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军队综合性医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完成课题的立足点

陈黔;成诗黔;王玲;王以平

关键词:军队医院, 联合培养, 研究生
摘要:当前,各军医大学、地方医学院与军队综合性医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帮助联合培养研究生完成课题,保证他们顺利取得学位,医院注重七个立足点(立足临床项目、立足师资人才、立足学科建设、立足军队特色、立足设备基础、立足科技政策和立足内外协作)是很有必要。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军队医院住院收费管理的有效尝试

    为了确保医院医疗收入及时完整的实现,必须加强住院病人的收费管理。通过微机网络化管理,提高收费员的整体素质,建章立规,实行三级审核制度,完善在院病人费用的环节管理,堵塞各种漏洞,减少出院病人欠款,使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上升。

    作者:李俊霞;姚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适应市场形势打牢医院发展的经济基础

    面对市场经济新形势,我院在增加收容、创造效益,打牢医院发展的经济基础上,所采取的有效对策和成功做法。

    作者:贾丹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坚持为兵服务做好基层预防

    近几年来,我集团军门诊部始终坚持以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军队卫生工作方针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指示为指导,从“三讲”的高度,把姓军为兵、确保为部队服务作为服务保障的主线,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和业务建设,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全面提高了基层预防、医疗、保健工作质量,较好地满足了官兵的基本医疗需求。先后被驻地政府和军区表彰为“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和“为部队服务先进医疗单位”。

    作者:刘建功;彭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实行末位淘汰强化干部管理

    本文介绍了医院在机关干部和中层领导干部管理方面采取“末位淘汰”的做法和体会。认为“末位淘汰”使干部有了责任感、紧迫感、群众观、竞争观;同时,指出“末位淘汰”作为一种改革措施,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使干部管理工作更加适应形势的需要。

    作者:袁志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医院跨越式发展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审视军队医院建设面临的形势,牢固确立发展是硬道理的建院指导思想,把改革创新作为医院发展的根本动力,把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关键,把提高官兵的健康水平作为医院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推动军队医院跨越式发展。

    作者:赵金相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本文多角度地论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含义,提出以病人为中心应具体落实在行动上;并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以不断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张恩君;朱士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做好课题中期管理确保科研工作质量

    在科研计划管理中,管理人员习惯把课题管理分为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前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的受理申请、评审遴选、审核批准;中期管理主要包括:课题的计划编制、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和阶段总结;后期管理包括:研究工作结题总结、论文发表或专著的出版以及被引用情况的信息收集、分析评价等工作。随着课题数量的不断增加,来源渠道的多样化,科研管理人员的更换频繁,在管理中出现一边倒现象,即:重申报轻管理、重成果轻过程、重两头(项目、成果的申报)轻中间(课题中期过程的管理),造成资源浪费;甚至,还有弄虚作假等现象。笔者就如何加强课题中期管理,确保研究工作质量,谈些体会。

    作者:王以茂;杨自更;刘爱中;贾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西京医院门诊量预测的趋势季节模型

    目的:描述西京医院1990年至1999年的实际门诊量变化趋势,预测2000年和2001年门诊量。方法:根据1990年至1999年的实际门诊量,用趋势季节模型建立预测方程。结果:趋势预测方程:Yt=157078.90+32612.43 ln(t-32),预测值=季节变化指数×yt 。结论:西京医院门诊量2000年以后有缓慢上升趋势,且趋于平稳,各季度变化有明显季节规律。通过预测模型预测门诊量,为制定门诊工作计划和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高湘伟;刘瑞;姜建辉;石岳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试论医疗设备购置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索医疗设备购置管理的有效方法,建立新型的购置管理机制。方法:根据医疗设备购置管理现状,从多层面综合分析其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结果:现阶段的主要问题:购置设备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购置论证制度存在缺陷;技术保障的不完善性;不合格的设备流入医院。结论:执行“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完善购置前的论证报告制度;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购置;争取完整的技术保障文件资料;加强计量检定。

    作者:吴正煜;王哲;崔玉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确保全军老干部医疗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九五”以来,结合新时期干休所卫生工作实际,各部门加强工作指导与研究,狠抓规范化管理,注重技术建设,深化优质服务,老干部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受到普遍好评[1-3]。1 医疗服务管理正规化有了新举措 近年来,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军队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总部强化机关管理职能,着重在政策研究、宏观指导和检查督促上下功夫。总后和总后卫生部领导多次带领机关同志深入医院、疗养院、门诊部、干休所等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工作调研,研究解决老干部医疗服务与管理方面的问题与困难。结合新形势下干休所医疗服务工作的特点,总部相继出台和试行了《军队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规定》、《干休所医疗卫生管理规定》、《干休所卫生工作规范》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全军各大单位也相应地制订了实施细则,完善配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老干部医疗服务与管理工作。

    作者:管孝君;张敬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医院引资上项的几点体会

    回顾我院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近10年来医院的“跨越式”发展,引资上项高达1.5亿元,医院既无外债、又无内债,又不是泡沫经济,由窑洞医院走向全军发展中的典范,跨入了全国百佳的行列,充分的体现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作者:王利顺;韩西;张洪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加强形象素质教育促进医院优质服务

    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进一步做好联勤医疗保障和为兵服务工作,我院深入开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形象素质教育,强化文明服务意识,树立良好医院形象,把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2]。

    作者:王卫霞;许学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医院和疗养院专业技术干部现状调查

    通过对某部13所医院和疗养院专业技术干部的专业种类、职称、学历、年龄等的调查分析,对目前医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人才断层现象,专业技术干部普遍学历、职称、年龄偏低等现象,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作者:肖国旗;李小明;王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医疗技术创新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介绍了拓宽医疗技术创新的源泉:积极推广科研成果、大胆进行技术改造、花大力气引进技术、依托高精尖设备开展技术创新;提出了确保医疗技术创新的因素;探讨了如何处理好创新的关系,以提高医疗技术创新的质量。

    作者:邓旭林;耿仁文;刘瑞林;张艳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军队医学服务创新的思考

    为探讨军队医学服务创新模式,对以下问题进行了阐述:①军队医学服务创新的内涵;②建立部队医学创新体系要处理的几个关系;③建立和完善医学创新体系需注意的问题。

    作者:李培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新形势下军队中小医院科研工作的探讨

    本文介绍了军队中小医院在新形势下科研工作的现状,并分析了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中小医院的科研工作应该做到:领导高度重视,加大科研管理力度;积极改善条件,营造好的科研环境;重视人才培养,提高科技队伍素质;加强横向联系,联手合作攻关。

    作者:阳林俊;周国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适应联勤新形势实现保障有力总要求

    实施联勤以来,医院始终牢记军队医院根本职能,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诸兵种联勤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积极适应部队联勤保障的需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为兵服务,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赢得了体系内外部队官兵的高度赞扬,受到上级领导机关的充分肯定[1-3]。1 强化联勤意识打牢保障根基 随着精简调整和划区联勤保障的实施,医院部分人员思想一度出现波动和危机;原体系部队大部分撤出我院体系,在一些同志思想上产生部队少了,保障任务减轻了,可以降低服务标准等消极思想。为树立正确的联勤服务思想,首先,院党委用服从大局,牢记宗旨,着眼整体保障,从全局和战区的高度来统一思想。

    作者:段国方;刘遂群;岳荣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完善医疗事故鉴定体制合理解决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在处理医疗纠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的依据。但它不是处理所有医疗过失的依据,也不是法律裁决的依据。因此,正确认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完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体制,对于合理解决医疗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完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体制,一是要建立隶属司法部门的鉴定机构,二是要扩大鉴定范围,三是要完善对鉴定过程和鉴定人的制约机制。

    作者:刘瑞林;邓旭林;张艳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人口老龄化对医院管理的挑战及对策

    本文介绍了人口老龄化的状况。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给医院管理带来的问题;并对如何搞好医院管理提出了伦理对策,以图唤起医务工作者广泛重视,加强老年医疗保健工作和医院管理。

    作者:张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继续医学教育要重视服务意识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是大学后终生性的医学教育,已逐渐引起各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和形成共识;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还未走上正规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其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商讨。1 继续医学教育的盲点 继续医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对受过高等医学教育的人员进行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开发医学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1-3]。这已是各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正在广泛开展的各级医务人员在职继续医学教育的重点,各级医院的医疗水平、医护人员的专科技术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说,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继续医学教育已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让人感到困惑的是,医院发展了,医疗技术提高了,老百姓对医院的不满意率却越来越高了。许许多多不满意集中在一点,就是对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不满意,医疗纠纷日益增多。究其原因,继续医学教育只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纳入教育计划,而没有把服务意识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的范畴。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行为,与病人的要求和期望有较大的差距。

    作者:吴坤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