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
黄帝轩辕氏被后世的华夏子孙尊为“人文初祖”,就是说他是中国各种文化的始祖。传说不但他精于“长生久视”之道,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子孙也都寿享百岁,黄帝之子少昊活了一百多岁,少昊之孙帝喾活了106岁,帝喾的儿子、更是活到116岁。据考证,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其农民、猎户、渔民等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而黄帝及其子孙却都活到116~120岁,简直是不可理解的奇事。
作者:刘彦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手麻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引起手麻的原因很多,短暂的手麻大多是生理性,如长时间低头写字、看文件会出现手臂部麻木。又如肘关节长时间处于屈曲位会出现手尺侧半麻木。如果出现长时间的持续性麻木,则应考虑为病理性所致。临床根据手麻部位的不同可以初步提示一些疾病,再做详细的探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基本可以确诊。
作者:杨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春来柳先知”。春光明媚,暖风拂柳,柳丝重新吐出新绿,正是春赏翠柳的好时节。我国有以下几处著名的赏柳好去处:柳浪闻莺春天的杭州西子湖,叫游人动情的,莫过于成行成丝的依依杨柳了。那嫩绿鹅黄的柳丝,牵着春风,或轻拂水面,或舞弄芳草,有时还会撩拂到游人的脸上,一派温情脉脉。西子湖处处绿柳成荫,然而著名的是柳浪桥附近的“柳浪闻莺”景点。此处柳枝随风拂起,如碧浪翻空,还有黄莺啼鸣声声,令人心旷神怡。
作者:飘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谷雨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宜,雨量充沛,茶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茶叶鲜活,香气怡人。谷雨茶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人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谷雨茶同为一年之中茶的佳品。
作者:张帮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周末,我带上妻子、小女儿,驱车百里回到山乡,看望年迈的爷爷。小山村在中条山深处,这几年盘山路修到了山顶,我开着车曲曲弯弯走了三个多小时,才到山顶,山顶上柏树成群,溪水从高处流下,天蓝水高,空气清鲜。
作者:李兰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李佃贵,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多项职务。经40多年的临床探索,在治疗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病、肝硬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作者:刘小发;徐伟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初醉醒酒法:一手的拇指点捏右侧的鱼际穴,另一手的拇指点捏左侧内关穴,轻揉操作半分钟左右。鱼际穴在手掌的大拇指根部,由于肌肉明显突起,形状如鱼,故中医学把这个部位称为鱼际。内关穴在手臂内侧,腕横纹正中上两寸。点捏时以有胀痛为度,可治头昏,令人镇静。如果饮酒过多觉得心脏不太舒适,可不停点按内关穴,每次3分钟,间歇1分钟,就能迅速止痛或调整心律。
作者:郭旭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每到春天,不少人就会感觉特别容易犯困,整个人都没精打采。很多人以为这是“春困”。其实,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也有类似“春困”的症状,患者会感觉浑身懒洋洋的,总是提不起精神。虽然甲减表现隐蔽,还是有很多细微症状可循,千万别把甲减当成了“春困”,由此耽误治疗时机。除此以外,精神疾病、肝炎、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都可能带来系列“春困”表现,患者应注意排查是否近期的困顿为病理所致。
作者:张正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花生花生又叫落花生、长生果。中医认为,花生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胃、润肺化痰、理气通乳、滋养调气、清咽止咳、止血生乳的功效。主治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燥咳少痰、咯血、齿衄、鼻衄、皮肤紫斑、产后乳少、大便燥结等症。
作者:悠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老年人晚年幸福来自哪里?不是来自于多么优越的生活,而是来自于自己内心世界。何故?具体的内容如下八点:1.淡泊就是福。将功名利禄,视如粪土,宁静从容,以静养心,一身轻松,安度晚年。有的人不甘寂寞,到处抛头露面,若不如愿,反生失落感。有道是“人生不为名利牵,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作者:阎书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便秘是现代人生活常有的问题,偶然便秘会引起严重腹痛,甚至不易与盲肠炎区分。肠胃蠕动是自主神经(或称夜感神经)所起动,蠕动的结果是把胃肠的内容物由胃向小肠再向大肠推进,胃与小肠司消化、吸收养分。当食物推进到大肠时,大部分已成为不易被吸收的成分与水,后进入大肠时,水分才开始被吸收,这时滞留在大肠的时间愈久,则形成的大便就愈干、愈硬,大便在大肠末端即直肠处累积增多时,会刺激大肠蠕动起来,要把大便往肛门外推,我们就有要排便的感觉。这时我们若“忍得住”,则蠕动就慢慢停顿下来,直至累积更多大便时,再引发另一次排便的蠕动,后来的蠕动就会更强烈,强烈的蠕动就是造成腹痛的原因。
作者:王东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有位哲人说:“真正的财富,是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和好的心情。”其实,这句话我觉得应该这样理解:好的心情是前提,只有拥有好的心情,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生活。古人云:“养生在养心”,“养心乃养生之道”。心情,是人的感情或心理状态,感情是由外界刺激产生的心理反应,磁感应生电、人感应生情。人,总有一定的心情陪伴着自己。人们常说的,心悦、心安、心静、心钝都是心情上的不同表现。心情好,令人畅快。好心情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愿不愿发现。好心情都是自己给的,靠自己去寻找。有了好的心情,才会活得健康,活得幸福,活得长寿。
作者:段扫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茶饮料喝多了易流失B族维生素茶饮料是目前颇为流行的饮品之一。这种饮料既有茶叶的清香,又有诱人的甜味,堪称口感一流。人们在喝这种饮料时往往容易忽视糖含量的问题。因此,如果不是完全没有甜味的茶饮料,饮用前应该看一下饮料的含糖量说明和总体积。以每瓶500毫升为例,若没有注明“低糖”,则含糖量可达到8%~10%,那么喝三四瓶,就会摄入200克左右的糖,相当于吃2碗米饭;如果注明“低糖”,则含糖量大约减半。而糖分的大量摄入,会造成B族维生素的缺乏。
作者:辛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清明:四月四日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一般都在每年公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度。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平气温都已升到12℃以上。
作者:石柱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我国民间的重要习俗。在漫长的岁月中,清明节形成了一些颇具特色的饮食民俗。清明节在饮食民俗上有个显著特点,即早在春秋时,清明不生火做饭,只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也即“寒食”。寒食,历代叫法不同,《齐民要术》中称“细环饼”,《本草纲目》中又叫“捻头”。从文献记载来看,就是馓子、清明饼之类食品。清明寒食之俗的形成,相传与纪念春秋晋国贤臣介子推有关,《左传》、《后汉书》等均有这方面的记载。至唐代时,清明寒食仍很器重,唐代诗人卢象在《咏寒食》诗中写道:“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韦庄的“内官初赐清明火”,是说寒食后第三天,由宫内传火炬出,赐与近臣。当时清明节除了吃冷粥、冷饼之类冷食外,还在寒食前制作了许多“甜饧”,即麦芽糖。唐代李商隐的“粥香饧白杏花天”,就描写了当时寒食的情景。宋代时,有钱的人家在清明节前用面粉和枣泥制成形似燕子的点心叫“枣锢飞燕”。宋代《东京梦华录》对此描述道:“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节日,坊市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宋代清明节还吃一种叫“馓子”的油炸食品,苏东坡曾作《馓子》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明、清代清明食俗基本沿袭了唐宋以来的风俗。但清代时,清明食俗已不局限于寒食,而且热食也成为应节食物,如清代的《吴门竹枝词》所写:“相传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祭先。熟食安能通气臭,家家烧笋又烹鲜。”就说明了当时清明节已出现热食的情形。
作者:缪士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一天,孙儿拿来一首古诗,我接过一看,是杜甫的七言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诗我当学生的时候,听老师讲过的,加上自己喜欢古诗,自是十分熟悉。于是就按当年老师怎给我讲的,给孙儿重复了一遍。
作者:王祖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明明身体好好的,工作也差不到哪里,睡一觉起来整颗心却突然灰暗郁结,不想工作。不久前,一项针对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对1197名成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人有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等现象;经常腰酸背痛者为62%;记忆力明显衰退的占57%;脾气暴躁、焦虑点48%。另有调查表明,这种在城市里比较多见的“慢性疲劳综合症”在新兴的行业中的发病率为10%~20%。在某些行业中更高达50%,如科研、新闻、广告、公务员等。其原因主要是在现代高度压力之下,不少上班族从未有规律地做过运动,被慢性疲劳症缠上也懵然不知,以致出现许多身心症状。因此,造成的“过劳死”频频见诸报端。
作者:豪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外婆今年97岁,久居江南的她,耳不聋,眼不花,记忆力也不错。每天清晨,她都会在院子里打一套太极拳。动作娴熟,刚柔并济。每天闲来无事,她都会绕着村子转一圈。不要人扶,不拄拐杖,腿脚灵活。一路走,一路和乡邻打招呼,聊几句家常。她一生食素,特别喜欢吃自己亲手栽种的蔬菜。她说自己种的菜新鲜,好吃。她大的爱好是剪窗花。一双巧手,剪什么像什么。喜鹊登梅、二龙戏珠、天女散花、孔雀开屏……真是好看极了。热爱生活的她,是村子里首屈一指的长寿老人。我问她,健康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她说,很简单,就是“四忘”:忘掉年龄、忘掉忧愁、忘掉过去、忘掉名利。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存在的。但心若不老,则青春常驻。古人云“人不思老,老将不至”就是这个道理。人生于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凡事想得开,放得下。一心向善,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自然就会健康长寿。
作者:夏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一忌久坐不动,宜适量运动。静坐与等待是垂钓的明显特点。对于老年垂钓者和经常参加此项活动的人来讲,久坐也有伤身之弊。要化弊为利,就应当在垂钓之时做适量运动。例如沿水边散步、弯腰转体、捶背拍腿等等。适量运动,可以防止腰腿痛的发生,又可以消除疲劳感。
作者:赵永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沙参玉竹蒸鸭原料:老鸭1只(约1500克),玉竹50克,北沙参50克,姜、花椒、料酒、盐适量。制作:将老鸭宰杀煺毛、去内脏。玉竹、北沙参拣净杂质、洗净,备用。将老鸭、沙参、玉竹同放瓦煲内,加清水、姜、花椒、料酒、盐适量,用小火炖2个小时即可。功效:补阴除烦、润肺清热、润肠通便。适用于肺阴虚损,五劳七伤,骨蒸劳热,久咳肺痿及大便结燥等症。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