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2例高龄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循证护理体会

张丽玥;顾萍

关键词:高龄, 糖尿病, 脑梗塞, 循证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4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高龄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施以循证护理,对照组40例施以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对于护理为满意占比73.81%(31/42),总满意率为97.62% (41/4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50%(19/40),87.50% (3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ESS评分为(90.12±6.6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71±7.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后空腹血糖为(6.46±0.81)mol/L相较于对照组的(7.51±0.91)mol/L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龄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ESS评分及控制、稳定血糖,值得临床推广.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果胶铋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果胶铋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014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68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果胶铋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单一给予果胶铋治疗,连续治疗7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1%(32/34)显著高于对照组70.6% (24/3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 (1/34)显著低于对照组17.6%(6/3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果胶秘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优于单一使用西药者,中药汤剂补中益气,顾护脾胃,患者不良发应少,临床应推广.

    作者:孔振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综合心理疗法及氟西汀对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疗法在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以下简称持续疼痛障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65例持续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小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接受相同药物治疗.研究组用以分析性心理治疗和森田疗法相整合的综合心理疗法.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8周末进行SCL-90量表评定,半年后随访其疗效.结果 8周后研究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半年后研究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心理疗法合并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持续疼痛障碍的疗效并减少复发.

    作者:蒋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与需求状况调查报告

    目的 了解全科医生转岗参训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及需求状况,为完善全科医师培养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已经完成全科医生转岗理论培训的学员进行调查.结果 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操作总体掌握程度分别占需求程度的82,37%、73.21%和94.09%.结论 培训的总体效果满意,但仍需加强课程整合,重点加强全科医学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培训质量.

    作者:王玉中;张福华;徐宛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大肠癌组织TS、 TP表达及调变剂INF-γ与大肠癌患者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TS、TP作为5-FU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存档石蜡标本50例,术前均未进行过任何辅助治疗,术后均进行5-FU为主的化疗,检测50例大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TP、TS表达.联用100μ/ml的IFN-γ24h后2株细胞对5-FU敏感性增高.结果 正常大肠黏膜组织TS水平高于大肠癌组织,而大肠癌组织TP水平高于正常组织.TS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患者5-FU化疗预后呈负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5-FU治疗后,TS表达增加,而联用IFN-γ后,TS表达降低.结论 IFN-γ可诱导大肠癌细胞TP表达增强、抑制TS表达,增强5-FU、5-DFUR抗肿瘤活性.

    作者:王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资生丸加减联合艾炙足三里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资生丸加减内服联合艾炙足三里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66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4例,予资生丸加减内服联合艾炙足三里治疗,对照组32例予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两者比较P<0.05.结论 资生丸加减内服联合艾炙足三里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显著.

    作者:陈荣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龄患者60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仅口服降压药物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baPWV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baPWV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baPWV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降低高龄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baPWV,改善动脉硬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吉红亮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团体心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分析团体心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我社区的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控制与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干预,观察组进行团体心理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情况[5]及患者对两组护理工作方法的满意度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率(72.5%)优于对照组(40%);观察组护理后SAS自评分情况(28.3±4.5)和SDS自评分情况(29.8±4.3)优于对照组(40.6±5.2)和(38.0±5.3);观察组患者对于干预方法的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患者(7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心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血压控制与健康恢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符合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唐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厦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方式分析

    目的 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方式,为提高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提供建议.方法 根据2004-2013年厦门市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分析每起事件的调查报告,获得突发事件发现方式.结果 学校发现的事件占54.10%,医疗机构发现的事件占24.60%,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的事件占14.75%.食物中毒事件主要通过医疗机构发现和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分别占81.82%和18.18%.突发事件从首例病例发病至发现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94.50h,传染病事件发现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25.07h,食物中毒事件发现时间间隔中位数为0.83h.结论 不同类型的事件发现方式不同,传染病事件主要由学校发现报告,食物中毒事件主要由医疗机构发现,疾控中心主动发现事件的能力有待加强,应加快相关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缩短数据分析周期,从而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突发事件.

    作者:张怡盾;沈理通;俞新莲;王明斋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冠心病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10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36例患者肾功能正常为A组,36例患者为轻度肾功能减退为B组,36例患者为中度肾功能减退为C组.采用改良Gensini法分别计算三组的终计分,对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肾功能正常患者的积分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且肾功能减退程度越严重冠脉病变积分越高.结论 冠心病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性有密切的关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帆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心脏移植受者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心脏移植受者术后社会支持情况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2年10月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后顺利出院的受者84例,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脏移植受者一般社会学资料调查表.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0岁的心脏移植受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4.11±6.68)分,主观支持得分为(18.17±3.74)分,>30岁的分别为(40.76±6.86)、(23.28±3.8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心脏移植受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5.54±5.46)分,客观支持得分为(6.90±1.71)分,中学文化程度的分别为(37.64±7.60)、(9.61±3.18)分,大学及以上分别为(40.49±7.23)、(10.69±3.6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公费、社会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自费的心脏移植受者客观支持得分分别为(11.36±3.66)、(10.35±3.40)、(8.40±2.18)、(8.88±3.1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脏移植受者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结论 心脏移植受者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与年龄、文化程度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有关,且二者呈正相关.

    作者:韩月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当前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通过总结和分析当前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发展完善的策略,以推动社区护理工作的不断进展,满足公众的健康需求.

    作者:方姣;吴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东陈镇孕产妇高危妊娠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东陈镇高危妊娠相关因素,评估高危妊娠的管理效果,为降低高危妊娠发病率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按照《江苏省高危妊娠评分标准》,对2009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东陈镇常住户口1081名产妇中筛查586例高危妊娠的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危妊娠发生率54.21%,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100%,高危妊娠剖宫产率81.57%.固定因素的高危妊娠以疤痕子宫、年龄≤20岁和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多见,动态因素的以妊娠40周后、胎位异常、胎膜早破和脐带因素、早产、巨大儿多见.结论 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病率的有效措施.健全高危妊娠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加强双向转诊,是提高管理效果和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吉苏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中的意义.方法 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62例(研究组)及同期体检者102例(对照组)进行糖化血清白蛋白(G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指标间差异,并比较各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GA、FPG、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与HbA1c呈显著性正相关(r=0.834,P<0.05),同时,GA与FPG也具有相关性(r=0.349,P<0.05).结论 联合检测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和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波;刘金国;杨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人工流产术后与药物流产后子宫内膜修复及再次受孕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人工流产术和药物流产终止妊娠后对患者子宫内膜修复和再次受孕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46例自愿终止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手术组(给予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和药物组(给予药物流产终止妊娠)各73例,比较两种方法终止妊娠的效果,考察两组患者子宫内膜修复情况和再次受孕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接受度.结果 两组均无需清宫的患者,手术组完全流产69例、不完全流产4例,完全流产率94.52%,药物组完全流产63例、不完全流产10例,完全流产率86.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时间、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及再次受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过程中,手术组患者疼痛评分(7.3±2.1)分,药物组患者疼痛评分(3.2±0.9)分,药物组优于手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和药物流产两种方法终止妊娠的效果相当,但药物流产具有无创、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流产依从性高于手术流产.

    作者:曾瑞香;陈琼;温华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胸部护板固定对多发肋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胸部护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4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胸部护板行外固定治疗)、对照组(传统胸带固定治疗),各42例.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各个时刻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记忆金属胸部护板固定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且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梁进;高志发;王德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2012-2013年青岛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12-2013年青岛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2013年青岛市水痘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13年青岛市累计报告水痘病例5 610例,年均发病率为36.53/10万.发病高峰为4-6月和11月-次年1月;发病率居前3位的依次是四方区、市北区、李沧区,不同县(市)区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 174.52,P<0.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05,P<0.05);病例集中在20岁以下人群,其中5~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职业以学生居多.结论 水痘是一种多见于儿童的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应做好疫情监测和预警,对适龄儿童开展水痘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逐步提高疫苗接种率,为降低发病率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林鹏;李晓帆;肖婷婷;杨峰;管境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肿瘤抑郁症中西医研究进展

    肿瘤抑郁症是指肿瘤相关性抑郁或癌症相关性抑郁,其病因及其机理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肿瘤抑郁症发病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同时许多肿瘤患者的直接死因不是肿瘤本身而是抑郁症,因此,肿瘤抑郁症值需对临床医生加以关注并适当采取措施防治之.

    作者:尚娟;赵振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2010-2013年日照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监测分析

    目的 根据日照市2010-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疫情资料,分析HFRS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圆形分布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日照市累计报告HFRS病例633例,死亡5例,年均发病率为5.65/10万.HFRS发病有明显地季节性,9~12月为主要流行季节.各区县东港区发病数高.30~69岁的男性农民发病占大多数.2010-2013年HFRS实验室诊断比例显著提升,4年间实验室诊断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9.20,P<0.05).结论 日照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为姬鼠.农村是出血热的重点防控地区,男性青壮年农民是HFRS的高发人群.日照市各级医疗机构开展HRFS的实验室检测比例和检测准确率逐步上升.

    作者:李学渊;宋传锋;周泉合;尚兆荣;李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社区老年COPD康复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疗法治疗社区老年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实际效果,探讨康复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7月社区COPD患者20例,入选病例均应用康复疗法治疗,统计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人选病例VC、6MW、FEV1、FEV1/FVC、PEF、MMEF及SGRQ各维度评分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疗法治疗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欧阳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大孔吸附树脂提纯绞股蓝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乳腺肿瘤细胞抑制及其MTA1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孔吸附树脂提纯绞股蓝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的乳腺肿瘤MCF-7细胞株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浓度为25、50、100、200和400mg/ml大孔吸附树脂提纯绞股蓝黄酮类化合物培养液分为五组:A、B、C、D和E组.A、B、C、D和E组均作用于体外传代培养对数生长期乳腺肿瘤细胞株MCF-7细胞24h;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五组各对乳腺肿瘤细胞株MCF-7的生长抑制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五组各对乳腺肿瘤MCF-7细胞株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A、B、C、D和E组对乳腺肿瘤MCF-7细胞株抑制率A组<B组<C组<D组<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和E组MTA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人低于空白对照组,且这三组的MTA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孔吸附树脂提纯绞股蓝黄酮类化合物能抑制乳腺肿瘤MCF-7细胞株增殖,且有剂量依赖性,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下调MTA1 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抑制乳腺肿瘤MCF-7细胞株转移与抗乳腺肿瘤作用.

    作者:胡春华;罗洁;李济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