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胞色素P-4501A1和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廖德育;陈庆干;梁亮

关键词:细胞色素酶, 细胞色素P-4501A1, 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 1A1(cytochrome P450 1A1,CYP1A1)和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1(human bone marrow endothelial cell-1,HBME-1)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9月已被确诊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蜡块标本46份为观察组,同时另选取经过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取尸检后经病理证实为正常的甲状腺组织12份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两组甲状腺中CYP1A1和HBME-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YP1A1和HBME-1阳性表达率观察组分别为97.73%和97.73%,对照组分别为25.00%和3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YP1A1与HBME-1均表达阳性的41份,CYP1A1阴性而HBME-1阳性的2份,CYP1A1阳性而HBME-1阴性的2份,CYP1A1与HBME-1均表达阴性为1份.结论 CYP1A1和HBME-1均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可以此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辅助诊断.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罗格列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75例

    目的 观察盐酸罗格列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服用盐酸罗格列酮片4 mg/次,每日1次,早餐后服用;二甲双胍500 mg/次,每日3次,餐后服用.对照组仅服用二甲双胍,用法同上.两组治疗16周后,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观察组[(8.41±2.01)、(10.53±3.38)mmol/L、(7.67±1.25)%]均明显低于治疗前[(12.73±5.13)、(16.51±5.21)mmol/L、(8.65±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90、8.339、3.309,均P<0.05),对照组[(9.42±215)、(11.15±3.02)mmol/L、(7.87±133)%]均明显低于治疗前[(12.58±5.21)、(16.67±5.11)mmol/L、(8.73±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55、8.054、2.91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水平[(26.32±14.82)mU/L]明显高于治疗前[(18.73±7.85)m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9,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8.41±2.01)、(9.42±2.15)mmol/L]、空腹胰岛素[(26.32±14.82)、(20.31±13.55)mU/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72、2.592,均P<0.05).结论 盐酸罗格列酮片联合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能提高空腹胰岛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显东;李文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对高校新生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高校新生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2年9月选择新人学接受采血化验的本科生2 5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 250名,对照组按静脉采血常规操作,观察组在执行采血常规操作的同时,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紧张恐惧、疼痛、晕针、皮下淤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紧张恐惧、疼痛、晕针、皮下淤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25.5%、23.4%、0.6%、1.7%,观察组分别为4.1%、5.8%、0、0.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新生静脉采血中实施预见性护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操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孙晓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肘正中静脉与颈内静脉PICC置管在妇科肿瘤化疗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肘正中静脉与颈内静脉PICC置管在妇科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成A组与B组各40例,A组经肘正中静脉行PICC置管,B组经颈内静脉行PICC置管.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置管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置管成功率两组均为100.0%.操作时间A组(17.23±2.36)min,B组(18.16±2.45)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9,P>0.05).并发症发生率A组30.0%,B组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0,P<0.05).结论 经肘正中静脉置管和经颈内静脉行PICC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相当,但经颈内静脉行PICC置管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置管类型.

    作者:郑丽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1].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本章主要叙述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UTI.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系指肾盂肾炎,后者主要指膀胱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结构的异常,又可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非复杂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伴有尿路引流不畅、结石、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或在慢性肾实质性疾病基础上发生的UTI.不伴有上述情况者称为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作者:李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功效发挥的影响因素研究

    临床使用的中药方剂由多种中药共同组成,而每种中药的临床质量与品种、采收、炮制、煎煮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中药功效的发挥必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对临床影响中药功效发挥的因素进行总结,主要有:中药自身质量、方剂配伍、中药调剂、患者自身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中药的质量,大限度地发挥其临床作用,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邱兴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西他赛联合腹腔热灌注顺铂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18例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腹腔热灌注顺铂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卵巢癌腹腔积液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均治疗9周后,比较两组肿瘤控制情况、腹腔积液控制情况、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及不良反应.计数资料采用确切概率法,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肿瘤控制有效率观察组(88.9%)与对照组(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积液控制有效率,Kamofsky功能状态评分改善率观察组(88.9%、55.6%)与对照组(75.0%、43.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腹腔热灌注顺铂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不仅能控制腹腔积液,改善患者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还能控制卵巢肿瘤,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涛;吴祥成;吴非常;凌华晃;莫奉山;苏炳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方法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后再粘连效果对比

    目的 对两种方法预防官腔镜下官腔粘连分解术后再粘连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官腔粘连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官腔镜下官腔粘连分解术,对照组术后根据患者宫颈口的粘连程度确定置入节育器的形状,3~6个月后在官腔镜下把节育器取出,给予预防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第2天给予戊酸雌二醇每次2 mg,3次/d,连续用药3个月.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官腔再粘连率对照组20.00%,观察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5,P<0.05).结论 官腔镜下官腔粘连分解术后放置官内节育器后使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再粘连的发生,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侯玲玲;赵鹏;刘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7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米非司酮25mg睡前服用,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每次4粒,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计算两组大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抽血查黄体生成激素(h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孕酮(progesterone,P),观察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80.0%,观察组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大肌瘤体积、子宫体积[(35.51±16.07)、(105.21±26.27)mm3]均小于对照组[(43.41±16.32)、(118.31±29.52)mm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LH、E2、FSH、P[(10.21±3.26)μg/L、(160.63±43.31)pmol/L、(10.89±4.63)mU/ml、(5.43±1.34)nmol/L]均优于对照组[(13.24±4.63) μg/L、(181.24±44.12)pmol/L、(14.73±4.45)mU/ml、(8.23±1.89)n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腹泻、呕吐4例,皮疹3例;观察组腹泻、恶心2例,皮疹1例.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明显缩小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改善激素水平,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吴利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保守疗法与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保守疗法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40例,A组给予针灸、中药、康复锻炼、心理康复以及健康教育.B组采用手术治疗,术后进行合理的功能恢复锻炼.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A组77.14%,B组9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13,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仍要注意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赵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寻常型天疱疮治疗进展

    寻常型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其药物治疗首要目的是通过免疫抑制减少自身抗体的合成.目前治疗寻常型天疱疮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免疫球蛋白(intr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利妥昔单抗、血浆置换疗法等.其中糖皮质激素是寻常型天疱疮一线治疗药物,合理选择治疗起始剂量及规律减药是治疗关键;合用免疫抑制剂可降低糖皮质激素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国内一般首选硫唑嘌呤及环磷酰胺,个别患者可单独应用免疫抑制剂控制;IVIG可作为顽固性寻常型天疱疮的二线用药,用于对传统治疗方法抵抗的活动性寻常型天疱疮的治疗,可快速控制病情;利妥昔单抗作为一种新型免疫生物制剂,已投入临床使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必须警惕其并发感染的风险;血浆置换疗法可快速降低自身抗体水平,用来治疗病情危急的患者.

    作者:唐志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天津市北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消毒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天津市北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消毒工作状况,为规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2年对北辰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其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2010-2012年连续3年共采样476份,合格416份,总合格率87.39%,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室内空气、紫外线灯和压力灭菌器合格率分别为86.67%、95.24%、98.25%、66.67%、82.26%和100.00%,空气消毒质量连续3年合格率分别为50.00%、63.16%和84.21%.结论 北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体消毒质量不高,空气消毒合格率尽管逐年在提高,但总体合格率仍较低,需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消毒质量.

    作者:孟庆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溶栓期的护理特点.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AMI患者60例,溶栓期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评估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识程度SAQ评分护理前分别为(1.67±0.82)、(25.78±4.95)、(15.65±2.71)、(7.65±1.67)、(7.53±1.78)分,护理后(4.42±1.28)、(35.02±4.76)、(19.03±4.32)、(10.36±4.02)、(13.27±3.65)分,比较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MI溶栓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可减少溶栓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与生活质量.

    作者:刘正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两组于术前均行相同的手术准备工作,即首先进行局麻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疝切口,切开提睾肌,充分暴露疝囊.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14±6)ml、(38±13)min、(16±8)h、(6±3)d]均少于对照组[(34±11)ml、(58±15)min、(48±11)h、(9±4)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腰部不适、烦躁、尿潴留、切口水肿以及切口疼痛发生率(9.26%、7.41%、5.56%、5.56%、12.96%)明显低于对照组(44.44%、38.89%、29.63%、22.22%、27.7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兴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3年1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9例,患者俯卧位,局部浸润麻醉或椎管内麻醉,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1周,给予脱水剂及激素治疗3d.术后卧床休息24h,第2天带腰围下床活动,并拔出引流条,1周后自由活动,2周拆除切口缝线.结果 本组随访3~24个月,优良率95.2%,并发症发生率2.6%.误诊1例,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方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苏旭泽;张陆;王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危害性研究

    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如果其血糖值不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血糖值波动幅度增大,甚至出现低血糖反应,对心血管、微血管、视网膜、肾脏等均有危害.积极查找血糖波动原因,及时调整患者生活方式,保持生活规律,才能使血糖总体水平得到控制,从而减少糖尿病危险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蔚红华;戚永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龄化趋势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功能的需求研究

    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为城市养老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要实现老年人“幸福养老”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优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功能及其配置就显得愈发重要.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探讨了老龄化趋势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从适老宜老角度对社区服务机构的设置及其功能划分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作者:胡善菊;郭继志;董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管理探讨

    近年来,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广泛开展,社区卫生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规章制度较为滞后、医疗质量评价缺少必要的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等,阻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本文从健全组织、制定制度、完善监控、实施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管理的几点做法,以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作者:蔡利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压疝气带治疗婴儿脐疝54例

    目的 观察加压疝气带治疗婴儿脐疝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1月治疗的脐疝患儿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普通疝气带治疗,治疗组采用专利加压疝气带治疗.两组每日在婴儿洗澡时卸下,完后再重新带上,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治愈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1、2个疗程治愈率对照组分别为33.33%、58.33%,治疗组分别为41.67%、7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疗程治愈率对照组75.00%,治疗组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普通疝气带相比,加压疝气带更加牢固可靠、洁净卫生,并且能堵住疝环和腹肌缺损,更加方便易操作,疗效满意.

    作者:余先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所有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给予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治疗前后经X线测量两组Boler角及Gissane 角的变化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优良率对照组87.18%,观察组89.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Boler角对照组分别为(8.1±1.4)o、(27.5±2.4).,观察组分别为(8.0±1.4).、(34.7±2.6).;治疗前后Gissane角对照组分别为(107.4±4.6).、(113.2±5.0).,观察组分别为(107.2±4.8).、(119.7±5.3)..两组治疗前后Boler角及Gissane角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Boler角及Gissane角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较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更有利于恢复患者正常足弓功能,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袁海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恩替卡韦1 mg/次,1次/d,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2.0g/次,3次/d.对照组只口服恩替卡韦,用法同观察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后,比较两组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HBV DNA转阴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观察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86.6±91.6)、(269.8±48.6)、(46.3±20.9)、(46.9±21.0)U/L,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81.3±91.3)、(269.6±47.9)、(48.7±21.3)、(48.7±22.2)U/L,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观察组为(165.9±99.7)、(89.7±45.5)、(103.1±39.9)、(89.4±53.3)ng/ml,对照组为(250.3±108.7)、(130.1 +53.7)、(179.6±61.6)、(160.3±79.3)ng/ml,与治疗前[观察组为(390.7±149.5)、(183.2±77.3)、(278.4±95.4)、(197.3±86.8)ng/ml,对照组为(389.9±149.3)、(181.4±75.6)、(275.8±95.1)、(197.8±87.9)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效果好,能有效阻断或延缓疾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建辉;詹涛;张涛;许增佳;赖桂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