龄、原发病、手术时间、无肝期、术中失血、术中低血压、输血及输液量等因素对ICU停留时间的影响.结果:APACHE Ⅱ评分升高,ICU停留时间延长.并提示原发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低血压时间、输血及输液量也对ICU停留时间有影响.结论:APACHE Ⅱ评分系统可较好预测肝移植患者在ICU停留时间.
作者:王勇强;孙丽莹;王东浩;王峪;刘懿禾;曹书华;沈中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索)用于终止早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部分患者存在用药后副反应大、流产后出血时间长、药流失败引起大出血等问题,甚至出现药物流产后篌恶性滋养叶细胞疾患的报道[1].为进一步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大出血的发生,笔者对药物流产中米索前列醇不同的给药途径、不同的剂量进行了随机比较性研究.
作者:刘笑梅;贾丽荣;焦丽;吴小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对于大鼠肝脏葡萄糖代谢和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1)建立去迷走神经肝脏模型,SD大鼠32只分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16只.模型组切除迷走神经肝支,对照组仅行开腹神经探查手术.术后每周各采集1次肝脏组织标本,每次4只,连续4周.标本进行VAChT免疫组化,观察肝脏胆碱能神经纤维的表达情况.(2)肝糖原及肝纤维化指标测定,SD大鼠32只分为实验空腹、实验进食及对照空腹和对照进食4组,各8只.实验组行迷走神经肝支切除,对照组行开腹神经探查手术.各组分别测定肝糖原,以及肝组织HA、LN、PC Ⅲ和CIV含量.结果:模型组去迷走神经3周后肝胆碱能神经明显减少,第4周基本消失.实验组空腹肝糖原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进食后亦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进食后肝糖原增加显著(P<0.01).实验组HA、LN、PC Ⅲ和CIV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大鼠去除迷走神经后4周,能够达到完全去神经肝脏状态,肝脏去迷走神经后葡萄糖的合成和储存能力显著降低,去神经后肝脏的抗纤维化能力明显减弱.
作者:薛承锐;胡文全;梁泉;杨春梅;赵战朝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颅内病变的头皮定位要求精确,有时因定位不准确而增加手术难度和损伤.我们对5例脑膜瘤定位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术中采用补救方法,全切肿瘤,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魏健;娄永忠;刘建平;王宏昭;赵彦标;张宁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妊娠妇女的健康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妊娠期间及产褥期骨量的变化更是近年关注的焦点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产褥期妇女超声振幅衰减系数(BUA)和超声传导速度(SOS)及由两者演算而来的骨硬度指数(STI)的分析,了解产妇在产褥期骨量的变化,为防治妇女产褥期钙的丢失及加强产褥期保健提供依据.
作者:黄立;郭成秀;孙文英;王树荣;王金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结核性胸膜炎多发于儿童和40岁以下的青壮年[1].但近年临床上老年组结核性胸膜炎已有明显增多趋势,并由于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兼有高龄者的体质特征[2],其临床表现可明显不同于青中年病组.笔者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与青中年结核性胸膜炎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认识和掌握其临床特征,以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于吉祥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较常见的胃肠道发育畸形.主要以肠管神经节细胞缺乏为特征[1~4].我院新生儿外科自1997年2月-2001年10月引进美国Johnson医疗器械公司的PROXIMATE直线型切割吻合器(TLC-75,TLC-55),应用Duhamel的改良术式Ikeda法根治新生儿及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46例,术后跟踪随访,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叶祖萍;胡银莲;房志勤;牛军;胡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von willebrand病(VWD)与经典血友病有鉴别意义的辅助凝血因子.其基因结构、因子构型、生物合成、储存和分泌及其在止血中的作用已基本明确.笔者就VWF在血栓性疾病尤其在冠心病(CHD)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高明东;孙根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笔者于2001年12月收治经头MR证实为双侧中线旁丘脑梗死患者1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因头晕、进行性言语不清伴意识障碍9 h,于2001年12月23日入院.患者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及脑梗死史.
作者:朱晓冬;孙峰;周广喜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