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文志
它比砒霜还要毒68倍,比氰化钾要毒10倍,它的致癌能力比苯并芘大4000倍,比“六六六”大10000倍。它广泛存在于发霉变质食物之中,它的名字叫--黄曲霉素。
作者:杨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人,没了气,生命就结束了;若缺气,就没力,啥活都难干;气足充盈,凡事都能做。
作者:宋伯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心理案例王婶莫名其妙的病王婶是个快60岁的人,夫妻恩爱,儿孙满堂。本该可以安度晚年,可近年来却总是疾病缠身。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2016年5月25日凌晨一点,杨绛先生以105岁的高龄驾鹤西去。虽然她离开了我们,但她的人品和作品,将会伴随着时间沉淀。在静静地思考中回味着她的文字,深刻地感受着她豁达的人生观时,我们能从她从容面对生命坎坷与不屈不挠的历程中,得到智慧的启示。102岁的杨绛,是“生命的烤火者”,她的生命和文字质朴厚重,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作者:卞文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如今,尽管已不再年轻,但小时候经历过的每一个夏天依旧深深烙在我的脑海里。每次想起,都格外清晰,仿佛就在昨日。
作者:郭华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翻阅夏天这本书,大自然的朴素与繁盛,生活的简单与充盈,世界的清朗与烦忧,一行一行,一章一章,在我们的面前展开。
作者:姜炳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喝微小水祛除冠心病等需要管住嘴,给脱水细胞补水就可重做健康人患者喝微小水给脱水细胞补水后,修复细胞和衰弱器官,并且合理膳食,管理健康,会使许多病症消失,多病同治,可以自己主宰健康。
作者:陆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人的生理结构为天生的素食结构人依赖食物精微以延续生命。食物入口其第一道关口为牙齿。人的牙齿结构是板形的,与食果蔬、草类动物的牙齿结构相一致;而肉食动物则尖牙、利齿,与草食动物迥然有别。食物入口的第二道关口为唾液,人与果蔬、草食动物也一样,唾液是偏碱性的;而肉食动物的唾液是酸性的。人与果蔬、草食动物的肠道细小且迂回曲折;而肉食动物的肠子则粗且短。“心物一元”,人与果蔬、草食动物性情温良;而肉食动物则剽悍、勇猛。由此可见,吾人的一日三餐宜以谷类、果蔬等素食为主,肉类为辅,方顺天理、物情,以充分发挥人体的天生生理功能,如此则人体必多安少病,耳聪目明。“不知常(道),妄作凶”。如果天天山禽海味不断,反常道而行,就会打乱人体之自然生理机能,及固有的信灵系统,导致怪病丛生,而且生生不已,正所谓“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人类如果再不清醒,其“健康前景”实在不妙!人过中年以后,人体功能态的逐渐退行,各种慢性病症的滋生(包括慢性中毒)与迁延,以及衰老的加速到来,虽然原因很多,但其中长期的“肠道积污”的影响尤大。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病理学家梅基尼可夫写道:“大肠中粪便秽积,因而产生腐败细菌,形成有害物质,引起自身食物慢性中毒,于是发生疾病和衰老现象。”据查,有的大腹便便者,肠道中的积粪可达十余公斤之多。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汉穆斯指出:“衰老的主因,是身体中因食物而产生的毒素。试管试验证明,老年人的血液含有毒素;若能抑制人体毒素,可以延长寿命。”我们老祖宗于数千年前开创的“辟谷食气”法门与学说,正是治疗这些病理现象的高招与妙招。
作者:曾庆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保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推行低碳生活的话题也成了热点。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不难见到常开着的电脑、滴水的水龙头、随手丢的垃圾等,这些小细节也是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根源所在。我们不妨来看看,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对人体都有哪些危害,这样就会对低碳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作者:大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从病理学角度来讲,一个人常处在不满、恼怒等不良情绪中,久而久之,便会引起生理机能的紊乱,逐步由不良情绪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身心的健康。众所周知,人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工作,才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保持身心的健康,工作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作者:陈华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步入中年后的我,每每去参加一些同事或亲朋好友的父母的葬礼时,心灵就不由深受触动:父母去世了就永不复生,儿女再悲痛欲绝,花再多钱财办丧事,于去世的父母来说都毫无意义,唯有父母健在时,及时奉献满怀孝心,给予他们更多关心关爱,让他们安心快乐度晚年,这才实实在在有意义;再是尽孝父母不能等待,避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的局面出现。如此,儿女才能坦然面对逝去的父母,不愧疚、不遗憾。
作者:陶绍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常见的子宫疾病主要有宫颈炎症、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孕、宫颈癌等,而且这些疾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女性生殖系统有自然的防御功能,在正常的情况下能够抵御细菌入侵。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使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疾病发生,如子宫内膜炎即多发于性活跃期的妇女。随着两性观念的日渐开放,未婚先孕的女性越来越多,反复流产对子宫的伤害很大,产后或流产术后的感染、经期不注意卫生、邻近器官炎症的蔓延等都容易引起子宫内膜炎症。
作者:郑金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并伴有喘鸣音的呼吸系统的慢性过敏性疾病。属中医“哮证”范畴。其发生多因宿痰内伏于肺,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出现此类病情多是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和对外界环境刺激不耐受。临床上可分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又分为寒性哮喘和热性哮喘。单纯的药物治疗只能暂时性地控制病情,病因得不到治疗,治标不治本,若能对症配合药膳食疗,常可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几种材料易得,制作简便,无副作用,且行之有效的药膳方,供读者参考。
作者:孟昭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气功实践中的感受既虚幻又真实,当下感受多因人而宜,常以“有”呈现,终了“无”痕迹。幻真之间,说“有”称“无”,不离人的六根取舍,故不可泥执。“有”“无”交变的关键在于人心感知,有感者说“有”,无觉者称“无”。故心当常出“有无”看“有无”,平常以处。
作者:许峰;李小青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多事之秋”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悲秋的文人心理有关,秋天常常是引起人们忧愁的季节。有人这样解释,秋天草木凋零,生机勃勃的世界即将进入死寂一般的冬眠状态,与一个人年老体弱、风烛残年相似,触景生情,人们因而伤感。唐朝诗人刘禹锡写道“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先闻”。宋朝诗人辛弃疾有诗云“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都是这种现象。
作者:钱振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壮肾宝配方:鹿茸片、杜仲、黄芪、海龙等。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真实案例:做事干练、活力四射的晓娴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行业内刊报社工作。因为做事麻利,领导和同事对她印象都很好,领导还多次表示只要她好好干,肯定有前途。但晓娴不满足于现状,她认为待在名不经传的内刊报社没有追求,总觉得自己能在更广阔的地方施展拳脚,便努力考上了某高校的研究生。
作者:章月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看了一篇《房前种菜,屋后栽花》的文章,文中写到一个女孩在哈佛读完博士回国,却放弃了本能当上大公司CEO的机会,跑到山清水秀的地方,房前种菜,屋后栽花,过起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她说,这是我喜欢的生活,长久以来,我们的日子单调乏味,让人心生厌倦。匆忙之中,我们来不及思考,来不及品味,人越来越像被生活摆布的木偶。
作者:王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哪里的花开了,养蜂人就会去哪里;哪里的花落了,养蜂人就会离开哪里。因为,养蜂人是追逐花香的人。
作者:王吴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初秋的肌肤容易干燥。气温降低,皮肤新陈代谢对气候变化有个适应过程。这个时候,皮脂与汗水的分泌明显减少,皮肤就会显得干燥、粗糙。说到美容护肤,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护肤品。其实,只要经常食用蔬菜,照样能让肌肤光彩照人。
作者:金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