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军
目的 观察每日唤醒次数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全部实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分为5组;各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同时,对照组加用咪达唑仑镇静,镇静深度为Ramsay分级3~4级,实施每日早晚1~4次的唤醒计划,每次持续2小时.观察四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依据预先自制定的研究方案确认的VAP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VAP发生率为:138.1±65.4;183.8±73.7;22.41(13/66).治疗组1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YAP发生率为:104.5±65.0;159.5±80.7;6.50(5/62).治疗组2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VAP发生率为:89.2±52.3;131.2±79.5;2.68(3/58).治疗组3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VAP发生率为:99 ±61.2;156.8±90.3;11.94(8/67).治疗组4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VAP发生率为:149±63.8;193.2±83.1;26.79(15/56).结论 每日唤2次,可明显缩短重症病人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VAP发生率.
作者:郭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根据花粉过敏症的季节发作特点和发病机理,通过邪正关系对比,运用中医辨证方法,根据症侯表现的不同,区分发病期和缓解期并对各期进行分型.同时结合患者体质因素,从花草异邪和正气盛衰方面进行辨证分型论治,为中医对花粉过敏症的认识和治疗积累资料.
作者:于福江;张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兴山县麻疹流行趋势,为麻疹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70-2012年麻疹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43年间年均发病率149.19/10万,死亡率为0.80/10万,2010年后无病例报告.曾发生4次大流行,1次小流行,流行间隔时间为3~5年,与70年代相比下降98.44%.发病高峰为3~6月,中小学生及散居儿童发病占79.77%.2005年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及查漏补种,2006年后呈点状散发和无病例状态.结论 加强监测,保持人群高免疫状态,实现我国消除麻疹目标.
作者:王芹;龚海燕;王大军;崔雪峰;龚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对1 000名医学生派发《大学生压力源问卷》和《大学生应激应对问卷》,结果发现医学生压力源有其专业特征,其中学习压力占其首位.针对问题运用音乐治疗方法技术中接受式音乐治疗对其进行干预,发现音乐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注意力,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
作者:宋雪;贾汝聪;张传新;李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抗结核药对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影响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0月来院,经PCR方法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DNA证实结核病变的患者300人,其中HBV-DNA定性为乙型肝炎的患者150人,余150是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例分析比较两者肝功能损害程度以及进行有效的护肝治疗效果.结果 经抗结核药治疗,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肺结核患者与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患者肝功能损害例数分别为112例、30,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采取护肝治疗后两组肝损害例数(59例、9例)与之前(112例、30例)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表明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有着一定的影响,尽早、及时的护肝治疗能够在减少肝功能损害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为临床上对抗结核药物的使用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牛文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院进行治疗的114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1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应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缬沙坦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都以1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9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姚红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舒利迭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Th1/Th2平衡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试验组采用舒利迭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2个月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与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的IL-4明显降低,IFN-γ明显升高,肺功能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同一时间段试验组的IL-4下降更明显,IFN-γ升高更明显,PEF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l稍为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能调节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平衡,改善肺功能,可有效地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伟忠;陈雄;叶秀文;叶建华;李峭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研究高龄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2011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行剖宫产手术,34例自然分娩,将其分别作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研究两组孕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46例剖宫产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为6.5%,对照组34例自然分娩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为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产妇阴道分娩并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因此该人群不能作为剖宫产的指征.临床工作中,要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控制剖宫产率.
作者:杜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OSAHS)氧化应激状态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多导睡眠图确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38例为实验组,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SaO2 min)将OSAHS患者分轻、中、重;并设正常对照22例.所有入选者次日清晨抽空腹静脉血.ELISA法监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及轻度OSAHS患者比较,中、重度OSAHS患者SOD和GSH Px水平明显下降,MDA明显增加(P<0.05);2.相关分析显示:SOD、GSH Px水平与AHI呈负相关,与低SaO2呈正相关(P<0.05);MDA水平与AHI呈正相关,与低SaO2呈负相关(P<0.05).结论 OSAHS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而加重.
作者:张福业;孟秋云;陈燕;李桂英;赵廷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氟康唑联合复合B族维生素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osis,RVVC)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将我中心2011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RVV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第1、4、7天,口服氟康唑150mg各1次,后氟康唑150mg 1次/每周,×3月;后改服氟康唑150mg,1次/月(经后)×3月,配合服用复合B族维生素20 mg,3次/日×7天;后改服复合B族维生素20mg,1次/日×6月.对照组给予氟康唑服用方法与观察组相同,但不服用复合B族维生素.观察两组治疗1月、3个月、6个月后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分别为100%、96%、92%;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6%、84%、80%.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0、4%、8%,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4%、16.0%、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康唑联合复合B族维生素治疗RWC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治疗RVVC的有效方法.
作者:鲍海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益田社区高血压患者病例资料,挑选出2级高血压患者,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并(运用调查问卷)调查其他相关资料,同时采用SF-36进行生存质量评估,随机抽取100例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原则,分为对照组(n=50)和实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在诊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诊疗的基础上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收集患者的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体重指数、生活习惯(包括合理的膳食与适量运动的习惯)、降压药的数量、血脂水平、就诊频率、自我管理能力、月平均医疗费用等;实施家庭医生服务12个月后访谈患者进行SF-36评分,记录各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机体疼痛、总的健康状况、生活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和精神健康)的终得分和综合评分.结果 深圳市高血压患者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24~28 kg/m2,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保护因素包括合理的膳食、适量运动的习惯、就诊频率增加、自我管理能力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相应家庭医生服务后,实验组患者干预前后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身心健康、活力以及情感职能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圳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孙虹;翟芬芬;张郁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2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PKP治疗,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55~70岁,平均67岁.其中T12 10例,L1 8例,L25例,L33例,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伤椎形态变化,同时通过手术节段x线测量计算伤椎的高度恢复率及受伤节段后凸矫正率.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40分钟,注入骨水泥平均3.8ml,本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术后伤椎处疼痛均显著缓解,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7.1±1.5)分降至术后平均(1.2±0.4)分,椎体高度由术前平均(53.4±8.9)%升至术后的(83.6±10.2)%,椎体后凸畸Cobb角平均矫正9.4°.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PKP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可矫正后凸畸形、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避免骨水泥渗漏,效果明显.
作者:李新福;陈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健康教育在妇幼保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制度化、规范化,构建以医院教育为核心,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的“四位一体”的健康教育工程模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谢小芳;曾蓉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北京市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发展现状,明确其特色及优势,找出存在的不足.方法 检索2003年-2013年10年间相关期刊文献,对北京市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整体状况、宣教方式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市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研究报道内容丰富,教育方式灵活多样,取得了满意的成效.其中,以互动讨论及行为训练为主的综合干预方式效果好,显著提高了患者自身管理的积极性.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
作者:曹静;刘群;赵丽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350例在本院建卡(孕周均在13~15周)进行产前检查的正常单胎、无内外科合并症的孕妇,分为研究、对照两组,研究组175例,除了接受常规产检外,还接受体重管理;对照组175例仅接受常规产检,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妊娠合并症减少.结论 孕期体重管理可以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妊娠合并症及剖宫产率.
作者:胡菊珍;龙玲芳;钟杏婵;谢秋婵;邓群英;张雪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所抽取水泥厂的生产环境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110名职工进行体检,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噪声和粉尘组与粉尘组工作人员相比,在听力、心电图、血压和血红蛋白异常率方面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方面的体检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组和后勤组工作人员,肺活量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暴露在生产性噪声下可引起作业工人听力损伤和心血管方面的异常,应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并加强三级预防从而减少生产性噪声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作者:侯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北京市农村地区已婚长效避孕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方法 使用SPSS软件对2008年北京市农村地区长效避孕育龄妇女体检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北京市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措施仍以长效避孕方法为主,宫内节育器使用比例达85.85%;2.妇科病检出率为36.27%,长效避孕育龄妇女为36.4%,其他女性人群为33.9%.3.本次体检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10.07%(19419/192,739).患生殖道感染的育龄妇女94.37%患有1种炎症(18325人),5.63%患有两种以上(1094人);4.阴道炎、宫颈糜烂、盆腔炎和附件炎的患病率分别为8.55% 、4.23%、0.92%和1.15%.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和老年性阴道炎的患病率分别为1.15%、3.81%、2.73%、0.90%;5.生殖道感染,特别是阴道炎高发的年龄组为30-44岁,该年龄组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与阴道炎患病率均较高.结论 1.北京市农村地区已婚长效避孕育龄妇女与其他女性的患病水平相接近,说明采取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对育龄群众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2.北京市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总患病率和主要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患病率,低于全国2007年妇女病查治结果,也低于国内类似研究;3.阴道炎和宫颈糜烂是北京市农村育龄妇女主要的生殖系统疾病;4.滴虫性阴道炎患病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说明目前农村地区滴虫性阴道炎的问题仍较严重,应加强对农村地区滴虫性阴道炎的防治工作.
作者:张翠玲;刘鸿雁;姜玉;王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恶性疟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如不及时进行正规治疗,容易发生重病和死亡.本文通过对1例输入性恶性疟的处置分析、讨论,力争早明确,早治疗.
作者:张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0例、COPD稳定期患者30例及对照者30例,分别测定其血清SP-D水平,并与COPD患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OPD急性加重、稳定期患者血清SP-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COPD急性加重组患者血清SP-D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PD急性加重、稳定期患者血清SP-D水平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稳定期患者血清SP-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SP-D水平变化可作为判定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许宁;林松娟;张增华;刘美娟;刘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流产后关爱(PAC)在女性有效避孕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6月因计划生育于我院行人工流产的患者857例为实施PAC前的对照组,其中621人完成术后1年回访;选取2012年7月-2012年12月人工流产患者904例为实施PAC后的研究组,其中867人完成术后1年回访.对比分析她们1年避孕效果.结果 干预1年后对照组避孕知识知晓评分(4.24 ±0.86),知晓率31.24%;研究组避孕知识知晓评分(8.28±1.62),知晓率97.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正确使用避孕方法者134例(占21.58%),再次意外妊娠者173例(占27.86%);研究组正确使用避孕方法者676例(占77.97%),再次意外妊娠者46例(占6.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C服务通过向人工流产术后女性宣传避孕知识,及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方法,避免重复流产的发生.
作者:王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