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海英;黄淇敏;支永珊;倪美丽
为了提高肿瘤科护士法律意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本文从护理文书、药品管理使用、医疗规章制度、执行医嘱、侵权行为、医疗设备、带教护生7个方面分析护理行为中的潜在法律责任,并提出对策,有利于保障病人的健康,维护护士的权益。
作者:陈玉梅;肖军艳;杨秀珍;李杏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多角度地论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含义,提出以病人为中心应具体落实在行动上;并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以不断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张恩君;朱士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当前,各军医大学、地方医学院与军队综合性医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帮助联合培养研究生完成课题,保证他们顺利取得学位,医院注重七个立足点(立足临床项目、立足师资人才、立足学科建设、立足军队特色、立足设备基础、立足科技政策和立足内外协作)是很有必要。
作者:陈黔;成诗黔;王玲;王以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介绍了医院在机关干部和中层领导干部管理方面采取“末位淘汰”的做法和体会。认为“末位淘汰”使干部有了责任感、紧迫感、群众观、竞争观;同时,指出“末位淘汰”作为一种改革措施,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使干部管理工作更加适应形势的需要。
作者:袁志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ISO9004-2是用于医院、医疗保健等服务行业的质量管理标准。本文介绍了ISO9004-2的概况、特性及重要质量体系要素与医院医疗质量的关系;阐明合理地完成质量体系运作过程是医院取得适当成本和好效益的基础;同时,介绍了我院对照ISO9004-2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的做法。
作者:连斌;王小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香港驻军医院1994年7月正式组建以来,以邓小平同志新时期建军思想和军队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为指导,根据香港驻军担负的特殊使命,在特殊环境下对驻港三军实行一体化卫勤保障的要求,为实现江主席提出的“三个确保”,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一流医院的目标,坚持为部队服务的正确方向,坚持以预防、医疗、保健为中心,坚持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根本,坚持以提高救治能力为重点,按照“狠抓教育、打牢基础、强化管理、提高水平、逐步发展、争创一流”的建院思路[1-3]。加强科学管理,改变传统的就医模式,简化就医手续,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千方百计方便广大官兵就医。实现了“保障有力”的总要求,体系部队发病率控制在总部规定的范围内,部队官兵对医疗服务满意率为95%。
作者:王永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通过对某部13所医院和疗养院专业技术干部的专业种类、职称、学历、年龄等的调查分析,对目前医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人才断层现象,专业技术干部普遍学历、职称、年龄偏低等现象,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作者:肖国旗;李小明;王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科研单位对科研课题的管理一般可分为申请阶段、执行阶段、验收阶段、申报奖励或成果推广阶段。课题的中期检查是管理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对课题意义、研究水平、进展程度等进行考核与评估,可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对课题的参加人员,研究方案等予以调整或修改甚至中止,以保证课题的有效实施。“九五”期间,我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0项,军队及省部级课题24项,院校级课题10余项。
作者:张艳;陈宇;陈洪;饶叶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分析了医疗纠纷处理中的难点,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依据法律和法规客观地分析医疗纠纷的成因;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积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依法科学、公正地解决赔偿问题;学会自我保护。
作者:张专才;樊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作者介绍了拓宽医疗技术创新的源泉:积极推广科研成果、大胆进行技术改造、花大力气引进技术、依托高精尖设备开展技术创新;提出了确保医疗技术创新的因素;探讨了如何处理好创新的关系,以提高医疗技术创新的质量。
作者:邓旭林;耿仁文;刘瑞林;张艳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1996-1999年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情况作一回顾性总结,并对论文多产出学科、学历分布、论文发表高峰值年龄段以及医院科研工作的做法作了简要分析。
作者:傅万明;石东;鲁立;邹俊卿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临床带教是医院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它把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老师手把手地带教以提高实习医生、进修医生、住院医师等不同层次医务工作者的临床理论和技能水平[1-3]。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个体素质的差异、理论水平的高低、临床技能的强弱对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就医院临床带教老师应具备的素质及培养途径谈谈自己看法。
作者:刘钧;杨宝林;吴金京;朱役;吉农;夏合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通过总结解放军总医院20年来培养研究生产生的成效,阐述了发展研究生教育对提高医院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学术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强院之路。
作者:夏蕾;蔡金华;姚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九五”以来,结合新时期干休所卫生工作实际,各部门加强工作指导与研究,狠抓规范化管理,注重技术建设,深化优质服务,老干部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受到普遍好评[1-3]。1 医疗服务管理正规化有了新举措 近年来,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军队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总部强化机关管理职能,着重在政策研究、宏观指导和检查督促上下功夫。总后和总后卫生部领导多次带领机关同志深入医院、疗养院、门诊部、干休所等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工作调研,研究解决老干部医疗服务与管理方面的问题与困难。结合新形势下干休所医疗服务工作的特点,总部相继出台和试行了《军队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规定》、《干休所医疗卫生管理规定》、《干休所卫生工作规范》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全军各大单位也相应地制订了实施细则,完善配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老干部医疗服务与管理工作。
作者:管孝君;张敬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分析了医疗纠纷形成的三个阶段:潜伏期、形成期、暴发期;并针对各期形成特点提出了有效阻断措施,并初步提出医疗纠纷被阻断的客观评判标准。
作者:王亚平;金玉;王俊锋;刘爱兵;王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军队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对促进卫生技术干部知识更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军各医院开展这项工作的时间短,在实际做法尚少有成功的模式可借鉴。学分制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不仅需要医院内部的探索,而且需要国内医学继续教育大环境的改善。学分制真正与专业技术干部的优胜劣汰紧密结合,才能激起学习热情,体现生命力。
作者:于晓华;章加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适应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空军医院建设应缩小外延、充实内涵,保持特色、扩大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发展之路。
作者:邹勇;徐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实施联勤以来,医院始终牢记军队医院根本职能,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诸兵种联勤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积极适应部队联勤保障的需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为兵服务,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赢得了体系内外部队官兵的高度赞扬,受到上级领导机关的充分肯定[1-3]。1 强化联勤意识打牢保障根基 随着精简调整和划区联勤保障的实施,医院部分人员思想一度出现波动和危机;原体系部队大部分撤出我院体系,在一些同志思想上产生部队少了,保障任务减轻了,可以降低服务标准等消极思想。为树立正确的联勤服务思想,首先,院党委用服从大局,牢记宗旨,着眼整体保障,从全局和战区的高度来统一思想。
作者:段国方;刘遂群;岳荣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几年来,我集团军门诊部始终坚持以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军队卫生工作方针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指示为指导,从“三讲”的高度,把姓军为兵、确保为部队服务作为服务保障的主线,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和业务建设,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全面提高了基层预防、医疗、保健工作质量,较好地满足了官兵的基本医疗需求。先后被驻地政府和军区表彰为“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和“为部队服务先进医疗单位”。
作者:刘建功;彭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北京军区张家口急救中心在3年运行中完全适应军队院前急救半径大、任务少、现场高技术抢救比重大的特点。在完成军地院前急救需求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因受发展规模和体制制约,在院前现代化网络通讯保障的建设阻力远大于地方急救网。因此,在提高军队院前急救速度、质量上,必需高度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的初级救治作用和技术培训。
作者:陈伟宏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