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D4T淋巴细胞低水平状态下的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滕录霞;周庆春;高剑波;岳松伟;张永高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真菌感染,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CD4T淋巴细胞
摘要:目的 探讨CD4T淋巴细胞低水平状态下的AIDS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的特征.方法 对确诊的33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mm3的AIDS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的发病部位、范围及影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AIDS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中以念珠菌感染常见,与其他真菌的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肺病灶呈弥漫分布;发生率在各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影像特征以斑片或大片实变影多见,与结节影、空洞影、胸腔积液、纵隔内淋巴结肿大、真菌球的发生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时病变范围广,具有不典型性;因此对肺部感染进行常规抗菌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应及时进行HIV检查及真菌检查.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iRNA-7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miRNA是内源性表达的多效性非编码小RNA,通过序列特异性与同源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3 '非翻译区靶向相互作用,使mRNA裂解或抑制其蛋白翻译,进而抑制转录后的基因表达,作为基因表达的强力调控因子已经成为肿瘤领域的研究热门.

    作者:周角凡;李国庆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异构前列腺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

    异构前列腺素是花生四烯酸在生物膜上通过自由基催化发生过氧化作用而形成.它是反映脂质过氧化作用特异性标志物.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机体内调节血压的重要体系,能调控氧化应激反应水平.血管紧张素Ⅱ通过活化1型受体参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促进异构前列腺素生成.而异构前列腺素增强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收缩效应.异构前列腺素既能监测机体氧化应激动态变化过程,也能成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指向标.

    作者:刘甲湘;匡希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与人员配置研究

    目的 了解苏州城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人力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的建议和措施.方法 分层抽样选择辖区内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卫生统计学方法分析各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相关的人力状况,找出影响因素.结果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配置不足,区属社区和医院社区组成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人员配置要优于民营社区.结论 应将基层社区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纳入疾控体系建设区域规划,进一步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促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

    作者:顾君;金建华;褚兆洪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大庆社区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知晓和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大庆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知晓、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究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以大庆石油管理局总医院集团下属的两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JY中心和YW中心)作为调查点,将在2012年8月13-24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或咨询的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回收有效问卷199份.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听说过拔火罐、针灸、推拿技术的人中,过去1年的使用率分别为:22.0%、11.4%和18.9%.两个社区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过去1年使用过中医适宜技术的人中,约54.7%的人认为中医药的不良反应小,明显高于未使用者的33.7% (P <0.05).仅有25.1%认为中医适宜技术的费用便宜,有39.7%的居民认为中医适宜技术的价格昂贵.仅用过中药疗法的人中69.23%的人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而仅使用非中药(的人中79.0%的人对疗效表示满意.结论 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推广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须优先选择在居民中知晓率相对较高、效果显著而且费用低廉的中医技术.

    作者:杨艳芬;郭宇超;李宗儒;王艳红;程欣;陈思禹;胡筱;马霭雯;韩慧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血浆降钙素、内皮素及胃酸在颅脑手术患者中的变化情况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前后血浆降钙素(PCT)、内皮素(ET)以及胃酸在应激性胃肠黏膜损伤中的变化情况及其对胃黏膜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2h、手术结束时、术后4h、术后24h、术后48h以及术后72h动态观察患者胃酸变化及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PCT及ET的水平.结果 20例患者手术结束时患者胃内pH值显著高于术前,并予在术后4h达到高峰,于术后48h回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前术后PCT、ET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胃酸分泌显著增加,胃酸、ET及PCT可能是引起胃肠黏膜损伤的重要因素,通过测定其水平变化可有效预测患者术后胃肠黏膜损伤发生情况,为临床术后防治胃肠黏膜损伤诊治提高指导.

    作者:朱映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家长课堂对新生家长接种证查验KAP干预效果

    目的 评价家长课堂对新生家长接种证查验知识、态度、行为(KAP)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家长课堂形式对淄博市张店区马尚镇一年级新生家长举办面对面接种证查验知识讲座,分别调查干预前后新生家长接种证查验KAP及疫苗全程补种率.结果 干预前后新生家长对接种证查验认知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新生家长对接种证查验工作的态度得到改善,新生家长更加积极主动寻求健康的接种证查验行为.结论 家长课堂可有效干预新生家长接种证查验知识,态度、行为,有利于提高接种证查验工作质量.

    作者:韩仲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米力农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力农单用和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46例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米力农治疗组A组(22例)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组B组(24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米力农先给予50ug/kg缓慢静脉注射,以后每分钟0.25~ 1.0ug/kg微泵维持,连续应用7d.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5%葡萄糖250ml+参麦参麦注射液5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连续应用7d.结果 A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3.6%;B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A组治疗前、后LVEDD及LVESD、LVEF变化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单用米力农.

    作者:何永亮;陈晓兵;何毅光;廖小虹;朱慧兰;梅菊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上海某社区居民抗菌药认知及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居民抗菌药认知,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有针对性进行抗菌药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促进对抗菌药的正确认知,减少抗菌药滥用,降低细菌耐药发生.方法 2013年3~6月社区卫生站所管理的居民,按门牌号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抽样,选取居民120户,每户家庭选择一位成员填写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法,用SPSS19.0软件录入、统计分析数据.主要的统计方法有:构成比描述、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106份有效调查中,不知道抗菌药作用的占63.1%,不知道细菌耐药占58.5%,抗菌药作用正确认识与性别、文化程度无关.近1年有使用抗菌药占71.7%,其中有1/3的人因感冒滥用抗菌药.家中备抗菌药(63.2%)及抗菌药用法不规范(51.9%)比例均很高.结论 社区居民抗菌药认知不足,自我医疗行为不规范,全科医师应当普及正确的抗菌药知识,减少抗菌药不合理应用.

    作者:许友贤;卢珊珊;邹晓鸿;刘星;储成松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对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随近视屈光度变化的特点及对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6月62例(106眼)近视眼患者,分为低、中、高度3组和对照组25例33眼,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进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研究近视眼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屈光度的相关性,并比较各近视组与正常组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差别,及鼻、上、颞、下4个象限的分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特点.计量资料用采用t检验.近视眼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屈光度之间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低、中、高度近视组平均RNFL厚度测量值分别为(116.52±9.60)、(116.96±7.89)、(102.13±12.54)um,对照组平均RNFL厚度测量值为(109.45±8.29) μrn.高度近视组平均RNFL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眼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屈光度成负相关关系(r=-0.534,P<0.05).低度近视组只有鼻侧RNFL厚度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近视组鼻侧RNFL厚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下方也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上方、下方及鼻侧RNFL厚度均变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上方、下方和鼻侧RNFL厚度分别与中度近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视眼平均RNFL厚度随屈光度的增加而减少,分区分析可以发现:除颞侧外,上、下及鼻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化与平均相一致.对近视眼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指标结合RNFL厚度下降辅助诊断早期青光眼.

    作者:刘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经阴道超声与经腹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 对比经阴道超声和经腹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88例,患者均做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作对比.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经腹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63.63%,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0.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较经腹超声具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方法.

    作者:杨玲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骨科无痛病房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

    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骨科是清远粤北地区第一家开展无痛病房工作,启动无痛护理体系,更新医、护、患无痛观念,建立系统的无痛管理模式.骨科无痛病房的建立,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的康复[1].对骨科专科护理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疼痛的管理不甚理想[2].因此做好无痛病房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我科从2011年1月建立骨科无痛病房,每季度对无痛病房管理进行检查,对影响的因素加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确保了患者疼痛控制的质量及优质的无痛护理服务,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彩霞;欧阳红先;陈向军;谢杏桃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不同经鼻正压通气方式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经鼻Duopap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科2007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存在呼吸暂停的早产儿86例,常规方法治疗的同时,随机分入Duopap组和nCPAP组,每组各43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两组患儿辅助通气参数FiO2、PEEP随通气时间延长,均逐渐降低.开始应用辅助通气时(0h)两组患儿FiO2、PE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48hDuopap组FiO2、PEEP均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儿PH值、PaO2、PaCO2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恢复正常.0h两组患儿PH值、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24小时,Duopap组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48小时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Duopap组通气时间明显短于nCPAP组,治疗成功率高于nCPAP组.两组气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uopap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优于nCPAP,其具有安全、高效、简便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雷;滕光英;吕芳;平玲;赵倩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穴位敷贴应用于COPD稳定期的效果评价和护理

    目的 探究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 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护理,穴位敷贴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夏季三伏、冬季三九第1天各贴敷1次,共6次.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 穴位敷贴组在中医证侯积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P<0.05)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肺功能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穴位敷贴能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三种擦拭方法对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分析

    目的 寻找快速、简单、有效的物表擦拭方法.方法 将使用中的床头柜随机编号,分别采用A、B、C,3种不同擦拭消毒方法:方法A:用5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一遍;方法B:先用清水擦拭一遍,再用5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一遍;方法C:先用清水擦拭一遍,用5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一遍,再用清水擦拭一遍.于床头柜擦拭前、后采样,并进行细菌计数及常见病原菌检测.结果 3种擦拭消毒方法均能达到消毒技术管理规范要求,且消毒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床头柜消毒前细菌计数均超标.床头柜消毒前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杆菌,非发酵菌,真菌等,检出率高的金黄色葡萄球达53%以上,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51%.消毒后床头柜除2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其它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所采用的3种擦拭消毒方法均能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在日常工作中,直接用5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消毒效果可靠,是一种省时、省力、理想的擦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武爱荣;晋兴;洪毅;黄波;曹义战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清GLP-1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空腹血清GLP-1水平变化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同临床亚型及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50例FD患者按罗马Ⅲ标准分为上腹不适综合征、上腹痛综合征两组;按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分为轻、中、重三组.采用ELISA法测定所用受试者血清GLP-1的含量,判断血清GLP-1水平变化与FD发病、不同临床亚型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FD患者空腹血清GLP-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DS组及EPS组患者空腹血清GLP-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不良症状积分轻、中、重三组两两比较患者空腹血清GLP-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患者空腹血浆GLP-1水平降低,空腹血清GLP-1可能参与FD的发病,但与FD不同临床亚型及症状严重程度无关.

    作者:李福康;孙欢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心脏钾离子通道基因多态性与房颤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它的发生机制一直是医学界的热点与难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多个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跟房颤的发病密切相关,其基因单核苷酸的多态性可增加外向电流,导致离子通道的电重构,影响动作电位,进而增加房颤的发生,特别是心肌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王琪瑶;唐惠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衣据.方法 将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2012年2月到2013年1月门诊小儿急性呼吸道感病人抽血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并对所有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在2081例受检病例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747例,阳性率35.9%,男性1280例,抗体阳性416例,阳性率32.5%,女性801例,抗体阳性者331例,阳性率41.3%,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②不同年龄段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存在差异(P<0.05),0~3岁组阳性率小为26.3%,其次为3~6岁组阳性率为53.2%,>6岁组阳性率大为66.4%.③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季节有显明差异(P<0.05),夏季低,为25.2%,冬季高为48.6%,春季和秋季分别为32.1%及33.9%,两季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以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病例中,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且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并且具有季节性.

    作者:吴香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CD4T淋巴细胞低水平状态下的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CD4T淋巴细胞低水平状态下的AIDS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的特征.方法 对确诊的33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mm3的AIDS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的发病部位、范围及影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AIDS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中以念珠菌感染常见,与其他真菌的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肺病灶呈弥漫分布;发生率在各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影像特征以斑片或大片实变影多见,与结节影、空洞影、胸腔积液、纵隔内淋巴结肿大、真菌球的发生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时病变范围广,具有不典型性;因此对肺部感染进行常规抗菌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应及时进行HIV检查及真菌检查.

    作者:滕录霞;周庆春;高剑波;岳松伟;张永高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复方α-酮酸对慢性肾脏病钙磷代谢的影响

    目的 通过极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开同)和常规低蛋白饮食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Ⅳ期中的作用,评估其对钙磷代谢和PTH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24例CKD.患者,肌酐清除率低于30ml/min,随机分为两组,极低蛋白饮食+开同组(VLPD+ Ket组)和低蛋白饮食组(LPD组),每组12例患者,观察4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营养状态均得到充分维持,游离钙在VLPD+ Ket组无明显变化,LPD组趋于下降;血磷在VLPD+ Ket组下降[(1.48±0.16) mmol/L和(1.29±0.36) mmol/L,P<0.05],LPD组无变化.LPD组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升高[(241±138)pg/ml和(494±390) pg/ml,P<0.01],该参数与钙呈负相关(r=-0.75,P=0.02),而与磷星正相关(r=0.71,P=0.03).结论 VLPD+ Ket能维持CKD IV期患者正常的营养状况,同时还具有改善钙磷代谢、降低尿素氮和稳定PTH的作用,进一步预防和降低肾性骨病的发生,有明显底预防和降低肾性骨病发生的作用.

    作者:王琳;王方铭;毕可波;崔星蕾;于卫红;张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常规CT

    目的 探讨常规CT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临床确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发病6h内的临床症状和CT征象.结果 32例首次CT异常表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11例,脑实质密度减低17例,局部脑肿胀8例,局限性脑沟变窄或消失7例,双侧基底池不对称4例,双侧外侧裂池不对称10例,首次CT提示及确诊为超急性期脑梗死者有18例.结论 常规CT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中重要诊断价值和指导作用.

    作者:冷洪伟;孙红花;张红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