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理顺医教研的关系推动医院建设发展

苏均平;贺祥;孙红

关键词:科技兴院, 医教研, 发展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实施“科技兴院”战略,首先必须深入认识新时期科研工作在医院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理顺医教研、学科建设的关系,确保“科技兴院”战略顺利实施。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纠纷处理的难点及对策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分析了医疗纠纷处理中的难点,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依据法律和法规客观地分析医疗纠纷的成因;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积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依法科学、公正地解决赔偿问题;学会自我保护。

    作者:张专才;樊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军队医院建设急诊科模式探讨

    本文针对军队医院急诊科的特点,阐述了军队医院急诊科建设应具备的条件;并提出:加强岗位练兵、建立一科二室体制、重视院前急救是促进急诊科的发展壮大的有力措施。

    作者:刘洪欣;韩斌;王宇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做好课题中期管理确保科研工作质量

    在科研计划管理中,管理人员习惯把课题管理分为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前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的受理申请、评审遴选、审核批准;中期管理主要包括:课题的计划编制、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和阶段总结;后期管理包括:研究工作结题总结、论文发表或专著的出版以及被引用情况的信息收集、分析评价等工作。随着课题数量的不断增加,来源渠道的多样化,科研管理人员的更换频繁,在管理中出现一边倒现象,即:重申报轻管理、重成果轻过程、重两头(项目、成果的申报)轻中间(课题中期过程的管理),造成资源浪费;甚至,还有弄虚作假等现象。笔者就如何加强课题中期管理,确保研究工作质量,谈些体会。

    作者:王以茂;杨自更;刘爱中;贾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军队医学服务创新的思考

    为探讨军队医学服务创新模式,对以下问题进行了阐述:①军队医学服务创新的内涵;②建立部队医学创新体系要处理的几个关系;③建立和完善医学创新体系需注意的问题。

    作者:李培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我院强化门急诊综合治理的做法

    门急诊工作关系到国家医疗保障体制改革以后,医院是否能够发挥优势,以优良的服务吸引病员的问题。我院对门急诊进行综合治理以来,各项措施得以顺利实施,已取得较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3]。1 教育先行倡导“五心” 在门急诊综合治理的各项规定出台之前,医院机关各部门通力协作,对门急诊工作人员思想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增强“窗口”意识,确保优质服务的思想教育。教育不满足于一般的动员学习、宣传,而是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点子”上,渗透到门急诊工作的实处。重点解决门急诊工作中的难点、弱点、疑点、热点问题上。引导大家正确认识门、急诊工作与医院全面建设、经济效益、创新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关系,认清门急诊工作的重要性和肩负的责任。在门急诊和相关医技科室人员中倡导“五心”。

    作者:黄始振;熊亚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依据ISO9004-2规范医院质量管理

    ISO9004-2是用于医院、医疗保健等服务行业的质量管理标准。本文介绍了ISO9004-2的概况、特性及重要质量体系要素与医院医疗质量的关系;阐明合理地完成质量体系运作过程是医院取得适当成本和好效益的基础;同时,介绍了我院对照ISO9004-2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的做法。

    作者:连斌;王小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知识经济时代领导管理思维的更新

    本文对知识经济时代领导管理思维的更新进行了探讨。在知识经济时代应更新的问题如下:①管理理念和思维;②管理程序;③管理手段。

    作者:何志成;苏国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确保全军老干部医疗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九五”以来,结合新时期干休所卫生工作实际,各部门加强工作指导与研究,狠抓规范化管理,注重技术建设,深化优质服务,老干部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受到普遍好评[1-3]。1 医疗服务管理正规化有了新举措 近年来,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军队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总部强化机关管理职能,着重在政策研究、宏观指导和检查督促上下功夫。总后和总后卫生部领导多次带领机关同志深入医院、疗养院、门诊部、干休所等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工作调研,研究解决老干部医疗服务与管理方面的问题与困难。结合新形势下干休所医疗服务工作的特点,总部相继出台和试行了《军队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规定》、《干休所医疗卫生管理规定》、《干休所卫生工作规范》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全军各大单位也相应地制订了实施细则,完善配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老干部医疗服务与管理工作。

    作者:管孝君;张敬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谈进口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

    本文就进口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的管理措施:制定管理措施;加强监督监测;严把进货关;做好回收处理工作。

    作者:何多多;张玉强;刘同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加强教学医院师资队伍建设之管见

    教师队伍是临床医院搞好教学的主体力量。这支队伍建设得如何?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合格临床医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加强教学医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着重从抓好选、训、用、待、管五个环节发表了看法。

    作者:史文峰;杨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以党风促医风全面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本文针对目前社会上不良的医德医风及行业不正之风,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提出:以党风促医风、以典型塑群体,以制度束行为等有效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李平;龙兵生;邓先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浅谈中期检查在科研课题管理中的重要性

    科研单位对科研课题的管理一般可分为申请阶段、执行阶段、验收阶段、申报奖励或成果推广阶段。课题的中期检查是管理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对课题意义、研究水平、进展程度等进行考核与评估,可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对课题的参加人员,研究方案等予以调整或修改甚至中止,以保证课题的有效实施。“九五”期间,我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0项,军队及省部级课题24项,院校级课题10余项。

    作者:张艳;陈宇;陈洪;饶叶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军队综合性医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完成课题的立足点

    当前,各军医大学、地方医学院与军队综合性医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帮助联合培养研究生完成课题,保证他们顺利取得学位,医院注重七个立足点(立足临床项目、立足师资人才、立足学科建设、立足军队特色、立足设备基础、立足科技政策和立足内外协作)是很有必要。

    作者:陈黔;成诗黔;王玲;王以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理顺医教研的关系推动医院建设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实施“科技兴院”战略,首先必须深入认识新时期科研工作在医院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理顺医教研、学科建设的关系,确保“科技兴院”战略顺利实施。

    作者:苏均平;贺祥;孙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实际运行中看军队院前急救的发展

    北京军区张家口急救中心在3年运行中完全适应军队院前急救半径大、任务少、现场高技术抢救比重大的特点。在完成军地院前急救需求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因受发展规模和体制制约,在院前现代化网络通讯保障的建设阻力远大于地方急救网。因此,在提高军队院前急救速度、质量上,必需高度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的初级救治作用和技术培训。

    作者:陈伟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军队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的实施体会

    军队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对促进卫生技术干部知识更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军各医院开展这项工作的时间短,在实际做法尚少有成功的模式可借鉴。学分制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不仅需要医院内部的探索,而且需要国内医学继续教育大环境的改善。学分制真正与专业技术干部的优胜劣汰紧密结合,才能激起学习热情,体现生命力。

    作者:于晓华;章加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知识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思考

    本文从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的内涵和特点出发,阐明其关系和重要性;并针对如何遵循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岳辉;曹玉华;贾立辉;于皆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完善医疗事故鉴定体制合理解决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在处理医疗纠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的依据。但它不是处理所有医疗过失的依据,也不是法律裁决的依据。因此,正确认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完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体制,对于合理解决医疗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完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体制,一是要建立隶属司法部门的鉴定机构,二是要扩大鉴定范围,三是要完善对鉴定过程和鉴定人的制约机制。

    作者:刘瑞林;邓旭林;张艳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铺好人才成长路搭好人才引进桥

    本文介绍了山区军队医院近几年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引进高等院校研究生来院开展医、教、研工作的具体做法。对进一步研究深化卫生系统人才培养引进,增强医院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义民;郭玉歧;李树启;崔清江;赵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香港驻军医院努力做好为部队服务工作

    香港驻军医院1994年7月正式组建以来,以邓小平同志新时期建军思想和军队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为指导,根据香港驻军担负的特殊使命,在特殊环境下对驻港三军实行一体化卫勤保障的要求,为实现江主席提出的“三个确保”,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一流医院的目标,坚持为部队服务的正确方向,坚持以预防、医疗、保健为中心,坚持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根本,坚持以提高救治能力为重点,按照“狠抓教育、打牢基础、强化管理、提高水平、逐步发展、争创一流”的建院思路[1-3]。加强科学管理,改变传统的就医模式,简化就医手续,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千方百计方便广大官兵就医。实现了“保障有力”的总要求,体系部队发病率控制在总部规定的范围内,部队官兵对医疗服务满意率为95%。

    作者:王永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