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光立;李桂兰;陈建平
我院为首批根据国家《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新标准通过新建高压氧舱验收的单位之一。我院在筹建高压氧舱过程中,在建舱的每一阶段,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不仅重视氧舱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硬件安全,还注重人员素质,规章制度,业务水平等软件建设。其次我们在氧舱的先进性、实用性上下功夫,做到高标准,高水平,一步到位。三是严格依法办事,使我院从开始就步入高压氧医学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为高压氧科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亚平;郝玉通;吴晓东;徐宏萍;徐晓青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各医学院校存在着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重评审、轻考核的倾向。对此,本文提出了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实施业绩评价;并阐述了实施业绩评价应抓好的几个环节。这有利于形成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作者:诸海英;黄淇敏;支永珊;倪美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当前,各军医大学、地方医学院与军队综合性医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帮助联合培养研究生完成课题,保证他们顺利取得学位,医院注重七个立足点(立足临床项目、立足师资人才、立足学科建设、立足军队特色、立足设备基础、立足科技政策和立足内外协作)是很有必要。
作者:陈黔;成诗黔;王玲;王以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学科建设是医院技术建设的着眼点。几年来,我们在抓学科建设中,注重把握学科技术发展方向、选准配强学科带头人、优化科研工作环境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敏;关世祥;白月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在科研计划管理中,管理人员习惯把课题管理分为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前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的受理申请、评审遴选、审核批准;中期管理主要包括:课题的计划编制、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和阶段总结;后期管理包括:研究工作结题总结、论文发表或专著的出版以及被引用情况的信息收集、分析评价等工作。随着课题数量的不断增加,来源渠道的多样化,科研管理人员的更换频繁,在管理中出现一边倒现象,即:重申报轻管理、重成果轻过程、重两头(项目、成果的申报)轻中间(课题中期过程的管理),造成资源浪费;甚至,还有弄虚作假等现象。笔者就如何加强课题中期管理,确保研究工作质量,谈些体会。
作者:王以茂;杨自更;刘爱中;贾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了提高肿瘤科护士法律意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本文从护理文书、药品管理使用、医疗规章制度、执行医嘱、侵权行为、医疗设备、带教护生7个方面分析护理行为中的潜在法律责任,并提出对策,有利于保障病人的健康,维护护士的权益。
作者:陈玉梅;肖军艳;杨秀珍;李杏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就进口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的管理措施:制定管理措施;加强监督监测;严把进货关;做好回收处理工作。
作者:何多多;张玉强;刘同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了确保医院医疗收入及时完整的实现,必须加强住院病人的收费管理。通过微机网络化管理,提高收费员的整体素质,建章立规,实行三级审核制度,完善在院病人费用的环节管理,堵塞各种漏洞,减少出院病人欠款,使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上升。
作者:李俊霞;姚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介绍了人口老龄化的状况。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给医院管理带来的问题;并对如何搞好医院管理提出了伦理对策,以图唤起医务工作者广泛重视,加强老年医疗保健工作和医院管理。
作者:张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通过总结解放军总医院20年来培养研究生产生的成效,阐述了发展研究生教育对提高医院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学术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强院之路。
作者:夏蕾;蔡金华;姚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探讨未来医院的经济增长,从认识未来医院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开始,提出医院经济增长项目的选择原则。
作者:王健康;邓传福;刘希华;李小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适应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空军医院建设应缩小外延、充实内涵,保持特色、扩大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发展之路。
作者:邹勇;徐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院内继续教育和培养是实现高等学历人才高学历与高素质统一的有效途径。作者结合本院人才培养的实践,谈了以下具体做法:①完善人才管理机制;②发挥人才优势;③拓宽继续教育;④正确引导高学历人才。
作者:马虹;赵炜;孙永安;张丹;凌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医院的业务副院长在医疗纠纷处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二级医院业务副院长在医疗纠纷中的定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①确立身在其位必谋其职的角色意识;②领会院长意图,主动当好参谋;③抓好医务科工作,力争纠纷化解不扩大;④抓好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
作者:范观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介绍了军队中小医院在新形势下科研工作的现状,并分析了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中小医院的科研工作应该做到:领导高度重视,加大科研管理力度;积极改善条件,营造好的科研环境;重视人才培养,提高科技队伍素质;加强横向联系,联手合作攻关。
作者:阳林俊;周国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提高门诊医疗质量的关键在于控制医疗缺陷。从1995年7月始,我院门诊部有计划地进行医疗缺陷的调研,并摸索实施一系列监控措施,保证了门诊医疗工作安全有效正常运行,提高了医疗质量[1-5]。1 门诊医疗缺陷的内容与划分 根据我院门诊编制任务情况分为诊断、治疗、病历(申请单)、急救、手术、护理六个方面的缺陷。
作者:曹东平;张豫生;肖广生;王楚英;赵丽莲;魏灵;金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探讨老干部医疗保健服务工作的做法,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①强化思想观念。②培养技术队伍。③创建绿色通道。④制定规章制度。
作者:宋兰堂;王启全;陈如明;邓健;陈大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针对目前社会上不良的医德医风及行业不正之风,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提出:以党风促医风、以典型塑群体,以制度束行为等有效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李平;龙兵生;邓先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通过对某部13所医院和疗养院专业技术干部的专业种类、职称、学历、年龄等的调查分析,对目前医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人才断层现象,专业技术干部普遍学历、职称、年龄偏低等现象,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作者:肖国旗;李小明;王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面对市场经济新形势,我院在增加收容、创造效益,打牢医院发展的经济基础上,所采取的有效对策和成功做法。
作者:贾丹兵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