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明涛;赵旸;石来军
目的 探讨X线和CT扫描对诊断成软骨细胞瘤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13年12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成软骨细胞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X线检查的结果设为X线组,而CT检查结果设为CT组,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结果差异.结果 患者术后经病理确诊成骨细胞瘤阳性42例,阴性4例.X线检查阳性38例,阴性8例.其中2例误诊为阴性,6例误诊为阳性.X线检查的敏感性为91.9% (34/37).X线检查特异性为11.1%(1/9);CT检查阳性45例,阴性1例.其中3例误诊为阴性.CT检查的敏感性为93.3% (42/45).CT检查特异性为100.0%(1/1);CT检查敏感性为93.3%稍高于X线检查91.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T检查特异性为100.0%显著高于X线检查11.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44,P<0.05).结论 X线及CT扫描对诊断成软骨细胞瘤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但CT检查较X线具有更高的诊断特异性.临床应结合两者的诊断优势对该病进行鉴别诊断,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尹炳旺;麦游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常规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内瘘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血液透析患者对内瘘保护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能规范、有效地对血液通道进行日常自我护理;通过研究人员宣教,发放宣传小册和定期访谈等各种方式,反复加强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干预,并分别在健康教育干预第1个月、第3个月和第6个月进行访谈调查和并发症监测,获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经过为期6个月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干预,患者在“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规范、有效的内瘘日常自我护理”方面都有了显著性地提高(P值小于0.05).患者在血管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和干预6个月后均有所下降,但内瘘闭塞、内瘘狭窄和假性动脉瘤在干预3个月后才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下降(P<0.05和P<0.10),而血栓形成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在干预6个月后才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下降(P<0.05).结论 应加强对常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自体血管内瘘并发症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从而降低患者的主要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存活期.
作者:胡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对新生儿窒息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十堰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00例新生儿窒息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护和处理脏器功能进行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80例,占8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50例,占50.0%,总有效率为60.0%.经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血小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剂量肝素能降低新生儿窒息合并MODS症状的维持时间,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曾明涛;赵旸;石来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肠道益生菌防治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肺炎继发性腹泻,并给予肠道益生菌片宝乐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磨汤口服液.观察指标包括腹泻发生率、治疗总体有效率、腹泻持续时间三项.结果 观察组腹泻程度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腹泻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腹泻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肠道益生菌防治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仕军伟;张作磊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核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在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山丹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单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的检查,包括T1-VIBE和T2-SPC两个序列,由神经外科医师和影像学专家共同分析检查结果中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并分析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在核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的检查中,疼痛侧的三叉神经有血管毗邻或者压迫现象的33例,与邻近血管无关的7例;未发生疼痛侧的三叉神经有血管毗邻或者压迫现象的9例,与邻近血管无关的31例,邻近血管毗邻或者压迫与三叉神经痛关系密切.结论 通过核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的检查可显示两侧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状况,清晰度高,对临床诊断有指导作用,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伯儒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行阿立哌唑治疗,并与传统药物利培酮对症研究,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药物不良反应为27.08%,明显低于利培酮组的6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药治疗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确切,但阿立哌唑组用药更安全,锥体外系反应少,可作为治疗该症的临床首选药物.
作者:袁海;周梦煜;袁成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全科团队模式对促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推进作用明显,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管理起到巨大作用.在现今形式下,如何组建一支高效能的全科团队值得我们探讨.
作者:陈侃;张力;史航;朱黎;袁琳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某医院医务工作者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的认知态度,并作出适当合理的评价,从而改进我院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措施.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随机选择的多个方向及阶层共40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将调查资料汇总后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职业、阶层的医务工作者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的认知水平及态度不同(P<0.05),对医疗废弃物管理法规制度认知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科技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中,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的认知程度欠缺,医院应该积极开展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认识的整体水平,因地制宜,进一步提升对废弃物的管理水平.
作者:成秉来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米非司酮是目前首选的抗孕激素药物,临床上被广泛地应用于抗早孕.文献报道米非司酮抗早孕的不良反应较多,但抗早孕外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少.本文综述了抗早孕外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反应,宫内缺血、缺氧,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经期改变,等.
作者:张霖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2小时梗死相关导联ST段压低与30天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72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于尿激酶溶栓前及溶栓治疗后2小时分别记录心电图.同时对所有患者30天死亡率进行随访.结果 根据ST段抬高明显的导联溶栓治疗前后ST段改变的类型,将所有患者分别四组,ST段进一步抬高、ST段部分回落(ST段回落≤50%)、ST段完全回落(ST段回落≥50%)、ST段压低.各组30天死亡率分别为12.0%、9.4%、5.6%、10.7%;ST段压低组死亡率明显高于ST段完全回落组(P<0.01).结论 与ST段完全回落相比,梗死相关导联ST段压低患者有更高的30天死亡率,提示此类患者可能需更积极的介入治疗.
作者:汪凡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饮食对肝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肝功能指标检测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肝病患者58例作为肝病组,选取同期其他科室收治的非肝病患者39例为非肝病组.两组检测前1d保持正常体力活动和正常饮食,所有患者于清晨6:30进早餐和进餐后2h抽取静脉血,检测肝功能五项指标,包括ALT、AST、ALB、TBIL、DBIL,比较两组患者餐前和餐后肝功能指标的异常.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餐前和餐后肝功能五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进食糖类类饮食,对肝功能检测结果无影响,肝功能检测可在患者进餐后进行.
作者:刘淑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为健康教育载体,开展社区青壮年健康素养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深圳市华强南社区18~50岁居民随机分成新媒体干预组和对照组,利用新媒体对干预组进行健康素养的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利用新媒体开展健康素养的干预,干预组干预后健康素养三个维度和五类健康问题的具备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干预后干预组较对照组健康素养三个维度和五类健康问题具备率均明显增高,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干预组中,有90.1%的人阅读过每一条信息,专门认真阅读信息内容者为38.1%;对于信息内容,有33.8%的人反映很有帮助,59.1%的人反映较有帮助且76.3%的认为该方式很好应推广.结论 应用新媒体开展住院患者健康素养的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和优势,同时其效果要继续巩固.
作者:黄淑芬;曾瑶池;王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综述国内外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因素的研究进展,将这些因素制作成关联图,并利用关联图对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老年人跌倒因素之间的关系.经分析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年龄因素、疾病因素、用药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年龄而导致的平衡能力下降和药物影响是老年人跌倒核心因素,用药安全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诱因.
作者:张永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IgA肾病蛋白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某医院收治的128例lgA肾病蛋白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治疗组使用缬沙坦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对照组单用活性维生素D,两组疗程均为两个月,观察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尿蛋白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24h蛋白尿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缬沙坦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IgA肾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尿蛋白,且临床安全性较好.
作者:吴琼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吸入全庥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120例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观察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对照组),分别记录围麻醉期间各时点(麻醉前To、诱导插管后T1、切皮时T2、手术探查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 0minT5)的血流动力学变化(MAP、HR)及两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躁动情况(Ramesay评分和躁动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和拔管时MAP和HR的上升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苏醒期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七氟醚吸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确切平稳、苏醒迅速,苏醒躁动少,是一种比较安全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霞;谭伶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孕期膳食结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指导孕期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950例晚期妊娠妇女,对28 ~39周的膳食结构进行调查,将600例膳食不均的孕产妇为观察组,350例膳食均衡的孕产妇为对照组,采用妊娠妇女健康问卷、膳食调查及营养评定,追踪随访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比较两组孕妇的膳食结构对母儿影响情况.结果 观察组妊娠妇女的膳食结构存在总能量摄入量、蛋白质量、脂肪量不平衡.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妊娠期合并症(贫血、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高血压)的发生率、早产、流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胎膜早破、巨大儿、低体重儿、死胎及畸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重视和改善孕妇孕期营养状况,并根据孕期产妇的个体情况,指导其饮食多样化,合理调节各项营养素的摄入比例,平衡膳食,保证胎儿生命早期的良好营养状况,降低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
作者:于清玲;彭玉兰;姚坤;彭述文;刘红秀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调查高年级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SCL-90并附加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大学生基本情况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青年常模,但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入校时护理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无差异性,是否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学生在个别方面存在差异性,但在对心理教师是否认可学生、是否认为护生心理问题较其他专业更多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马晗;马安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团体心理治疗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自尊水平的改善效果.方法 对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给予团体心理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尊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评,对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患者治疗后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自尊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前后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12.6835、14.1485、14.9532,P<0.01).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焦虑、抑郁及自尊水平,促迸了患者生理和心理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小玲;董亦茹;陈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管辖社区中已确诊为糖尿病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中医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后测量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并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后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经6个月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有效提高遵医行为,对糖尿病的治疗和血糖的控制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莉;莫文钰;陈雯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3月~2013年12月就诊于泰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属气血两虚证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归脾汤加减治疗,观察周期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眩晕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归脾汤加减是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的有效方案.
作者:姜远飞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