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年级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

马晗;马安娜

关键词:护理专业, 高年级大学生, 心理健康
摘要:目的 调查高年级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SCL-90并附加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大学生基本情况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青年常模,但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入校时护理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无差异性,是否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学生在个别方面存在差异性,但在对心理教师是否认可学生、是否认为护生心理问题较其他专业更多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2~2013年出入境体检人员孤立肾检出率统计分析

    目的 统计分析2012 ~2013年出入境体检人群中先天性孤立肾的发病率.方法 对2012 ~2013年2.5万例18 ~54岁出入境体检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将先天性孤立肾患者检出率与国内外相同报道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孤立肾19例,总检出率为0.076%;检出率略低于国内外相同报道.经统计学处理,男、女性之间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尽早发现孤立肾能为早期保护肾脏,早期防止、避免和临床干预肾功能受损提供可能.

    作者:齐玉波;赵辉;宗春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的作用

    当前护患关系十分紧张,医疗纠纷逐年增加,如何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就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1].护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不断是困扰医院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2].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医患双方的沟通存在问题[3],其中医疗技术的落后、护患沟通不够、不充分是重要因素.在医务人员中,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多,应当采取有效行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孙和燕;王艳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彩色脑电地形图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彩色脑电地形图在大脑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8月~2013年8月上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神经疾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做彩色脑电地形图(BEAM)、脑电图(EEG)、CT检查,对比分析检查阳性率.结果 脑肿瘤CT的阳性率(100%)均高于彩色脑电地形图(BEAM)、脑电图(EEG);脑梗塞、脑萎缩、头痛患者BEAM诊断阳性率(92.31%、100%、87.50%)均高于EEG(76.92%、63.64%、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脑炎患者BEAM诊断阳性率与EEG诊断阳性率均为100%,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彩色脑电地形图可系统地、动态地监测大脑病变,画面鲜艳清晰,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作者:何兵荣;谢江;易玉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抽选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人民医院骨科病区中14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对照组和对照组,在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分别接受一般护理和骨折康复护理,对比分析疗效及功能锻炼评价.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86% (65/70),高于观察组的84.29% (59/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得分在功能锻炼为(3.60±0.91)分、功能恢复为(3.56±0.4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29±0.68)分、功能恢复为(4.01±0.4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功能锻炼计划结合综合的骨折康复护理,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骨的愈合及恢复功能.

    作者:刘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X线和CT扫描对诊断成软骨细胞瘤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X线和CT扫描对诊断成软骨细胞瘤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13年12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成软骨细胞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X线检查的结果设为X线组,而CT检查结果设为CT组,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结果差异.结果 患者术后经病理确诊成骨细胞瘤阳性42例,阴性4例.X线检查阳性38例,阴性8例.其中2例误诊为阴性,6例误诊为阳性.X线检查的敏感性为91.9% (34/37).X线检查特异性为11.1%(1/9);CT检查阳性45例,阴性1例.其中3例误诊为阴性.CT检查的敏感性为93.3% (42/45).CT检查特异性为100.0%(1/1);CT检查敏感性为93.3%稍高于X线检查91.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T检查特异性为100.0%显著高于X线检查11.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44,P<0.05).结论 X线及CT扫描对诊断成软骨细胞瘤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但CT检查较X线具有更高的诊断特异性.临床应结合两者的诊断优势对该病进行鉴别诊断,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尹炳旺;麦游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子宫动脉介入栓塞联合清宫术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价值.方法 36例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18例)和动脉栓塞组(18例),比较各组治疗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至正常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峡部包块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结果 化疗组和动脉栓塞组治愈率分别为72.22%和94.44%.动脉栓塞组血β—HCG水平下降快于化疗组.化疗组和动脉栓塞组血3—HCG恢复至正常时间分别为(44.3 ±6.4)天和(21.2 ±3.4)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组和动脉栓塞组出血量分别为(120.27±80.81)ml和(30.23±9.31)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组和动脉栓塞组住院时间分别为(31.7±5.1)天和(10.3±2.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和动脉栓塞组峡部包块完全吸收时间时间分别为(89.8±7.3)天和(43.7±12.7)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和动脉栓塞组3个月内月经恢复正常者比较分别为6例和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的疗效明显优于化疗组,血β—HCG水平恢复快、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月经恢复快,是目前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作者:张芹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ICU老年患者外科手术后精神障碍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ICU老年患者外科手术后精神障碍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 运用主观认知功能问卷、老年抑郁量表对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人民医院ICU科220例术后老年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第4d进行测评,医护人员评估患者意识障碍及病情,记录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访谈.结果 在术后第4d后共诊断POCD患者46例,占我院ICU科术后老年患者20.91%.非POCD老年患者与POCD老年患者相比在麻醉时间、手术类型、长期饮酒、服用阿片类药物、经济状况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CU科术后老年患者发生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病率高,值得重视.关注该方面护理技术完善和提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记录分析,有利于降低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及改善预后.

    作者:丁丹晨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地西他滨用于治疗恶性血液肿瘤的临床价值观察

    目的 对地西他滨用于治疗恶性血液肿瘤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恶性血液肿瘤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地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5.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等发生率(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地西他滨进行治疗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胥艳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高年级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高年级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SCL-90并附加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大学生基本情况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青年常模,但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入校时护理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无差异性,是否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学生在个别方面存在差异性,但在对心理教师是否认可学生、是否认为护生心理问题较其他专业更多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马晗;马安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服药监督、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疏导)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辖区内9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做人院宣教和住院期间的基础护理,两组分别随访至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当的护理干预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陶冬格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医务工作者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的认知态度与评价研究

    目的 了解某医院医务工作者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的认知态度,并作出适当合理的评价,从而改进我院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措施.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随机选择的多个方向及阶层共40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将调查资料汇总后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职业、阶层的医务工作者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的认知水平及态度不同(P<0.05),对医疗废弃物管理法规制度认知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科技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中,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的认知程度欠缺,医院应该积极开展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认识的整体水平,因地制宜,进一步提升对废弃物的管理水平.

    作者:成秉来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关联图法分析社区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因素

    综述国内外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因素的研究进展,将这些因素制作成关联图,并利用关联图对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老年人跌倒因素之间的关系.经分析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年龄因素、疾病因素、用药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年龄而导致的平衡能力下降和药物影响是老年人跌倒核心因素,用药安全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诱因.

    作者:张永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浅议社区公共卫生全科团队建设

    全科团队模式对促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推进作用明显,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管理起到巨大作用.在现今形式下,如何组建一支高效能的全科团队值得我们探讨.

    作者:陈侃;张力;史航;朱黎;袁琳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改良式前房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经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改良式前房硅油取出+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7月106例(106眼)实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侧切口放灌注,环形撕开后囊,静脉穿刺套管自角膜口伸人后囊下,手动取出硅油,IOL植人手术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38个月,记录眼压、视力、视网膜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顺利,其中101例IOL植入于囊袋内,5例植入于睫状沟,随访未发现视网膜脱离或硅油残留等并发症.所有患者眼前节稳定,92例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改良式前房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且减少了患者手术次数及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刘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四磨汤联合肠道益生菌防治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肠道益生菌防治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肺炎继发性腹泻,并给予肠道益生菌片宝乐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磨汤口服液.观察指标包括腹泻发生率、治疗总体有效率、腹泻持续时间三项.结果 观察组腹泻程度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腹泻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腹泻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肠道益生菌防治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仕军伟;张作磊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七氟醚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吸入全庥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120例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观察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对照组),分别记录围麻醉期间各时点(麻醉前To、诱导插管后T1、切皮时T2、手术探查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 0minT5)的血流动力学变化(MAP、HR)及两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躁动情况(Ramesay评分和躁动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和拔管时MAP和HR的上升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苏醒期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七氟醚吸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确切平稳、苏醒迅速,苏醒躁动少,是一种比较安全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霞;谭伶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用于抗早孕外的不良反应

    米非司酮是目前首选的抗孕激素药物,临床上被广泛地应用于抗早孕.文献报道米非司酮抗早孕的不良反应较多,但抗早孕外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少.本文综述了抗早孕外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反应,宫内缺血、缺氧,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经期改变,等.

    作者:张霖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城区3183例儿童健康体检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辖区入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情况,为幼托机构做好营养指导和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辖区7所公立幼儿园3183名儿童进行体检并分析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3183例儿童中,74.80%身高在均数以上,大班高;69.80%体重均数以上,大班重.其中低体重占0.28%,发育迟缓占0.13%,肥胖占4.27%,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加.龋病率43.00%,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加.贫血有2.23%,小托班患病率高.视力不良有7.98%,小、中班检出率高.上呼吸道感染占2.45%,沙眼占1.29%,均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减少.隐睾患病率0.03%,包茎占0.22%,心脏杂音占3.55%,疝气占0.47%,鞘膜积液占0.09%,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我辖区幼托机构儿童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强幼儿园儿童保健工作,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作者:毛德祥;胡燕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内瘘并发症的作用

    目的 研究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常规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内瘘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血液透析患者对内瘘保护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能规范、有效地对血液通道进行日常自我护理;通过研究人员宣教,发放宣传小册和定期访谈等各种方式,反复加强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干预,并分别在健康教育干预第1个月、第3个月和第6个月进行访谈调查和并发症监测,获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经过为期6个月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干预,患者在“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规范、有效的内瘘日常自我护理”方面都有了显著性地提高(P值小于0.05).患者在血管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和干预6个月后均有所下降,但内瘘闭塞、内瘘狭窄和假性动脉瘤在干预3个月后才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下降(P<0.05和P<0.10),而血栓形成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在干预6个月后才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下降(P<0.05).结论 应加强对常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自体血管内瘘并发症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从而降低患者的主要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存活期.

    作者:胡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雷贝拉唑治疗老年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1月~2013年10月解放军第88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例).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胶囊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各组典型症状积分、食管外症状积分、症状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的各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的积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和2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93.33%;对照组分别为70.00%和7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梅;王秀杰;张风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