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7-2011年莱芜市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分析

李明;徐海燕

关键词:肺结核, 预防控制, 接触者筛查
摘要:目的 了解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的意义.方法 对莱芜市2007-2011年间登记的2 487例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均进行痰涂片(夜间痰、晨痰和即时痰)检查和X线胸部拍片检查,对年龄≤15岁者进行PPD试验.结果 2 487例密切接触者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9例,检出率0.764%.密切接触者中患活动性肺结核的几率与所接触的涂阳患者的排菌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对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有助于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对此人群开展结核病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病变女性人类疱疹病毒8型DNA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宫颈病变女性人类疱疹病毒B型(human herpes virus 8,HHV-8)感染状况,探讨HHV-8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组织学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和宫颈癌的患者310例作为观察组,同区域、同期参加健康体检并排除有宫颈病变的女性310例为对照组,采集血液标本,提取DNA,巢式PCR检测HHV - 8 ORF26,核酸电泳观察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液样品HHV -8检出率11.8%( 33/280),对照组检出率6.9%(20/2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病变女性HHV-8 检出率高于正常女性,应加强监测.

    作者:陈敏;姚水洪;王先芳;邱惠萍;陆小青;徐金贵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I诊断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ET)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DNET的MRI资料,13例均行常规MRI检查,其中10例平扫与增强同时进行,3例仅行常规MRI检查.结果 13例DNET中5例位于颞叶,4例位于额叶,3例位于顶叶,1例位于右侧半卵圆中心.8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病灶均位于或主要累及皮层,病变以囊性成份为主,单发病灶呈倒三角形或楔形.4例单发病灶内可见多个分隔.MRI表现呈均匀或混杂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上病灶周边和分隔呈高信号,DWI扩散不受限呈略低信号,仅l例周围可见水肿及占位效应,余未见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10例增强扫描患者,4例囊性内分隔及1例囊性内结节强化.结论 DNET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倒三角形或楔形变以及多发囊变或囊内多发分隔为DNET的特异性表现,结合MRI表现有助于术前确诊.

    作者:刘庆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经皮药物导入辅助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频治疗结合经皮药物导入辅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CAP患儿10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给予抗感染、吸氧祛痰、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等全身用药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治疗组加用电脑中频脉冲药物导入辅助治疗.结果 通过对比咳嗽、喘息、紫绀、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观察,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疗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中频治疗结合经皮药物导入辅助治疗能够缩短社区获得性肺炎疗程,并且提高急性支气管肺炎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君;刘志峰;柳祥坤;李红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茯苓与土茯苓的鉴别与临床应用

    中药是祖国医学用于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调剂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中药调剂时,临床医生和药剂人员往往有对茯苓与土茯苓两药容易出现品名上的模糊和混淆,把土茯苓当成茯苓使用,为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现将茯苓与土茯苓从来源、性状、炮制、性味、功能、主治、临床应用、显微鉴别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做好中药调配工作.

    作者:尹金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胸腔镜治疗老年性气胸的探讨

    目的 探讨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老年自发性气胸利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中选取适当的手术途径分离粘连、切除大疱及无功能的肺组织,防止肺创面漏气、促进胸膜腔粘连等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肺部感染6例,其中严重的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的1例,其余57例患者术后气胸消失,肺复张良好,患者胸闷、气急症状有所改善或消失.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时间12 ~ 18个月,无气胸复发.结论 老年自发性气胸应积极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术中详细检查肺表面,彻底切除肺大疱,防止肺创面漏气,术后促进肺复张,有效的胸腔引流等措施都是保证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志辉;龚宇龙;陈思碧;肖蔼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参附注射液对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机制.方法 收集47例缓慢心律失常伴随心脏低排血量症状患者使用参附注射液及其他药物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将参附注射液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他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参附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根据患者心动过缓的程度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改变、胸闷气短、心悸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收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频次、发生类型及分析其不良反应可能的机制.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为85.7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率15.38%;对照组不良反应7例,不良反应率33.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各种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均有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沈云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女性泌尿生殖道念珠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念珠菌感染状况,及其分离到的真菌种对其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1 325例女性患病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并对其中的312例阳性标本用科玛嘉念株菌星色培养进行菌株分类、鉴定,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 325例标本中312例分离出致病性念珠菌,阳性率23.5%(312/1 325),其中白色念珠菌70.5% (220/312),光滑念珠菌15.4% (48/312),热带念珠菌6.4%(20/312),克柔念珠菌4.8%(15/312),近平滑念珠菌2.9% (9/31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制真菌素和和酮康唑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8.1%、97.4%、96.2%;对咪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分别15.4%、19.6%、17.4%.结论 目前女性泌尿生殖道念珠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但其他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强念珠菌的检测和药敏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雷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EGF -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潍坊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手术切除的80例胃癌原发病灶,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术前都未经放疗、化疗.正常胃部组织26例.采用免疫组化PV - 6000法检测VEGF -C在80例胃癌术后病理标本和26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VEGF -C的阳性表达主要为胞浆着色.VEGF -C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在正常胃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 -C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分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VEGF -C的阳性表达随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随淋巴结的转移而增加(P<0.05),临床分化较晚,阳性率较高(P <0.05).结论 VEGF -C和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张艳红;尹奎夫;刘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凝血功能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行血栓前状态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6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及100名健康妊娠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D-二聚体(D- dimer),并进行相关对比、分析.结果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PT、APTT则较健康妊娠妇女明显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妊娠妇女相比较,轻度、中度、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FIB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病情加重呈逐渐递增趋势;中度、重度妊娠妇女TAT、D - dime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血液存在明显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凝血功能及时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治疗均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郭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自理能力评估在剖宫产术后首次下床活动中的应用

    目的 为探讨自理能力评估对剖宫产术后产妇首次下床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12月住院的剖宫产术后产妇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自理能力评估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术后产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自理能力评估法能够有效促进产妇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徐学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东北地区缓解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东北地区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对减少其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观察组患者于出院一周后开始定期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对照组只给予出院指导.半年后对两组患者再入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东北地区缓解期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减少其患者的再次入院次数,延缓病程进展,预防并发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解圆圆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基层精神卫生机构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情况

    目的 了解基层精神卫生机构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情况,减少药物依赖.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某月门诊处方116例次,复诊随访,进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结果 52例次使用超1个月,64例次未使用.结论 存在药物过度使用情况,部分患者有药物依赖.

    作者:王学永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放化疗后结直肠癌患者复发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索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进行测定,并采用拟合优度检验方法筛选能够预测复发的肿瘤标志物组合.结果 单项检测肿瘤标志物敏感性较差,CEA、CA19 -9、CA24 -2阳性水平影响复发.佳预测预后组合方案为CEA、CA19 -9.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价的依据.

    作者:卢宏霞;韩存芝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经阴道彩超在子宫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早期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方法 对13例诊断为子宫瘢痕妊娠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在宫腔正常部位均未见到孕囊,在子宫下段的切口部位可见妊娠物.根据其超声表现,将其分为2型:有8例为胚囊型,5例为不均质团块型.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首选方法,对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黄静;周玉兰;刘海燕;郑琦;徐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可视无痛人工流产两种麻醉方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较2%利多卡因注射液和笑气联合应用于可视无痛人工流产的优越性.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丙泊酚麻醉后行可视人工流产术;对照组在吸入笑气后行可视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术中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等.结果 试验组中镇痛效果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麻醉用于可视无痛人工流产能有效地缓解患者对人流手术的恐惧与担忧,有显著的麻醉镇痛效果,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提高了人流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作者:张瑛;唐艳;董浚丽;易超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留守老人、儿童、妊娠妇女的就医现状及对策

    笔者就留守老人、儿童、妊娠妇女的就医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根据现有医疗体制,尽可能方便地使留守老人、儿童、妊娠妇女疾病诊治提供快捷的通道,使其异地务工的家属更安心地工作,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创造更好的条件.

    作者:杨学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2007-2011年莱芜市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的意义.方法 对莱芜市2007-2011年间登记的2 487例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均进行痰涂片(夜间痰、晨痰和即时痰)检查和X线胸部拍片检查,对年龄≤15岁者进行PPD试验.结果 2 487例密切接触者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9例,检出率0.764%.密切接触者中患活动性肺结核的几率与所接触的涂阳患者的排菌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对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有助于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对此人群开展结核病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明;徐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尿微量蛋白测定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mAlb、β2- MG、α1 - MG、IgG含量水平,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RIA)检测62例糖尿病患者mAlh、mAlb、β2- MG、α1- MG、IgG含量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Alb、β2- MG、α1- MG、IgG在各组测定值呈依次增高趋势(对照组<无肾病糖尿病组<尿蛋白阴性组<尿蛋白阳性组),尿蛋白阴性组、尿蛋白阳性组升高明显.结论 mAlb、IgG、β2- MG、α1-MG检测有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延长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降低肾功能衰竭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国聪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2006-2010年日照市东港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日照市东港区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控重点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日照市东港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东港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22起,发病总数442例,波及人数12 521人,死亡l例,传染病相关事件占事件总数的95.45%,发病424例,占突发事件病例总数的95.93%,死亡l例,占死亡总数的100.00%,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事件总起数的90.91%.结论 东港区突发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人口较为聚集的学校及托幼机构,波及人群主要是学生和幼托儿童,影响因素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病.

    作者:贺玉芬;李世云;孙国英;何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左侧输尿管保护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 探讨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有关的左侧输尿管的解剖学特点和保护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经10%福尔马林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40例,采用TME解剖,观察输尿管的走行路径及其周围的解剖毗邻关系,测量腹主动脉分叉部至骶骨岬及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的距离,测量左侧输尿管跨越髂总动脉处至腹主动脉分叉部及左侧内环口处的距离.结果 左侧输尿管腹段靠中线侧走行,与乙状结肠系膜关系密切.左侧输尿管跨越髂总动脉处大约位于腹主动脉分叉部至左侧内环口的距离的中内1/3处.左侧输尿管盆段在盆侧壁的骶前筋膜后面走行,并位于直肠侧韧带的前外侧.直肠系膜位于骶前筋膜前面,与输尿管处于不同的解剖间隙.结论 术中掌握正确的解剖平面,运用骶岬、髂动脉、内环口、腹主动脉分叉部等解剖标志准确定位并显露输尿管,再根据输尿管走行追踪保护,可有效避免输尿管损伤.

    作者:王涛;夏玉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