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附注射液对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

沈云涛

关键词:缓慢心律失常, 参附注射液,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机制.方法 收集47例缓慢心律失常伴随心脏低排血量症状患者使用参附注射液及其他药物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将参附注射液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他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参附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根据患者心动过缓的程度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改变、胸闷气短、心悸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收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频次、发生类型及分析其不良反应可能的机制.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为85.7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率15.38%;对照组不良反应7例,不良反应率33.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各种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均有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3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 回顾性观察并比较绝经后骨质疏松几种常用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将136例绝经后以骨痛为主诉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4组并使用不同的疗法治疗,观察症状和骨密度(bonernineral density,BMD)改善情况.结果 136例患者均治疗达10个月,其中A组BMD值和疼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B组、C组治疗后的BMD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D组治疗前、后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B、C组治疗后的BMD值明显高于D组(P<0.05),A组治疗后的BMD值显著高于D组(P<0.05).综合评价:A组效果显著,B、C组有效,D组无效.结论 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应首选雌激素替代治疗,治疗骨质疏松症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远期疗效较满意.

    作者:高丽娜;苏会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5 -12月慢性鼻窦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内镜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4.1%,对照组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出院后跟踪随访1年,观察组未出现复发,并发症仅有l例.对照组有5例复发,6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鼻 内镜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治疗效果满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范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抗β2糖蛋白I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封闭抗体检测及意义

    目的 检测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血清抗β2糖蛋白I抗体(抗β2-GPI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CA)及封闭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A)水平探讨其与RSA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114例RSA患者和63例健康中期妊娠妇女血清测定抗β2- GPI抗体、ACA和APLA.结果 RSA患者血清抗β2- GPI抗体、ACA及APLA的阳性百分率分别为36% (42/114)、33.3% (38/114)和9.6% (11/114);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0% (2/63) 、4.8% (3/63)和31.7% (20/63).RSA患者血清抗β2- GPI抗体、AC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PL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抗β2-GPI抗体、ACA及APLA检测有助于不明原因RSA的病因诊断,与RSA发病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肝X受体激动剂TO -901317对急性肺损伤炎症 反应中NF - 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X受体激动剂TO-901317在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对NF - κB信号通路中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赋形剂组、TO-901317组.用肝X受体激动剂TO-901317和赋形剂灌胃一周后,LPS尾静脉注射赋形剂组和激动剂组复制大鼠ALI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LPS处理1、2、4、8h后处死大鼠.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测定动脉血气和肺组织W/D值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NF - κB蛋白含量.结果 与赋形剂组小鼠相比,TO-901317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W/D均明显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显著升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NF -κB蛋白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肝X受体激动剂TO-901317能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减轻ALI.

    作者:王永胜;肖继;王德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放化疗后结直肠癌患者复发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索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进行测定,并采用拟合优度检验方法筛选能够预测复发的肿瘤标志物组合.结果 单项检测肿瘤标志物敏感性较差,CEA、CA19 -9、CA24 -2阳性水平影响复发.佳预测预后组合方案为CEA、CA19 -9.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价的依据.

    作者:卢宏霞;韩存芝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应用奥马哈系统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健康问题的评估

    目的 应用奥马哈系统对出院2周内的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健康问题进行评估,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5例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1~2周进行社区家庭访视,社区护士应用奥马哈系统评估患者个人的、现存的健康问题.结果 脑卒中患者健康问题分布在奥马哈系统的四个领域,其中出现问题多的是营养、处方药物治疗方案、住宅、神经-肌肉-骨骼功能等方面的问题.结论 奥马哈系统能够全面地评估脑卒中患者出现的健康问题,为社区护士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金萍;高擎擎;黄金月;尚少梅;万巧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经皮药物导入辅助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频治疗结合经皮药物导入辅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CAP患儿10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给予抗感染、吸氧祛痰、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等全身用药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治疗组加用电脑中频脉冲药物导入辅助治疗.结果 通过对比咳嗽、喘息、紫绀、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观察,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疗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中频治疗结合经皮药物导入辅助治疗能够缩短社区获得性肺炎疗程,并且提高急性支气管肺炎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君;刘志峰;柳祥坤;李红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2007-2011年莱芜市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的意义.方法 对莱芜市2007-2011年间登记的2 487例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均进行痰涂片(夜间痰、晨痰和即时痰)检查和X线胸部拍片检查,对年龄≤15岁者进行PPD试验.结果 2 487例密切接触者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9例,检出率0.764%.密切接触者中患活动性肺结核的几率与所接触的涂阳患者的排菌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对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有助于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对此人群开展结核病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明;徐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潍坊市孕产妇死亡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潍坊市孕产妇死亡情况,探讨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变化趋势,寻求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途径.方法 根据潍坊市所辖县市区妇幼保健院(站)上报的2000年1月-2010年12月孕产妇死亡原始记录及市级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情况,对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0-2010年潍坊市出生活产数875511例,死亡123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14.05/10万.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的前四位分别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 加强基层医院产科质量建设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其对高危妊娠的识别、处理水平及转诊及时率;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率,加强孕产妇高危专案管理;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孕产妇及家庭成员的自我保健意识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姜玉霞;董红旗;戴淑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2006-2010年日照市东港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日照市东港区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控重点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日照市东港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东港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22起,发病总数442例,波及人数12 521人,死亡l例,传染病相关事件占事件总数的95.45%,发病424例,占突发事件病例总数的95.93%,死亡l例,占死亡总数的100.00%,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事件总起数的90.91%.结论 东港区突发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人口较为聚集的学校及托幼机构,波及人群主要是学生和幼托儿童,影响因素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病.

    作者:贺玉芬;李世云;孙国英;何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血液透析中抗凝剂的应用探讨

    目的 比较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常规血液透析抗凝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7例透析患者分别采用普通肝素(UFH)和低分子( LMWH)抗凝进行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观察不同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透析器及透析管道凝血程度,内瘘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透析结束时血小板计数较血液透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低于普通肝素(UFH)组,而APTT、TT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过程中无明显延长,而普通肝素(UFH)则明显延长.与普通肝素(UFH)组比较,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缩短明显.透析器及透析管道未出现凝血现象.结论 LMW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理想的抗凝剂,较UFH更有效、安全、方便.

    作者:赵春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凝血功能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行血栓前状态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6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及100名健康妊娠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D-二聚体(D- dimer),并进行相关对比、分析.结果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PT、APTT则较健康妊娠妇女明显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妊娠妇女相比较,轻度、中度、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FIB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病情加重呈逐渐递增趋势;中度、重度妊娠妇女TAT、D - dime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血液存在明显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凝血功能及时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治疗均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郭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茯苓与土茯苓的鉴别与临床应用

    中药是祖国医学用于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调剂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中药调剂时,临床医生和药剂人员往往有对茯苓与土茯苓两药容易出现品名上的模糊和混淆,把土茯苓当成茯苓使用,为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现将茯苓与土茯苓从来源、性状、炮制、性味、功能、主治、临床应用、显微鉴别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做好中药调配工作.

    作者:尹金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构建高职护理专业(助产方向)课程新体系

    本文从助产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入手,设计了素质全程、能力递进的结构示意图,构建了护理(助产)专业“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并通过培养途径的选择、创新教学模式及助产岗位方向模块的教学实践等措施,促进了护理专业建设和助产护理专科化的发展,提高了护理(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作者:许红;冯蓉;廖文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甲状腺切除术中再次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或者在麻醉效果不好时,将麻醉药准确地注射到颈丛神经和颈神经袢位置,对术中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甲状腺手术前实施了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但麻醉效果欠佳的患者60例,于手术中经手术切口区域分别采用0.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和1.3%利多卡因做二次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同时随机选取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不佳行术中补充局麻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各组经手术区补充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均较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效果好,疼痛明显减轻.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经手术切口作二次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术前颈丛麻醉效果不佳的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宋奇;兰志祯;余雪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慢性咳嗽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 240例患者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呼吸道炎症后咳嗽80例(33.33%),上呼吸道咳嗽综合症50例(20.83%),支原体感染42例(17.50%),咳嗽变异性哮喘22例(9.17%),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0例(8.33%),以上5种病因的患者共占89.17%,其他占10.83%.结论 慢性咳嗽的病因主要有呼吸道炎症后咳嗽、上呼吸道咳嗽综合症、支原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作者:李素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社区综合防治对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防治对骨质疏松性腰背痛人群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月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1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70例,干预组予以抗骨质疏松治疗和进行系统腰背肌锻炼,并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综合干预,仅定期随访.结果 两组患者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背肌力、疼痛加重次数、新发椎体骨折等方面比较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进行社区综合防治可以缓解腰背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椎体骨折的发生.

    作者:朱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自理能力评估在剖宫产术后首次下床活动中的应用

    目的 为探讨自理能力评估对剖宫产术后产妇首次下床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12月住院的剖宫产术后产妇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自理能力评估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术后产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自理能力评估法能够有效促进产妇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徐学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社区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减少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复发及降低医疗费用的作用

    目的 探讨在社区进行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减少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复发及降低医疗费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与社区女性进行互动式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前后一年的妇科疾病复发次数及治疗费用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对女性进行为期一年的互动式健康教育后,妇科疾病复发次数及医疗费用明显减少.结论 互动式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生殖系统疾病复发及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江功英;黄小红;闵灵;彭梅华;毛莉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天宝.治疗前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都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P<0.05),而观察组比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