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仙花爱情,仙人掌婚姻

张会娟

关键词:水仙花, 爱情, 仙人掌, 律诗绝句, 观赏性, 打油诗, 作家, 水分, 盆景, 眉头, 画家, 工笔, 风景, 窗台, 茶几, 笔头
摘要:水仙花极具观赏性。不管是土栽在盆儿里,还是水养在盘儿中,只要水分充足,便极易繁茂,摆在窗台,就是风景;搁在茶几,就是盆景。既跳得上作家的眉头,又跃得上画家的笔头。不管是寥寥数笔的写意,还是精描细绘的工笔;也不管是打油诗,还是律诗绝句,只要所写所画所咏是水仙,就是美的。
现代养生(上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谷雨茶香

    谷雨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宜,雨量充沛,茶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茶叶鲜活,香气怡人。谷雨茶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人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谷雨茶同为一年之中茶的佳品。

    作者:张帮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四招破解便秘

    便秘是现代人生活常有的问题,偶然便秘会引起严重腹痛,甚至不易与盲肠炎区分。肠胃蠕动是自主神经(或称夜感神经)所起动,蠕动的结果是把胃肠的内容物由胃向小肠再向大肠推进,胃与小肠司消化、吸收养分。当食物推进到大肠时,大部分已成为不易被吸收的成分与水,后进入大肠时,水分才开始被吸收,这时滞留在大肠的时间愈久,则形成的大便就愈干、愈硬,大便在大肠末端即直肠处累积增多时,会刺激大肠蠕动起来,要把大便往肛门外推,我们就有要排便的感觉。这时我们若“忍得住”,则蠕动就慢慢停顿下来,直至累积更多大便时,再引发另一次排便的蠕动,后来的蠕动就会更强烈,强烈的蠕动就是造成腹痛的原因。

    作者:王东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龙井茶诗话

    杭州西湖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被誉为“人间天堂”。相传北宋元丰二年,一法号为“辩才”的高僧,退居西湖狮峰,开山种茶。辩才“识风水”,种出的茶色绿、香郁、味醇、形美,人称“四绝”,尤以“龙井”冠名。

    作者:潘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如何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倦怠

    明明身体好好的,工作也差不到哪里,睡一觉起来整颗心却突然灰暗郁结,不想工作。不久前,一项针对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对1197名成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人有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等现象;经常腰酸背痛者为62%;记忆力明显衰退的占57%;脾气暴躁、焦虑点48%。另有调查表明,这种在城市里比较多见的“慢性疲劳综合症”在新兴的行业中的发病率为10%~20%。在某些行业中更高达50%,如科研、新闻、广告、公务员等。其原因主要是在现代高度压力之下,不少上班族从未有规律地做过运动,被慢性疲劳症缠上也懵然不知,以致出现许多身心症状。因此,造成的“过劳死”频频见诸报端。

    作者:豪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快乐生活舞动春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许多老年人也开始了春季锻炼,适量运动固然能延年益寿、愉悦身心,但锻炼不当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不适或疾病。因此,春季锻炼应科学安排,根据身体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全民健身时代的来临,让大家熟悉和喜爱上了广场舞,广场舞产生在人民群众之中,群众是广场舞的创作者和表演者。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广场舞蹈,而且发展了广场舞蹈,使这一民间艺术之花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代代传承,世代相沿,久盛不衰。如今的广场舞,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肯定,在各大城市的广场,都会有跳广场舞的人们,其中不乏有年轻人。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互动也为广场舞增加了许多的乐趣。跳舞对于老年人来说,不仅是锻炼的方式之一,还可广交朋友,消除孤独感。但是很多老人跳广场舞时也存在一些误区,那么,老年人怎样在更加健康的运动中找到快乐呢。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清明食俗看营养

    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我国民间的重要习俗。在漫长的岁月中,清明节形成了一些颇具特色的饮食民俗。清明节在饮食民俗上有个显著特点,即早在春秋时,清明不生火做饭,只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也即“寒食”。寒食,历代叫法不同,《齐民要术》中称“细环饼”,《本草纲目》中又叫“捻头”。从文献记载来看,就是馓子、清明饼之类食品。清明寒食之俗的形成,相传与纪念春秋晋国贤臣介子推有关,《左传》、《后汉书》等均有这方面的记载。至唐代时,清明寒食仍很器重,唐代诗人卢象在《咏寒食》诗中写道:“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韦庄的“内官初赐清明火”,是说寒食后第三天,由宫内传火炬出,赐与近臣。当时清明节除了吃冷粥、冷饼之类冷食外,还在寒食前制作了许多“甜饧”,即麦芽糖。唐代李商隐的“粥香饧白杏花天”,就描写了当时寒食的情景。宋代时,有钱的人家在清明节前用面粉和枣泥制成形似燕子的点心叫“枣锢飞燕”。宋代《东京梦华录》对此描述道:“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节日,坊市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宋代清明节还吃一种叫“馓子”的油炸食品,苏东坡曾作《馓子》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明、清代清明食俗基本沿袭了唐宋以来的风俗。但清代时,清明食俗已不局限于寒食,而且热食也成为应节食物,如清代的《吴门竹枝词》所写:“相传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祭先。熟食安能通气臭,家家烧笋又烹鲜。”就说明了当时清明节已出现热食的情形。

    作者:缪士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春季家庭常备天然“抗生素”

    春回大地,气候转暖,万物萌生,此时亦宜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存繁殖和传播。由于气温瞬变,中老年体弱者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伤害,患流感、急性气管炎、肺炎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常常不得不服用抗生素。专家指出,中老年人的肝、肾、心、肺等功能逐渐减退,若使用抗生素不当,会损害这些器官。而我们的餐桌上就有很多天然抗生素,它们也有助于防治多种感染性疾病。专家认为,抗生素在杀菌消炎的同时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成人使用可能损害肾脏,儿童使用后易出现耳聋;红霉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可引起厌食、呕吐、恶心、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滥用抗生素所造成的伤害更为人惊心,每年直接或间接造成8万人死亡。此外,反复使用抗生素还会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大大削减了治疗效果。研究还发现,17年内合计使用抗生素超过500天者,患乳腺癌的风险将增加2倍。抗生素杀菌消炎,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改变细胞内部代谢等方式来实现。同时,也会损伤无辜的正常组织,而蔬菜中的天然抗生素植物的汁液和挥发性物质,包括生物碱物、黄酮类、蛋白质类、有机酸类和酚类化合物等,能杀死或抑制某些病菌,对人体基本没有伤害。天然抗生素能破坏病菌膜的结构,除了能杀菌外,还可增强免疫功能、抵御外来病毒、细菌的入侵。

    作者:赵德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分钟戒了37年的烟瘾

    戒烟很难,有人说是难于上青天。一项调查表明:吸烟者中,知道吸烟有害的占95%,但愿意戒烟者则为50%,而戒烟成功者仅为5%。其落差之大说明了戒烟的难度。1984年我国50万人吸烟,调查报告显示戒烟率仅为3.85%,其结果与上述调查相近。

    作者:洪昭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饮食习惯与癌症

    癌症的引起与治疗都与饮食有很大的关连,以下是各种癌症与饮食的关系,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多注意,则完全可以避免癌症。饮酒易引起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癌症,即口腔癌、咽癌、鼻咽癌、喉癌和食管癌。

    作者:朱立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医十四招教你治腰酸背痛

    核心提示:坐姿不正确或多或少会给脊柱腰椎带来负担,那么应该如何防止因坐姿不正确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呢?别急,中医教你14招轻松对付腰酸背痛。

    作者:摘自新浪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天热了喝点啥才放心

    茶饮料喝多了易流失B族维生素茶饮料是目前颇为流行的饮品之一。这种饮料既有茶叶的清香,又有诱人的甜味,堪称口感一流。人们在喝这种饮料时往往容易忽视糖含量的问题。因此,如果不是完全没有甜味的茶饮料,饮用前应该看一下饮料的含糖量说明和总体积。以每瓶500毫升为例,若没有注明“低糖”,则含糖量可达到8%~10%,那么喝三四瓶,就会摄入200克左右的糖,相当于吃2碗米饭;如果注明“低糖”,则含糖量大约减半。而糖分的大量摄入,会造成B族维生素的缺乏。

    作者:辛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易髓经锻炼法(高级)

    1.吐纳术原理:通过腹式呼吸快速补足人体真元之气,吐故纳新,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养生效果。步骤:松静站立、全身放松、意守下丹田,采用腹式呼吸法,意念导引把宇宙间富含负离子的新鲜空气缓慢吸入下丹田,吸气过程注意匀、细、绵、长,当丹田气足之后要沉、提、托、聚。沉是往下引,提是往上堆,托是屏住,聚是用内压通过鼻子往外快速喷出,利用反推力把吸入的氧气沉入下丹田,同时带出气管、支气管里的分泌物。吸入清气排出浊气。

    作者:唐新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与孙子共学诗

    一天,孙儿拿来一首古诗,我接过一看,是杜甫的七言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诗我当学生的时候,听老师讲过的,加上自己喜欢古诗,自是十分熟悉。于是就按当年老师怎给我讲的,给孙儿重复了一遍。

    作者:王祖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来成了电脑迷

    四年前,女儿女婿为我置办了一台电脑,儿子儿媳又为我接通了网络,我开始学电脑、上网。老伴儿说我69岁了,老来却成了电脑迷。我迷上电脑主要迷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迷在阅读上。退休以后,阅读报纸杂志不像在职时那么方便了。以前,我常去广场旁的阅报栏或去图书馆阅读报刊,但遇到雨雪天气就不那么方便了。而自打有了电脑,网上阅读方便了,足不出户就能阅读,而且可读的内容真是太多了,想读什么,点一下鼠标就可以了。通过上网,可阅读国内外新闻及网络转发的报纸杂志上的各类文章,还可阅读适合老年人的各类报刊。我喜欢读的是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老年报》和《现代养生》,对党和国家各个时期出台的方针、政策和决议以及养生保健知识的了解,我大多是从网上报刊中读到的。

    作者:潘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为父母买玩具

    父母年龄有些老了,已是花甲之年。我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有了工作,娶妻生子,组建了幸福家庭。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我一直想把他们接到城里来住,搬进新楼房后,我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

    作者:任保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外婆长寿的秘诀

    外婆今年97岁,久居江南的她,耳不聋,眼不花,记忆力也不错。每天清晨,她都会在院子里打一套太极拳。动作娴熟,刚柔并济。每天闲来无事,她都会绕着村子转一圈。不要人扶,不拄拐杖,腿脚灵活。一路走,一路和乡邻打招呼,聊几句家常。她一生食素,特别喜欢吃自己亲手栽种的蔬菜。她说自己种的菜新鲜,好吃。她大的爱好是剪窗花。一双巧手,剪什么像什么。喜鹊登梅、二龙戏珠、天女散花、孔雀开屏……真是好看极了。热爱生活的她,是村子里首屈一指的长寿老人。我问她,健康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她说,很简单,就是“四忘”:忘掉年龄、忘掉忧愁、忘掉过去、忘掉名利。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存在的。但心若不老,则青春常驻。古人云“人不思老,老将不至”就是这个道理。人生于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凡事想得开,放得下。一心向善,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自然就会健康长寿。

    作者:夏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怎样改变『重口味』的饮食习惯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人均每天固定食盐摄入量不得超过6克。盐中含有钠元素,食用腌制或过咸的食品会使钠摄入过量,使人体的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

    作者:吕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水仙花爱情,仙人掌婚姻

    水仙花极具观赏性。不管是土栽在盆儿里,还是水养在盘儿中,只要水分充足,便极易繁茂,摆在窗台,就是风景;搁在茶几,就是盆景。既跳得上作家的眉头,又跃得上画家的笔头。不管是寥寥数笔的写意,还是精描细绘的工笔;也不管是打油诗,还是律诗绝句,只要所写所画所咏是水仙,就是美的。

    作者:张会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药补食补因时因人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饮食贴士“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不少人有疑问:平常晚餐的菜肴中有不少是用姜炒的,是否对身体有害,毒害有多深?要说清楚“晚上吃姜是否等于吃砒霜”的问题,还得从中医的阴阳寒热说起。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变老”的十大好处

    人们常常在年过三十之后的每一个生日感叹“一年更比一年老”。然而今天,关于“老”的概念和观念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有的专家甚至发现“变老”意味着“更好”。人总是要老的,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人老不可怕,而且在一些方面,只要有健康的心理,积极的生活态度,反而更有胜人之处。以下是心理学专家们列举的“老有老的好”的10大理由。

    作者:华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现代养生(上半月版)杂志

现代养生(上半月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